第008章 淡化處理

冬月已過,臘月初來。由磁州通往彰德府治所安陽縣的官道上,一行騎士護衛了幾輛馬車,碾過薄雪,緩緩前行。

唯一一輛用以乘人的馬車裡頭,高務實與帥嘉謨相對而坐。

其實只有帥嘉謨是規規矩矩跪坐着,而高務實則是一隻手靠着一方錦墩,斜斜地半躺着。

兩人中間放着一個小銅爐,用以保證車內的溫度,銅爐邊上卻有一方案几,上面擺着不少紙張,紙上用高務實“發明”的炭筆寫滿了字。

“你的數術天賦的確很好。”高務實看着眼前正在做題的帥嘉謨,笑了笑道:“徽州的案子事了之後,來京師幫我,如何?”

帥嘉謨擡起頭,露出笑容,答道:“侍讀若再不邀請,小生也要毛遂自薦了。”

高務實哈哈一笑,用手指了指他,道:“你這身本事,在歙縣也就能查查賬,而且你看,還查出事端來了,這件事完了之後,我估計你也在徽州待不下去,來我這裡卻是正好,我有很多事情,將來可能都要仰仗你。”

“豈敢當侍讀仰仗二字。”帥嘉謨苦笑道:“侍讀的數術勝我百倍,若非親見,簡直不敢置信。”他頓了一頓,又道:“這次夏稅生絲案竟然會鬧成這樣,說實話已經遠遠超出小生的預計……只希望將來能有口安穩飯吃罷了。”

“你還是沒有理解我對數術的關心。”高務實搖了搖頭:“其實天下間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數術支持,除了你能想到的那些,還有很多……更多。”

“侍讀高瞻遠矚,豈是小生這等人能夠體會……”

“哈,又來這套。”高務實擺擺手,忽然道:“我如果告訴你,其實連打仗都不過是數術,你會信嗎?”

帥嘉謨張了張嘴,遲疑了一會兒,尷尬道:“這個……不太敢信。”

但高務實卻懶得解釋了,他換了個姿勢,微微掀開車簾,朝外面望了望,問道:“前面應該快到安陽了吧?我聽說,安陽便是當年的鄴城?”

帥嘉謨點了點頭,道:“是,彰德古稱殷、相、鄴,其地便是如今安陽,不過古鄴城應該是在如今安陽稍北二十里左右,差不多就是眼下我們所在的位置。”

高務實道:“我對安陽沒有太多瞭解,說到鄴城,幾乎也只能聯想到袁紹、曹操。”

你連《龍文鞭影》都寫得出,歷史水準豈能只有這點?

帥嘉謨只當高務實自謙,笑了笑沒說話。

不過高務實也沒打算跟帥嘉謨煮酒論英雄,直接把話題一轉,道:“我沒記錯的話,彰德似乎是趙王封國?”

然而帥嘉謨也不清楚,只好道:“從位置上看,應該是吧……咱們大明的王爺太多了,小生實在記不清楚。”

“是啊,太多了。”高務實點點頭,但沒繼續說。

帥嘉謨從高務實的語氣中感覺到他似乎言猶未盡,這人也真不是個很有做官天賦的人,下意識跟了一句:“侍讀似乎對此有些不滿?”

“不滿?”高務實轉頭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我爲什麼要不滿?”

帥嘉謨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說道:“其實很多士人都覺得咱們大明的王公太多了些,國家負擔越來越重……”

“你有數據嗎?”高務實淡淡地道:“具體重了多少?”

“這個……”帥嘉謨苦笑道:“侍讀說笑了,小生不過一小吏,哪有這樣的數據?”

“那就是了,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你既只是小吏,何必問及於此?”

高務實嘆了口氣:“有很多事,在野的時候站着說話不腰疼,在朝了纔會知道難辦。你以爲國朝這麼多高官顯要,真的個個都蠢笨得看不出這些問題?帥嘉謨,你在人丁絲絹稅一事上都知道光提出問題沒用,得給出處理辦法,怎麼還會問我是不是對王公太多有所不滿呢?我滿意也好,不滿意也罷,我現在能解決嗎?”

帥嘉謨有些尷尬,辯解道:“侍讀太子近臣,或許可以……呃,影響一下。”

“現在還不行。”高務實直截了當地伸手阻止了他的話。

帥嘉謨不敢再問,過了一會兒,才道:“侍讀,你覺得人丁絲絹稅一事,小生有多少勝算?小生聽說,那五縣又拿出了新的證據來。”

高務實點了點頭,道:“他們的確拿出了新的證據,據我瞭解,你現在在這件事上,至少從證據上來說,並不佔優。”

帥嘉謨面現憂色,遲疑了一下:“可是不管怎麼說,這個稅單讓歙縣交,的確是不公平的。”

“公平與公正,原本就不是一回事。”高務實笑了笑,又道:“況且,這件事需要的既不是公平,也不是公正。”

帥嘉謨呆了一呆:“爲什麼?”

“公平也好,公正也罷,都解決不了這麼問題。”高務實淡淡地道:“上次遇刺案之後,我被迫在安肅耽誤了足足六天,然後這一路來,沿途諸地都很緊張,他們不光是緊張我,也緊張你,因爲這個案子現在已經鬧大了。”

高務實把上次遇刺案推到帥嘉謨身上,以至於現在連內閣都關注起徽州人丁絲絹案來了。

帥嘉謨詫異道:“大到什麼程度了?”

高務實哈哈一笑,道:“你們歙縣人傑地靈,一大幫子鄉黨高官都上疏了。”

這話的確不假,就這麼短短的時間,歙縣出身的官員們已經紛紛上疏,以期形成輿論壓力,以下幾位可以算是代表:

汪尚寧,歙縣竦口人,進士,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汪道昆,歙縣千秋里人,進士,官至鄖陽巡撫(歷史上他一年後會升爲兵部左侍郎)。而且他文名極盛,和王世貞並稱南北兩司馬,“後五子”之一。

江珍,歙縣南人,進士,官至貴州左布政使。

方弘靜,歙縣南人,進士,官至南京戶部右侍郎。

程大賓,歙縣槐塘人,進士,歷任南吏部考功主事,廣西副使、滇南學正。

曹樓,歙縣雄村人,進士,官至江西右參政。

江東之,歙縣江村人。此時他還沒進士出身,要到後年才考中。再後來,他以御史身份首先向馮保開炮,也是萬曆朝中一個名人。

帥嘉謨聽得呆住了,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那其他諸縣呢,他們沒有應對?”

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64章 聯名信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027章 倒潘第190章 去遼陽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56章 棘手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208章 剿殺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05章 禁衛軍!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108章 隱情(上)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222章 麻煩大了啊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095章 破虜(下)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252章 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