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

麻貴?

高務實聞言怔了一怔,仔細打量了一下眼前這位年輕小將,心中暗道:我只怕真是穿越錯了時代,就我這種遇見猛將兄的概率,去別院能遇到劉綎,來大同就碰見麻貴……實在應該穿越到東漢末年,別的且不去說,至少收集一堆謀臣名將肯定很是有戲。

不過明史中對麻貴的記載比較不精確,似乎是從隆慶末年纔開始,當時他已經做了分守新平堡參將,而到了萬曆初年,這位小將便已經混到了大同副總兵的高位,可見的確人才難得。

當然正常來說,一個朝代除了開國時期和亡國時期之外,在尋常年景能夠平步青雲,也肯定不僅僅是人才難得這一個原因,麻貴的老爹麻祿在嘉靖中期就已經是大同幾個參將之一,曾經隨着鎮帥劉漢突襲板升城大獲成功,由是積功轉遷爲宣府副總兵。

而從整個麻氏家族來看,那更是人才濟濟。衆所周知,在晚明時期,一般人心目中第一個打響名頭的所謂“將門”,大概就是以李成樑、李如鬆父子所代表的鐵嶺李氏,然而事實上,時人一貫拿來與遼東鐵嶺李氏相提並論的則是宣大麻氏,乃有“東李西麻”之說。

明代右玉籍武將共有八十三名,其中光是“麻家將”一門就有三十三人之多,佔了總數的將近四成。並且在麻貴前後五代之中,代代都有一品大員,他們分別是麻全、麻政、麻祿、麻貴、麻承宗。

反正簡單點說就是:麻家乃是宣大軍事世家。

麻貴現在的職務雖然不高,只是德勝堡守備,但他掛的銜倒也不算很低,已經到了都指揮僉事。

這個情況大致相當於後世的某個正處級幹部被明確爲享受副廳級待遇,或者某個正廳級幹部被明確爲享受副省級待遇之類。以麻貴這個年紀,之所以有這種待遇,肯定是跟他的出身有關。

高務實腦子裡把麻貴的資料簡單的過了一遍,然後眼珠一轉,假意思索着問道:“右玉麻祿麻總戎與將軍你……”

“正是家嚴。”麻貴應道。

“哦……”高務實露出職業化的“親切的笑容”,道:“原來是將門虎子,不知將軍可有帶着麻家‘達兵’?”

麻貴被這一問,倒是有些驚詫,下意識反問了一句:“欽差也聽過‘達兵’的名頭?”

高務實面帶微笑,道:“久聞麻家家丁號爲‘達兵’,其中多有蒙古、回回等族敢戰之人,攻如破竹,守若金湯,將軍此番若也帶着他們,想必我在這德勝堡裡,即便面對北虜大軍,也能睡得踏實不少。”

“欽差過獎了。”麻貴不卑不亢地道:“自家父乞休之後,達兵由末將和末將兄弟麻錦分領,各得約五六百人。末將這邊此次帶了三百,正在德勝堡中,充作守備中標督兵之用。”

所謂主將的中標督兵,一般就是指家丁親兵,屬於主將的直屬嫡系部隊,通常也是待遇最好、戰力最強的部隊。

高務實聽說他帶着三百麻家軍,頓時覺得自己的人身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很是欣慰地說了兩句客氣話。

其實說起來,高務實自己的家丁騎兵從人員素質上來說未見得不如麻家軍,畢竟原先底子就還不錯,又得到過戚繼光和馬芳這兩大名將的指點和整訓。只是,高務實覺得自家家丁至少有兩點,現在肯定及不上麻家軍這樣的家丁私兵。

首先第一點,麻家是軍事世家,他家的家丁是被朝廷承認的正規部隊,可以配備任意武器和裝備;而高務實出身文官家族,家中長輩或者他自己,現在也都不是在邊地爲官,其家丁護衛即便也擁有一定的武裝,可再怎麼說也不能穿正規軍的盔甲、拿朝廷禁止民間擁有的火器。

盔甲這方面高務實還算想得開,但不能使用火器這一條卻一直是讓高務實很不爽的一點,因爲他不太懂冷兵器戰法,但對於火器的應用卻還多少有點自信,不能用火器也就無形中降低了高家武裝家丁的戰鬥力。

至於第二點嘛,就是麻家家丁的正規作戰經驗肯定遠超高家家丁,因爲前者不僅是正規軍,而且是正規軍裡的中堅力量。再加上麻家作爲軍事世家,數代人一直帶着麻家軍在打仗,這種經驗可不是光靠訓練就能得來的。

雖然高務實的家丁護衛隊近來也有了一些戰鬥經驗,尤其是騎丁這一塊,這幾個月在漠南也幹了幾次大小不一的仗,但最大規模也就是幾百人對千餘人左右,跟麻家軍相比當然不夠看。

眼下德勝堡內,高務實麾下家丁約摸八百左右,而且是奢侈的一人雙騎。麻貴的“達兵”只有三百,裝備如何高務實不太清楚,有沒有做到一人雙騎也不好說。可高務實還是覺得,如果自己麾下這八百騎丁現在能跟麻貴的三百達兵打個平手,那他就已經非常滿意了。

高務實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趕緊推動軍工私營化試點,要不然我上哪找突破口給自家家丁裝備火器?沒有火器,我的那點半吊子軍事知識只怕連一成都發揮不出來,太憋屈了!

麻貴既然是德勝堡守備,德勝堡的佈防又多是出自他的手筆,在給高務實詳細解釋防務佈置之時果然就比馬巍來得更合適,高務實問的問題雖然瑣碎,他也都能一一解釋明白。

不過高務實聽來聽去,卻發現一個讓他有些詫異不解的事,那就是麻貴的佈防安排似乎沒有考慮過俺答蟻附強攻這個可能。

當他向麻貴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麻貴搖了搖頭,道:“俺答這麼多年來,蟻附攻城這種做法用得極少極少,一來是傷亡太大,他承受不了,否則內部可能不穩;二來蟻附攻城需要打造攻城器械,而蒙古人對此不是太擅長,雖然末將也不能說他們一定不會打造,但製作速度必然不快,況且一旦打造了攻城器械,他們蒙古騎兵的速度優勢也就相當於自行放棄了;三來……末將覺得俺答此來,炫耀武力的因素比較大,真讓他強攻長城關隘,他恐怕不會做這種傻事。”

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022章 天壽山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264章 出宮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87章 “生意”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141章 沒轍了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040章 瞭解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092章 各有所謀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135章 密奏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