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

俺答微微蹙眉,沉吟不語,過了一會兒才緩緩地開口問道:“可有哪處兒郎見着馬太師的大纛了?”

馬芳在大明其實並無太師頭銜,甚至連太子太師也不是,俺答稱他爲太師乃是另有原因:嘉靖三十四年時,馬芳曾僅率兩千精騎在保安【無風注:即河北逐鹿。】強勢阻擊擁有明顯兵力優勢的俺答,殺得俺答親領的中軍主力連退十餘里。

從此之後,右翼蒙古自上而下,都經常將馬芳尊稱爲“太師”,這個太師其實並非大明的太師之本意,而是如當年瓦剌也先太師的那個太師,是蒙古人的說法,其代表的含義並非僅僅是某個官職,而是一種地位象徵。

帳中諸將你看我、我看你,紛紛搖頭,表示並未看見馬芳的旗幟。

俺答聽了,臉色就有些發沉,把瑪瑙鼻菸壺往懷裡一揣,果斷地道:“通知吾兒辛愛的左路大軍和切盡黃臺吉的右路大軍,但凡看見馬太師大纛,須謹守營寨,不得浪戰。若馬太師領之兵過萬且出關邀擊,准許他們隨時撤圍而走,避之不戰。”

一名榜實立刻應了,自去寫令不提。【無風注:榜實,蒙古人中識字而充作文書之人。】

打兒漢遲疑道:“大汗,馬太師雖勇,但麾下所領馬家軍精銳很少超過三千,就算今年我們賣了些馬給宣大山西三鎮,這些馬也不可能全讓馬太師拿走,小婿以爲他手下兵馬最多也就三千出頭,不可能有上萬之數。”

這裡要略微解釋一下,“打兒漢倘不浪”其實不是人名,“打兒漢”是一種授予功勳之臣的稱號。一般來說,曾經在陣前救出了本部臺吉者可授予此稱號,去救臺吉成功而本人身亡則將此稱號授予其長子,再有就是在某個方面極有建樹者亦可授予此稱號。

“倘不浪”同樣是一種稱號,大致相當於漢人的駙馬,也就是黃金家族的女婿,“打兒漢倘不浪”這個稱號就說明了此人不僅是俺答的女婿,而且曾經在戰陣之上解救過俺答,這種人當然是親信中的親信。

俺答搖頭道:“漢人有句話叫做小心駛得萬年船,意思是隻有最謹慎的獵人,才能永遠避開獵物的臨死反擊,而只有永遠不會被獵物反噬的獵人,纔是真正優秀的獵人。”

他微微一頓,教訓道:“蒙古雖大,卻早已分裂得不像樣子,我今有控弦二十餘萬,已是諸部之冠,可你們應該都知道,明人皇帝擁有子民兆億,大軍不下百萬,可徵之兵更是數不盡數。我等欲爲獵人,便一定要小心謹慎,因爲與明人作戰不同於獵鹿,而是在獵虎,須得時刻防備他們的反擊。獵人之力有限,而虎豹之力無窮,你多受一點傷,不僅可能導致獵捕失敗,更可能導致反受虎豹之害。馬太師本部雖止三千之衆,可他畢竟是一鎮總兵,三鎮仰望之人,王崇古若集中精兵與他,他提上萬兵馬擊我兩翼任何一路,辛愛與切盡誰能當之?”

打兒漢倘不浪聞言只能躬身受教,另一名大將出浪那吉卻道:“若是如大汗猜測的這般,那我等通知辛愛黃臺吉即可,切盡那邊……”

他此言一出,衆人都是眼前一亮,一直爲俺答守備北線的脫脫兒墨笑道:“出浪那吉,你這話要是被沃兒都司人聽見,只怕要找你拼命。”

原來那切盡黃臺吉乃是沃兒都司部主之長子,此番沃兒都司受了俺答金令出兵而來,沃兒都司部的三萬精騎全在其麾下,組成俺答出徵的右翼。

沃兒都司部因爲佔據着水草豐美的河套之地,這幾年雖然多少也遭了些災,卻遠不如土默川本部受災嚴重,所以目前兩部實力之間的差距正在拉近。

雖然沃兒都司部畏懼俺答數十年形成的巨大威望,對於俺答的金令沒有絲毫不從,立刻徵集調撥了足足三萬大軍隨他出徵,可是俺答屬下這些將領仍然希望藉着戰爭手段削弱他們一下。

然而俺答卻勃然作色,怒斥道:“出浪那吉,你若只有這點度量,你的部落將永遠止步於今日規模,絕不可能變得更加強大!”

他不理會出浪那吉等人一臉錯愕的模樣,傲然道:“本汗乃是黃金家族嫡系血脈之傳承者,成吉思汗第十七代孫!但凡蒙古人,皆我同胞,但凡蒙古人,亦皆我子民!無論沃兒都司是強是弱,只要他們遵我令旨,便是我的子民部衆,與爾等何異!既是我子民,是我部衆,他們的生死便由我負責,由我決斷,豈容他人任意屠戮!”

俺答今年雖已六十有三,蒼老之色盡現於鬢角額頭,但這番話卻說得慷慨傲岸,盡展一代草原雄主本色,令在場諸將聞之震撼心服,紛紛彎腰鞠躬,惶惶口稱:“大汗天威如雷,天恩如雨,我等顢頇之人受教矣!”

俺答一擺手:“王崇古匹夫歷來奸詐,馬太師更是勇猛絕倫,都不是易於之輩,你們把我的警告立刻發與辛愛和切盡二人,莫要讓他們吃了虧去。”

衆人再不敢多言妄議,那榜實也飛快將大汗令旨寫就,急匆匆出去派人送信不提。

只是俺答雖然謹慎而大度,但此次卻仍然遲了一步。

就在他從德勝堡前的中軍大營給左右兩翼發出警告的同時,馬芳已經在白羊口集結了宣府、大同、山西三鎮可以抽調的全部騎兵,合計一萬五千之衆,在王崇古的親自相送下悄然出關,望着辛愛屯兵的晾馬臺而去。

馬芳所部,其核心主力仍然是他自家的家丁騎兵,均配備了精選三眼銃和百鍊馬刀,身披罩甲,戰意如虹。

因今年高務實盡力爲其供應馬匹之故,馬芳的中軍標兵規模略有提升,總計三千五百人。這三千五百人,由馬芳親自率領,其餘騎兵則分爲兩支,由大同東路參將與大同西路參將分別率領,而大同副總兵則代馬芳坐鎮於大同,總攬各路軍情。

萬五騎兵,在出關之後二十里便開始分兵,執行馬芳在前些天詳細探查辛愛所部敵情之後所定下戰策。

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057章 支持(4更)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73章 召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206章 弒嶽(下)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225章 三策(中)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238章 暗流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145章 《取用疏》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073章 厚道人第095章 破虜(下)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268章 揭謎(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42章 纖幫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150章 部堂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