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

高拱露出一絲古怪的笑容,緩緩道:“爲什麼這麼說?巡撫、巡按都發了話,區區幾個縣令還敢硬扛着不動?”

“侄兒倒是以爲,他們說不定還真敢!”高務實挑了挑眉,把文卷往桌上輕輕一拍,冷笑道:“帥嘉謨的主張,對歙縣當然有利,可對於其他五縣來說,那就是徹頭徹尾的壞消息。三伯您想,這事兒要是一旦議成,他們可就是‘平白無故’要多交不少賦稅。因此對這個提案,無論是出生於這五縣的官員、胥吏,還是當地鄉紳百姓都肯定堅決反對。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股民意,就算是應天撫、按也不得不有所顧慮。”

高拱沉默了一下,問道:“還有嗎?”

“有,當然還有。”高務實哼了一聲,又道:“還有徽州知府的立場也很難說。因爲站在徽州知府的立場上來說,無論這個‘人丁絲絹’在其治下的六縣怎麼分配,對府裡來說都沒有任何區別,畢竟他只要每年湊夠八千七百八十匹生絹上繳給南京就好。這筆絲絹稅如果不改,局勢平靜如初,最多也就是歙縣抱怨兩句,那沒什麼大不了——左右你們都交了兩百多年了,這也算是祖宗成法,還是不要隨意變更啦!可是反過來,若是支持帥嘉謨的主張,把賦稅均攤到六縣,他徽州府又得不到半點好處,反而還平白引起其他五縣騷動,完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如此,徽州府會怎麼選擇,不問可知。”

高拱露出微笑,點頭道:“有道理,這也就是爲什麼,帥嘉謨當初要越級去向應天撫、按兩院呈文,而不是直接上報徽州府的原因了。他就是想着靠海筆架的威名硬壓徽州府和其餘五縣,因爲他知道他在徽州本地,根本得不到支持。”

高務實笑了笑,說道:“幸好海瑞這個人名頭夠響、脾氣夠硬,只要有他在,這件事終究還是得分出個是非黑白來的。”

這下子,高拱的臉色就有點黑了,黑的同時還有點尷尬,乾咳了一聲,才道:“那你只怕要失望了。”

高務實一愣,繼而詫異道:“難道海瑞轉了性子,不管這茬了?”

“他倒沒說不管,只是他管不了了。”高拱沉着臉道:“徐黨反彈強烈得很,通政司每天都能收到彈劾海瑞的奏章,而近來這些奏章變得越來越多,甚至已經有人在奏章中暗示,明裡暗裡指責我公報私仇,因爲私人恩怨對一位退休致仕的老臣窮追不捨,其情可恨、其心可誅。”

高務實怔了一怔,忽然驚道:“三伯你要撤了海瑞?”

“倒不是撤。”高拱擺了擺手,嘆息道:“我得給他挪個窩……你是不知道,此人做事雖然心是好的,但手段太過於粗暴直接,偏偏又聽不進勸!”

他說到這裡,忽然有些激憤起來,冷哼一聲,道:“哈,論整頓吏治,我高肅卿只會比他更上心,可他海筆架又不是茶樓閒客,他是朝廷封疆,真以爲隨便打殺幾個就能整頓吏治了?幼稚!想當年,今上還是裕王時,我爲了給裕王府要來王府例賞,不也得去捧嚴世藩的臭腳?哦,你說寧折不彎?是,你折倒是折了,可折完之後呢?事情辦妥了嗎?沒有!事情既然沒辦妥,你就是折出朵花來,又頂個屁用!”

高拱說完這段話,可能是發泄了不少,平靜了一些,呼出一口濁氣,道:“所以我已經正式下文調他去總督漕運,應天巡撫這檔子事,不能再由他這樣任着性子辦下去了,要不然……得出亂子。”

高務實倒是知道,歷史上海瑞這個應天巡撫也是沒能最終幹下去,好像也是被調任漕總,想不到這一世轉了一圈,還是繞到這個點上去了。

“只是這一來……”高務實皺起眉頭,沒有繼續糾結海瑞的事,而是道:“那歙縣‘人丁絲絹’案,只怕就很難辦下去了。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也只有海瑞這樣一根筋非要事事較真的人,才肯只論對錯、不論利弊地辦下去。”

高拱不答,沉着臉又從桌案上翻找出一張文卷遞給他。

高務實接過來一看,臉上頓時只剩苦笑,因爲那邊的情況還真被他這個烏鴉嘴給說中了。

原來應天巡按在正月十四日指示六縣合議,徽州府隨即也發牌催促。但一連半個月下來,下面居然毫無反應,恍若未聞。別說黟、休寧、婺源、祁門、績溪五縣,甚至就連身爲苦主的歙縣,居然也悄無聲息。

帥嘉謨一打聽才知道,此時的歙縣知縣房寰正趕上丁憂,縣務無人署理。其他五縣的知縣,則紛紛宣稱要忙着準備朝覲事宜,因循停閣,所以已經不辦公了。

這裡得解釋一句:有明一朝,自洪武十八年開始,規定地方官員逢辰、戊、醜、未年——也就是每隔三年——要進京朝覲一次,接受吏部和都察院的考察。這對官員來說,是一件大事,事關考評,也就是關係到今後的仕途。

但這裡有個明顯的問題,就是隆慶四年乃是庚午年,隆慶五年纔是辛未年。也就是說,明年纔是朝覲之年……怎麼明年纔要朝覲,你今年正月份沒過完就開始停閣不辦公了?你這意思是,爲了明年的朝覲,得停止辦公一年?

哦,不是你,是你們——因爲還不是一位知縣這麼說,是五位知縣都這麼回答。

這就很有意思了,擺明了五縣已經私底下商量好了,對這次合議採取消極不合作的態度,儘量拖延下去,拖到忘,拖到黃,拖到無疾而終,然後自然就天下太平,原先怎樣最後還怎樣了。想當初歙縣在嘉靖朝的兩次申訴,不也就是這麼被拖沒的麼?

高務實氣得只剩下冷哼,連罵都有些罵不出來了。

“現在知道吏治難清了吧?看看這些人,眼裡都只有自己屁股下面那點地方。”高拱也笑了一笑,擺擺手道:“我看你對這件事倒是有些想法,你方纔說……這件事很有代表意義,可是說了半天,你也沒說這個代表意義是什麼。怎麼,不想說給三伯我聽聽?”

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221章 抵京第136章 此立威耳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251章 取勃固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47章 有詔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005章 禁衛軍!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225章 三策(上)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104章 權貴子弟(上)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047章 有詔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