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

劉馨所說的“不費吹灰之力”最終沒有出現,因爲第二天木薩利就悄悄傳出一個消息,說明了他現在的情況。

整體而言,木薩利的確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吉塔一世對他也的確表現得彷彿格外尊敬和信賴,不過這信賴還不夠徹底,因爲吉塔一世雖然把金邊的城防重任當場交給了他,但卻沒有交出內城的御林軍指揮權。

柬軍御林軍有八千之衆,裝備精良——當然這是個相對概念,總之在木薩利看來,如果他此時獻城,雖然不是不可以,但還談不上“克盡全功”。

他還表示,雖然大明天兵所向無敵,打個金邊內城不在話下,但這八千御林軍多少會讓大明天兵費一些手腳,他對此深感不安。

另外他又表示,那金邊內城之中還有不少財貨,萬一外城丟失,吉塔一世絕望之下學着紂王一樣上了鹿臺,一把火把自己和財寶全給燒掉,那就未免美中不足了。

最後他終於說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劉馨能夠發動一次聲勢浩大的攻勢,最好能讓金邊城中的吉塔一世受到巨大震懾,因爲如此一來,他就比較有希望能夠獲得全城力量的調動權限,從而完整無缺地將金邊城雙手奉上。

應該說木薩利的提議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爲劉馨也知道京華現在任務很重,如果金邊城被打廢了的話,將來多半還要費時費力費錢的去搞重建,那肯定不如直接拿下一個完整的金邊城,對這座城池造成的傷害越少越好。

然而這個設想其實和木薩利的計劃本身就有衝突——你既要我打得聲勢浩大,能夠給予吉塔一世巨大的震懾,又希望我別把金邊城打廢,那你到底讓我怎麼打?

不過,劉馨畢竟是劉馨,是昔日多智近妖,曾讓高務實都覺得可怕的人,怎能沒點本事?

她沒有先召集衆將討論,而是自己悄悄算了筆賬就把打法確定下來了。

當天下午,木薩利從細作手裡收到了劉馨的回覆,認真記下了每一個字之後,他就按照劉馨的回覆去操辦相應的事情去了。

次日一早,自從抵達金邊城下起,已經修整了一天半的“明軍”終於要行動起來了,雖說明軍只有兩萬人,還不如城中守軍的兵力充足,但這次進攻光是進攻準備就看得城內的吉塔一世和勳親貴戚、滿朝文武膽戰心驚。

不爲別的,就爲明軍陣前那上百門火炮,以及火炮周圍刺刀上膛後的森然刀林!

城中望臺上的木薩利一臉肅然,稍稍偏過腦袋,對吉塔一世道:“陛下可見到明軍之戰陣與我軍有何不同?”

吉塔一世並不懂軍務,聞言只是緊張地搖了搖頭,聲音嘶啞地道:“只看得出他們的隊伍真是……特別整齊。”

那是當然,高務實這個半吊子特別重隊列嘛,搞得京華的警備軍隊列嚴格得好像要上紅朝的國慶大閱兵一樣。這刺刀陣的隊列別說橫看豎看了,就算斜着看,那斜線都是筆直的,這一點連劉家的降倭夷丁都辦不到,吉塔一世這種外行看了,肯定要被震撼。

當然,木薩利這種內行也很震撼,因爲越是內行越清楚,把隊列練出來並不簡單,練到這種程度更是難上加難,他反正是隻在書裡見過形容,有生之年還頭一回親見。

不過,木薩利卻不是要強調這一點,所以他嚴肅地道:“明軍軍容之嚴整的確是臣從未見過的,這也可以說明明軍之強大的確絕非幸至,不過臣想提醒陛下的是他們陣前那些火炮。”

木薩利拿手一指明軍陣前的二十多門二號炮,道:“陛下此前可曾見過那等巨炮?”

嗯……二號炮並非高務實手中最大的火炮,但卻是目前艦隊常見的火炮,警備軍方面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動用的。眼前這二十多門二號炮,還是高璟那支到普利安哥修建臨時碼頭的分艦隊幫劉馨運過來的,目的倒也正巧是爲了攻克金邊,只是劉馨本來還以爲用不上它們了,沒成想最後還是得推出來讓它們露一露臉。

二號炮作爲警備軍極少使用的重炮,本身就是爲了攻克堅城而存在,目前已經是京華火炮廠的第三代產品,相比於當初諒山之戰時所使用的第二代產品,在技術標準上提高了一些,工藝上也精湛了不少。

這種火炮如果換成歐式表述,大概接近於12磅炮,即便推後一百年,也是絕對的重炮了。而且由於大明缺銅的客觀原因,京華火炮廠採用了鐵質火炮(艦隊還是青銅炮),因爲材料水平的關係,鐵質火炮要達到同樣的效能,目前只能把火炮的炮管造得更厚,使得這些火炮看起來尤其巨大敦實,僅那漆黑渾圓的大炮口,看起來就足夠震撼。

當然,這個震撼是對於那些對火炮有些瞭解的人來說的,而可惜的是,吉塔一世根本不瞭解火炮,所以他反而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居然還需要木薩利提醒。

只是,即便提醒了,吉塔一世也還是沒有特別重視,畢竟他沒有切身的體會,不清楚下面這些黑漆漆的巨獸一番“發言”,會是怎樣的石破天驚。

然而,還沒等到木薩利向他闡明問題的嚴重性,操炮水平完全在標準以上的警備軍炮隊已經要開始試射了。

木薩利其實也不知道“試射”這種專業程序和術語,但他看得出那些火炮陣地上忙碌的炮手們不是在跳舞,更看得懂炮手們往炮口填裝的東西是火藥和炮彈。

這位柬軍的救世主驚得仔細看了看自己所在的望臺,發現望臺邊上插着印有他們木家家族族徽的旗幟,這才安下心來。

還沒來得及說話,城樓前方警備軍炮隊陣地上火光一閃,“砰”的一聲巨響陡然響起。

望臺上的人只覺得心頭猛地一震,甚至感覺自己腳下的望臺都晃了晃一樣,然後還沒明白髮生了什麼事,就聽得不遠處的城牆上一陣亂叫鬼嚎。

木薩利到底是柬軍的定海神針,最先定下心來,大聲下令,讓那邊城牆處彙報情況。

情況彙報來的短短一段時間裡,明軍炮隊陣地又發了兩炮,同樣是震得人心頭髮抖。

這下子連吉塔一世這個不懂火器的人也知道厲害了,雖然他還沒看見那東西到底造成了什麼後果,但光聽聲音就已經把他嚇得不輕。

要不是強忍着不敢在這麼多臣民面前丟臉,他其實連腿腳都軟了,恨不得癱坐地上纔好,而現在也只是靠着兩手扶住面前的圍欄,這才勉強站着。

明軍一共發了三炮,就開始調整京華特有的射擊參數去了,而這三炮造成的損失,也立刻被彙報上了城中的望臺。

三發炮彈,造成三處城牆嚴重損壞,其中兩處打出大坑,周邊出現手指粗細的裂痕,另一處更加嚴重,炮彈的彈丸甚至沒有彈跳後掉落城牆之下,而是直接砸進了城牆裡面,甚至導致城牆上方出現小幅度坍塌,要不是金邊城的城牆還算厚實,這一炮下去沒準就要直接破城了。

吉塔一世聽了這話,瞬間面色慘白,膝彎一軟就要癱倒。

木薩利連忙將他架住,臉色無比嚴肅地道:“陛下,國事危矣,陛下一人身系天下,還請先回宮中安坐,此處自有臣拼死力戰——明軍若陷城,則臣不在矣。”

吉塔一世這個時候當然不會發現木薩利這句話本身有漏洞,他只是慌慌張張地道:“木,木大將,這火炮威力如此驚人,金邊城還……還能堅守嗎?”

木薩利一臉嚴肅:“能不能已經不重要了,陛下,我們沒有退路。”

吉塔一世用力吞嚥了一口吐沫,面色掙扎了一下,似不甘又似膽怯地問道:“這……明軍……過去可……可有殺俘之舉?”

木薩利目光陡然變得銳利起來,凝神問道:“陛下欲降?”

“啊這……朕不是,不是這個意思。”吉塔一世慌忙道:“朕的意思是萬一……要是萬一他們攻了進來……”

木薩利冷冷地道:“陛下若想做個大明的安樂侯,只怕列祖列宗並不同意。”

吉塔一世心中一涼,看了看周圍的臣民士兵,全都是一副死了爹孃的表情,不由得悲從中來,渾身力氣消失殆盡,無力地道:“既如此,一切都拜託木大將了。”

“是,但臣需要全權調度金邊城所有能夠調動的人手,否則……”

“都給你,都給你。”吉塔一世心力憔悴地擺擺手,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搖頭道:“都交給你了,朕……朕就在大王宮裡等你的消息。”說着,從懷裡掏出半邊虎符,看也不看地塞進木薩利的懷裡。

不用想,這半邊虎符就是調動御林軍的信物。

木薩利心中火熱,面上卻是一片肅然,非常明式地拱手道:“臣……遵旨。”根據此時柬埔寨國內的習慣,木薩利這個有“中國”血統的臣子,是可以在某些時候用拱手禮的,而不必如高棉人一樣只能匍匐式的跪拜。

吉塔一世卻根本懶得理會這些了,他把虎符塞進木薩利懷中的時候就已經轉身,在兩名內宦的攙扶下踉踉蹌蹌地走了。

一衆文臣也都失魂落魄地跟在他身後,偶有兩三名武將看着那半邊虎符似有話說,但一看目光冷厲之極的木薩利,心中發顫之下終於都閉了嘴。

兵是將的膽,現在金邊的所有軍隊都要聽木薩利的指揮了,誰敢在這個時候違逆他?他們這些已經手無兵權的將領,不管怎樣也不敢在此時跟木薩利過不去。

都這種局面了,隨便給你個擾亂軍心的罪名,說殺也就殺了,甚至不光是你本人,你一大家子人,上上下下一個都跑不掉。

大家都是帶兵出身的人,誰還不知道這裡頭的門道?

明軍校正射擊參數完畢,現在正要開始第一輪正式炮擊。

木薩利一臉嚴肅地看了看警備軍炮隊陣地,頗爲專業地傳達下去一連串的命令,都是調度兵力加固城防的,順便還吩咐了臨時修補剛纔三處城牆破損的指令。

不過這一切都只是假象,或者說是他展現給金邊文武百官最後的表演。在吩咐完這些之後,他就去自己的白虎節堂“緊張調度”去了。

緊張調度是真的,只不過是調度如何獻城。八千御林軍被他全面調離了內城的防守,換上去的是他的五百親兵,面對御林軍將領的質疑,他只是面無表情地表示:“戰局如此明顯,諸位難道還看不出來麼?眼下外城若失,內城無論如何都是保不住的,既然如此,御林軍自然要出來守衛,至於內城大王宮……有本大將的五百親兵,已經足以,再多也沒有意義了。”

本來御林軍將領們有好幾個都想問他“何不留五百御林軍守衛大王宮”,但想想又還是算了——木薩利說得也沒錯,都這個局面了,還爭這些有什麼用?

在這些御林軍將領的眼裡,木薩利這個金邊主將是不可能投敵的,他要投敵的話,在磅清揚就能投了啊,還自投羅網跑到金邊來做什麼?難道金邊就是風水寶地,死在金邊比死在磅清揚舒服些?

更何況他在磅清揚有四萬多大軍,就算投敵也是那樣投才比較有分量不是?到了金邊,最有分量的人就成了國王陛下了,他木薩利在明軍眼裡再怎樣也不可能比國王陛下更重要啊。

於是大家雖然還是有些疑惑,但依然遵命執行了,御林軍很快在外城的隆隆炮聲中撤出了內城,來到外城協助守城。

城外的劉馨面色如常地看着炮隊輪番炮擊,心裡卻也有些懷疑:該不會是出了變故吧?按理說這樣的巨炮光是擺在陣前就應該能嚇壞金邊的掌權者們了,怎麼試射之後又間歇性地打了三輪齊射,木薩利依然沒有反應?

到底是吉塔一世死都要緊緊抓着御林軍的軍權不放手,還是木薩利此前只是詐降,一切都是胡說八道?

但就在此時,一直在旁邊整裝待發的降倭夷丁們忽然翻身上馬。劉馨轉頭一看,一名劉家軍的將領一邊下令給降倭夷丁,讓他們準備搶奪城門,一邊匆匆朝劉馨這邊縱馬小跑而來,口中大喊:“大小姐,城門開了,城樓上掛的是木薩利家的家徽!”

劉馨心中鬆了口氣,玉手一揮,嬌喝一聲:“降倭夷丁迅速佔領城門,金港警備軍第三團刺刀跟上!炮隊調整方向,但不得隨意開火!”

----------

PS:這一章是正常更新,明天也是和今天一樣,還有一章盟主加更。

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095章 破虜(上)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第129章 關係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204章 京華集團的定位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273章 倒臺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197章 高孟男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225章 三策(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101章 定調子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077章 說方陣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130章 故事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215章 大燈泡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095章 破虜(中)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