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

林延潮意欲何求?

陳矩看的官員很多,有的官員求權,有的官員求財,或者是如他陳公公一般求名。

權(色)名利,陳矩認爲大凡人所求不過這三樣。

林延潮殺馬玉是爲權名利嗎?名是有了,但權和利卻沒有。

之後爲了淤田之事,名也沒有了。

所以到了現在林延潮到底所求的是什麼?

林延潮聞言笑了笑道:“本官所求當然是爲了老百姓。”

陳矩一曬,言下之意顯然是你在忽悠誰,然後他道:“?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林延潮心想,這是論語的話,大意是看一個人品行,要看做事的情由,動機,並是否樂意。

陳矩繼續道:“有時候事雖善,意卻未善,不可以稱爲君子,有時候事善,所由也善,但心卻不以爲樂,此乃僞君子矣。”

“林同知,你殺馬玉之事,所行所由所安是什麼?”

林延潮深感能在司禮監裡混的死太監,都是相當了得啊。

文采了得不說,更是一語道破天機。

你做好事,但存壞心,是不能稱得上君子,你做好事,也是爲別人考慮,但心底卻不高興,這也是僞君子,不是正心誠意之道。

陳矩眼下之意,你林延潮殺馬玉,是哪一種?

林延潮沉默了,但見陳矩道:“殺馬玉之事肯定是好事,但若林司馬若爲了貪墨淤田,那就是存了壞心,稱不上君子了。”

“再譬如你殺馬玉,對咱家說是爲民請命,但心底卻不是這麼想的,那就是僞君子!”

河面上不知何時,突起風浪。

陳矩幾句話下,殺機已現。

林延潮坦然道:“陳公公,百善孝爲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爲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行孝事,主要看心,論跡,貧家就沒有孝子了。

論邪念,主要看跡,論心,世上沒有人沒動過歪念。

換句話說,討論一個事,看事情的結果就好了,好心辦壞事,還是壞事。

但討論一個人,則要看他的動機,觀其所由。不能因他辦了錯事,而否定這個人。

至於殺馬玉,有利於百姓,有利於天下蒼生就行了,你在那邊討論我的動機幹什麼?

林延潮一句話將陳矩下面所有話都推回了肚子裡。陳矩自負博古通今,能言善辯,常自詡若他不作太監去參加科舉,說不準也能考取一個翰林。

但在林延潮面前,才知道什麼是盛名之下,絕無虛士。

自己的學問,真是難望項背。

這時江風一起,而林延潮則從陳矩話中探聽到,天子並沒有完全聽信自己與高淮的一面之詞。

先下聖旨處置馬玉,平息河南的民怨,再下密旨安撫自己與高淮,但實際上卻是將信將疑。

陳矩這一次至河南,八成暗中奉了聖命,查探馬玉案的真相。

這還是天子一如既往的作風,否則爲何付知遠的任命都到了,但自己的任命卻遲遲不到?

若是給陳矩查到是自己設局,故意誘馬玉來查淤田之事,那麼林延潮就沒有翻身的餘地了。

但是查得到嗎?

陳矩道:“那咱家不問馬玉,問你林同知何許人也呢?”

林延潮一臉誠懇地道:“林某行事對得起聖上,對得起百姓,不錯,馬玉是爲淤田之事,與我有私怨,此事由辜明已挑撥,河南官場上人所共知。”

“但林某殺馬玉,真不是爲了私怨,懇請公公明鑑。”

陳矩點點頭,然後又追問了一句:“淤田真不是你貪墨的?”

林延潮道:“這話是聖上問的,還是陳公公你問的?”

這會輪到陳矩額上滲出汗來,然後道:“當然是咱家問的。”

林延潮點點頭道:“沒錯,我貪的。”

聞言陳矩露出笑意,當下道:“方纔是咱家一時閒聊,林同知不必放在心上。”

林延潮點了點頭道:“陳公公,有一事,林某求之。”

“但說無妨。”

林延潮道:“這一次潞王請將我歸德鹽政,歸於長蘆,本官與付藩臺都可以不可,但原先的河東鹽又貴又劣。故而本官想請公公答允,將本府改爲山東行鹽。”

陳矩聞言笑了笑道:“林同知,誠然疏通賈魯河,以及改山東行鹽,都是有利於歸德老百姓之事。無論這二事能不能成,但可能你在歸德任官的日子不多了,你費如此大氣力,最後也只是爲他人作嫁衣,何必白費氣力?”

林延潮笑了笑道:“只要調命沒有下達,林延潮在任一日,就仍是百姓一日的父母官。只要有利於百姓之事,林某就盡力去做。”

陳矩點點頭,重新審視了林延潮一番,然後道:“若藩司那邊沒有二話,咱家可以答應你這兩件事。”

林延潮大喜,眼下老付剛剛升任河南右布政使,就算老付不開口,但這個面子人家肯定也是要給的。

陳矩見林延潮方纔與自己說話時,提及馬玉案,他一直不動聲色,唯獨自己答允他此事,卻是露出喜意。當下陳矩若有所思道:“咱家倦了,多謝林同知款待了。”

林延潮將陳矩送至船上,臨別之際,林延潮贈了陳矩幾本古籍。

陳矩喜好讀書,喜好收藏古籍這是林延潮從高淮那打聽到的。

林延潮知道若是金銀,陳矩絕對不會收,但是贈送書籍嘛,這都是讀書人常有的事。而且其中還有兩本是林延潮派人從蘇杭求來的孤本,價值千金。

陳矩略微一翻,他是此中行家,自是知道這古籍價值的分量,但他也沒有推辭,當面就收下了。

回了船以後,陳矩左右都收了一筆饋贈。

人人是眉開眼笑,他們本以爲林延潮是來-打劫-的,但沒料到白賺了一筆,這等心情實在是好啊。

當然左右也有人道:“公公,都說林三元剛正不阿,嫉惡如仇,但見今日看來言過其實啊!”

另一人則道:“剛正不阿,嫉惡如仇,那要怎麼看了。林三元對其他人當然是如此,但公公是什麼人啊?就算他的恩師申閣老見了也是要恭恭敬敬的,他敢造次?”

聽了這一番話,衆人皆笑。而陳矩則是道:“觀人不可片面,你們都不懂林三元。”

衆人皆問:“公公匯演如今,以爲林三元如何?”

陳矩將林延潮送了幾本古籍放在一旁,徐徐地道:“達能撫世,退可安民,遠能追管仲,近可比江陵,真宰相才!”

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方略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治人治法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九百四十章 爲官難易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四百四十九章 滿分的逼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海漕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五章 醉酒驚名士一千兩百零五章 禮約法約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師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院試(二更)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書院雜誌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大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面試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一千零六章 國本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四百九十一章 欺世盜名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七百九十四章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八百九十五章 去而復返(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六百八十九章 潘晟被免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六百一十八章 我就是林延潮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不是後記的後記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真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第六十三章 林府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第兩百六十一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一千零七章 軒然大波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