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

劉堯誨說得很平靜,但語氣卻是不佳。

福寧道分守道僉事連忙道:“撫臺大人,督餉之事,我們一直盡心在辦,只是兩個月前李兵憲彈劾俞總兵,授意暫停發放兵餉,我們也是按照兵備道的吩咐辦事。”

劉堯誨也是惱火,俞大猷與兵備道交惡,兵備道居然授意分守道停了軍餉,這簡直亂來。福寧道分守道隸屬布政使司,分掌布政司之權,乃是治權。兵備道隸屬於按察司,行駛是練兵,整飭兵備的事權。

兵備道居然可以對分守道指手畫腳。這就是典型的文官間相互通氣,排斥武將了。換了平日,劉堯誨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但眼下這檔口。

劉堯誨忍着氣心想這屁股還是隻能自己來擦,當下對一名兵備道官員問道:“李兵憲在哪裡?”

一旁兵備道官員連忙道:“撫臺大人,李兵憲去建寧府審查武備之事了。”

“那兵餉的事,你知道嗎?

“這下官,下官……”

“不必說了,”劉堯誨擺了擺手對那遊擊道:“你放心,此事我會給讓李兵憲給你們個交代,告訴將士們,眼下當以殺敵報國爲先。你們率一營二游出城至五虎門迎敵。”

坐營遊擊還未說話,幾個營,遊的把總就跪下來道:“撫臺大人,非我等不敢盡力,只是大帥被劾,我們將士都心有不平,說朝廷裡奸臣,要陷害忠良,如此我們如何有心作戰,就是打了勝戰,也沒命享啊!”

幾名把總話剛說完,那邊按察司,兵備道的官員就站起來斥道:“你們這些丘八,胡說八道什麼,誰是奸臣,誰是忠良?我們李兵憲也不過是依章程辦事。”

“再呱噪一句,信不信,砍了你們的腦袋。”

衆將領心知,這些鳥毛文官,確實是有這權力不敢應聲。

劉堯誨默默嘆了口氣,這是沒辦法,俞大猷雖很得將士百姓的擁護,但與文官系統一直處得很糟。這點與戚繼光截然相反。幾十年來俞大猷屢屢遭遇奪職、降級、奪蔭,甚至差點下獄處死,

今年閭峽澳失利,俞大猷已是被參了一本了,而年前萬壽節,地方文官官吏至寺觀,以祝延聖壽萬安,俞大猷又出了紕漏,因打呵欠十分不恭,被與俞大猷一貫不睦的按察司按察使以失儀上控,當大不敬罪。

俞大猷上表辯白,說沒有此事。但朝廷已是震怒,先令將俞大猷停職,並令劉堯誨徹查此事,要他給個說法。

劉堯誨見武將跪在自己面前,一面心底微有不忍,一面自己還要用他們,若是自己強令他們出戰,那麼軍心未定,將士不肯用命,萬一兵敗,那麼讓倭寇攻到城下,他的政治生涯也就是到頭了。

劉堯誨當下道:“爾等說的,本撫已是知道了。俞總兵的事,我三日內會給你們交代,你們嚴整兵馬,準備出戰。”

幾名將領對視一眼,都露出憂慮之色道:“諾。”

劉堯誨看向福州知府陳楠道:“俞總兵失儀之事,由你複覈其事,三日內,本撫要見到你的詳文。”

說着劉堯誨又看了一眼鎮守中官不知這閹人又在想些什麼。

陳楠聽了臉都白了,這叫什麼事,一邊是按察司兵備道,一邊是福建鎮守總兵。若是偏袒兵備道,不說自己還指望着鎮守總兵下的驕兵悍將,替自己守境安民,驅逐倭寇,就是敬仰俞大猷的全省百姓知道了,一個個也會指着脊樑骨把自己罵死。

但是若偏袒鎮守總兵,那他在文官這圈子裡也不要混了。文官裡也只有張居正,譚綸那般,才堅定地支持戚繼光。這是兩邊都不討好的差事。

散衙後,陳楠疲憊地坐在轎子上,回到了府衙。

纔到府衙,陳楠就收了無數鄉紳送上的名帖,不用看知道這是請他驅逐倭寇,保境安民的。陳楠見了不由苦笑,外人以爲他一個知府能量很大,但在這城內上頭有巡撫,布政司,按察司一級一級壓着,哪裡有他決定出兵的權力。

眼前不是巡撫大人好一個太極拳,甩手一丟,將責任推他身上,他搞不好還要背黑鍋。這知府他當的實在是悲催啊。

回到府衙內堂,換上燕服,喝了杯茶,定了定神後,陳楠對長隨道:“把張師爺叫來。”

不久一名師爺打扮的人,走到了內堂問道:“東翁,今日撫衙商議得如何呢?”

陳楠是紹興府上虞人,而張師爺也是他的同鄉,在這無紹不成衙,無寧不成市的年代,什麼師爺,有比又是同鄉,又是紹興人來得更牢靠。

陳楠將今日的事一說,張師爺斟酌了一會替他分析道:“東翁啊,這事不好辦啊,一邊是百姓民心,一邊是官場同僚,兩邊都是不能得罪啊。”

陳楠道:“我也想置身事外,可有什麼辦法?可有兩全其美之策?”

張師爺想了一會道:“若是文武官吏,避之都來不及,絕不會沾染上這事,是指望不上的,這我倒是想不出來。”

陳楠嘆了口氣道:“那兩權相害取其輕?”

張師爺道:“當然取官場同僚。”

“怎麼說?”

“東翁,你的知府任期,最多不過兩年了,遭了罵名忍一忍也就過去了,但是官場同僚,卻是要處一輩子的,你說你取哪個?”

陳楠點點頭,他任知府以來戰戰兢兢,名聲不算好,但也不差。他也是有良知人,但與良知相較,自己的利益,更重一些。

陳楠左思右想,發覺自己確實別無良策後,只好按着張師爺說得辦法,從案上提起筆來,猶豫了一下,又重新放下。師爺在一旁問道:“東翁是不是讓我替你來寫?”

陳楠長嘆道:“不到萬不得已之時,我是不願下此決斷的,我的好師爺,難道就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張師爺也是踱步凝思,半響道:“我是想不出來了,會館裡的其他師爺,多半也是想不出。整個城內,恐怕也只有侯官縣衙的沈師爺,倒些能耐,我去求一求他好了。”

“沈師爺,”陳楠沉吟了下道,“提及沈師爺,我倒是想起他上一次提及的人。有一句什麼的,我差點忘了。”

張師爺道:“莫非是那個‘燕可伐與’。”

“不錯,”陳楠一拍額頭道,“瞧我這記性,上一次去濂江書院還見過此人,你看他?”

“嗯,聽沈師爺說這後生有難決斷的事,可以找他,或許可以抱着希望一試。”張師爺言道。

陳楠雙眼一亮道:“那還不快,吩咐人立即備轎,我要去侯官縣衙。”

張師爺連忙道:“東翁,使不得啊,知府不入縣衙啊,這是官場上規矩啊,失了體面啊。”

陳楠也是失笑,是啊,自己是知府啊,一般而言上官有事,召下官去府上參見好了,哪裡有上官親自跑到下官官衙去的。若上官不經事先通知,跑到下官衙門的,那多半是來找碴的。

張師爺當下道:“東翁請寬心,我這就去侯官縣衙,就是求也要將那兩人求來。”

陳楠這才鬆了口氣道:“一切就指望師爺你了。”

此刻被知府大人寄予厚望的林延潮,仍是被關在城門外。

天已是矇矇亮了,城東的炮聲終於也是停了,令衆人多少安心了一些。

不過不湊巧時,這時下了一場雨,這雨着實不小,雨水澆落,頓時將城下的百姓淋成落湯雞。

城下百姓們,只等着開城門,沒有一人去避雨,頓時有幾分悽慘,林延潮也只能解下衣服,與林淺淺二人共遮。衆人不由咒罵起官府來,這時候千呼萬喚城門終於緩緩開了。

ps:又是新一天,向大家求推薦票,還有三江票,這個一天可以投一次的,差前幾名只剩幾票了,幫幫忙,感激不盡啊!

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八百零五章 君子小人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九百七十章 羊報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第四十三章 先生的背景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序幕(恭喜孤鴻夜飛版主成爲盟主)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一千兩百零一章 下馬威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城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張位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一千三百六十章 石星的彈劾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第七十四章 心靈雞湯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第兩百四十一章 整合資源(二更)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第一百零九章 反擊流言(第一更)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第兩百三十五章 申時行(二更)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二十章 蜆子湯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推舉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五百三十章 回京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六百六十四章 直起居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序幕(恭喜孤鴻夜飛版主成爲盟主)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