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三十八章 破局

幾位都是文人,不免談論詩詞歌賦,辭令文章。

周,徐二女能稱上大家,都不是胸無點墨的。林延潮觀之二人才,較一般的生員都不在話下。

這也是投其所好嘛。

有人問爲何現在的妓子都不如古人那般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否一代不如一代?

事實上並非如此,而是服務的對象不一樣了,如某電視劇裡,研究京劇和萬曆十五年的,也是大有人在。

周,徐二人言語不多,但每一句都是接得恰到好處,頗有讀文章時,那等起承轉合之妙。

相談時,那不經意間嘴脣一抿,輕撥發鬢,絲毫沒有風塵女子賣弄風情之感。

林延潮開口時,有意避免賣弄才華,聊些尋常之事,但就算如此也能感覺到兩位花魁眼波如水地看着自己。

換了其他人,有京城兩大花魁作陪,那還不抓緊機會賣弄才學,不說定能博得美人歡心,有一親芳澤的機會。

但林延潮受命而來,心不在此。

這已是入夜了,但張四維卻一去不回。張四維難道今晚叫自己來此,是讓他與兩位花魁談風花雪月的?

若是今夜不能與張四維達成某種默契,自己是白來一趟。張四維這是要磨自己的耐心,若此時林延潮若沉不住氣,必處於被動之勢。這場酒宴,以及花魁,都是張四維佈下的迷魂陣。

自己試探張四維之意,張四維不也在試探自己嗎?

林延潮這一出神,張泰徵即笑着道:“宗海,若你對不出這飛花令,就要自罰一杯了。”

林延潮笑了笑道:“此飛花令不難,只是我方纔想出一故事來,頗爲應景。”

周盼兒笑語嫣然地問道:“狀元公的故事一定有趣,盼兒想聽一聽。”

衆人也附和道:“狀元公,我們洗耳恭聽。”

林延潮笑着道:“在青州府有兩個竊賊,爲官府抓到。捕快要二人供罪,哪知二人如何問都不答應。”

“捕快無計,心想無法向知府大人交差,那可如何是好,這時他有一秀才朋友聽聞此事,向他獻了一計。”

“秀才怎麼會與捕快結交,狀元公這故事一聽就知是編的。”周盼兒笑着打趣道。

周盼兒雖是挑林延潮的毛病,但語氣如同與人打情罵俏,令人反覺得心底一癢。

林延潮明明不喜歡周盼兒爲人,但見她風情有時也不免爲之所惑。

張泰徵出言替林延潮解圍:“周大家有所不知,捕快所交皆三教九流,即是三教九流,爲何又不能與秀才結交呢?”

周盼兒聞言垂頭一笑道:“原來如此,是盼兒見識短淺,狀元公莫往心底去。”

徐妙語向林延潮問道:“那秀才向捕快出了何策呢?”

林延潮道:“秀才請捕快將竊賊分兩處關押,並與竊賊說,若你供罪,而另一人不供罪,那麼供罪之人可釋,另一人鞭一百。”

“若你們二人皆不供罪,那麼皆鞭十。”

“若你們二人皆供罪,那麼皆鞭八十。那麼敢問兩位竊賊會如何?”

衆人都露出深思的神色。

這時周盼兒笑着道:“這容易,若是換了我,彼此都不通氣,那麼定招供。因爲他若招供了,我豈不是被打死。若是兩人能通氣,我定與他說,大家都不招供。”

林延潮笑着道:“周大家正冰雪聰明。”

張泰徵,董中書二人都是露出略有所思之色。

張泰徵問道:“林中允,這話是告訴我們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嗎?”

“還是說,凡是人皆只顧自己,而不可信。”

林延潮笑着道:“我只是說個笑話,倒是年兄想得太多了。”

張泰徵一愕,知是自己先沒沉住氣,壞了父親的大計。

張四維一直在隔壁屋裡旁聽,見林延潮不動聲色反客爲主,於是起身走進屋裡。

一見張四維衆人都是站起。方纔在衆人間尚遊刃有餘的周盼兒,徐妙語皆是斂起笑容,屏息侍立在一旁。對方乃當今宰相,文臣中第一人。周盼兒,徐妙語在王公子弟面前再如何自信,在他面前也不敢放肆。

而張泰徵,董中書也是垂手而立。

張四維對林延潮笑着道:“我處理公文,怠慢了。”

林延潮道:“中堂這麼說,實折煞下官了。”

周盼兒,徐妙語身爲風塵中人,看人說話神情,即可明白來客中,何人爲尊,何人爲上。

方纔張四維一直不說話,現一開口就知張四維對林延潮的重視,在首輔面前,林延潮沒有應對失矩,始終不卑不亢。

區區六品翰林,竟有這等底氣。

周盼兒心底輕嘆一聲,當初爲何只看上張懋修,蕭良友,卻沒有將這林三元收爲入幕之賓。

至於徐妙語則是心想,回去要如何不失顏面的將帖子送至林延潮,請他來自己的小樓一坐呢?

張四維道:“我與宗海有幾句話談,你們先下去。”

衆人都聞聲退下,周盼兒,徐妙語臨走時,依依不捨地多看了林延潮兩眼。

屋裡只餘林延潮與張四維二人。

張四維道:“方纔本輔在門外聽得幾句宗海你所言的竊賊之事,可有所指?”

林延潮道:“中堂,下官……”

張四維瞟了林延潮一眼,那意思顯然是你少給我來這一套。

林延潮會意,這時候再拿對付張泰徵那一套應對,小心張四維把你轟出去。

他方纔舉的例子來自博弈論裡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說明,在非合作博弈裡,帕累托最優並不等於納什均衡,用人話來說,就是個人利益最優並非團體利益最優。

張四維雖沒有學過博弈論,但道理卻是一聽就懂。

林延潮侃侃而談:“陛下以言官清算楚黨,閹黨,但幾位言官胡亂揣摩聖意,上本抨擊以往閣臣假以相權,涉六部之事,甚至還以萬曆二年,五年,八年的會試閣臣之子登科之事,彈劾中堂,這等放肆下官當初也始料不及。”

張四維默然不語。

現在朝堂局面失控,七品言官動則罷免二品尚書,相當於仙俠小說裡,練氣期的渣渣都能幹掉元嬰老怪,力量體系失衡了。

這局面不是張四維當初趕潘晟,馮保下臺的初衷。

張四維語重心長地道:“本輔沒聽宗海你之言,是悔不當初啊,宗海可有何策扭轉此局?”

張四維一臉陳懇,身爲首輔,能放下身段,向下官自承失算。難怪王家屏說張四維此人,能屈能伸。

林延潮道:“中堂欲穩相位,必先制言官。要制言官,必先勸陛下停止清算楚黨。”

張四維問道:“本輔來勸?”

“最好當然是中堂來勸。但中堂眼下卻不能勸。”

“那是爲何?”

“一來中堂有言在先,事歸六列,言歸臺諫,不可出爾反爾。二來中堂擔心,若因上書觸怒陛下,恩師再乘機上書攻訐中堂,言官起而附和,那麼中堂不僅連閣臣之位要拱手相讓,身後也是不保。”

張四維笑着問道:“汝默與本輔無怨無仇,何必要害本輔?”

“中堂罷相,恩師由次輔升首輔,還能洗去楚黨嫌疑。故而我若是中堂,明哲保身,上策就是放任朝堂之局,甚至幫着陛下清算楚黨。”

張四維笑道:“那你勸汝默上書好了,老夫絕不會落井下石。”

林延潮搖頭道:“人心難測,恩師本就有楚黨嫌疑,若中堂背信棄義,將恩師趕出文淵閣,以後豈不是一人把持內閣之局。將來中堂再命親近自己大臣,添補爲閣臣,則安如泰山。”

“故而中堂,恩師之上策,都是不動如山,任陛下清算楚黨。如此首輔,次輔之位是都保住了。但成化年間的紙糊三閣老如何?中堂應有所耳聞吧。”

成化年間汪直掌握大權,內閣、六部大臣們都要看他臉色行事,沒有半點實權,故稱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

張四維,申時行相互顧忌,只能放任此局勢下去(非合作博弈),兩個人最優的選擇,是對二人皆不利的選擇,這就是張四維與申時行的囚徒困境。

張四維讚道:“宗海真慧眼如炬。”

林延潮道:“下官這點見識,豈敢在中堂面前班門弄斧。這是恩師之言,下官如實轉述,其實中堂也是心照不宣,方纔是故意考校下官。”

張四維嘆道:“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本輔何嘗不知,宗海你肯替本輔與你恩師,向天子直諫嗎?”

張四維語氣很平常,林延潮則是堅決地道:“若爲了中堂和恩師,下官義不容辭。”

張四維十分滿意:“本輔就知不會看錯人,本輔絕不會虧待你,有何請求儘管說出!”

林延潮道:“既是如此,下官也不矯情了。下官請中堂上本先保恩師復出。”

對林延潮要求,張四維一點也不意外,問道:“若本輔向陛下保薦汝默,汝默將來是否肯放老夫一馬嗎?”

林延潮道:“中堂多慮,恩師一貫與人爲善,若他主理內閣,則天下太平。”

張四維想了會道:“本輔自信得過汝默的爲人。”

林延潮又道:“下官業師姓林諱烴,曾任廣西按察副使,曾因觸怒文忠公辭官在家。”

張四維聞言問道:“是林貞耀嗎?他與老夫也有舊交,貞耀既以按察副使辭官,就起復他爲浙江按察副使。”

廣西,浙江雖都是按察副使,但卻有天壤之別。廣西有戰亂,浙江則是魚米之鄉,兩省相差懸殊。

林延潮又道:“下官還有一位老師姓林諱誠義在廣州府任官。。”

張四維問道:“他在廣州府任何職?是何出身?”

“現任正八品經歷官,乃北監貢舉出身。”

張四維不經意地道:“吉安府正好有推官去缺。宗海你還有幾個老師,索性一併和本輔說了吧!”

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九百二十章 又見聖旨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真香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第三十九章 買書六百一十三章 告御狀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九百零四章 榜樣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單章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第兩百五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一千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菜根譚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四百九十四章 對錯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救兵第二十八章 民意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八百九十章 投書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六百七十九章 張居正的託付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一千零五章 歲初六百零七章 怒起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東事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一千六十二章 出缺了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九章 被恐嚇了第二章 家有悍婦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第一百六十七章 學風如此(一更)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選五百四十五章 講官福利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一千零五章 歲初四百七十一章 ********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