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

聽的張四維最後一句,林延潮不由一愕,垂下頭道:“中堂見笑了,下官就這麼幾位老師。”

張四維微微地笑着道:“天地君親師,師恩重如山,宗海實乃是重舊情之人,在情理之中。”

林延潮又道:“蒙中堂關愛,還有會試就要到了,下官這裡還有幾位同窗,要赴明年春闈,到時想懇請元輔關照一二。”

說完林延潮從袖中拿出一小條子,小條子上是葉向高,翁正春等昔日林延潮同窗名字,今年都要來參加春闈。

這是幫完老師,再幫同學。但林延潮這條子還未遞上。

只聞啪地一聲。

張四維一拍桌子,正色道:“林中允,本輔這裡,不是你賣官鬻爵之地,會試乃國家論才大典,進士名額,怎能私相授受?別說本輔並非主考官,就算本輔是主考官,也不會做此有負皇恩之事。”

“是,是。”

林延潮表面上唯唯諾諾,心底卻道,張四維受不了自己獅子大開口,就直說嘛,還要用這等藉口來搪塞。

這邊假裝自己正氣凜然,那邊照顧自己兒子中第,你真是節操滿滿啊。

頓了頓張四維道:“會試之名額,本輔不能給你,這樣吧,這裡是二十張鹽引,你且拿去,你幾位老師的事,本輔也辦了。本輔也不是土財主,若非看在你與汝默盡心國事的面上,吾纔不會將此輕易許人。”

林延潮也知,這是自己從張四維那爭取到最大的好處了。

於是林延潮道:“中堂放心,下官定盡竭盡全力。”

聽到這裡張四維滿意地點了點頭。這交易總算是達成了。

當下林延潮從張府離去,坐上馬車回府。

林延潮將張四維給自己二十張鹽引拿出,對陳濟川道:“這是二十張鹽引,你在京裡找鹽商賣了,越快越好,然後去當鋪把雄縣的五百畝地贖回來,還給甄家,若有多餘的錢,先暫且收着。”

陳濟川從林延潮手裡接過鹽引,吃驚道:“元輔大人,居然出手如此大方?”

林延潮不以爲意地道:“咱們這位首輔,家中可是山西的大鹽商。記得嘉靖年時,嚴嵩之子嚴世蕃與賓客數天下富家,積資滿五十萬以上,方居首等,其中就有晉商三家。”

“其中平陽、澤潞豪商大賈甲天下,非家資十萬以上不能稱富,有此你可知山西鹽商之富吧。這幾張鹽引對首輔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

陳濟川猶豫片刻道:“老爺,小人有一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說吧,你我還需有什麼顧慮嗎。”

陳濟川道:“是,小人看着,閣老們不願出面向天子直言,反而讓老爺你去說,總感覺他們是在拿老爺當槍使。”

林延潮點點頭道:“不錯,張蒲州確有這個心思。”

陳濟川道:“連元輔,次輔這等人物都不敢出面,那老爺何必出這個頭。若他們有大腿粗,我們還不如手指細,一旦天子降怒,老爺以後的仕途可是全完了。”

林延潮笑着道:“你這話分析得不錯,但已是說的晚了。”

“晚了?”

林延潮點點頭道:“從我進張府上,坐下來赴宴,張蒲州向我相托起,我就不能當作此事沒有發生過,這些話沒有聽到過。”

“他張蒲州今日能這般厚待我,將來翻臉就更不容情。若我現在打退堂鼓,那麼不待天子降罪,第一個收拾我的就是他張蒲州。”

“所以從方纔進屋起,我就沒有退路了。”

陳濟川聽了不由色變。

林延潮淡淡地笑着道:“你怎麼怕了嗎?”

陳濟川垂頭道:“跟老爺的第一日起,小人就沒怕過,再說老爺既想清了前因後果,那麼胸中必有對策。小人跟老爺鞍前馬後效勞就是。”

聞言林延潮稱許地點了點頭,然後挑開車簾,車外的京城籠罩在濃濃夜色之中。

次日張四維向天子上書言內閣無人,運作不便,請申時行早日回閣視事。

天子命太醫看視申時行後,命他復出視事。

申時行雖重返內閣,但朝堂上言官清算張居正之勢,卻沒有中止。

對於魏允貞彈劾,天子下令將張懋修,張嗣修二人從翰林院改調其他衙門,如此就是否定了他們二人在往年會試中取得的三鼎甲名次。

之後天子又御覽大理寺所上游七、馮昕等獄詞大怒。

天子下詔奪張居正上柱國太師兼太子太師,削張居正之子錦衣衛指揮張簡修爲民。‘

之後遊七、馮昕,徐爵,馮昕等盡數被錦衣衛嚴刑拷打,一一死於詔獄之中。

張位,趙志皋,習孔教等遭張居正貶官的翰林,重新返回翰林院。

申時行上本請補沈一貫,于慎行爲日講官,替代下詔獄的陳思育,以及被貶的張嗣修,天子下詔答允。

鎮守薊永等處總兵官少保兼太子太保左都督戚繼光,被改爲廣東總兵。

薊鎮總兵,鎮守京畿,手下強兵勁旅無數,可謂天下第一總兵,戚繼光調去廣東,也是受到了清算張居正之事的波及。

御史方萬山條陳四事,抨擊兩京十三省清丈田地,張四維運用首輔權力將此事壓下。

雲南道試御史羊可立奏言已故大學士張居正隱佔廢遼府第田土。

已廢遼王朱憲節的生母王氏也向朝廷進呈,大奸巨惡叢計謀陷親王、強佔欽賜祖寢、霸奪產業、勢侵全室疏。

這指責張居正當年借遼王國除之事,侵佔遼府產業不說,還道張居正侵奪遼王府金寶財貨,說遼王府上金寶萬計,悉入居正府。

遼王案一出。

衆言官們揣測聖意,再度上本彈劾張居正。楊四知指責張居正在位時貪墨嚴重。

說張居正家裡有銀火盆三百架,被遊七盜銷,張家幾位公子打碎玉碗、玉杯數百隻。

又說張居正當年回鄉沿途,五步鑿一井,十步蓋一廬。

楊四知這奏章被人看了,當場譏笑說銀火盆三百架,玉碗、玉杯數百隻,你都親眼看見了,還一隻一隻數過了?還有這‘五步鑿一井,十步蓋一廬’,你誣陷人的,是不是可以更誇張一點。

但此時言官說什麼都無妨,主要是天子願意相信。

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傳言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俘虜封推感言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六百零七章 怒起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九百七十七章 申時行的用意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師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六百零七章 怒起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四百九十四章 對錯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六百八十章 人走位冷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觸動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六百二十四章 大大的忠臣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