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

張四維給林延潮指了兩個出路,逆我者則詔獄,順我者則五品學士。

林延潮心知自己不答允下來,張四維必然對自己動手,扯上一個張,馮兩黨的名頭,然後自己就被下詔獄了。

不用懷疑張四維的決心,樑夢龍,曾省吾,陳思育這等高官都倒了,又何況是自己。

方纔張四維在林延潮面前拿下陳思育,這殺雞儆猴的手段,雖然很俗套,但實在是很有用。

林延潮向張四維問道:“若是中堂有意收手,但御史們不願,反而欲引繩批根,追究其事,當如何是好?”

張四維聞言,不由曬笑道:“天子已是答允本輔所請,不再追究張文忠公之事。此詔馬上就會詔諭羣臣,你大可不必多慮。”

林延潮見張四維不放在心上,憂心忡忡地道:“中堂,這幾日彈倒馮保,曾省吾他們後,言臺裡言官們大有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之勢。”

“放任御史抨擊當朝大臣,一名七品科道,一封奏章竟可劾倒二品公卿,則朝堂失序,何言尊卑。從此百官何人不懼言臺,六部六曹以後辦事,先問言官好了。此等如將太阿予人,他日傷人亦能傷己。”

張四維聽了,反而冷笑道:“林中允在本輔面前危言聳聽,是爲了掩飾自己爲楚黨,閹黨張目之居心嗎?”

林延潮心底惱火,張四維這是以小人之心,老以爲自己要出面與他硬剛。

林延潮氣道:“中堂,你借清算楚黨,閹黨,以負天下時望,此乃順應人心所向,妄圖阻攔者若螳臂當車。”

張四維眼睛一眯,那神情彷彿是與林延潮生動地說了一句,你也知道很清楚,那還往這渾水裡跳幹什麼?

林延潮正色道:“下官與文忠公平日並無深交,故而也沒有替他出頭的打算,只是敬佩他一心爲公,以己身奉天下。”

“若徹底清算文忠公,朝廷文臣元氣盡失,衣冠喪氣,從此以後朝堂上哪個官員,敢出面匡扶天下。所以下官示請中堂,至少能保住張府榮辱,其禍不延及子孫家人,其餘其他下官一概不願過問。如中堂能答允下官此情,那下官則樂見其成,願見中堂輔聖君千秋萬代。”

張四維琢磨林延潮的話,知道他說得中肯,但隱隱也透露出威脅的意思。

林延潮說你清算張黨什麼都可以,但張居正身後之事,你要保住。

林延潮交了底,張四維臉色舒緩了許多,但對林延潮言語中的威脅,也是不快。

張四維道:“林中允,拳拳之心一片爲公。本輔說過,吾非忘恩負義之人,再說讓文忠公身敗名裂於本輔有什麼好處,徒然遭天下罵名而已。”

林延潮道:“中堂真高義,但下官還是那句話,科道言官不可放縱,否則一旦不受約束,必爲大害。”

張四維對林延潮的話仍是不以爲然:“好了,本輔知道了,林中允不必多言。”

林延潮見張四維聽不進去,也很是無奈。

林延潮離開了文淵閣之後,董中書入內向張四維道:“相爺,這林宗海如何處置,是否要讓李植他們?”

張四維擺了擺手道:“林延潮並非楚黨,也不是要反對我。這幾日王家屏等幾個大臣都勸過本輔,不要對張文忠趕盡殺絕,他也不過是其中一個而已。”

董中書道:“但其他人都是規勸而已,但此子卻不是,真生怕他幹出什麼來?”

張四維沉着聲道:“本輔可以罷他的官,但怕反而因此與陛下生了嫌隙,此得不償失。再說一個六品翰林,能掀起什麼波瀾來。”

“你給我盯着燕京時報,若報上再敢亂說一字,立即就來稟我。”

董中書立即稱是。

董中書道:“不過相爺,那林宗海擔憂科道之事不受約束之事,聽起來有幾分道理。”

張四維嗤笑道:“什麼道理?李植,張東之等都是本輔的門生,還約束不了他們。林延潮這是書生之見,你怎麼也沒有一點定見?”

董中書道:“那相爺張文忠的名聲?”

張四維道:“本輔終究是答允過張文忠,以及他幾個兒子,保住張家身後之事。若張文忠真身敗名裂,本輔也是負天下罵名。”

董中書道:“可是眼下上意已移,馮閹與張文忠勾結之事,引上震怒。若是陛下真要爲之,到時候天下人還不是把此事都算在中堂頭上。”

張四維嘆道:“此正也是本輔擔心的。但天日昭昭,你我明白就好,吾之心不宣於人。”

林延潮從張四維那離開後,也有收穫。

張四維果真與他料想一般,要借清算馮保,張居正,來獲得天子與倒張派支持,以達到鞏固權位的目的。

但張四維也沒讓張居正身敗名裂的意思,至少在表面上他要擺出態度,要維護張居正,否則千古悠悠罵名是逃不掉了。

要知咱國人最恨什麼人,就是忘恩負義之輩。

這點上,他與申時行的觀點是一致的。似張四維這樣混了幾十年官場的官僚,行事很穩,最懂得分寸,打擊到哪個層面對自己最有利。

文官高層爭鬥,大致都會維持一個底線在那。

反而最怕是那些官場愣頭青,大有把天捅破之勢。

但眼下局勢就是如此,言臺在張居正當權時,被壓制已久。這一次衆御史們久壓之下來個大爆。

那些年輕的御史,當官沒幾年,不懂分寸。

現在劾倒司禮監太監兼提督東廠的馮保不說,還連續劾下兩位尚書,其他大小官員不等,正是火力全開,要繼續大殺特殺下去的節奏。

特別是樑夢龍,掌握御史升遷的吏部尚書,也被他們彈劾倒了,御史還有什麼好怕的。

正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張四維把老虎放出籠子,又要再把老虎關進去,這簡直是活在夢裡。

現在這些御史們殺的興起,若是張四維強行讓他們閉嘴,到時候他們就掉過頭來咬自己了。

儘管張四維不屑於自己的提醒,但林延潮也道出自己目的,也避免了與張四維直接爲敵的後果。

言官之事終究尚可以控制,而林延潮現在擔心的是天子的心意。

對於馮保,天子積怨已久,清算馮保絲毫也不意外。但是對於張居正,天子還是有一份感情在的。

張居正病故時,天子那傷心的樣子,林延潮還是親眼目睹。但林延潮侍直這一年來,也知道天子心底對張居正到底有多忌憚。

皇帝對張居正的感情很複雜,可以說忌憚比敬重更多。

現在張居正過世僅三個月,天子心底於張居正恩情,還剩下多少,這非林延潮可知。

當然馮保與張居正內外通氣,把持朝政是不錯,張居正給馮保行賄鉅額金銀,也是罪證確着,但憑這兩點,就令天子不念昔日師生之情,要徹底清算張居正嗎?

林延潮無從得知,他並非日日侍奉天子在旁。

特別是這半個月清算馮保時,天子停止一切日講經筵,與張鯨,張四維商議大事時,林延潮,王家屏也是無法旁聽。

但林延潮侍直時,知道小皇帝有一個習慣。皇帝但凡討厭什麼人時,身旁之人就不敢在他面前提這個人名字,以往是馮保。

而近半個月,馮保倒是有人敢提了,倒是太嶽先生,文忠公卻不曾聽人說一句。

楊四知正面彈劾張居正的奏章,在朝廷激起了軒然大波。

這代表了朝堂風向。

當然按照張四維的話來說,小皇帝見此奏章十分震怒,他在天子面前極力辯解,力勸天子收回聖意,才使得張居正沒有被立即追究。

天子批覆奏章,張居正念系皇考付託,侍朕沖齡有十年輔理之功,今已歿姑貸不究,衆大臣們不必再追究往事。

大約的意思是,大家到這裡打住,不要再追究張居正了。

不過天子下令將張居正僕人遊七,龐清,馮昨等一併下詔獄打問。

之後天子又下令,讓周子義,吳中行,趙用賢,艾穆,沈思孝,鄒元標,張位等一系列,張居正在位時得罪他的大臣,起復爲官。

下面就是對張居正遺黨清算了,御史臺的彈劾奏章一封追着一封。

先是福建巡撫勞堪,被革職。

然後是南京刑部尚書殷正茂,兩廣總督陳瑞也被革職。

湖廣巡撫陳省被罷。

短短半個月內,罷免官員無數,御史們彈劾奏章,也多是捕風着影,不管有沒有實據,只要往對方頭上扣上張居正,馮保遺黨的罪名,立即就遭罷官。

比如兩廣總督陳瑞在湖廣巡撫時,張居正父親病逝,他身爲巡撫上門,居然穿着孝服痛哭請見,說了一通奴顏婢膝的話。

就因爲如此,堂堂二品總督,被御史張應召的一封奏疏免職。

經過這一番清算,當然是御史臺大獲全勝。這是前所未有的大勝利,明朝開國至今,言官從來沒有如此揚眉吐氣過。

上朝時,百官見到穿着獬豸補子的官員,無不膽寒。七品的科道路上見了二品三品大員也敢當面抗禮,談笑而過。

言道作大到這個地步,這是當初張四維從未預料到的。

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一千七十七章 聽老婆的話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七百八十六章 到任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勝歌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鎖院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八百零八章 威壓一府四百七十章 牛人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第兩百一十二章 可列經魁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九百七十章 羊報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九百七十章 羊報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救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封推感言四百四十九章 滿分的逼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六百一十章 拿人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五百三十五章 再至相府七百五十五章 救與不救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八百五十章 知府下鄉四百八十一章 喜還是不喜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