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德主刑輔

林延潮問道:“何爲君子之爭呢?”

餘子遊吟道:“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這句話出自論語,大意就是君子沒什麼好爭的,除了射箭之事外,射箭時作揖謙讓,而後射箭,完了再相互作揖退下來,相互敬酒,這就是君子之爭。

林延潮點了點頭道:“正當如此。”

餘子遊笑着道:“正是如此,若是我輸給林兄,我就離開書院。”

林延潮道:“餘兄,不用如此吧。”

“你不知道,我在書院三年了,一直在外舍,毫無寸進,若是一次再不能入中舍,我也無顏呆下去了,所以向林兄你挑戰,也是給自己一個壓力,迫得自己使勁全力。林兄可敢迎戰?”

林延潮一愣,心想餘子遊很有想法啊,自己剛入外舍,能不能考進中舍都無所謂,但是他卻是背水一戰。

自己心態上是遊刃有餘,他卻沒有退路,答允下來這君子之爭,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呢?平白給自己增添讀書的壓力,好擊打了自己眼下這麼好的心態。

餘子遊的小心思,在林延潮心底一轉而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雖然他是十二歲少年,與同窗相處久了,又重新找回了當初少年時童趣的感覺,但是心態和閱歷上還是三十歲的成年人啊。

“啊這樣啊,餘兄,這樣不是對你不公平嗎?因爲無論我能不能上中舍,我都會繼續留在書院的。”

“這無所謂,你答允我的挑戰嗎?”餘子遊目光凌厲,步步緊逼。

林延潮心道,這可是你自找,一個連史書上都沒留下兩撇的古人,也來與自己挑戰。

林延潮當下長嘆一聲,露出不勝唏噓的神色道:“餘兄,讀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要計較一時得得失失,目光放遠纔是長久之道。但是如果你不明白,覺得這樣對你有幫助的話,就當我接受了吧。”

這一番話猶如一盆冷水,頓時將餘子遊滿腔鬥志給澆滅了,他是愣在原地,心道,他這麼說,我本該很生氣纔是,但是爲什麼我會覺得他說得竟這麼有道理呢。

看着餘子遊蒼白的臉色,林延潮假惺惺地嘆了口氣心道,其實我不想這麼打擊你的。

次日就是治經的日子了。也就是四書五經裡的五經。五經雖只選一經,但是在科舉考試裡比重很大,鄉試頭場七題,四書才三道,五經卻佔了四道。

按照老朱給士子們劃分的考試大綱,裡面有說。

四書採用是朱子集註不用多說了。下面的五經:易經主程傳、朱子本義,尚書主蔡氏傳及古註疏,詩經主朱子集傳,春秋經主左氏、公羊、穀梁三傳及胡安國、張洽傳,禮記主古註疏。

永樂間,頒得四書五經大全,廢註疏不用。其後,春秋亦不用張洽傳,禮記止用陳澔的集說。最後方方框框就定了下來,一直沿用到萬曆朝。

之後外舍的弟子,果然都是一致地選了詩經和春秋,只有一人選了禮記,至於最難的易經沒有人選。

“延潮兄,你想好選何爲本經了沒有?”陳行貴再一次來詢問。

林延潮聽了道:“陳兄,我已經想過了,決定以尚書爲本經。”

“尚書?”林延潮的回答,顯然出乎陳行貴的意料。

“延潮,此事非同小可,你可是想好了?”

“嗯,想好了。”

陳行貴一臉惋惜問道:“既然如此延潮兄想學尚書,準備延師何人?”

林延潮道:“我已是在外找了一先生,在書院內若是於經義上不明,我也會請教先生。”

陳行貴道:“延潮兄,本府裡治尚書的名家本就不多,何況就算是名家,學問也未必及得上山長和講郎,你捨近求遠着實可惜,不如聽我一言,與我一併學春秋吧。”

林延潮拱手道:“實在多謝陳兄好意,但是我主意已定。”

陳行貴聽了知道林延潮已是決定不可更改,當下道:“既然如此,我就不多言了,若是有什麼要幫忙的,林兄儘管可以來找小弟。”

“承蒙陳兄慷慨相助了。”

林延潮也是摸不透,陳行貴突向自己示好究竟是爲什麼,但是他在未明白對方意圖前,先不近不遠的處着再說。

外舍裡,也唯有林延潮一人選了尚書爲本經。所以林延潮將尚書報上去後,不少弟子都是奇怪。

於輕舟道:“延潮兄,五經之中,古人在宋元學案裡有統計,毛詩三萬九千二百二十四字,尚書二萬五千七百字,周禮四萬五千八百六字,周易二萬四千二百七字,春秋左氏傳一十九萬六千八百四十五字。”

“五經裡以尚書字數最少,以中材而論,日誦三百字,不到九十天就可以背完,如果沿着延潮兄,背誦爛時文名篇的套路,尚書是他最省力的一篇吧。”

林延潮笑着不言語。

另一旁與林延潮一併讀書的黃碧友道:“那答案就明瞭,延潮兄你真是太狡猾了,又選五經裡字數最少一經,竟又是打着蒙題的主意。”

林延潮笑了笑道:“好吧,我承認我善於背書,不過我選尚書爲本經不是爲此。”

“那是爲何?”

“過兩三年,即可知道。”

於輕舟,黃碧友都是道:“延潮兄,你這人就是好不利索,什麼都掖着藏着。”

林延潮當下道:“並非是我不願意說,只是沒有十足把握之事,我是不會說出於口的。”

選定尚書爲本經的當日,林延潮就想林燎說,準備去書院。

沒有料到林燎早知他的意圖了,林燎看着林延潮許久,沒有說話。

林延潮試探地問道:“學生作了什麼不對嗎?”

林燎搖了搖頭道:“你的事我都知道了。”

“咦?”

“你一句燕可伐與,不僅救了忘齋先生孫兒的性命,而且在士林之間,也是傳爲佳論,若是你現在有意,不少達官顯貴,都會將奉你爲上賓。”

“啊?”林延潮不由詫異。

“不信?其他的信函我就不一一說了,這是本府主刑名的推官,致信於我打聽你的消息,另外這是巡撫大人來信,於我這裡誇獎你,刑律嫺熟的!”

“巡撫大人?”林延潮也是真的醉了,這被省委書記誇獎的感覺,有那麼點暈淘淘的。

林延潮當下謙虛道:“學生當時只求救人,別無他想!”

“沒錯,我也是這麼想的,少年成名不太好的,所以那些邀你過府一趟的,我都替你謙辭退了,所以這幾日你就呆在書院裡,不要出去了,免得分了讀書的心思。這年頭才子比牛毛多,過一陣事情淡了,大家就會淡忘了這事。”

林延潮聽了頓時一口老血梗在喉頭,心道:“先生,你也太狠了吧。”

林燎見林延潮表情,笑了笑道:“怎麼你想去?”

林延潮從開始有些惋惜,到現在慢慢理順了,當下道:“若是學生有志於當個刑名師爺的,那些權貴延攬自是有些可惜,但學生有志於舉業之上,這些權貴的賞識,就於我絲毫無用,反而會讓我分心了。”

“對啊,”林燎不由大讚道,“當初正是那句兩牛相爭,一死一生,死着同食,生者同耕,我從令你入的書院,但我不願誇你,就是怕你用錯了心思。”

林延潮聽了不由腹誹,你不是說看在我是胡提學門生的份上,才讓我進的書院嗎?

“若是你真正有心於律法,這刑名師爺乃是不入流罷了,律有大道,有小道,如張湯,周興,來俊臣這等酷吏,操律爲刀,以法殘民,不僅落下罵名,還難保全此身,此乃是小道!只有如大小杜律之稱的杜周,杜延年父子,著春秋決事比的董仲舒,叔孫宣,郭令卿,馬融,鄭玄這等律學名家,則是大道!”

“若是你有志於刑律,當取大道而行,德主而刑輔,若是爲官,達者如包龍圖,爲民請命,洗刷冤屈,窮者也能弊絕風清,治下政治清明,將來不失爲一方名臣。”

眼下都是四書科舉取士,讀書人專研五經還來不及,至於律學就別提了,所以地方官都是將刑名之權放予師爺,幕僚。所以說本朝真正的刑律專家,都是幕僚,師爺出身,至於官員間則很少。若是自己能精通刑律,將來爲官,於仕途上也是大有好處。

林延潮聽林燎這麼說,知道是林燎是怕他研究刑律下去,走上歪路,要麼淪爲替人打工的刑名師爺,訟師,要麼就玩弄律法,以刑法害人,所以林燎讓他先從科舉出仕,先修德再修刑,德爲主刑爲輔,這才儒家的法治精神所在。

這一番都是老師對弟子的勸誡,林延潮當下發自內心感謝道:“多謝先生教誨。”

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真香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七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首席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一千零七章 軒然大波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四百六十五章 上門送禮六百零七章 怒起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六百六十三章 掌握全局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五百零七章 家宴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鎖院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八百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第九章 被恐嚇了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七百一十四章 販售私學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第十一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傳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第兩百六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四百章 不收禮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家事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讀書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六百九十三章 爲難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第九十一章 民心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一千三百六十章 石星的彈劾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八百零三章 河工的貓膩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第七章 洪塘社學第七十七章 你敢再說一句試試?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