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恩公

林延潮因自己沒有早拜入對方門下,有幾分懊惱,不由出神。

“你在想什麼?”居士口氣裡有幾分嚴厲。

林延潮當下表露出十分艱難的樣子,道:“聽先生這麼一講,學生在想,尚書如此深奧,學生要多久,才能融會貫通。”

其實居士講得很好,林延潮差不多是聽懂了,但尚書很難倒是真的,和四書相較果真上了一個檔次。

居士笑着道:“原來你是想這個,儒家十三經裡尚書並非最難,最難是易經,尚書在於通古。古人治學先學易經,次五經,取先難後易之道,而我們先四書再五經,循序漸進,已是來得容易多了。”

林延潮問道:“那弟子是不是除了尚書,五經也要學一點。”

“那也未必,有人治學取其廣,有人專其精,有人認爲立身處事只要讀透一本論語就夠了,其餘都不必了。老師曾與我說過,但凡一個人只要做到論語裡面一兩句話,就可以稱爲賢士了。”

林延潮聽後想到一個梗,頓時麒麟臂發作,忍不住又擡槓道:“那老師,你說只要做到論語裡兩句就能成爲賢士,弟子已經做到兩句了。”

居士笑了笑道:“那我倒是要向你請教了,你是做到哪兩句了?”

林延潮嘿嘿一笑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林延潮實很想看見對方一口老血噴出來的樣子,但居士聞言只是一愣,薄薄地責道:“你這弟子,不學有術。”

然後居士將聽了將書一掩道:“你既已是聽不下去,我再講也是無益,下面你記得五日來一趟就好了,回去將尚書五十九篇都背下就好了,唯有讀透了才能作文章。”

林延潮當下答允。

如此林延潮就定下五日去林府學習尚書的時間,其餘還是多留在書院裡。

講郎林燎三日講一次詩經,山長林垠也是三日講一次春秋,研習兩經的書院弟子,無論外舍,內舍,上舍都去旁聽,不去也是無妨。其他時間,書院也是放任弟子,自己讀書,連朔望課也是取消了,讓弟子們安心準備季課。

這課程一下子鬆了下來,令林延潮乍然有種從高三,進入大學的感覺。

不過不去上課,不等於課業少了,五經之中的尚書,果真很難,不僅難過千字文等蒙學課程,難過程朱集註,還難過四書。

平日的講書,也不講了,現在書院的課程,就悠閒了許多。日子就這麼平靜地過去,尚書五十九篇,近三萬字,他費了足足五天,每日費五個時辰才背下。

四書讀起來至少還琅琅上口,但尚書讀起來多數篇章來說詰屈聱牙,不愧是五經之中,成書最早的經義,林延潮只有先粗略瞭解經義後,才能將書背下,如此速度無疑就慢了許多。

而除了讀尚書外,林延潮也會跑去旁聽林垠,林燎講課,雖不治這兩經,但聽一聽也是必要的。

這一日早起,林延潮準備去朱子閣聽林垠講春秋,快到朱子閣時,突然有一人喊道:“這不是恩公嗎?”

林延潮腳步一頓,但見迎面一名比自己年紀還小的少年,一臉喜色的看着自己。

林延潮初時有些臉盲,後想起恩公二字,這才突然記起,這不是當初自己和侯忠書,張豪遠在閩水畔救起的少年嗎?似乎是通賢龔家的人啊。

林延潮笑着道:“原來是你啊!不過恩公兩個字,不敢當,你叫我延潮好了,你也是在書院嗎?”

那少年一臉高興地道:“是啊,我在內舍,先前沒通姓名,我叫龔子楠,既是恩公不喜歡我叫你恩公,那我就以兄長之禮侍之吧!”

恩公不喜歡我叫你恩公?林延潮感覺有點醉,心想這文字水平怎麼進的書院。

林延潮見龔子楠也比自己還小了一兩歲,也是笑了笑道:“我也不過癡長几歲,既然如此就隨你。”

龔子楠連連點頭道:“兄長是才入書院嗎?以往都沒見過。”

“是的。”

“我比兄長早來半年吧,能在這裡遇到真是太好了。”龔子楠說着十分歡喜。

林延潮卻微微有些不平衡,自己比龔子楠大了兩歲,但對方已在內舍求學了。因爲書院就外舍,內舍,上舍,既然外舍沒見過他,就只有在內舍了。

科舉除了講究勤學,也講究天賦,既有不到二十歲的狀元,也有百歲赴考的老童生。若是將考科舉的浮躁都拋去,這真是一個奇妙的世界,正應了那句話,學無先後達者爲師。

“子楠,耗些什麼,再不走就遲了,誤了山長的課了。”一旁數名比林延潮,龔子楠年長一些的少年言道。

“我馬上就來,我遇到一個故人。”龔子楠呵呵地笑着道。

“那快一些。”

“……也不知怎麼想的,都什麼時候了,還有那閒功夫與外舍弟子聊天……”

對方聲音很低,但風是往林延潮方向吹的,有些話還是斷斷續續飄到林延潮的耳底。

龔子楠看了朱子閣一眼道:“哎呀來不及,林兄,我去聽課了,中午用飯時,我們再邊吃邊聊。”

“好的。”

在朱子閣聽完課,龔子楠拉林延潮一併到內舍上舍的食堂吃飯。

林延潮邊吃邊朝龔子楠打探了一些內舍的情況。龔子楠很明顯是個從小被父母呵護很好的少年,年紀又小,沒什麼心機,與林延潮坐在一起巴拉巴拉地講了起來。

“內舍也不會比外舍好多少,只是山長會親自教書,這也沒什麼,我覺得林講郎平日說得也不錯,另外每月中課生給三錢銀子,這點錢還不夠我在家一日開銷,唯一不錯就是內舍,上舍都修了食堂吧,終於不用像在二梅書屋讀書那樣,捧着飯吃了。”

林延潮心道,原來在小孩子眼底,內舍唯一比下舍好的地方,就是有食堂。

“那外舍進入內舍難不難?”

“難也不難。”

“怎麼說?”

“若是有才華,那麼書院是不會埋沒的,我就是在進入書院的第二次季課裡,考了外舍第二進入了內舍。一般書院只會從外舍選第一名或第二名進入,但上一次季課,書院才從外舍取了兩個弟子,這一次很可能只能取一人。”

“這樣啊,也就是說外舍第二進入內舍還不十分妥當。”

龔子楠笑着道:“那也不一定,兄長你若是真有才華,書院也會取你的,當然還有一個例外,就是內舍或者上舍,弟子有孝期在身,則需離開書院,待孝期滿後,才能進入書院。”

林延潮想起書院弟子規,當官遇到孝期,都要丁優在家,學生讀書就更不用講了。當下林延潮點點頭道:“確實是有這個規矩。”

“那中舍,上舍有什麼弟子比較出衆的?”

“有啊,你看此人叫林泉,乃是當朝工部尚書林燫的孫子。”說完龔子楠將指去,林延潮連忙拉了下來,但見一瘦小的少年已是察覺,轉眼看向林延潮這邊。

見林延潮朝他微微一笑,他神態冷淡,繼續默默的吃飯,看他挑剔的樣子,顯然對食堂的飯菜不甚滿意。

“子楠,別這樣。”

龔子楠嘿嘿地笑了笑道:“我姐和我娘,都說我缺心眼,你們別介意。”

林延潮哈哈一笑道:“別這麼說,我是很願意與龔賢弟你交朋友的。”

“那太好了。多謝兄長看得起我,”龔子楠道,“這書院裡的人,整日只知讀書,人情味很淡,年紀多也比我長,來這裡一年了,也交不到朋友,我都悶得想回家了。”

林延潮又問道:“這林泉,還有中舍,上舍裡的人,不是和你年紀一般大,爲何不與他交朋友呢?”

“此人倨傲得很,仗着自己是林家的嫡系子弟,他爹是工部尚書又如何,我大伯還是國子監祭酒呢。”

林延潮恍然原來南京國子監祭酒龔用卿,就是龔子楠的大伯。此外龔用卿還是嘉靖五年的狀元,整個閩中學子仰望的人物啊。

龔子楠道出後,連忙低聲道:“我娘平日不讓我隨便和別人說的,延潮兄,你要替我守秘啊!”

“放心,那這林壽學業如何?”林延潮點點頭。

“進了外舍不過三個月就升入內舍,在內舍不過三個月,就升入上舍了。”

林延潮聽有點牙齒髮疼,這林泉,龔子楠比自己年紀都小一兩歲,但都已是進入上舍,內舍了。自己比起這些天才來,已是晚了一步啊。

林延潮又與龔子楠問了些中舍,外舍的規矩,兩人這才離開了,走時,龔子楠一直讓林延潮多去內舍看他。

林延潮回答:“不會太久,下個月我考上內舍,大家再一起讀書就是。”

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單章兼請假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筒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九百四十二章 科場弊案(二合一)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第兩百二十三章 程員外上門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六百九十三章 爲難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興學(第一更)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興學(第一更)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第一步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八百零五章 君子小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五百五十章 私問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七百八十章 進言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六百零七章 怒起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第四百零四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一千兩百零一章 下馬威八百零三章 河工的貓膩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一千兩百零五章 禮約法約感謝書友們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第二十章 蜆子湯四百七十一章 ********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