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講會

定下發奮的目標,下面日子,就是林延潮在書院,林府兩頭跑了。

書院的弟子也是很忙,衆弟子們以春秋,詩兩經各自結社,每日進行講會。

現在來說,科試爲目的的書院,已經很少舉行講會,但在書院開創之處,講會卻是經常的事。書院講會開始有點類似佛家辯經的無遮大會,後來又演變成自己的風格,當年朱熹與陸九淵,以心學理學相互辨難的鵝湖之會,天下聞名。

這一日林延潮正在讀書,陳行貴來道:“延潮兄,今日可有空?”

林延潮笑着道:“原來是陳兄,你看我不是正讀尚書。”

陳行貴笑着道:“整日讀書也是無趣,我下午有個講會,不如你一起來,見見幾位好朋友。”

陳行貴辦的是春秋社,研習的春秋經,因爲書院裡研習春秋的人太多,山長林垠一個人教不過來,即允許弟子們結社,然後各社自辦講會上,相互辯難,促進學業。

書院裡這樣的社有五六個,大的有十幾號,小的也有三四人。這時候讀書人各自的小圈子就顯出來了,成績優異的,自是不願意和成績不好的人玩了,大家都是扎堆一起。

之前陳行貴來邀請林延潮,林延潮沒答允是因爲自己治的是尚書,而他們研習的是春秋,兩邊不搭,所以林延潮也沒想去參合。比起有些平日成績不行,四處找門路,被各社拒之門外弟子來說,林延潮是有些超然了。

當下林延潮也是拿這個藉口拒絕道:“多謝陳兄好意,但是春秋經不是我的本經,我現在尚書還讀來不及啊。”

陳行貴笑着道:“就知延潮兄會這麼說,今日我們講會,不講五經,只講四書。”

四書啊,林延潮心想眼下雖在學五經,但四書也是要複習的,畢竟月課可是四書五經都考的,再說陳行貴屢次三番邀請,自己再不來,也不夠意思了,當下就答允了。

如書院講會,分大會小會,如林垠,林燎在朱子閣講春秋,詩經,任誰都可以去,老少賢愚都行,甚至其他書院都可以,當然前提是你要擠得進去。而陳行貴這樣只是小會,只有小圈子裡的人才行。

這不由令林延潮想起了紅樓夢裡的詩社,但是書院裡的結社,卻是完全兩個性質。

講會地點,就在二梅書屋外的亭子裡。

這亭子以往是林延潮常來的地方,亭子外有一顆樹,正好遮風擋雨,正適合交遊讀書。

林延潮來後,見的陳行貴春秋社有十幾人,這一次只來了五人,加上自己算六人,除了另一名是與林延潮相熟的外舍弟子外,其他的都是內舍,上舍的同窗。

同時還邀了六名不認識的士子,林延潮問了後,才知道他們是養正書院的弟子,一併來研討。這幾人與陳行貴他們都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之前相互辯經過,交情都不錯。

兩邊一見面都是相互作揖,談笑風生,林延潮不由感嘆讀書人以讀書會友爲兩大樂事,要不怎麼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呢。

兩邊書院的弟子分東西列坐,地上鋪了席子,然後各擺紙張文案於面前。要講會之前,要先推舉一人爲會主,是養正書院一名講郎是秀才。

林延潮沒有料到陳行貴居然把別的書院講郎都請來了,但是想過來,講會既是辯難,由學生弟子來裁判,水平難免不足,由一個秀才來公道,正是再好不過了。

林延潮也聽說養正書院,與濂江書院一般都是大書院,而且他們不僅課童生,還有課秀才,講郎的水平應是相當不錯纔是。

會主選定後,然後兩邊書院各選一人爲副會主,濂江書院這邊選的是上舍一名弟子。

然後講會就開始,由會主先道講會的主旨。

林延潮聽他說來:“古人講學口頭即是躬踐,今日講學盡是世情,此講學不信於世,非講學之過,乃講者之過。希望諸位講學講其所行者,不行則不講!”

說完會主讓兩邊人從經書裡選一篇來辯。

兩邊書院弟子們先各自商量了一遍後,然後再通過副會主與會主交流了一下,最後選定論語裡的第十四篇憲問來講。

林延潮有點恍然大悟,書院講課,屬於順竹子劈材,節節而下那種,比如論語,就要從第一篇講到最後一篇這樣按部就班。但是很多時候先生在講的一篇,已經學會的弟子們,就想跳過去,讓先生重點講自己不太會的一篇。

而講會就不一樣了,學生們可以商量自定篇目,這樣就可以針對自己的弱項來講了。古人讀書看來還是蠻有方法的嘛。

正好憲問這一篇,林延潮也並非十分熟稔。當下會主拿出論語一書,翻到憲問這一篇上,開始析書中之義。

下面弟子們都是認真地聽着,一篇憲問講完,林延潮整篇跟着這養正書院的講郎思路走下來,將原來的條理梳理得很順,思維裡沒有打結的地方。看來這會主的水平與林燎差不多,這樣林延潮就放下心了,心底想這樣的講會自己來得還是滿值的。

當下會主講完後,兩邊書院的弟子各書心得,然後當堂唸了出來,不是每章都句句都念,只是講些各自主要心得。

然後大家對經義上,理解不同之處,或者是認爲對方錯漏的地方,隨時站起來相互辯駁。一般來說這樣的辯駁,弟子們自己都會爭出個所以然來,但也有分不出高下,弟子們理解有偏頗的地方,然後會主出言最後作一個公斷。

這樣辯難的效果很好,特別是養正書院的弟子,他們學的論語畢竟不是同一個老師所教,多少有些出入,兩邊碰出不少火花。

在辯難之中,林延潮也提出幾個自己之前的疑惑,有幾個被人糾正了,還有一個衆人難以解答,會主就親自與衆人將這一段仔細講解透徹了,最後還誇了林延潮一句,汝理解到這一步,足見你對這段經義掌握已是入木三分。

會主這麼評價,令講會裡不少人對林延潮都是刮目相看,特別是知道林延潮底細的外舍弟子,更是驚訝合不攏嘴。

這一番下來林延潮是都聽懂了,憲問這一篇也差不多講完了,然後衆人又商討了下,選了孟子滕文公里的一節來講。

衆人又是在爭論中結束了,林延潮也是覺得獲益匪淺。

這兩篇是學過,背過的文章,加上他的記性特別好,所以這一次不用如聽課一般輔助記講義,而且衆人發言多半都記得,無論是正解還是錯解。

學完當下濂江書院這邊留下養正書院弟子們一頓飯菜,大家吃完後散去,陳行貴還給擔任會主,養正書院的講郎一封銀子作爲答謝。林延潮這算是弄明白陳行貴的手段了。

這一番後,不僅是林延潮,衆人對經義也是大有收穫,比起課堂上那種廣播種的聽課效率,要高上好幾遍。

事後陳行貴與林延潮道:“延潮兄如何,這樣的講課,對你有幫助吧。”

林延潮點點頭道:“這是當然,只是講會實在太費功夫了,衆人都講完一遍,又爭辯完一番後,就這麼嘩啦嘩啦過去,一個下午兩個時辰,講得口乾舌燥的,也纔講了兩篇。”

陳行貴道:“延潮兄說得是啊,人少必須與會的同窗,必須學問都差不多的才行,不過人多也有集思廣益的好處。”

林延潮道:“若是十人之內,其實是最好的。”

陳行貴笑着道:“我知道了,今日延潮兄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啊,連養正書院的講郎都誇你學問入木三分呢。以後我們春秋社的講會可是還要多靠延潮兄你撐場面纔是。”

陳行貴話是可以這麼說,但如果林延潮真這麼理解,那就實在是不知好歹了。林延潮趕忙道:“陳兄,這是說得哪裡話,我能參與這講會,還是沾了陳兄的光纔是。”

陳行貴哈哈地笑着道:“那就請延潮兄以後,多來參與我們講會好了,當然是在不講春秋的時候。”

林延潮也有些不好意思,同時心底也些佩服對方籠絡人的手段,當下道:“那就多嘮叨陳兄了。”

在吃過晚飯後,林延潮在書屋又讀了會書,當下返回號舍。

路上聽到竹林後的牆角有響聲,林延潮不由走過去,但牆頭上騎着牆坐一人,下面蹲着兩個。

林延潮心道還不是吧,書院還進了賊了。

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九百零七章 聖旨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第兩百八十五章 醉酒驚名士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四百六十章 幕客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五百六十八章 國書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治人治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七百一十三章 調教皇帝一千二十四章 恩榮宴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一千一百章 出山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六百三十章 講學七百一十三章 調教皇帝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