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

很多宮裡貴璫,都不住在宮裡,在宮外都有一處豪華的居所。

身爲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提督東廠的馮保,其宅邸之華麗令人難以言語,起居之奢侈堪比天子所住的西苑。

不僅是在京裡,馮保還在其老家修廣廈五千餘間。

眼下馮保正在他的華邸裡養病。

一名太醫正給臥牀的馮保診脈,半響後對馮保道:“老公公之疾不過時症,再開幾帖藥後服了就可痊癒了。”

馮保點點頭道:“有勞了,自從元輔致仕後,吾一直心思不寧,方有此病。”

說着馮保嘆了口氣,眼角滲出幾點淚來。

太醫見了不由好笑。

時人有個俗語叫‘三個性兒,不要惹他’。

哪三個性兒?就是太監、閨女、秀才,這三種人不要惹。

明朝秀才時常聚衆鬧事,稍不得志於地方官,就羣聚而侮辱之,或編造歌謠傳奇,等等中傷之術。市井之人爭鬥,吃虧的一方常撂下狠話,我僱秀才打汝!

所以秀才第一難惹。

至於太監與女子情相近,有官員曾言,宦官、婦女看雜戲,至角色遭難,無不慟哭失聲,人多笑之。

而太監性子比女子還要更喜怒無常。

不過太醫不敢在馮保面前露出半點譏諷之色,那不是嫌命長嗎?

太醫剛走,這邊一名太監急奔入馮保屋裡,與馮保耳語幾句。

馮保一聽即從榻上坐起驚問道:“此事當真?”

這太監道:“當真,陛下昨日召見張四維,申時行,命二人擬票,今日已是明諭旨,着潘閣老他以新銜致仕。”

馮保聽了大怒道:“我不過小恙臥牀數日,他們眼底就沒有我了嗎?”

這太監忙道:“請宗主爺保重身子。”

馮保怒道:“我的病不礙事,這張四維以爲他逐走了潘晟,自己輔的位子就穩了嗎?他也不問問自己,可否比得上當年的高拱?”

“宗主爺,螢火之光豈能與皓月爭輝。”

馮保披衣而起道:“立即令徐爵,張大受,曾省吾,王篆來此見我。”

“是。”

馮保從病榻上起身,方纔聽得潘晟被罷免的消息,傳至他的耳裡,將他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他面上雖是鎮定,但心底明白張四維居輔還不到十日,就組織門生彈劾,將潘晟罷官。這等迅雷不及掩耳的手腕,令他着實吃了一驚。

此人馮保心底實有幾分慌亂。張居正一走,已無宮府一體之勢,加之太后也歸政天子,馮保更失依持。故而他引潘晟入閣相助,現在潘晟一去,他才驚覺張四維竟先制人,向露出了爪牙,予他重創。

馮保凝思對策之際,忽擡頭看到臥房裡的一副字。

這幅字上寫的是李白的沐浴子。

沐芳莫彈冠,浴蘭莫振衣。處世忌太潔,至人貴藏暉。滄浪有釣叟,吾與汝同歸。

此字落款是張太嶽三個字。

馮保記得這幅字是自己六十大壽時,張居正送給他的。馮保很喜歡此詩,將其掛在臥室裡。

此詩從楚辭漁父而來。

屈原被謫時,遇一漁夫。

漁夫問,大夫怎麼被謫到這裡?

屈原說,因爲舉世皆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

漁父說,聖人不凝滯於事物,且能與世共進,舉世皆濁,何不攪渾其泥而揚其波,衆人皆醉,何不只飲其酒而不食其糟呢?

屈原說,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我寧葬身魚腹,也不願高潔之軀染此塵埃。

漁父聽完長歌,說滄浪之水清時可以洗我之纓,滄浪之水濁時可以洗我之腳。

李白沐浴子說得就是此事,即是沐芳切莫彈冠除灰,浴蘭切莫振衣去塵。處事不要太高潔,聰明的人懂得藏鋒,滄浪邊那個漁夫啊,我跟你是一路的。

馮保看着此詩,不由心底觸動,垂淚道:“太嶽啊,太嶽,世人何真有清濁,不過是遇清時而清,遇濁時而濁罷了。你欲革除時弊,還天下之清,可天下又有幾人懂得你的苦心,只說你禍國權奸,欲濁此天下。”

“眼下張四維已是項莊舞劍了,意在你我了。”

過了片刻徐爵,張大受,曾省吾,王篆一併都到了。

馮保定了定神,見了來人。

幾人中,徐爵是錦衣衛指揮同知,爲馮保心腹,可出入禁中。

張大受是馮保心腹太監。

至於曾省吾,王篆在張居正之後,則是厚結馮保。張居正致仕後,原先的張居正一黨官員,要麼是投申時行,要麼是投馮保。

而此刻林延潮正在申時行府中。

申時行,申五,林延潮一併具在書房裡喝茶品茗。

三人說說聊聊,談及官場趣事時,說說笑笑,一片師生和諧,其樂融融之景。

這時林延潮道:“今日潘閣老被劾致仕,學生要在此先恭賀恩師了。”

申時行與申五對視一眼。申時行與林延潮道:“我與潘新昌素無瓜葛,他被劾與我何干?”

林延潮知申時行是考校自己的意思。

林延潮道:“一喜,潘新昌雖爲人中正方直,但與閣內三輔臣從未來往。恩師有他肘制,處事不易放開手腳。”

申時行道:“你話是不錯,但眼下張蒲州已除潘晟,內閣之中唯獨剩老夫與他不是一路。若潘新昌在位尚且替老夫抵擋一二,若他不在,張蒲州接下來對付老夫,如何是好?”

申時行說得在理,張居正在位一人獨掌票擬,眼下張居正一去。張四維之威望不及張居正,故而內閣又恢復衆閣臣同執票擬的老規矩。

之前內閣張四維,申時行,潘晟三人同掌票擬。

眼下最有威脅的潘晟一去,變成張四維,申時行二人同執票擬,對於張四維,申時行而言當然是大大有利。但沒有潘晟緩衝,將來閣務上,若張四維,申時行二人意見相左,那麼激矛盾的可能大爲上升。

申五道:“老爺,不如引入餘閣老,如此鼎足之勢可成。”

申時行搖了搖頭道:“不妥,餘同麓的性子我素來清楚,他處事明哲保身,若我與張四維相爭,他是不願牽扯進來的。你不如聽聽延潮是怎麼說的?”

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第三百零九章 盼登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也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第六十八章 冬衣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六百二十六章 矯旨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九百五十五章 突擊檢查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第十章 趕出社學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第兩百八十七章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第七十四章 心靈雞湯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大事五百五十五章 臺階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第兩百八十一章 連中三元的期望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第十九章 回家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