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九章 潘晟被免

片刻後張四維,申時行二人匆匆進入文華殿。

林延潮在殿外侍班,過了一陣後,張四維,申時行二人從文華殿出來。

張四維面上不喜不悲,沒有一絲得失於懷的樣子,邊走邊凝思着什麼,而申時行跟在張四維後出門,則是面色凝重。

“見過中堂!”

林延潮向張四維,申時行行禮。

張四維目光轉來,微微笑着對林延潮道:“今日是宗海當值啊!”

林延潮道:“回中堂的話,是下官當值。”

張四維似全然忘了曾拉攏過林延潮的事,向申時行笑着道:“汝默,你這學生很是能幹。”

聽張四維的話,申時行笑着道:“哪裡比得上元輔的學生,如任御史的李植,魏允貞,以及給事中王繼光,張鼎思各個將來都是朝廷幹臣。”

魏允貞,王繼光,張鼎思都是這一次彈劾潘晟之人,申時行這話說得也是綿裡藏針。

張四維不置可否,點點頭後邁步下臺階。

聽了二人的話,林延潮即知潘晟的仕途到這裡爲止了。

潘晟不過說了自己應該說的話,作了一名不阿諛皇權大臣應作之事,且身爲內閣大學士,他的處事也算周到,記得向天子解釋此事。

只是張四維算計太深,而潘晟敗則是敗在自己太方正了。

林延潮不由對潘晟深表惋惜。

林延潮當下進入文華殿面見天子。

小皇帝在御案前左右踱步,一副餘怒未消的樣子,見了林延潮即問道:“林卿家,你以爲潘尚書是如何人?”

林延潮問道:“敢問陛下是哪位潘尚書。”

小皇帝意識到自己說錯了,當下道:“就是禮部尚書,現文淵閣大學士潘晟。”

林延潮道:“回稟陛下,潘閣老原爲大宗伯,執掌一部,而臣在翰苑,本就不曾來往。後臣侍直御前,身爲內朝官,謹記本分,更不敢與外朝官有所往來,故而潘閣老爲人如何臣也是不知。但昨日潘晟召臣前去言封駁奏章之事,並非忤陛下之意,命臣轉告陛下。這也是臣唯一與潘閣老的交談。”

小皇帝聽林延潮回答,甚是滿意點點頭道:“朕知道了,潘晟當時說了什麼,你告訴朕。”

林延潮一五一十說完後,心道潘閣老你交代的事,我已是替你辦到,但下面如何,就看陛下是否願意用你了。

這時張鯨入殿向小皇帝道:“陛下,潘閣老在殿外伏闕請罪!”

小皇帝想了一番後答道:“不見!”

林延潮經天子這番話明白,小皇帝原來也不想用潘晟爲閣臣。

潘晟原爲明穆宗講官,以此晉禮部尚書,但當今天子登基後,潘晟卻沒有侍直的機會,對他也不甚親近。張四維看準這一點,讓潘士楨彈劾潘晟時,就有一條說,先帝常斥之其再起也輿情共惡。說潘晟侍奉先帝時,就不怎麼樣,現在就更不行了。

不久小皇帝用午膳,林延潮從文華殿裡退出,在殿外正見到潘晟。

但見潘晟正指着張鯨等太監怒叱罵道:“本閣部欲見陛下陳情!你們這般奸佞,矇蔽聖聽,堵塞言路,若先帝在位,定會將爾等剝皮抽筋,打死在宮門之前。”

見潘晟怒叱,張鯨一邊賠笑,一邊無辜地道:“潘老先生,並非我們不讓你見,實是陛下不肯,我們已是爲你通報過了。”

林延潮聽了也是恍然,張鯨稟告也很有訣竅,潘晟明明是在殿外求見,但一轉眼卻變成了伏闕請罪。

若是求見天子未必不見,但伏闕請罪,就是自認罪名,天子要見他,就成了決定原諒潘晟,寬宥其罪名了。這張鯨也不知收了張四維多少好處,或者說與張四維一併達成扳倒馮保的密議。

不過林延潮知道以天子眼下的打算,就算明知潘晟是冤枉的,但最後也不會讓他再留在內閣。

潘晟見怎麼說張鯨就是不肯,頓時大怒道:“你若是不通稟,本閣部就在這裡跪死!”

說完潘晟將官帽一擲,對着文華殿跪下重重磕了三個頭。

潘晟跪着對文華殿老淚縱橫地哭道:“陛下,陛下!內朝有奸人矇蔽,外朝有竊國權奸,內外勾結禍害江山社稷啊,請陛下見臣一面,如此臣就是死了,也是無怨。”

潘晟邊哭邊叩頭。

請陛下恩典,見臣一面!

這聲音一直迴盪在文華殿外,但文華殿內是卻是一片寂靜。

林延潮見之不忍,但張鯨等太監卻是鐵石心腸,滿臉冷漠,甚至有幾名太監見此在旁偷笑。

林延潮走上前去,張鯨見林延潮來到這裡,不由失色上前低聲道:“林中允,潘晟入閣,乃馮保一意爲之,此事陛下早是聖心已決,你切不可參合,以免陛下怪罪。”

林延潮朝張鯨點點頭道:“謝張公公提醒,但內閣大學士自有尊威,如此有失樞臣之體,我來勸一勸吧!”

張鯨道:“林中允,謹慎啊,此舉若落入有心人眼底,對你也是不好。”

林延潮道:“我有分寸。”

此刻潘晟哭得聲音也是沙啞了,林延潮來至潘晟身邊,在他耳邊低聲道:“中堂,下官剛從文華殿出來,此事已無法挽回,你還是回府侯旨吧。”

潘晟看向林延潮已知他這番話言下之意,他苦笑道:“老夫明白了,原來是聖心不眷。看來我縱爲樞臣,也是徒然,只是辜負了馮雙林,張江陵之所託。”

林延潮嘆道:“閣老已是盡力了,不必再怪自己了。”

潘晟道:“宗海,你不知道老夫不過是第一人罷了,我先倒了,下一個就是馮保,再下一個就是張江陵,最後就是新政。宗海,你身在朝堂上,無論如何也要提醒天子,讓他明辨忠奸啊!”

林延潮道:“下官記住了。”

然後潘晟長嘆一聲從地上起身,林延潮幫潘晟撿起了官帽,替他戴上。

最後潘晟蹣跚而去。

林延潮目送潘晟的背影,心底也是不好受。

次日。

對於七名言官彈劾潘晟之事。

次輔申時行表示默許,輔張四維當下擬旨允之。

天子下詔命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兼武英殿大學士潘晟,以新銜致仕。

上任不過數日,即遭罷免的潘晟,也成爲明朝歷官最短的內閣大學士。

七百五十五章 救與不救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七百九十章 對策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八百一十四章 視察河工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裡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第八章 背書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九百二十五章 主政一方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第三百零九章 盼登第八百九十九章 無恥之尤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第一百九十八章 指點文章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第兩百八十五章 醉酒驚名士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一千九十五章 林學南傳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八百九十九章 無恥之尤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第兩百三十五章 申時行(二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第六十三章 林府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五百八十二章 舌戰羣儒(上)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局面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第四百一十六章 衝動一千兩百零五章 禮約法約四百六十章 幕客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九百五十章 價碼第一百三十五章 傑出弟子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