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

嚴嵩嚴世蕃父子起,從徐階至張居正等幾位輔,他們家裡子侄,皆不少在朝廷官居要職,既是爲官,也是爲父親的幕僚。

張泰徵是張四維長子,娶了前吏部尚書,名臣楊博的孫女。眼下張四維晉輔,張泰徵在一衆同年裡,隱隱有幾分‘小閣老’的樣子。

衆人不免想從他的口中探聽消息,能揣摩出張四維的意思,神色上都帶着三分討好。

張泰徵拿捏着架子,不平不淡,不近不遠與衆人聊着。

他口風很緊,不露半點風聲。大家儘管明知他說得是敷衍話,但衆同年反覺得這位‘小閣老’高深莫測。

談論了一陣後,張泰徵忽對身旁的林延潮問道:“我近來新得了一方老坑洮硯,以及幾本唐宋古籍,聽聞宗海乃是方家,不知今日宴後,可否有空去小弟府上品鑑一二呢?”

換了旁人能得此邀請,往宰相府上一趟可謂求之不得。但林延潮深知張四維的爲人,貿然去他府上被他賣還不知怎麼回事。

或許對方只是純粹拉攏,但以張四維的性子,斷沒有付出不求回報的意思。

林延潮笑了笑道:“明日正好在下御前當值,今晚不敢晚歸,還是改日吧。”

張泰徵點了點頭道:“也好。”

張泰徵與林延潮閒聊,自是有不少人目光看向這裡。但二人一位是宰相公子,一位是天子近臣,都是可參贊樞密之人,所談絕非他們可聞。

衆人都是知趣的不打擾。

張泰徵壓低聲音對林延潮道:“宗海,今日內閣興辦義學的奏章被禮科事中封駁的事,你可聽說了嗎?”

林延潮餘光看了溫顯一眼,然後訝道:“竟有此事?”

張泰徵點點頭,低聲道:“在內閣時,家父與申閣老都允此案,但潘閣老偏生不肯。家父據理力爭,這才使得票擬通過。但沒料到潘閣老,竟授意他任禮科給事中的門生行封駁之事。”

“今日退衙後,家父氣得連飯也不肯吃,與我抱怨幾句。我也是怕宗海不知內情,怪罪到家父頭上,並非是家父不肯幫你這個忙,實是有心無力,六科自有封駁之權,內閣無法干涉。”

張泰徵的話與溫顯差不多,但溫顯沒告訴自己,張四維曾據理力爭過。

林延潮道:“蒙閣老掛心了,下官也在內閣供事,怎不知朝廷規矩,倒是年兄你特意與我解釋此樞密之事,着實惶恐。”

張泰徵笑了笑,借喝茶的動作,盤算了一番然後道:“宗海,是我們張家的好朋友,這等事,我怎能不與你通消息,到時天子過問此事,你可一定要替家父開脫啊。”

林延潮淡淡地道:“天子問什麼我就答什麼,若元輔有意藉此事來攻訐潘閣老,我在天子面前定是兩不相幫。”

聽林延潮平平淡淡幾句話,張泰徵臉上不由流露出怖色,甚至連茶碗燙手都未察覺。

他知興辦義學乃林延潮非常執着之事,眼下被潘晟阻擾必是動怒,故而他前來挑撥幾句,看看他的反應,甚至從林延潮口中試探天子對潘晟的態度。

若是林延潮能因此事大怒,加入張四維的陣營,幫着對付潘晟是再好不過了。

但沒料到林延潮絲毫沒被他挑撥,反而窺破了張四維打算對潘晟下手這等機密之事。

張泰徵佯笑着道:“宗海,哪裡得來消息,潘閣老方纔入閣,與家父並無不和之事,宗海怎會猜家父有意對潘閣老下手呢?”

林延潮見張泰徵的神色,說話語氣,心底更是確信。

於是他也不說破,笑着喝一口茶道:“我一時胡言亂語,在這裡給年兄你賠罪了,不要往心底去。”

若林延潮追問也罷了,見他如此篤定,張泰徵反而心虛,不由牙齒輕顫,心道難怪爹多次在我面前誇獎此子,甚至到了有幾分忌憚的地步,與我說此人只能爲友不可爲敵。

我原先以爲只是爹一貫的小心謹慎而已,今日才知爹看人老辣獨到之處。此人心思細密無人可及,又侍奉天子,時刻揣摩聖意,眼下爹欲謀大事,切不可得罪了他。

張泰徵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半響方道:“宗海,若此事當真呢?”

林延潮問道:“此事當真?”

“正是。”張泰徵言語也全沒有方纔試探時的虛僞。

林延潮不願介入張四維,馮保之間的黨爭。他對於黨爭十分不喜,儘管他熟知將來歷史走向,這場黨爭誰勝誰負一目瞭然。

但他想爲官做事一步步升遷,不願害人來踩着別人身上上位。可爲了置身事外,自己就不能存了置身事外之心,一味躲避是絕對躲不過的,與其如此倒不如,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厲害,這纔是明哲保身之道。

林延潮沉吟道:“年兄,宮府不和已久,令尊爲人謙厚,必有他的苦衷。我知此事不可避免,唯有懇請還是以社稷爲重。無論知與不知此事,我都會守口如瓶,兩不偏幫。”

張泰徵聞此頓時鬆了一口氣,連忙道:“家父也是一心爲了社稷,但怎奈安內必先攘外。宗海兩不偏幫,就是幫了我與家父了,我感激不盡。”

林延潮笑了笑。

當下二人都不再說話,張泰徵與他人閒聊。

在場同年都看到二人密議,見林延潮始終舉重若輕,張泰徵則是一直臉色凝重都是心想,林延潮了得啊,連宰相公子都有求着他的時候。

衆同年聊了一會,這時但聽餘府下人回報言餘有丁已是回府。

衆人都是立即起身迎至門口,但見餘有丁進了院子後,一臉風塵僕僕的樣子,待見到衆門生迎了出來,這纔有了幾分笑容。

林延潮心知,餘有丁爲何不快,閣老之位,雖比吏部左侍郎尊貴,但這只是明面上的風光,若是處處被人排擠,受人鉗制,那就算你當了內閣大學士,官居一品,那也只是別人眼底的風光。

位子坐的舒服不舒服,這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若不痛快,甚至還不如一個能掌握生殺大權的七品縣令。

щшш ⊙тtκan ⊙C〇

這也是爲何張四維要將潘晟趕出內閣的緣故,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當夜離去後,林延潮立即密書一封給申時行,給他報信張四維有意對潘晟動手。

不過林延潮料想,此事申時行也會知道些風聲,因爲張四維要對潘晟下手,肯定要先聯合申時行才行,否則內閣那過不了。

次日退朝。

東閣會揖後,林延潮正要回衙,卻有人來請,說是潘晟召自己相見。林延潮心道,這潘晟幹嘛,他明知道這興辦義學是自己的主張,還指使門生封駁,這已經是打自己的臉了,難不成還叫自己當面去批評一番,是警告自己不要依仗着寵信,在天子面前亂說話嗎?

內閣有請,林延潮不能不去,於是來到了潘晟的內閣值房。

潘晟與張居正一般,都是美髯公,身爲大宗伯多年,自有一股文臣極貴的氣度。

潘晟與林延潮道:“二年過去了,老夫還一直記得當年金殿唱名時,念至你名字之時。”

林延潮當然記得金殿唱名時,是潘晟念至自己名字。

“下官謝當年中堂之金口。”

潘晟笑了笑道:“有何金口不金口。老夫還記得宗海你殿試的文章,那真是煌煌之言,記憶猶新。”

聽了潘晟這番話後,林延潮揣測這大概是官場上先褒後貶的路數吧。

閒聊幾句,潘晟肅然道:“宗海,你興辦義學之案,我以爲不可行。”

“其中道理,還請中堂示下。”

此案當初在廷議上潘晟就頗有微詞,眼下身居內閣了,他自是要推翻。

潘晟道:“增加興辦義學所給銀子,老夫可以允,甚至任用海瑞爲總督義學之事,老夫也覺得可以爲之,但興辦義學專事專設,老夫以爲不妥。”

“朝廷雖有專事而轄之政,但義學之事,如何可與倉場,河道,漕運並列?以此專設衙門統之,實是太想當然了。”

“老夫既掌閣部,想起張元輔在位時,致力於淘汰冗官冗吏。老夫不才唯有蕭規曹隨,增設一衙門朝廷要添多少官吏,耗朝廷多少錢糧,此事不可不慎重,切不可因一時討好天子之意爲之,故而老夫寧可作這個惡人。”

林延潮聽了潘晟之言,心道自己真是誤會了,潘晟在閣否定此案,並非是出於與張四維爭權的意思,而是出於自己的公心。

林延潮問道:“那中堂是以爲此策可行嗎?”

潘晟緩緩道:“育人之事,興以文教,短不見利,然功在千秋,當然好事,老夫只是建議,不要新設衙門,若是陛下擔心禮部貪墨,就算在禮部內增設一部督之,也比新設衙門來的好。”

“昨日我與元輔爭議,讓他於新設衙門之事,再與天子商榷一番,哪知他獨斷獨行,於聖上之意一字不改,直接六科。老夫當場也是大怒,斷然不允他如此肆意妄爲。今日將宗海找來,與你說一說老夫苦心,也望陛下能夠明察老夫之意。”

林延潮經潘晟這麼說,算是明白昨天是怎麼一回事了。他不由心道,潘閣老你被張四維算計了,他就是故意激怒你,設下套讓你鑽,眼下誰都知道你入閣沒幾天,就敢違背天子之意了。

張四維有備算無心,潘閣老你危險了。

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第兩百八十一章 連中三元的期望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七百七十三章 親民官(第二更)第六十三章 林府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五百五十六章 中道而行六百三十章 講學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一千兩百章 真有這一天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第六十三章 林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爲宰相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第兩百八十七章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選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七十三章 講會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八百七十三章 貪婪中官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觸動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六百二十六章 矯旨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五百六十六章 無恥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紅顏知己七百九十四章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一千兩百零九章 支持與反對封推感言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一千三十三章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第三百零四章 蹊蹺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五百七十章 賞賜第三百九十五章 家人,同窗和老師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