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

林延潮還記得自己在會試時那一道策問,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

商鞅,申不害之說,就是法家的一套。

對於儒家認爲,越變法,人心越亂,人心不古。要維持天下的秩序,在乎於尊卑上下,維持尊卑上下,在於禮。

但王安石由於沒有理論依據,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而林延潮的建議是張居正大可不這麼搞。

永嘉之學支持變法,國家可以採用永嘉之學裡支持變法的話,來向官員申明,贏得上下的支持。但永嘉之學裡功利的一套,不可以拿來教育讀書人,所以還是用理學這套來教化百姓。

這就是歷代王朝以來,一直推行的外儒內法,陽儒陰法,也是可以說是外王內霸一套。

這並非是權謀,但只是任何思想,要落地到實處,唯有通過法家的手段來實現。

比如科舉考試。

儒家講究的是尚賢,用人做官看你賢德不賢德,所以儒家講究舉薦,徵辟之制。周禮中用鄉禮飲酒來向國家推舉人才,這就是傳統的舉薦制。

這個法子只能用在百里之國,但中央帝國就沒法子了。現在科舉考試,表面上說是以文觀德,但實際上你道德越高,文章就能寫得越好?到最後還不是看考生的智商。

唯有法家方纔尚智,就算是你考得是儒家的四書五經又如何,考試手段就是法家。

再說到變法,儒家士大夫聞之膽寒,聽之色變,所以如何將變法,粉飾成外儒內法?那麼永嘉之學,就可以爲變法正名。

小皇帝聽了林延潮的話,感動連連,林延潮就是一心爲君王分憂,時刻將領導的煩惱掛在心底的好員工。

小皇帝向張居正問道:“張先生以爲林卿家之言,是否可行?”

張居正沉吟了一番道:“王安石當年創立荊公新學,引以官學,以經術造士爲變法之用,林中允提倡永嘉之學,是否異曲同工?”

引永嘉之學爲官學,林延潮怎麼敢這麼說。

林延潮恭敬地道:“回元輔,下官不是這個意思,方纔下官也說過了,永嘉之學太重功利,不可以拔爲官學,否則人心難定。”

從文華殿後,林延潮與王家屏說了幾句,就準備放衙了。

王家屏笑着道:“宗海這幾日可都是趕早歸衙啊!”

陳思育,黃鳳翔等人同笑。

“不是在外面金屋藏嬌了吧!”

“或是看上了哪家青樓女子?”

堂堂日講官開得玩笑,也不見得多麼高級趣味。

林延潮笑了笑道:“各位不要取笑,小弟真有事在身。”

王家屏笑着道:“如此我也不留你了。”

說完林延潮就告退了。

這時王家屏卻嘆了口氣,陳思育在旁道:“宗海這幾日因彈劾之事在身,怕也是不好過吧。”

王家屏點點頭道:“雖馬御史等人的奏章被天子留中,但若再有人彈劾,宗海怕是要向天子辭官了吧。那時恐怕就難了。”

數名日講官都是憂慮,爲林延潮的宦途擔憂。

而林延潮離了紫禁城後,就坐着馬車回家。

林延潮在車裡閉目養神,但經過吏部衙門時,馬車前的展明一拍車壁道:“老爺,前面是元輔的車駕!”

林延潮一聽立即睜眼道:“馬上停車,避在道旁。”

“是。”

說完展明籲地一聲勒停馬車,然後林延潮整了整官袍下了馬車,在道邊向迎面行來的張居正的大轎行禮。

張居正的大轎來至林延潮面前停下。

轎簾一掀,張居正探出頭來,居高臨下地問道:“宗海,這是哪裡去?”

林延潮畢恭畢敬地道:“回元輔,下官放衙,正是返家。”

林延潮雖與王家屏交代過,但在上班時間被領導在回家路上抓到,仍是有幾分不好解釋。

張居正擡頭看了一眼日頭,意思分明是,這時日分明尚早,明明不是你下班的點。

張居正道:“宗海,有沒有空陪老夫一程?”

什麼?陪你一程?

林延潮心底忐忑,但張居正的話,你是不能當問句來看,是要當祈使句來聽的。

林延潮道:“元輔吩咐,下官自是遵從。”

張居正淡淡道:“上轎吧!”

林延潮示意展明先上馬車隨行,而自己則是上了張居正的轎子。

據林延潮所知,張居正當初回湖廣老家時,坐得大轎稱如意齋。

如意齋用烏木打造,有客廳,臥室,茅廁,轎兩旁有觀景走廊,轎內還有兩名僕人。而這等轎子需三十二名轎伕方纔擡起,足以顯示他大明第一權臣的派頭。

眼下張居正在京裡行走的轎子,雖沒有如意齋那麼誇張,但也是比自己的破馬車好了不知多少。

林延潮上了張居正的坐轎。

張居正在轎裡靠坐着,座椅寬大足以容納下兩人並坐,還有扶手。座椅前有一桌案,上面擺着各種書籍,卷宗,以及一碗吃了一半的燕窩羹。

看着張居正坐這轎子的待遇,不由令林延潮聯想起上一世坐領導考斯特的滋味。

張居正指林延潮在他身前的矮凳坐下,然後一旁有人道:“起轎!”

轎子四平八穩的起了。

這坐轎子的感覺就是舒服,雖多了一個人,但轎子升起時,林延潮一點也感覺不到轎子的晃動。行起路來也是足夠平穩,當然這也是相府轎伕訓練有素的緣故。

哪似林延潮平日坐的馬車,多行幾里路屁股就會麻掉。

四周只聽到轎伕弓底鞋的擦地聲,以及相府護衛騎兵的馬蹄聲,道前自有官兵開道。

但凡遇轎的文武百官,以及百姓都必須跪道相迎。

這就是大明首輔的權勢!

這等感覺多麼美妙,唯有林延潮此時此刻方能體會,並乘着張居正不注意,小小的代入了一下將來自己成爲首輔時坐轎出行的氣派。

但坐在轎子上的張居正,恐怕對這一切,早就習以爲常不過了。

林延潮坐上轎子後,張居正並未急着說話,而是將燕窩羹一口一口吃完後,用巾帕擦了擦嘴,才似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宗海,是要作張永嘉嗎?”

第兩百九十八章 考完一遊第一百九十三章 給我吊起來(一更)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八百零三章 河工的貓膩第一步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東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轉告六百一十章 拿人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第四百零四章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第十一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第七十八章 背書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第四百章 不收禮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八百一十七章 真相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六百一十三章 告御狀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第兩百一十二章 可列經魁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第四十七章 面試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一千兩百零五章 禮約法約一千三十三章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九百五十章 價碼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