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

次日林延潮過部。

京察考覈的主要有兩等,一是考語,二是諮訪。

所謂諮訪就是在京言官,風聞之責的言官,對應考人員的給出評價。最後由吏科給事中,掌河南道御史給出結論。

林延潮等五名翰林從內閣出門,又去翰林院拜見陳思育。

陳思育這時還未晉日講官,仍司掌院之職。陳思育本就對林延潮是格外的關照,見了要給考語,二話不說直接給了林延潮優等的考語。

陳思育對林延潮是不吝嗇讚美之詞,贊林延潮在大明會典的修纂,以及平日勤學治事上有卓著的才能。林延潮對陳思育這考語自是十分感激的,而張四維雖沒給自己優等,但中上也是不錯了。

如此自己兩位主官給林延潮的考語都是不錯,這一次京察林延潮是十拿九穩。京察對林延潮,以及翰林官而言是十拿九穩,但對於其他京官而言,這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林延潮在內閣,翰林院考覈就行了,但其他京官要去吏部過部。

在堂審前數日,吏部曉諭禁約於五城張掛,主要告之注意事項,堂審禮儀等等,都察院官員要宿部。

到了當天,受考的五品以下京官至吏部過堂,接受上官審問。

最後京察結果,共查處如刑部山西司員外郎艾穆等,一共二百六十四員京官不稱職。最後他們被朝廷罷免,貶官,外調,訓斥,罰俸。京官一千三百餘名,有二百六十四人被處罰,由此可見京察之殘酷。

京察過後,沒被查處的京官們皆是彈冠相慶。

馬上就是張居正壽辰了,爲感激張居正這一次京察對他們手下留情,百官皆是想盡各種辦法向張居正表示恭賀。連天子也是賜張居正白金一百兩,彩幣四表裡。

見了這一幕,林延潮不由感嘆,張居正權勢如日中天,實在是不可撼動。

林延潮眼下仍是執着着謀劃着日講官的差事。

前幾日林延潮已是私下拜會了許國。

許國見林延潮真的幫他與申時行搭線成功,不由大喜過望,至於申時行提出讓申用懋入國子監的事,許國而言只是舉手之勞。

許國立即就將此事辦妥了,算是申時行作見面禮,先賣了他一個人情。

之後林延潮在二人之間跑腿,許國還私下去申時行宅邸去見了申時行一面。這兩位大佬私下談論了什麼,林延潮不得而知。但事後許國請林延潮去他私邸上赴宴,已是說明了一切。

林延潮將申用懋送入國子監後,這事也沒算完。

申用懋來林延潮府上也是愈加頻繁了起來。申用懋面上是說來林延潮府上請教學問,實際上卻是爲了如何拿下他家的丫鬟來請教林延潮。

林延潮也是樂意指點,並從旁出各種計策指點,因此二人倒是結交成了朋友。

對申時行而言,見兒子能主動與林延潮交朋友自是十分樂意的。將來就算自己退了,自己兒子在官場上也有林延潮照拂着。

對申用懋而言,林延潮是狀元郎,自己十分敬佩,同時更是爲了拿下他家丫鬟紫翠,把林延潮當成了軍師來用。

對於林延潮而言,費力結交申用懋的目的,沒有別的,就是要巴結申時行,走他的家人路線。

如此內閣最後一個月任期也快到了。

但申時行那邊一直遲遲沒給林延潮回話,林延潮心情有幾分差,因爲他知道事情拖得越久,自己晉日講官的希望越渺茫。

就算申時行肯替自己出力,但張居正不待見自己,自己也是沒轍。

如此林延潮在內閣之中也沒什麼意思,在內閣裡,官員都仰張居正鼻息。每日堂會時衆官員都在那阿諛奉承,林延潮見了覺得實在倒胃口,加上心底不痛快,打算告假幾日。

入職內閣近六個月,林延潮一直勤勤懇懇辦事,每日都是最早來閣的幾名官員之一。

張四維用林延潮也是很順手,見林延潮請假雖是覺得少了他在,很多事會很棘手,但張四維還是答允了。

林延潮從內閣回到家裡,想着自己的付出,以及最後的回報,不免心底有幾分酸酸的。

到了家裡後林延潮告訴陳濟川這幾日閉門謝客。林延潮就在書房讀書,調理一下自己情緒。

既是眼下進取不得,但不如想如何自守。

朱子不是說了,狷者,知未及而守有餘。

在得意之事,當然要勇猛精進,銳意進取,到了不得志的時候,進取之途被堵塞,就要自守。

穿越前,林延潮知自己仕途受阻時,就不免破罐子破摔,牢騷滿腹。現在想來這當然是不可取的,起起伏伏都是自然,不得意時就當作是一個休息,調理自己情緒。所以林延潮就在讀讀書,寫寫字,儘量不要令情緒影響自己心情。

這日林延潮讀書時,偶爾翻至一篇《論時政疏》,是當初張居正身爲翰林時寫的。

林延潮驟然讀來,不由覺得這真是一等一的好文章。

當時張居正身爲翰林,胸懷抱負,但朝廷裡是積弊重重。張居正看不下去,於是向天子上書,說了時政上五處弊端。

林延潮從這篇奏疏裡可以見得,當初張居正當官資歷很淺,言行裡都不夠老練,但正因如此,文章裡仍是可以見的他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張居正上書後,見皇帝沒有理睬他,於是張居正就憤而告歸故里,閒居三年。

林延潮不由感慨一番,心想自己若是這一次日講官無望,倒不如也學張居正索性告歸故里,等張居正退了,將來申時行上位了自己再回來,這也是退而自守的法子。

林延潮心想,自己不如向朝廷請求病歸休,不過這念頭一轉,林延潮就自嘲,這還沒到了最後一刻呢,這點心理承受能力說出去實在令人笑話。

就在這時陳濟川在門外道:“老爺,有訪客到!”

林延潮道:“不是說了,今日明日都不見客嗎?”

“是,申府的大管家申五!”

林延潮一聽頓時大喜,拍案而起道:“快,快!去大門迎接!”

林延潮知申五絕對不會無事上門,斷然是他日講官的事有眉目了。(。)

單章兼請假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五百三十五章 再至相府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第三百九十五章 家人,同窗和老師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七百八十九章 頂撞第一百九十八章 指點文章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一千兩百零九章 支持與反對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七百九十六章 下城來談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六百二十六章 矯旨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九百六十六章 遇風雲而縱四海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第四百零三章 圍門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六百二十四章 大大的忠臣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問詢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九百零七章 聖旨一千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一千四十章 交換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六百八十九章 潘晟被免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第兩百六十八章 進京趕考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一千三十三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第十章 趕出社學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對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