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吾有所得

在張居正面前,林延潮可謂是打十二萬個小心。

清丈田畝之事,林延潮對張居正是支持和敬佩的。若是真要林延潮建言,他可能會與張居正建議,與其分蛋糕,不如做蛋糕。

但在張居正面前,林延潮不能這麼說。

張居正道:“本閣部問你,清丈之法爲何可行?”

林延潮道:“中堂,至隆慶以來國用不足,國庫空虛已久。無錢無財,兵不可用,國不可守,萬一若國家有事,朝廷要用錢,唯有向百姓加賦。但以我大明今日吏治,要想國庫多收一升米,最少需從百姓那徵三升,甚至五升之多。”

聽林延潮此言,張居正不由冷哼一聲,確如林延潮所言,明朝吏制敗壞,從上到下的貪污成風,若國家要加賦,從民每畝多收一斗米,但底層胥吏不從老百姓那強徵三鬥米以上不會罷休。

林延潮繼續道:“桑弘羊曾言,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清丈田畝之法,不用向百姓多徵一文錢,卻可不加賦而上用足,故而此乃良法。”

張居正見林延潮引經據典點點頭,心道此人難怪能作一手好文章,不過能作好文章,不等於有真見識。

張居正問:“依你之見清丈田畝乃是十全良法了?”

林延潮道:“任何之法都不能稱爲十全十美,何況下官以爲在推行上有些地方仍有欠考慮。”

聽林延潮這麼說,張居正心底不快,臉上卻道:“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你不要顧忌,儘管與本閣部直言。”

林延潮點點頭道:“既是如此下官就直言了,下官記得戶部擬定清丈田畝八例,以之推廣全國,頒佈各路吧!”

清丈八例是由三個閣臣張居正,張四維,申時行,以及戶部尚書張學顏共同擬定,這一條都是經他們反覆討論過的,林延潮竟說清丈八例有欠考慮。一個翰林竟敢質疑大學士與戶部尚書共同做出的決定,你以爲你是誰?

張居正道:“清丈八例之事,確乃戶部擬定,宗海以爲有什麼不妥嗎?”

林延潮道:“確有不妥,考慮不周詳的地方。”

張居正捏須笑道:“本閣部在此洗耳恭聽。”

林延潮道:“清丈八例每一例都可成法令典章,但下官敢問中堂一句,這些法令典章,百姓聽得懂嗎?”

張居正默然,似想到林延潮話中所指。

林延潮進一步道:“中堂,但凡天子綸音,由內廷將詔旨發出,傳之六部,六部傳至督撫,督撫傳府,府傳縣,縣再昭示鄉老里長,最後本朝法令典章,是由鄉老里長於申明亭向百姓告之。”

“天子制詔,乃律令下者,上對下告之。朝廷的律令發至地方州縣,縣令告示鄉老里長。清丈田畝惠及百姓,卻不惠及豪右,可鄉老里長多乃地方豪右,對於清丈之事陽奉陰違,若是再由他們向百姓告之,必曲解其意,甚至蠱惑煽動黔首,如此朝廷政令,就無法上通下達了。”

張居正聽林延潮說完問道:“那依你之見,當如何?”

林延潮聽到這裡,知張居正初步認可了他的意見,於是林延潮道:“下官以爲,縣令無法繞過鄉老里長,再告知百姓。是因百姓多目不識丁,不僅目不識丁,更多乃不識法令典章所云。”

“比如這清丈八例所云,如這一句明清丈之例,謂額失者丈,全者免。讓任何一蒙童來讀,都能讀懂其中之字,但清丈八例中到底說了什麼他們卻不知。政令之事既達之百姓,詞能達意就好,若是百姓能看懂清丈八例上每一條寫什麼,自也不會被豪右矇蔽了,如此自會擁護政令在地方實施,如此清丈之事,也當事半功倍。”

林延潮這一番話自覺得發揮的不差,但偷偷看了一眼張居正的臉色,卻沒有動容,反而是一副爾實在是圖樣圖森破的表情。

但見張居正笑着道:“然也,不過僕早已料之,我曾令若是百姓不解政令,本境縣官當以白話書寫告示,告之百姓,便於政令通達,不被豪右矇蔽。”

林延潮聽張居正這麼說,立即道:“原來中堂早有所料,是下官失言了。”

張居正還是淡淡地稱許道:“宗海,能有此見也算難得。”

“不過……不過下官以爲僅以白話所寫還是不夠。”

張居正道:“你覺得如何?”

林延潮道:“白話所云當然是好,但尋常地頭百姓仍能不解,需舉幾個貼切身邊例子纔好。”

“下官打一個比方,夫婦家裡有二子,長子家有餘財,卻不肯贍養父母,次子家中窮困,於父母贍養卻有求必應。但夫婦偏心長子,只問次子要錢,如此可以嗎?當然不可,這換個尋常百姓都知道的道理。”

“可眼下這夫婦不但向次子要錢,而且偏心長子,將次子給父母孝敬的錢,分給長子花銷,以至於夫婦窮困。夫婦只能再向次子要錢贍養自己,到了最後次子賣了家裡最後一頭耕牛,一畝田,一件衣裳,仍不足贍養父母,還是被這對夫婦罵作不孝,最後只能離家出走。試問一句,這是次子的不孝嗎?”

張居正聽林延潮這麼說,不由目光一亮道:“宗海,說得好!人倫大禮,就算是鄉間的愚婦愚夫都是明白的,無論長子還是次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因此你這例子舉得好,夫婦就是大明,長子次子就是豪富與貧民,僕推行清丈田畝之事,就是讓長子與次子一併贍養這夫婦啊!”

林延潮見自己的見識得到了張居正賞識,於是見好就收道:“其實下官說的這例子,尚還粗淺,若是令中堂舉之,必是勝過下官十倍。”

張居正看林延潮笑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宗海你這番話確實讓本閣部大有啓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若是條條政令,都能如此簡明易行,何愁上意不能下達,天子與百姓同心同德呢。”

“宗海這一番話,有見地,吾有所得,有所得!”張居正神采飛揚。

聽了張居正誇獎,林延潮謙虛一笑道:“謝中堂讚譽。”

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四百四十九章 滿分的逼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第四十九章 神童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第四十六章 書院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第兩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第三百六十章 躺着也中槍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俘虜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八百三十五章 賢侄一定幫幫我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一千三十三章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紅顏知己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六百四十五章 發來賀電第二十章 蜆子湯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第一百三十五章 傑出弟子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六百八十九章 潘晟被免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