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

若拿權力進行切片細化,拋去執行權,監督權不說,那依次是知情權,建議權,否決權,決定權。

爲何這麼排呢?

因爲有建議權一定有知情權,有否決權的一定有建議權和知情權,有決定權,一定有否決權,建議權,知情權。

打個比方,比如清丈田畝的條例,如戶科給事中,內閣中書,戶部下屬官員都略知一二,這是知情權,他們只能知道政令如何,卻不對政令提出建議。這也是爲何林延潮進內閣後,一直謹言慎行的緣故,因爲提了意見就越權了。

之後如戶部尚書,內閣次輔,三輔都能對此政令提出自己的建議,進行修改,這是建議權,不過建議是否被通過,不在於他們。

條例通過在於戶科都給事中,內閣首輔,他們可以對條例封駁,這就是否決權。

最後條例是否被執行,內閣,尚書,六科說得都不算,必須要天子頒佈聖旨,纔算最後生效,這就是決定權。天子認爲不可,打回內閣,這就是否決權,若是若認爲其中幾條要修改,這就是建議權。

所以決定權高於否決權,否決權高於建議權,建議權高於知情權。按照通俗的話來說,依次知道個事,說得上話,能拿主意,拍得了板子。

老百姓家裡兒子說爹要吃冰糖葫蘆,女兒說這麼吃不好,兒子說妹你還沒五歲,家裡沒你說話的份,娘說想吃就買一個,我掏錢,爹說不行,家裡我說得算。

上至國家大事,下至小戶人家,權力都是這麼分配的。

至於林延潮從翰林院借調內閣,就獲得了參預樞務的權力,這也就是知道個事的權力。

儘管僅僅是知道個事,但比在翰林修撰史書,對朝堂大事雙眼一抹黑,強了不知多少了。

今日張居正詢問自己的意見,若是林延潮這幾句話能被張居正賞識並採納,那麼張居正日後還有可能徵詢他的意見。也就意味着林延潮的實際權力,又向前邁了一步,這就是說得上話的權力。

想到這裡,林延潮不由有幾分激動,向張居正施禮後,就拿着會議記錄走出了會揖室。

林延潮走到門口突見一個身影在走廊轉角一閃。

林延潮雖看不清楚這身影,但依稀看得出是董中書。林延潮見董中書在轉角,心想自己向張居正建言,張四維不會對自己生忌吧。

這念頭在林延潮腦中一抹而過,隨即心想這怎麼可能。

眼下自己正春風得意呢。

如此林延潮在內閣就這麼過着,除了每日忙碌些,日子倒也還舒爽。

林延潮也參與了幾次內閣與六科的會揖,除了清丈田畝事外,還有在一條鞭法的實行。清丈田畝和一條鞭法,堪稱張居正柄國兩大法,林延潮參與會議時都記在腦中,每日有閒暇時將自己所見所聞都寫下來,準備編撰成書。

一轉眼林延潮在內閣輪直已是兩個月,已是到了寒冬時節,不知不覺他已來京一年有餘了。

這一日下了一場大雪,小冰河期的京師可謂是寒徹入骨。

林延潮今日正好休沐,於是讓展明趕了馬車出門,出門拜會蒙師林誠義。林誠義住的地方,在國子監附近。

本來國子監的監生要坐監。但這幾年國子監監生滯留嚴重,故而不少國子監監生不得不搬出了國子監居住。

林誠義所住的地方,在京城的東北角,這裡不僅距離皇城很遠,離國子監也有點距離。不過此地算是京師裡寓租較便宜的地方就是。林延潮來至林誠義所住巷外,眼前是小巷子,馬車都駛不進去。林延潮只好下了馬車,他今日微服而來,故而下車也沒引起百姓關注。

林誠義所住的坊內,大概就是京師貧民窟吧。街衢沒有公廁,坊內也無人管理,走了幾步但見穢臭溢滿溝渠。

幸虧這是冬天,若是夏日必是惡臭。

林延潮掩着袖子,踏着積雪走進巷內。巷子左右的屋舍都很低矮,但因巷子太窄的緣故,反而屋檐還擋住了陽光,故而巷內實是又暗又陰冷。

來到林誠義家門前敲了門,一名四十多歲的下人給林延潮開了門,然後入內稟告。

林誠義走出門來,林延潮見了立即行以弟子禮道:“弟子林延潮問先生安好。”

林誠義見了林延潮來了,哈哈大笑道:“延潮是你啊,安好,一切安好,你今日怎麼有空來了?”

林延潮道:“掛念先生,故而就來了。”

林誠義看林延潮手裡提着禮盒頓時板起臉道:“來就來了,與你說過不要備什麼禮,爲師這裡一切都還夠用。”

林延潮之前也上門拜訪過林誠義,並贈了兩百兩銀子給他。但林誠義卻堅決不要林延潮所贈的銀子。

但是林延潮見林誠義口中說爲師這裡一切都夠用,但見屋裡擺設卻十分簡陋,這麼冷的天連一個炭盆都沒有。林誠義身上的棉袍不起眼的地方,都打了好幾處補丁。

林延潮記得林誠義是很重儀表的,當年給自己教書時長衫連一處褶皺都沒有。

林延潮見此不由一陣陣心疼,立即道:“並非什麼重禮,這幾日天寒地凍,過了冬至還會更冷,弟子怕先生寒腿又發作,故而特送了些木炭。”

林誠義聽此神色緩了緩,但又道:“延潮真有心了,好了,木炭錢幾何?爲師算了錢給你。”

林延潮立即道:“先生,弟子在內閣當差,木炭由惜薪司所供,因在翰林院掛職,工部又給了一份木炭。這些木炭弟子沒費一文錢,若先生要算錢給弟子,弟子真是無地自容了。”

林誠義聽了這才鬆了口氣道:“原來如此,延潮你是爲師最得意的弟子,爲師不求你將來能如張江陵般位高權重,官居一品,但亦希望你能如海剛峰那般作一名清廉的官員。”

“所以你懂得爲師的意思嗎?本朝官員官俸微薄,你身爲京官花錢的地方多,還有一大家要養,故而爲師絕不能要你的錢。”

林延潮聽林誠義這麼說,眼淚差一點掉出來。林誠義生活窘迫到如此地步,還不要自己一文錢,是爲了讓自己作一名清官。

外周雖寒風蕭瑟,但林延潮心底卻是一片暖暖的道:“多謝先生之言,弟子必謹記在心。”

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序幕(恭喜孤鴻夜飛版主成爲盟主)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五百七十二章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發個單章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五百八十二章 舌戰羣儒(上)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一千六十章 辦報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五百八十七章 不打不相識四百四十九章 滿分的逼八百三十五章 賢侄一定幫幫我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第兩百六十五章 本官就是驢脾氣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五百零二章 返家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七百一十六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八百一十七章 真相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六百八十九章 潘晟被免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第兩百七十八章 拜見申時行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六百零九章 報復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真香七百零五章 託付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七百一十四章 販售私學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四百七十八章 足以心安八百五十七章 館選八百九十章 投書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