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

於是林延潮就先隨徐火勃去他家中一觀。

九仙山在省城西南,與東南提學道所在的烏石山對峙並立,猶如省城的兩闕一般。

山上古蹟甚多,留下不少文人騷客的題跋。山上還有一塔,此塔名爲定光塔,在嘉靖十三年時遇雷火,二十七年時重建爲七層八角磚塔,塔外敷白灰,又名白塔。

遠遠望去青山聳翠,古塔峭拔。

易園就在山麓,依山而建,其院遠往來之通闕,僻處小巷深處,雜廁於民居之間,是一處鬧中取靜的好去處。

徐火勃先道:“林解元,前面就是我家,你先慢行,我入內通稟一聲。”

林延潮點了點頭,當下徐火勃先走,自己在僻道中慢行,不久來到園子前。

但見一位穿着錦袍的中年男子,與徐火勃及兩名少年站在園門外。

林延潮連忙上前幾步,先是行禮。

那中年男子亦是行禮道:“解元郎能光臨寒舍,實是蓬蓽生輝。”

林延潮知對方乃徐火勃之父徐?道:“不敢,徐兄不嫌棄在下打攪就好了。”

那中年男子對兩位少年道:“熥兒,熛兒,你們一直說要見林解元,而今林解元來了,還不拜見!”

當下他一旁兩名少年一併行禮道:“見過林解元。”

林延潮問過徐火勃,知其兄名爲徐熥,十二歲即成爲閩縣生員,去年鄉試試水,結果沒中。至於弟弟徐熛還在蒙學之中。

林延潮取了兩串翡翠珠子給兩位少年道:“初次見面,未備厚禮,這兩串珠子拿去把玩吧!”

徐?開口謙讓,不過最後還是收下,兩位少年都是很高興。

當下徐?請林延潮入內參觀。

進入大門先是起居的寢室,寢室後有樓三楹,曰紅雨樓。紅雨樓即徐家人讀書藏書之地。紅雨樓二樓置書,一樓讀書。紅雨樓旁還有一樓。名爲柿葉山房,聽說是藏書刻書之用。

這紅雨樓在明末很有名,連錢謙益,馮夢龍都來此借過書。幾可與天一閣媲美。

一行人沒有先去紅雨樓看藏書,而是繞過樓後,南面有園半畝。

林延潮擡起頭,但見園牆門額寫着退思處三字,左右對聯。竹裡靜消無事福,花間補讀未完書。

林延潮不由點點頭,徐?對這對聯顯然十分自得問道:“解元郎覺得如何?”

林延潮道:“有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等心遠地自偏的情懷。”

徐?大喜道:“解元郎真我的知己,來裡面請,更有妙趣。”

林延潮當下與徐?一併遊園,但見園內栽種着無數花木,徐?道:“園內惟竹最繁,素竹彤竿。清風時至,天籟自鳴,在此讀書再好不過了。”

說着徐?帶着林延潮遊遍全園,但見園裡綠竹猗猗,拱橋流水,曲徑迴廊,假山雪洞,地雖不闊,卻是十分精緻。

林延潮十分滿意對徐?道:“此園借景山間,有山有水有石。古人云石令人古,水令人遠,擇此地來辦雅集再好不過了。”

徐?哈哈笑着道:“那社集的事,就這麼說定了。這是我徐家的榮幸啊!”

這不意外,明末官紳都十分大度,建立了好的園林,平日都肯借給百姓來參觀遊玩,至於辦這雅集之事更是不在話下,同時還能助他在士林之中留下一個好的名聲。

說定了此事後。衆人一併回到紅雨樓。

林延潮與徐?就聊了起來,這徐?,字子瞻,舉人出身,任過茂名儒學教諭,後郡教官試復第一,於遷爲永寧縣縣令,現剛剛致仕,其能詩及書,著有徐令集,周易通解等書,幾乎著作等身,乃是閩中士林中十分有名的儒者。

除了著書外,徐?也最喜藏書。

徐?道:“他人中舉爲官後,多喜求田問舍,愚兄則不然,家可乏良田,卻不能少經史,就算讀書學問不成,藏書也可留待後人。故而爲官多年,那點薄俸都拿來買書了,但愚兄買書不是爲了束之高閣,而是希望有一日能將書中學問刊刻於世。”

林延潮道:“藏書不如讀書,讀書不如刻書,讀書爲己,刻書澤人。此爲大功德也。”

林延潮說的是心底話,自己也是個愛書之人。天下凡愛書之人,都可以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徐?亦是正色道:“解元郎說得好啊,你這個朋友,我徐某人是交定了,勃兒你過來。”

徐火勃依言走到徐?摟身邊,

徐?摟着徐火勃道:“林兄十五歲中解元之事,在本府已是傳開了,餘兄實在佩服解元之大才。餘兄這個兒子雖不成器,但是卻有好學之心,平日常手不釋卷,對解元郎學問人品十分敬仰。所以想請解元郎看在小兒這份心上,將他收爲弟子,我徐家感激不盡。”

林延潮聽徐?這麼說,也感受到他誠懇之意,喝了口茶笑着道:“非我不願教弟子啊!只是這老師不好當,有句話是‘課少父兄嫌懶惰,功多子弟結冤仇,’這裡裡外外都是要得罪人的。”

聽林延潮這般說,徐?父子四人都是大笑。不過林延潮既沒有答允,也沒有拒絕。

徐?道:“小兒盛意拳拳,還請解元郎答允吧。”

林延潮看向徐火勃,見他不敢看自己,一副忐忑的樣子,雙手在那扭着衣角於是道:“在下當初不是不願教令郎,只是怕平日讀書,沒有空閒,誤人子弟罷了,但既是徐兄親開尊口,那在下也只好恭敬不如從命了。”。

徐?聽了大喜,對徐火勃道:“既是林解元答允,從此以後,你要好好聽林解元的話,懂了嗎?”

徐火勃點了點頭,興奮之情表露臉上。

其兄長道:“還不與解元郎敬茶。”

徐火勃這纔會意端茶向林延潮行禮。

林延潮笑了笑,將茶水接過喝了一口道:“爲師學問談不上精神,一言貫之就是八個字‘讀百家書,成一家言’。”

徐火勃畢恭畢敬地道:“老師之言,弟子必行之終身。”

喝了此拜師茶後,於是二人正式定下師生名分。

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第一百九十二章 尾生之行五百五十五章 臺階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威勢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給我吊起來(一更)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七百六十章 拍門哭諫(二合一)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八百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家人,同窗和老師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隱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六百八十九章 潘晟被免五百零七章 家宴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一千二十四章 恩榮宴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談話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七百二十七章 走馬薦良才(第一更,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談話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第六章 離家求學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發個單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書院雜誌第十章 趕出社學九百五十章 價碼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