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

以上一世的經驗來看,每涉明穿小說,必普及錦衣衛,東廠的可怕厲害之處。

這二者是士大夫的天敵,故而讀書人無不憤慨,在各自筆記裡大書錦衣衛,東廠之過。但是實際上但凡痛恨的,必爲害怕的,若非士大夫那麼畏懼錦衣衛,何必浪費筆墨大書其過。

而黃碧友剛纔竟是出言調戲這位錦衣衛百戶陸鳳梧陸大人,簡直是不知死活。

林延潮估計黃碧友墓誌銘上要這麼寫。

初從文,數年不中;後發奮,遂有所成,偶遇一錦衣衛百戶陸某,諷之,卒。

唉,這都是命啊!

林延潮看了一眼二人內襯的雲錦,多半是傳說中的飛魚服,於是道:“原來是陸大人,不知來此有何公幹?”

陸鳳梧板起臉道:“林解元,朝廷有令,不許十人以上講學,羣聚徒黨,否則拿至官府是問!”

一句‘官府是問’,換了其他讀書人,早就嚇得魂不附體了。

但林延潮卻心想拿至‘官府是問’對旁人而言,嚇得不行,但對自己卻是不怕。

從後世看多少大多少大文件,到這一世當初爲了與大娘打官司,詳讀大明律,林延潮知道,凡讀官府法令最重要是見微知著。

如這一句不許十人以上講學,羣聚徒黨,否則拿至官府是問,即可見端倪。

衆所周知,到了生員一級,對官府已是有用刑豁免權了,見官不拜,不可受刑,所以生員抓拿至官府,有什麼意義,知縣最多問幾句話,就將你放了。更不用說自己乃堂堂舉人,見了知縣也可平起平坐。

所以讀這一條發令。林延潮知道朝廷針對的是沒有功名的普通讀書人,防止這些人聚衆造謠生事。

若是朝廷是針對生員的?那麼朝廷頒佈這一條法令就不會這麼寫,而是改爲不許十人以上講學,羣聚徒黨。違者着督學革去功名,再拿至官府問罪。

門道都在增刪幾字之間,和八股考試裡的小題,截搭題的答題訣竅是如出一轍的。

懂得了這個,錦衣衛再牛逼。也要按照規矩辦事啊,何況眼下錦衣衛的權勢,遠遠當初錦衣衛指揮使陸炳在位時了。

當下林延潮笑了笑,不卑不亢地道:“這位大人說的是,但我等在此,不過談論時文八股,如這位翁兄,陳兄,還有本地東道徐兄,與在下都是孝廉。還有不少人也是生員,我等都是忠於朝廷,何來羣聚徒黨之說。”

陸鳳梧聽林延潮這麼說,眼珠一轉,與部下對視一眼,露出幾分難辦的神色。

林延潮察言觀色,知自己說的沒錯,當下朝陳行貴點了點頭。

陳行貴會意,當下從兜裡取了一袋錢塞在陸鳳梧的手底。

陸鳳梧掂量了一下,頓時臉色好看多了。當下點點頭道:“方纔聽解元郎約法三章時,說不許糾結社員,滋擾官府,陸某早就釋然了。何況林解元才學和人品。陸某一貫是敬重的,這一次陸某來,也是奉了上面的意思,順路看看,沒有別的意思,回去自會如實稟告。”

林延潮與陳行貴相視一笑。林延潮拱手道:“那要多謝陸大人照顧了。”

陸鳳梧亦是抱拳道:“好說好說。”

當下林延潮與陸鳳梧聊了幾句。衆人立即有說有笑。陸鳳梧在林延潮面前十分恭敬,絲毫不似兇名在外的錦衣衛。於是林延潮,讓陳行貴送走了陸鳳梧,既是送上門了,就不能放過,攀上交情,說不定什麼時候這人脈還能用得上。

陸鳳梧走了後,黃碧友心有餘悸地走來,與林延潮,陳行貴問道:“這位陸兄是什麼人啊?是不是官差啊?”

陳行貴笑了笑道:“不是。錦衣衛而已!”

黃碧友聽了陳行貴前半句還好,後半句頓時腳軟掉。

“快扶我一把!”黃碧友雙腳顫抖道。

林延潮故嘆了一聲道:“這位陸大人,方纔臨走時說,對黃兄你印象很深啊!”

黃碧友幾乎都有哭音了道:“宗海,都到這時候你別嚇我了,好不好?”

林延潮道:“沒有啊,實話實說而已。你說那陸士龍癖,還不錯啊。”

黃碧友垂下頭道:“我只是這麼一說罷了。”

“還不止呢,”陳行貴嘿嘿一笑道,“那句鳳棲於梧桐對雞旋於芭蕉,對仗十分工整,這兩句真乃是千古絕對啊!好文采,好文采!黃兄你平日有如此文采,我等平日怎麼沒看出來呢?”

陳行貴補刀之後,還伸出大拇指來。

黃碧友此刻一頭撞樹上的心思都有了,當下道:“陳兄,林兄,莫要取笑,莫要取笑。”

見黃碧友如此,林延潮與黃碧友當下對視一眼,都是哈哈大笑。

“你們還笑!”黃碧友當下一副誤交損友的表情。

後來衆人得知錦衣衛秘密刺探社集之事後,都是驚訝,甚至害怕,待聽林延潮三言兩句就化解後,這纔是放下心來。

經歷錦衣衛這一場小風波,並沒有起多大的事。

當日文林社雅集後,衆讀書人都覺得不虛此行,都是向林延潮這位社首投貼,要入文林社。

林延潮看了名單,與會百餘名人,要加入文林社的足足有八十餘人,其中竟還有一位舉人,以及十二三名生員,還有易園主人徐?,也向林延潮提出要加入文林社。

於是林延潮將這些舉人,秀才們留下談了一番。

林延潮要擇人加入文林社,也需人品敦厚,價值觀比較相近的人才。如何選拔,這也就是後世hr的工作。

接人待物三分鐘,有的人精,一下子就可以將人看到骨子裡去。

當然在這個時代,將這一套統稱爲相人。

曾國藩曾專門寫過一本冰鑑,專提相人之道。

林延潮雖沒讀過冰鑑,但兩世爲人四十多年的閱歷,看人自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彼此相談幾分鐘,再與翁正春,陳材二人商議,三人一致答允後,就招此人入社,這也是當初林延潮定下的社規。

當下林延潮篩選了一番,邀請那名舉人,以及六名生員一併入社,至於徐?也是一併入社。

九百七十章 羊報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五百三十章 回京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交換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八百五十二章 桃李天下第八十一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第四百零四章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後私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六百九十八章 順水人情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第三百六十九章 請教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七百九十六章 下城來談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大結局上篇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八百三十五章 賢侄一定幫幫我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四百七十章 牛人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五百零二章 返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發個單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文章和爭執八百二十九章 你敢陷害我六百二十五章 林學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