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

經天子質疑,陳矩出聲道:“臣竊以爲兵臣與禮臣在朝鮮之事意見相左,故而各有主張。但其心都是爲了社稷,爲了我大明的長治久安。”

“兵臣以爲朝鮮封貢事敗起於晉州之戰,但內臣竊以爲晉州之戰到底打得如何?禮臣還未有詳細的戰報,兵部也沒有堪查,兵臣也只是道聽途說而已。此事之前在平壤之戰有教訓。內臣以爲還是應先復堪晉州城之役然後再行定奪。”

張誠,田義本以爲陳矩會爲林延潮開脫,但哪知他將話題突然拋開,直接改定爲晉州之戰的真僞。

沒錯,平壤之役時,李如鬆的軍功遭到了御史們的集體質疑,比如殺敵過萬,實在令人無法置信。

即使李如鬆拿出一千六百多首級也是被認爲殺良冒功,所以這一次晉州大捷,林延潮上疏言滅敵兩萬倭寇,繳獲不計其數,僅以戰果而論還在平壤之戰的兩倍以上。就令人有些不可置信了。

張誠道:“啓稟皇上,臣認爲陳矩言之有理,不僅要防止重蹈平壤之役覆轍,更重要是朝廷不能讓邊軍將士寒心,若禮臣是因打勝戰而降罪,那麼朝野會有人喊冤,若是禮臣是因虛報戰功而降罪,那麼朝野上下則稱陛下聖明。”

“因此內臣以爲晉州之戰真假如何,甚至勝果如何?可以讓兵部,都察院堪定再議。”

“那堪定之後呢?”皇上反問。

“晉州之戰若真有欺瞞之處,甚至以敗爲勝,那麼當二罪並罰治禮臣林延潮之罪,這是毋庸置疑的。若是勘定屬實,則再行議定不遲!”

聽陳矩之言,張誠,田義二人都是道:“臣附議。”

“臣也附議。”

天子點點頭道:“晉州城之役,林卿以三萬之衆破敵九萬,確實令朕將信將疑,聽陳伴伴這麼說,朕就有主張了,就派官員至晉州復堪。六科,都察院,兵部,另外再從山東,遼東兩處抽調官員,還有張誠也派遣錦衣衛覈實此事再行回報!”

衆人沒有料到天子如此鄭重其事,對於戰報進行部分虛誇是將領們打戰一貫的舊習,甚至還有掩敗爲勝的例子。

而林延潮殲兩萬的戰報,衆人看來都有些水分,但隨着石星上疏抨擊,此事卻不得不查。當然治你罪名的不是違命出擊,而是虛報戰功。

所以陳矩提出此事是要林延潮命啊!不知他爲何會有如此主張。

故而次日,朝廷派五個衙門官員前往朝鮮的事,已是傳開。

同時朝廷對於石星的彈劾不予批駁,對林延潮奏功不予嘉獎,這其中傳達的意思,已是很顯然了。

於此同時,晉州城之役虛報戰功的傳聞也是在京中大街小巷中傳開,對於不少對晉州之戰破敵九萬,殲滅兩萬本就抱着懷疑的官員百姓而言,這樣的傳聞也漸漸有了市場。

以往晉州之戰如此的勝果,早就被朝廷大肆宣揚了,但這一次卻意外陷入了緘默,甚至連一向喜歡評論時事的皇明時報與新民報同時也陷入了沉默。

與此相反的是,晉州之戰的消息傳至倭國後,卻引起了全國上下的震動。

這樣的震動甚至堪比當年元軍登陸九州。

當時豐臣秀吉正在名護屋召見沈惟敬。

之前沈惟敬與徐一貫,謝用梓等抵至名護屋後,豐臣秀吉對明國使團進行了盛情招待,命人帶着他們遊山玩水,而另一面向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長授意對晉州城進行攻擊,屠朝鮮百姓。

當宇喜多秀家覆命說已經包圍了晉州城旦夕可下時,豐臣秀吉這時纔派出了外交僧玄圃靈三與明國使者進行談判。

玄圃靈三還是老一套將日本入侵朝鮮的罪責都推到朝鮮身上,然後說太閣如何如何仰慕明朝,只要雙方和議一成,日本甚至肯爲明朝的馬前卒征討韃靼。

當然除了利誘還有威逼,玄圃靈三說明朝若是不許,那麼太閣將親率二十萬大軍到遼東地界與大明皇帝進行深一步的友好協商。

徐一貫,謝用梓二人都被對方這樣誇大的口氣給嚇到了,

但沈惟敬則繼續大言不慚地說,明朝也有七十萬大軍橫於遼東歡迎你們倭軍隨時參觀訪問。

沈惟敬屢屢提及明國七十萬大軍來威脅,這雖是老調重彈,但對於倭國上下卻非常有作用。這令玄圃靈三不得不掂量再三。

雙方談判僵持了一段後,最後沈惟敬拿捏住日本人的底線,說你們如果繼續這樣的談判,我們肯定是不答允的。

玄圃靈三如實回覆豐臣秀吉,然後告訴沈惟敬,我太閣大人有大量,咱們可以退一步,在割讓朝鮮四道與明朝和親這兩個條件中,只要二選一就可以達成議和罷兵的協議了。

沈惟敬說此事可以回去轉奏,是否答允要看明朝皇帝的意思。

玄圃靈三聽完沈惟敬的說辭表示了不滿。然後玄圃靈三這邊卻是屁顛屁顛的與豐臣秀吉的心腹軍師黑田孝高商議。

黑田孝高在徵朝之初是作爲徵朝總大將宇喜多秀家的參謀兼後見役(類似於太子師傅),但是黑田孝高卻一直反對豐臣秀吉對朝征戰之事。

黑田孝高因此被豐臣秀吉召回日本,其爲避免豐臣秀吉的怒火而出家,法號如水園清。

不過黑田孝高的智謀,仍是豐臣家或是整個日本最值得他人借重的。

玄圃靈三與黑田孝高說,豐臣秀吉準備以晉州之戰的結果嚮明國使者施壓,逼迫對方達成條件。

黑田孝高聞言則搖了搖頭言,若是當初用前田利家,德川家康爲主帥徵明,事尚有可成,但現在小西行長與加藤清正勢同水火,宇喜多秀家又威望不足,敗因早已種下哪裡會有勝算。

黑田孝高建議乘着現在還有優勢,早早與明軍議和,否則將來就晚了。

玄圃靈三沒有相信,結果真等來了晉州之戰敗北的結果。

不僅敗北,日本還敗得極慘,小早川秀包,加藤清正被俘,還有大谷吉繼等數名大將戰死或切腹自殺。

小西行長,伊達政宗向大本營求援說,敗軍返回釜山後已無戰心,四面都被明軍朝鮮包圍(其實並沒有),懇請豐臣秀吉速速派援軍或者戰艦接應,否則十餘萬大軍將不能生還日本。

玄圃靈三看此回報是大吃一驚,他真沒有料到等來等去居然最後等來這個結果。

Ps:年末事忙更新少,後面會補足。

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第一百六十七章 學風如此(一更)九百零七章 聖旨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八百零五章 君子小人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一千七十章 正推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首席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一千兩百零九章 支持與反對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六百六十四章 直起居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九百二十五章 主政一方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第八十二章 岳丈來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五百一十章 恭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第一百六十七章 學風如此(一更)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第七十八章 背書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一千一百章 出山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第二十九章 送信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