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

官印分爲官職印與官署印,此外就是御寶,就是皇帝的印信。

官職印是官員個人印信,這裡林延潮所提的部印就是官署印,整個禮部唯有一枚,乃正堂所有,至於堂印則是官職印,這是每名官員人手一枚的,這些一併由禮部鑄印司管理。

對於林延潮而言這部印就是禮部印,就是權力所掌,一切禮部所出的公文唯有加蓋官署印信方纔生效。

一名官員離職,稱之掛印,意味着他放棄了手中權力。

若說內閣是主決策,那麼禮部就是主行政,故而禮部印的使用,對於林延潮而言是頭等第一大事。

比如一份從禮部發出的公文,所具有的公文格式,都是已經框死了規程。

首先公文上要有部印,然後是兩位侍郎之一的堂印。這是官印一直以來的使用制度,官府印信必須由正官與佐貳官共署,各自劃字,共同判署方可。

儘管明朝的官場制度,佐貳官權力遠遜色於正堂,但官印之制保證了正堂與副僚之間能夠相互監督。

這只是地方省府的官印使用制度,但上到六部僅僅有佐貳與正堂的部印堂印不夠,還需請有司之司印。

有司司印並非在四司郎中之手,而是在員外郎手中。司印必須由員外郎蓋印,郎中監督。

如此還是不夠,最後的公文上還必須有主事畫押,該司司務吏畫押,都吏畫押,如此的公文才能明發。

至於林延潮方纔所言,言先見堂印,再見部印也是官員蓋印的流程。

因爲公文一般而言由下草擬,由上覆核,越級上報是官場大忌。

若是下面官員先找林延潮蓋了部印,然後再找侍郎,有司官員蓋堂印司印,那麼下面的官員是蓋還是不蓋?

當然一般而言下官的官吏不會這麼不懂事,但萬一遇有林延潮不在衙門,或者是與哪位侍郎有什麼不和。

所以林延潮此話一出,等於明確了規矩,有司官員沒有過堂印,就不要來請部印了。

聽了此一言,黃鳳翔點了點頭,而趙用賢神色也是好看了很多。

對於趙用賢而言,林延潮此人私交雖與自己不好,但公是公,私是私,在衙門公事上至少目前來看他沒有爲難自己。

而林延潮心底也有計較,他也不怕趙用賢翻臉,若對方真的不配合,他大可繞過趙用賢,一切公文由黃鳳翔署堂印就行。

所以由此也看出明朝六部的決策方式,一封公文只要有正堂或任意一名侍郎同意即可,也就是三分之二的票數便能執行,但正堂有一票否決權。

聽林延潮一言,黃鳳翔當即道:“沒有異議。”

而趙用賢則撫了撫須,淡淡地道了句:“且當如此。”

林延潮將趙用賢臉上的神情看在眼底,然後道:“至於各司裡……”

林延潮話音頓了頓,但見各司官員無不身子前傾,露出洗耳恭聽的態度。

“……各司掌印官員必須在司用印,不可私自攜印回家,另外用印時司裡的事務官務必到場,用印之後再行畫押!”

“謹遵大宗伯之命。”

然後林延潮道:“至於四司事務,儀制司以後由左宗伯分管。”

儀制司郎中徐即登以下員外郎,主事一併起身稱是。黃鳳翔臉上微微掠過一絲笑意。

“祠祭司以後由右宗伯分管。”

祠祭司郎中蔡逢時率司裡官員一併起身領命。趙用賢依舊是黑着臉。

“精膳司也請左宗伯分管。”

精膳司郎中陳泰來與衆官起身稱是。

“至於主客司事務繁雜,本部堂打算則由二堂兼管。”

聽林延潮這麼說,衆官員露出大惑不解的神色。這是什麼意思,兩部兼管,還是兩部都可以不管?

但是明白人都知道林延潮的用意,林延潮當初任禮部侍郎就是主管主客司,兩堂兼管的意思,就是本部堂親自來管。

主客司郎中俞士章片刻後即明白了林延潮的用意,當即率司裡衆官員起身領命。

當即各堂各司的事情林延潮都吩咐完畢,衆官員於是起身告退。

走出正堂大門時候,衆官員都是三三兩兩的在一起議論,感嘆林延潮這新官上任之三板斧。

而精膳司郎中陳泰來與趙用賢二人齊行。

陳泰來見趙用賢一肚子氣當即道:“定老無需着惱,這林三元年少得志,正是氣盛之時,現在又兼大宗伯掌禮部事,此誠不可爭鋒。”

趙用賢捏須道:“老夫豈有不知,老夫並非惱他科名在你我之下,也不是惱其剛愎自用,而是他乃申吳縣之心腹。他到任第一日,即拿老夫立威,其意在於阿諛政府,畢竟天下皆知老夫乃申吳縣的眼中釘,同時他林侯官也可報當初廷議上老夫沒投他一票之仇。”

“原來如此,還是定老看得通透。看來大宗伯這心胸……”,陳泰來下意識地看了看左右

“……的名聲果真不假,若是他以後掌部處處與定老爲難如何是好?”

趙用賢擺了擺手,傲然道:“老夫當年連張居正都不怕,又何懼此黃口小兒。”

陳泰來生起一絲憂慮道:“定老,其實我看大宗伯行事其實還是有分寸的,比如他說見堂印則部印出即是一條良法,沒有侵吞事權之意,至於左右宗伯分管各司朝廷向來沒有這個說法,而是由部裡決定。以往大宗伯任右宗伯時分管二司,那是沈大宗伯要與他結個善緣,並不是陳規,至於現在定老身爲右宗伯暫署理一司,也是常有的事。由此可見大宗伯還是按規矩辦事的。”

聽了陳泰來的話,趙用賢的臉色好看很多,但面上還是道:“現在說什麼都還太早,我等還是聽其言,觀其行吧!”

“正是如此。”陳泰來笑了笑,然後擦了擦額上之汗。若趙用賢與林延潮起衝突,他就要面臨站隊的問題,他是萬萬不願意得罪林延潮的,現在能勸得趙用賢忍耐一時,那就是最好的。

陳泰來又生怕趙用賢不懂,於是繼續敲邊鼓道:“自成化、弘治以後,禮部尚書率以翰林儒臣爲之。其由此登公孤任輔導者,自蓋冠於諸部焉。林侯官又如此年輕,將來遲早是……”

趙用賢明白陳泰來所言意思,禮部尚書向來爲翰林爲之,雖說實權是六部最小,但由此位登輔導重臣是冠於六部。

因此每一位禮部尚書將來之前途不可限量。

而此刻正堂之內,該堂屬吏已是一併拜見過林延潮了。

林延潮看了看在場都是在衙門裡老吏了,這些人他一時動不得,還是隻能讓他們在衙裡辦事。

不過林延潮既身爲正堂,沒有心腹怎麼能行。

參拜之後,衆人即散去各自做事,正堂孔目姓徐,已是伺候了好幾位正堂官了,現在正恭恭敬敬立在林延潮一旁。

林延潮想了想道:“先將堂上當該吏,貼吏的工食薄拿來。”

徐孔目立即取來雙手奉上。

林延潮過目了一遍然後道:“正堂屬吏爲何這麼多?”

徐孔目陪笑道:“回稟部堂大人,每位大宗伯拜印上任後都要從左右衙門,或者是外面調些人進堂,故而日積月累下來正堂的屬吏自然而然就越來越多了。”

林延潮將工食薄一合,心想這也是不稀奇,就如同現在領導上任都要自帶司機,秘書一樣。古代衙門裡也是如出一轍。

當然這些屬吏也不好革退,能進禮部的吏也不是沒有背景的,何況其中不少還是前幾位禮部尚書指定的人,林延潮不能掃他們的面子。

不過自己的心腹還是要用的,林延潮第一個想到以往的曾孔目,這個人是自己以往用慣的,但現在他在黃鳳翔手下任孔目自己不好明目張膽的挖牆腳。

林延潮想了想道:“這樣吧,我寫一個條子,你從左右衙門調幾個人來,至於月後就要進行考課,到時我會革除幾個人力不能勝任的,調一些人到左右衙門任個清閒差事也好。”

徐孔目當即道:“卑職謹遵部堂大人鈞旨。”

林延潮笑了笑道:“好了,下面說一說部印用印之事。”

“堂上以後遇鈴印之事時,本堂掌印要將印匣請出至堂上,然後值堂吏日主事,掌稿筆帖式都要到場。若是本部堂不在衙門,有司官員用印要視本部堂的銅牌方可,切記牌出則印入,印入則牌出。”

因爲部印必須在衙署中,即便林延潮身爲禮部尚書也是不能隨身攜帶的,所以有時候林延潮不在,下面官員又要用印怎麼辦。

那必須下面官員稟告林延潮後,由林延潮出借用印銅牌給這名官員,然後讓這名官員持銅牌到正堂上請掌印官吏蓋印。蓋了部印之後,這名官員必須立即將銅牌交還給林延潮。

這一制度在北宋之時,就已經啓用。

林延潮與曾孔目吩咐的都是如何如何用印的話,這些說起來可能很不起眼,在外人看來林延潮身爲二品大員,到任第一日卻關係插手這些小事。

其實不然,爲官第一要嚴謹,而衙門裡必須要有行之有效的制度。

這些事是林延潮接任禮部尚書後,要辦的頭等之事。

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八百九十九章 無恥之尤六百九十八章 順水人情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第一百零九章 反擊流言(第一更)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七十章 正推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六百六十九章 撰起居注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一千六十二章 出缺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第七十五章 府臺巡視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五百一十九 來客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第兩百三十五章 申時行(二更)第三十章 奇才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爲本書盟主)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一千零五章 歲初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六百章 自陳表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城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一千四十章 交換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七百五十四章 首輔(謝豪豬tyz書友盟主)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九百六十三章 考語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懇請出山七百五十五章 救與不救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