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章 真有這一天

兩名下人正服侍林延潮更衣,除下大紅鬥魚袍,官帽官靴,換上了家居燕服。

這幾年過着養尊處優,衣來伸手的日子,不知不覺令林延潮剛到中年就有些發福的趨勢。

下人奉茶之後,林延潮摒退左右,向陳濟川問道:“此人怎麼如此硬氣?”

“回稟老爺,各種手段都用了此人就是不吃,口裡說一定要見老爺一面。”

“哦?都用了什麼手段?說來聽聽。”林延潮來了興趣。

陳濟川道:“他不是餓得不行了嗎?我擔心他餓死,就派人到他的柴房旁升起火爐,大魚大肉的吃着,還好幾個人勸着,換了別人如何忍的?但這傢伙一聲不吭。”

“老爺此人若是真死了,丘師爺那邊恐怕不好看。”

林延潮放下茶盅道:“看來倒是一個硬骨頭的人,那我不妨耽誤一點功夫,見見這樣草莽豪傑。”

當即陳濟川隨着林延潮來府裡一處偏僻柴房裡,柴房外有兩名家丁看守。林延潮從窗外看去,但見柴房裡雖昏暗,可隱約見一個男子正臥在柴堆上。

林延潮令陳濟川候着門外,自己舉着油燈走入了柴房。

油燈點亮了昏暗的柴房裡,但見此人一陣掙扎,手腳上的手鐐腳鐐一陣響動,從柴堆之上強撐起身來。

對方問道:“敢問來人是部堂大人嗎?”

林延潮在此人面前三步站定,但見對方顴骨高聳,臉頰深陷,不過仍可看出此人身材骨架很大,但已餓得奄奄一息。

林延潮點點頭道:“你猜得不錯。”

對方精神一震道:“果真是部堂大人,小人當年曾遠遠見過部堂大人一面,今日蒙得賜見實是三生有幸。不知部堂大人可否給小人點吃的喝的。”

林延潮失笑道:“你不是絕食嗎?”

“部堂大人肯賜見一面,小人今日又何必死!”

林延潮笑着道:“好。來人除了他的手鐐腳鐐。再給他些水和餅子,不要太多。”

鍾騾子三下五除二吃完,拍了拍肚子然後道:“部堂大人,此來可是相信我鍾騾子的誠意了吧。”

林延潮笑了笑道:“我倒是很想知道你誠意對我有何用。”

鍾騾子一拍胸脯道:“回稟部堂大人,這戶部雲南司,通州倉場,坐糧廳,我鍾騾子都能說得上話,另外臨清以北運河上我還有三千兄弟。”

“口氣不小。”

“小人沒有半字虛言。”

“那你來找我作什麼?”

那鍾騾子道:“有人要買我的命,此人姓呂,乃是通州有名的掮客,半個抵京的漕糧都通過他爲中介,方可入倉。他買通人查清了我的底細,只要一句話我就沒命。”

“你的底細是?”林延潮聞言笑了笑,示意對方繼續說下來。

鍾騾子嘆道:“我是羅教的人。”

“難怪如此,”林延潮點點頭,“你們要知道朝廷裡不少官員對你們有所偏見。”

鍾騾子道:“大宗伯不要誤會,我們子弟都是運河上貧苦人家出身,大家聚在一起,並非爲了生事,而是大家能相互扶持,不被貪官污吏,地頭蛇欺負,大家能夠有一口飯吃,能夠活命。”

林延潮道:“朗朗乾坤之下,朝廷哪裡有那麼多貪官污吏?就算有,你鍾騾子既認識戶部雲南司,通州倉場,坐糧廳,手下還有三千弟兄,直接向朝廷陳情就好了。”

鍾騾子聞言苦笑道:“大宗伯所言……所言極是。但是現在有人卻往我們潑髒水,說我們以拜羅祖爲名結社意圖對朝廷不軌。”

林延潮道:“只要將話說開了,就沒什麼事。好了,之前囚你在此,是因爲不清楚你的底細。”

“現在我不會拿你見官。因爲朝廷現在暫時沒有爲難你們的意思。但是我也要好言相勸你一句,要約束子弟,不爲禍地方纔是。”

“好了,你可以走了。”

鍾騾子聞言大聲道:“大宗伯明鑑,若是你不出手相救。我鍾騾子一人無妨,我那的三千弟兄就要遭難了。”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你的弟兄任意一人不過平民老百姓,但聚集在一起就不能等閒視之。本朝以嚴法肇始,眼下雖對民間幫會縱之以寬,但不意味着將來也是如此。你們若真的遵紀守法,朝廷不會有二話,但你們卻以此爲幫會,聚衆對抗朝廷爲實。那麼吾身爲朝廷命官不僅不會替你們說話,更要免得引火燒身。”

鍾騾子聞言負氣道:“如此請恕我鍾騾子來錯地方了,我本以爲部堂大人是一位能夠爲民請命的大人呢。”

林延潮冷笑道:“你不用拿言語我激我。本部堂不會吃你這一套。”

鍾騾子神色變了變,然後磕頭道:“部堂大人!我們現在確實是走投無路了。”

林延潮道:“你現在性命捏在本部堂手上,一句話即可奪去。其實本部堂亦甚是可憐你們,你們沿河的弟兄每年在水上討生活,風裡來雨裡去,吃了多少辛苦,但大多數錢都給官吏倉吏,保家掮客,閘官經濟,車戶腳伕,僱夫鬥甲賺去,最後到自己兜裡能剩幾個錢?”

“你們以拜羅祖爲名,自命糧船幫自保,想不被沿河的貪官污吏欺負。但是你們行事詭秘,不少弟兄在刀口上討口飯吃,我固然知你們糧船幫的弟兄義氣深重,但越是如此朝廷越不待見你們,連沿河不知底細的百姓也懼怕你們,此中滋味着實難受。”

鍾騾子聞言不由道:“部堂大人這話說到我鍾騾子心底去了,彷彿部堂大人就在水上生活過的,小人嘴拙,部堂大人是文曲星,怎麼會操這下九流的賤業。”

林延潮穿越前對所謂漕幫鹽幫的認識,來自戲說乾隆的電視劇。

雖說是戲說,但漕幫卻是真實的。

朝廷上對漕運有一套規矩,但民間漕運又是一套規矩,各樣的漕規最後都是食利者用以吸食百姓。朝廷也想改變民間漕運的待遇,反而越改越差,最後朝廷的規矩無法落於實地,導致漕政一日敗壞甚是一日。

明清之時,朝廷對漕運實已經無力整治,但南糧北運又是國策,如何辦?

最後漕政也學習鹽政經驗,拿給民間包乾。

鹽法是實行綱運法,讓鹽商子子孫孫壟斷鹽業。至於漕幫則是朝廷默認了由漕運船伕結爲幫會以此對抗官府,在雍正時漕幫甚至取得合法地位。

在乾隆時,漕幫勢力達到了最大,當時有傳說乾隆加入漕幫,甚至還欽賜漕幫把頭龍棍,雖說沒有實據,但無疑都是很好的小說素材。

林延潮與鍾騾子聊了許多,他對於漕運的瞭解,結合後世的經驗,遠超這個時代見識。

當初與鹽商來往,林延潮是導之以利,但對於糧船幫如此的苦哈哈,林延潮就改變套路,說起全天下窮苦百姓聯合起來的道理。

鍾騾子越聽越是目瞪口呆,他來找林延潮是求一個庇護,一個靠山,但聽林延潮道來,卻是給他見識了一個新天地。

爲什麼我們糧船要給官吏剝削?

爲什麼我們要看那些貪官污吏的臉色?

爲什麼我們不能聯合起來與官府討價還價?

沒有人生來就如此的,這世道都是人走出來的!我們窮苦人家要聯合起來,開一個新天地!

漕運的事上,我們也可以做主!

聽林延潮說了一半,鍾騾子當即無比敬畏地拜道:“真空家鄉,無生老母,莫非部堂大人是羅祖轉世,下凡來救我們窮苦百姓了嗎?”

林延潮道:“鍾兄弟,你誤會,我怎麼會是羅祖轉世。我只是告訴你,拜羅祖就是拜自己,靠自己比什麼都管用。”

鍾騾子聞言露出失望之色。

林延潮道:“不要看不起我們自己,老百姓是要吃飯的,若是飯字沒有了食字旁,那就是一個反字。”

“所以不要把人逼到了絕處,靠漕運吃飯的有十幾萬兄弟,誰讓你們吃不了飯,你們就讓誰吃不了飯。我不是要你們去向朝廷鬧,但人心齊,泰山移,若是你們肯一條心,皇上是不會容着那些貪官污吏在你們頭上作威作福的。”

鍾騾子仰起頭道:“若真有這麼一天,我鍾騾子與三千糧船弟兄一輩子都感激部堂大人的大恩大德。”

林延潮道:“鍾兄弟一定會有這麼一天的,至於本部堂也只是順勢爲之罷了。”

林延潮又交代了他一些行事緊密,不要泄露口風的話,然後起身離開了柴房,吩咐展明將鍾騾子送走。

說實話,這漕運之策與林延潮主張的海運之策是相互違背。

但是林延潮在朝日久,深覺得真要廢除漕運,那是要觸動了多少人根本利益,而且一旦廢除漕運,那麼聊城,臨清等靠着運河吃飯的城市也必然凋零。

所以林延潮是不好動這刀子。因此他決定支持鍾騾子的糧船幫來打擊朝堂上挺漕派的官員勢力,按下這頭後自己的海運大計才能通過廷議。

這事從他安插丘明山,楚大江到漕運上時,就已經開始佈置,現在已是到了用的時候了。當然當初自己沒有授意得那麼明白,畢竟自己主動找上門,不如別人找上自己,但鍾騾子最後還是找到他的身上。

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一千兩百零一章 下馬威一千章 經史並重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名聲在外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五百零三章 鼎邊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四百七十章 牛人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感謝書友們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七百五十五章 救與不救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九百七十章 羊報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禮部尚書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六百六十一章 陛下聖諭六百六十一章 陛下聖諭第三百一十四章 傳言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七百八十九章 頂撞六百二十四章 大大的忠臣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第兩百三十五章 申時行(二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單章兼請假七百八十三章 寫信(謝摸摸頭書友盟主)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盛世與危機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封推感言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八百九十五章 去而復返(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三章 程員外上門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第一百零三章 赴考(第二更)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奏對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七百九十四章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