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禮部尚書

林延潮默然片刻,然後對孫承宗道:“伯修擅於文賦,周望精於經義,但他們都不擅於處理官場上這樣千絲萬縷的關係。現在美命又不在我的身邊,故而官場上的事稚繩你要多替我費點心。”

孫承宗答道:“學生謝過恩師,學生願爲恩師效犬馬之勞。”

林延潮點了點頭道:“那麼禮卿在蘇州的事你之前可否知道?”

孫承宗道:“學生方纔知道。”

“那你如何答他?”

“學生還未答他,故而他寫信來後,特請請教恩師。”

林延潮對孫承宗認真地道:“爲官最重薦舉,次則師生,元輔於我不僅有師生情誼,我爲官這一路也是靠他薦舉。但禮卿秉公執法,爲民請命,此乃義也。兩者之間着實叫我爲難,依稚繩之見,我當如何答之?”

林延潮見孫承宗雙目的眼神微微變化了一下。

孫承宗當即道:“回稟恩師,請恕學生直言,我等爲官就是爲了秉公執法,爲民請命。不然爲官作何?當然學生這是書生之見。”

“不過學生爲恩師計,現在元輔正當國之時,已不約束家人,若這時候恩師退一步。那麼將來元輔退隱之際,恩師再言此事,元輔與天下人又會怎麼看恩師呢?故而與其現在見直受怨,倒省去了元輔將來責恩師辜恩。”

“學生淺見,還請恩師明察。”

林延潮聞言沒有立即說話,而是看着孫承宗,對方也是垂下了頭。

然後林延潮勉強笑着道:“屋裡炭火甚熱,看你都出了一頭汗了。”

孫承宗一醒,立即道:“學生失禮,還請恩師見諒。”

林延潮擺了擺手笑着道:“沒什麼失禮,倒是你的肺腑之言,讓我想起心頭的一個疑惑,不知稚繩可否爲我一解?”

孫承宗道:“恩師,承宗願洗耳恭聽。”

林延潮笑着道:“不少官員在身居低位時,很是能直言敢諫,抨擊朝堂之事,如此耿介忠臣。但後來身居高位,爲何膽子反而越是不敢說話,甚至成人人口中的奸臣?這是我不解的。”

“譬如南宋時之賈似道,當年忽必烈攻鄂州時,賈似道臨危受命帥孤師進入陷入元軍重圍的鄂州城守城,並以木柵環城,時忽必烈驚歎賈似道之才顧扈從諸臣道,吾安得如賈似道者用之。”

“再論人之忠奸,譬如司馬懿若是在高平陵之變前病逝,那麼他又當如何定論?”

林延潮說到這裡,不免想到自己現在的處境來。

孫承宗聞言猶豫了半天,半響後只能道:“恩師都是不解,學生更是不明白了。”

林延潮笑了笑道:“無妨,無妨,禮卿之事讓我再想一想,你先回去歇息。”

孫承宗聞言當即起身告退。

這邊孫承宗剛走,這邊陳濟川送來帖子言:“啓稟老爺,鍾羽正,于玉立等人求見。”

林延潮聞言知道推不過,他們都是自己的同年故舊。知道今日自己回京了,自是來賀一賀。林延潮於是吩咐陳濟川將人請到花廳裡見面,而自己洗了一把臉強打精神到了廳中。

從此林延潮在屋裡見了一下午的客。

這邊官員剛走,那邊官員又來,至於後來的官員就坐在客廳裡候着,多的時候就是兩三撥的官員同時碰在一起。

林延潮每人都說了幾句話後,到了晚上時這才得了空。

林延潮很是疲憊,當即也不願吃晚飯了,準備回屋看看老婆孩子就去休息。

林延潮回屋才知道,林淺淺這邊也有客人原來是林延壽的妻子甄氏來探望,兩邊已經說了好一陣的話。

等到林延潮回屋了,甄氏正好告辭與他打了照面。

“見過叔叔。”甄氏欠身行禮。

林延潮道:“原來是嫂嫂,爲何不吃了晚飯再回去了。”

甄氏道:“叔叔這纔回京不敢勞煩,等改日再來打攪。”

林延潮見甄氏臉上有淚痕,也不好多問於是命了兩個老媽子送甄氏出府。

林延潮回屋,正要向林淺淺問話,卻聽陳濟川前來道:“啓稟老爺,延壽老爺來了。”

林延潮奇怪,這夫妻二人爲何一前一後來,這又是搞什麼幺蛾子?

林延潮正要問過林淺淺再說,卻聽陳濟川道了一句道:“老爺,延壽老爺是坐着四擡的轎子來的。”

林延潮聞言眉頭一皺,當即道:“隨我先去轎廳。”

林延潮來到轎廳先看了林延壽的四擡暖轎,再看幾名轎伕模樣都在喝茶問道:“他們都是隨我兄長來的轎伕嗎?”

陳濟川答道:“是的老爺,轎伕四人,跟班四人,還有隨行一共十幾人。”

陳濟川說完,林延潮臉色已是不好看了。

然後林延潮回到客廳裡,見林延壽已是在候着。

他一見自己即是笑着道:“我的宗伯弟弟你可總算是回京了。”

宗伯弟弟?

林延潮笑道:“兄長,勞你和大嫂趕過來一趟,本來我當親自上門纔是。”

林延壽笑了笑道:“無妨,知道你拜了尚書,肯定是事忙所以還是我親自上門見見你。我爹孃,還有爺爺在家都好嗎?”

林延潮笑道:“都好,這一次來京,他們都託我給你帶了東西,一會再託人送到你府上。對了,你這兩年在京如何,也沒見得來給我寫信。”

“對了,外面那頂暖轎我看了……”

林延壽聞言笑着道:“兄長你也看到了,這是我從城東轎鋪新定的,怎麼樣?若是喜歡你就拿去用,哦,我忘了你現在是要坐八擡的轎子,戲文裡怎麼說來着這就是起居八座。”

“兄長,”林延潮斂去笑容問道:“不知兄長現在是何官職?”

林延壽清了清喉嚨道:“京衛百戶……”

林延潮打斷道:“這帶俸百戶是甄家出力替兄長捐的官職吧。”

明朝武官中帶俸與見任之分,所謂帶俸就是朝廷每個月給你俸祿,但你不管事,這一般是貴戚子孫吃閒飯的職位。甄家並非勳戚爲了給林延壽這女婿弄上這帶俸百戶的官職,絕對是出了不小的氣力。

林延壽哼了一聲道:“那還不是甄家看在兄長你的面子,有意巴結我。”

林延潮目光一凝,頓了頓道:“甄家的事暫且不說,但帶俸百戶,好歹也是六品武官,那麼這暖轎是怎麼回事?”

“朝廷有律令出行的武官不許用暖轎,只許用顯轎。兄長用暖轎也就罷了,但這四擡暖轎唯有知府,郎署一級的官員可用,兄長你怎可僭越?”

面對林延潮如此,林延壽道:“哎呀,我的宗伯弟弟,不要一到京來就訓人啊……你說的那套都是老黃曆了,京裡面哪個官員不是越制用轎,大家都是睜一眼閉一眼。再說弟弟你現在是起居八座,我身爲兄長用個次一些的也不算爲過吧,哈哈。”

林延潮聞言牙齒咬得咯咯響動,換了往日他有氣力與林延壽解釋一番,但他今日有些疲憊,脾氣也不是很好,當即是一拍桌案道:“別人是別人,但京城裡是我說的算!”

“宗伯弟弟,你發那麼大火作什麼,不就一頂轎子,好好,一切聽你的。”

林延潮道:“還有何事嘛?”

“那沒事我就走了。”林延壽起身顯得無精打采。

林延潮起身語重心長地道:“我遠離家鄉到京爲官,放眼看去在京裡唯有與兄長相互依持,所以有些事兄長多爲我體諒一二。”

林延壽聞言這才笑了笑道:“好吧,那我先回去了。”

林延壽走後,這邊陳濟川又來稟道:“老爺,禮部衙門派人來送儀仗。”

“見吧!”

林延潮又坐了回去,但見兩名禮部的官吏一進門即對着林延潮叩頭道:“小人見過大宗伯!”

林延潮道:“本部堂雖是纔到京,但總要等要年後開印這才上任,你們倒是着急送儀仗來真是有心了。”

兩名官吏連忙道不敢當。

片刻後禮部就給林延潮呈上出行的儀仗,朝廷的規矩,四品以上官員出行許用褐蓋,不過這是京外,京內唯獨一二品大員才許用傘蓋。

這二品大員又與四品官員的褐蓋不同,以銀浮屠作頂、茶褐色羅布爲表、紅絹爲裡、上下三檐。

這是官員出行遮陰所用的,朝廷一般會給官員打造一套。

除此以外,還有金花刺繡羅紗的一套幔帳,這是官員出行的路上累了,就支起幔帳圍起來,在路上休息,也免去路人旁觀。

林延潮見一樣一樣都準備周全點了點頭。

那官吏笑着道:“還有大宗伯的官轎都已是備好,要不要先過目?”

林延潮道:“也好。”

那名官吏得令後當即命人將轎子擡到了院中。

這官轎正是八擡大轎,卻比原先自己任侍郎時的官轎還要氣派許多。

轎頂略凸四面平行伸出轎子成檐,轎檐四角有一尺多長的穗子垂下,有風時即可飄飄然。至於轎身則是由紅油布包着即顯得貴氣,也能夠保暖。

而轎子左右各有一根木槓透過紅油布通至前後,兩槓前後都有一木槓橫連,至於轎子前後兩頭再用兩根短木槓下系粗繩,套着橫槓,如此轎前左右各兩人,轎後左右各兩人,合計八擡。

林延潮又挑開轎簾,但見轎子裡面佈置齊全,轎上是獾皮坐褥,踏板中空還可放得炭盆取暖,至於轎前寬敞處還能再擱一張桌子,以便官員在轎上辦公之用。

若是不放桌子,官員於轎上也可坐得舒服。

林延潮見此感嘆,大約後世頭等艙出行也不過如此。

林延潮記得八擡大轎已是文臣之極了,至於當今天子是十六人擡,而張居正回鄉時的三十二擡轎子無疑就是有些過分了。

官吏見林延潮不表態,以爲他不滿意連忙道:“當年於大宗伯,沈大宗伯也用是這頂轎子,若是大宗伯不滿意,我們可以再換個新轎子。”

林延潮聞言道:“這再換一個又要多少錢?咱們禮部可是窮衙門啊,將就着用吧。”

那官吏笑着道:“久聞大宗伯居官清廉,小人佩服之至,還有就是轎伕,大宗伯要不要過目。”

林延潮道:“一併看了吧。”

當即官吏吩咐人將轎伕叫了進來,有十六人。但見一個個都是手腳粗大,有着一身氣力。

官吏繼續道:“前八人是正班,後八人的備班,若是大人出遠門,兩班人輪換是足夠了。”

林延潮不置可否,官吏又陪着小心道:“若是大宗伯不滿意,可以自己物色轎伕,咱們衙門給僱役錢就是。”

林延潮問道:“現在京裡僱轎伕多少錢一人?”

那官吏陪笑道:“眼下這光景賣氣力的行當能值幾個錢?一個月半兩銀子的差事多少人爭破頭皮,但衙門雜役錢一人一月照給一兩就是。以前於大宗伯在時,就是讓家裡下人充作轎伕。”

這官吏暗示林延潮可以把這錢省下來,自己去外面僱役或者讓家裡下人頂替,如此一年就是一二百兩銀子的收入。當然這也是朝廷默認官員的合法收入。

林延潮道:“你說得也是衙門俗成的規矩。”

兩名官吏一併陪笑道:“大宗伯明鑑。”

“留下吧!”

“是。”二人也不奇怪,林延潮身爲二品大員,自也看不上這一二百兩銀子的花銷。

當即那官吏對那些轎伕道:“以後你們就在林府聽差了,實心用事。”

吩咐了幾句,禮部的人即是告退了。

到了這時林延潮方纔有空回到屋裡與林淺淺說話。

兩個兒子都已經睡下,林延潮一見林淺淺即問:“甄家嫂嫂今日來與你說什麼了?”

林淺淺道:“都是一些家事,我看你也是倦了,具體之事我也不與你多說。就是甄家嫂嫂求我們一件事。”

林延潮抹了一把臉問道:“何事?”

林淺淺道:“就是她弟弟的親事。”

“當年她弟弟身子一向不好,否則甄家也不會動了讓吾兄入贅的意思。”

林淺淺笑着道:“現在他家弟弟身子大好了,並且準備結親,結親的人家是京裡國子監監生的女兒,雖說是寒門小戶,但甄家夫婦二人都是滿意,就想讓我出面說媒。”

林延潮笑着道:“這是好事。”

林淺淺垂頭道:“我可以嗎?”

“你是二品誥命夫人,怎麼不可以說媒?”

林淺淺聞言淺淺地笑着道:“哪裡有我如此年輕的誥命夫人,我看戲裡說媒的人各個都是一把年紀的。”

林延潮笑了笑道:“若你真要等一把年紀,那不就耽誤了一段好姻緣了。此事當得。”

林淺淺點點頭溫馨地笑道:“我也覺得可以。”

夫妻二人就如此說定。

這時候窗外又下了大雪。

風雪交加中傳來了打更聲,而屋內一點燈光忽明忽暗,搖曳不定。

林延潮蓋着被褥躺在牀榻上合起眼睛,腦中雖有無窮之事,但忍不住一股倦意襲來。

林淺淺一面在燈光下整理衣物,一面對林延潮道:“對了,這一次從老家裡帶的東西都在箱子裡,哪些有用,哪些沒用自己要看好。”

林延潮聞言從塌上起身,打開箱子鎖頭,從箱子裡取出二物拿到燈下來看。

這二物一樣是回鄉時,昔日同窗贈自己那副‘寒窗臘梅讀書圖’。

一樣則是林烴所贈自己的詩句‘功名發軔青雲路,長願存心在澤民。’

林延潮睹此二物,不由睹物思情:“讀書爲官,在於百姓矣!”

說到這裡林延潮點點頭,此時此刻窗外之雪已是更大。

又是新的一年,大明朝的京師在風雪之中迎來了萬曆十九年。

這一日位於東江米巷的禮部衙門。

東江米巷是京城六部衙門所在之地,平日裡都是十分熱鬧。

而今日禮部衙門前因爲正堂到任,禮部的官吏皁吏上下都是俱吉服,列道於衙門外相迎。

禮部左右侍郎黃鳳翔與趙用賢二人,也是率領四司官員坐在官廳裡等候正堂的大駕。

外面不時有皁吏入內稟告。

“怎麼看到大宗伯的儀仗嗎?”趙用賢問道。

“還未看見,我們都派人到好幾條街外去尋了,若是看見衙門的官轎,一定會立即來稟的。”

聞此趙用賢搖了搖頭對黃鳳翔道:“這倒是蹊蹺,正堂今日新任總不會延誤了吧。”

看着下面官員目光一併看來,黃鳳翔笑着道:“咱們正堂大人是何等人,絕不會有此疏忽的,想必是路上耽擱了。”

趙用賢點點頭道:“無妨,那我們再等一等。”

下面的官員聞言都是稱是。

正說話之間,一名皁吏入內急報道:“啓稟列位大人,大宗伯已是到了衙門口了。”

衆官員聞言大驚失色,趙用賢起身怒道:“你們下面的人是吃乾飯的嗎?不是與你們說一看到大宗伯的官轎就來回報嗎?眼睛都長到頭頂上嗎?”

那皁吏苦着臉道:“回稟部堂大人,這不怪小人,誰知道大宗伯他沒有坐官轎來呢?”

“沒有坐官轎?”黃鳳翔吃了一驚問道,“那正堂如何來的?”

“只是坐了一頂二人小轎,隨從不過五六人,什麼儀仗官銜牌也沒有帶,誰會料到大宗伯會坐小轎到任啊!”

黃鳳翔,趙用賢聞言都是色變。

“快!速速出迎!”

當即一衆官員立即奔向衙門大門。

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第一步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精一之功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九百零四章 榜樣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七百六十章 拍門哭諫(二合一)感謝書友們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靠山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九百二十一章 鳳凰不與寒鴉爲伍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五百八十八章 兩名書生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皇長子講官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第兩百七十八章 拜見申時行一千七十章 正推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來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第二十八章 民意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