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

卻說林延潮自浦城坐船,數日後即抵延平郡。

然後自延平郡延閩水而下,這時江水較小,故而通航困難。

有時水淺擱淺,官船不得不調令百姓拉縴,林延潮若非是着急返鄉,平日是不願意驚動地方,作此勞民之舉,但眼下也唯有事急從權了。

過了延平郡以後,水面漸開闊,已是無人拉縴。

江面多是大船,這些大船很獨特兩旁置輪,可以舂水前進後退。

這一幕看得林用是嘖嘖稱奇,在他想來怎麼可能有用輪子不用漿的輪船。難道這是閩地獨有?

不過林用這一番話後,倒令徐光啓笑了。

徐光啓與林用解釋說,這是車船,也稱車漿船,南宋時曾大規模使用,此船發明者已不可尋,大規模使用者有史可查是南宋義軍領袖楊幺。

楊幺平定後,岳飛建議將此車船在軍中大舉仿製,在采石之戰中,金軍渡河受挫,金主完顏亮氣惱之餘見宋軍的車船於長江江面上往來如飛,如履平地,當場是目瞪口呆。

不過宋亡後,車船倒是漸漸少見了。

林用本就是喜歡這些奇技淫巧的東西,聽得有這個故事,不由更是喜歡,當即說要買一艘車船將來帶回京裡玩。

林用這一番話倒是讓林延潮聽得良久無語。

徐光啓看林延潮的臉色正要岔開話題,卻見林延潮釋然一笑。

經林用這麼一打岔,倒是令林延潮焦急的心情舒緩了一些。

兩岸山峰如柱,腳下江水滔滔,當年進京趕考時,沿着閩水溯流而上時,林延潮也見過車漿船,眼下再度看見,說來離家鄉又近了一步。

林用懵懂時在歸德度過,後來在繁華的京師長大,早不把自己看作閩人。但林延潮方知道,無論自己離家多遠,在何處爲官,唯有這裡方是自己的家鄉。

少年時總想着離家鄉越遠越好,但年長後方明白心底那等牽掛之情,但往往都是明白那一刻才知道自己已經回不去了。

不過數日,船到福州洪塘渡。

儘管是路上緊趕慢趕,但已據年節不過二三日了。

到省城的前一日,林延潮一家在白沙驛住了一晚,並換了一艘官船。這官船甚大,上下三層。

聽驛丞說,此船本來是福建巡撫巡視地方時的乘船,但眼下特意空出來給林延潮返鄉之用。

林延潮聽了知道自己回鄉,地方肯定有一番排場,於是他讓驛丞再三轉告,不用過甚,不可擾民。

話是這麼說,但到了當日,兩艘水師福船連夜從江口趕至白沙驛,護衛林延潮官船出行。

船從白沙驛沿江而下六十里,抵侯官縣境內。

一般而言,省城到任的官員要在侯官縣的芋原驛休息一日,然後次日方進省城。

但對於林延潮而言,卻不用如此,因爲芋遠驛就在洪塘,對林延潮而言回到洪塘就是回家。

大船在江面上走得很平穩,林延潮負手立於船首,衣襟隨着江風響動,船越近洪塘渡口,江面上的船就越多了。

江岸邊一片片的都是疍民的連家船,漁民的鴨母船,以及到到埠頭卸貨的海船。

遠遠望見渡口,林延潮想起當年從這渡口第一次離家去濂江書院求學,也是在這裡進京趕考。

年少時那個‘男兒立志出鄉關,學若無成死不還’的自己,如今回來了。

水師戰船清出一條水道,座船到了渡口,林延潮即見到黑壓壓一片的人迎在埠頭上。

未經靠岸,即聽到岸上鑼鼓爆竹齊鳴,船靠穩後一道朱漆的船梯搭在船舷上,林延潮不需人攙扶,大步走下船來。

“恭迎部堂大人榮歸故里。”

碼頭上已是拜倒了一片,林延潮既不急迫,也不遲緩上踏着滿地紅紙屑雙手虛扶道:“某乃辭官歸裡之人,諸位不必行此大禮。”

說完林延潮看向在場唯一一名穿緋袍的官員,但見這名緋袍官員站起身道:“福州知府江鐸見過部堂大人。”

江鐸四十許人,看來甚是儒雅,他是萬曆二年進士,浙江仁和人,從江鐸祖父起江家五登進士,可謂是世代簪纓。

林延潮點點頭道:“原來是老太尊,失敬。”

“部堂大人在前,實不敢當。”

江鐸後,一名躬着身的官員上前道:“學生褚國賢見過……恩師,學生現任侯官知縣。”

林延潮看了對方一眼,想起來這褚國賢是萬曆十四年進士,浙江武進人。

林延潮笑道:“原來是你在吾鄉任官。”

“能迎老師榮歸梓里,這是學生三生修來的福分。”

林延潮微微頷首。

然後福州,侯官兩縣大小官爭先恐後地向林延潮見禮,林延潮徐徐道:“吾這一次辭官只求幾畝薄田耦耕,這一番誇耀非吾所願意,太過了。”

衆人聽了都是垂下頭,林延潮也知道自己這番話,說了也無人肯信。

衆官員見過,然後就是鄉紳,生員。

正見禮間,但見人羣一陣騷動,林延潮轉頭看去,但見無數鄉民翹首朝這裡看了過來,只是苦於官兵阻攔。

林延潮當下走向人羣,衆官員們都是如羣星捧月跟了過來。

林延潮來到人羣前對官兵道:“都是吾之同鄉,不必如此。”

官兵們散開,原本擁擠向前的人們見到距自己三步遠的林延潮反倒是不敢動了。

林延潮正要說什麼話,卻看見一名老婦人,一定睛兩步上前扶住對方道:“這不是三嬸嗎?”

那老婦人激動地道:“潮囝真是你。”

林延潮眼眶微紅道:“三嬸你怎麼來了?”

這老婦人道:“潮囝,人家都說中了狀元,當了大官,常常能見過皇上。我聽了還不信,我就想從小看着長大的潮囝怎麼一下子就是成了狀元,當了大官,隨時能見到皇上。”

“別人都說,你一個老太婆懂什麼,你只要知道皇上在城裡給潮囝修一座的老大的牌坊就是。我說你別騙我,我老婆子腿腳不好,哪裡能進什麼城,就算進了也不識字。今天聽鄉里說潮囝你要衣什麼錦還什麼鄉,我就半信半疑就跑來了,潮囝你告訴我,你是不是真中了狀元,當了大官。”

聞言林延潮忍不住舉袖拭淚,哽咽地道:“沒錯,三嬸他們說得是真的。”

“當真?”

一旁穿着官袍的褚國賢走了過來,作禮道:“老人家,是真的,我是本地的知縣,可以作證。”

三嬸看着吃驚道:“老父母?哎呀,老太婆我……”

褚國賢慌忙將欲下跪的三嬸扶起,並連道不敢,旁邊一身緋袍江鐸也是走來,和氣地笑着道:“本官是福州知府,也可以幫部堂大人向老人家作證,這回老人家該信了吧。”

見三嬸不知所措,林延潮扶着她的手道:“三嬸無論如何,我都是當年那個潮囝,你從小看着長大的潮囝。我幼時與淺淺飯吃不飽,衣穿不暖,你家裡也不寬裕,卻時常接濟我們一頓飯,給衣穿,此恩此德我一輩子都不忘記。”

三嬸見此才點點頭道:“沒錯,你是潮囝,你是潮囝,哎,當年我也是看你與淺淺自幼沒了爹孃然後相依爲命,又被你那刻薄的大娘欺負,看不過去這才……”

說到這裡,江鐸,褚國賢都是滿臉尷尬,各自輕咳一聲,走開幾步擡頭望天。

一番敘舊,林延潮道:“三嬸,眼下我回鄉了,等過幾日就用轎子接你進城到我家裡看看淺淺,也看看我兩個兒子。”

三嬸聞言笑得合不攏嘴:“潮囝,是個念舊的人。”

說話間,陸續有鄉人陸續上前見禮。

“狀元公,小人是呂大望,當年你在我這裡買過包子。”

“狀元公,小人是張歪嘴,現在接了我的爹的班,在城裡開酒樓,到時候還請你賞光。”

“狀元公,狀元公,我是陳大眼……你還認得我嗎?太好了。”

“當年你中了狀元,我們洪塘人都是不敢相信。我與好友說我和你是同鄉,還見過面。但他們都說我吹牛,這一次我把他們都拉過來見識一下。”

“狀元公,現在整個福建的百姓,都知道咱們洪塘這個地方。”

面對鄉人,林延潮一一作禮,而方下船的林用看着林淺淺問道:“娘,爹幹什麼流眼淚啊!”

林淺淺聞言也是輕輕拭淚道:“你爹哪裡哭了,你看錯了。”

因爲時辰不早,公人再三請林延潮上轎,林延潮這才允了,然後將林用叫來與自己同坐。

轎子起後,林延潮挑開轎簾,但見道路兩旁的百姓都向林延潮揮手示意。

林延潮拱了拱手,然後對着擡頭可見的青山與坐在自己懷裡的林用道:“那就是洪山,翻過了這山,就是爲父少時長大的地方,當年我就是從這座山走了十幾里路去鄉學裡讀書,然後遇到了我的師長……”

林用絲毫不懂林延潮爲何這時候告訴自己這個,唯有繼續聽着。

“吾少時雖窮,但所遇都是最好的師,他們教會我讀書做人的道理,而吾鄉民風雖談不上淳樸,但百姓們卻好讀書,知上進,自宋以來出了近百名進士,稱得上人傑地靈……”

林用聽着父親徐徐說道,此刻轎子經過了半里長洪塘街。

林用但見街上有一座巨大的牌坊,牌坊匾額上書‘狀元’二字,左邊豎寫‘萬曆庚辰年會試’,右邊豎寫‘中式頭甲第一名林延潮立’。

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七百五十五章 救與不救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七百二十九章 箭在弦上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七百一十三章 調教皇帝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七百一十三章 調教皇帝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七百七十三章 親民官(第二更)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觸動八百九十四章 堵塞言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一千四十章 交換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四百四十九章 滿分的逼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七百八十九章 頂撞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八百五十七章 館選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一千二十四章 恩榮宴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真人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五百三十四章 分量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單章兼請假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