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新憂(第二更,求支持)

“滋生人丁,減除丁銀”

興乾二年,對於大明而言,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年份,也正是在這一年,大明朝廷免除了“丁賦”。興乾朝立朝時仍然沿襲明朝制度,地稅、丁銀分徵。之前雖然多次實行蠲免錢糧,但田賦蠲免不等於丁銀減輕,而且相比於每畝至多不超過0.1兩,甚至低至0.01兩的田賦,丁男人均超過一兩甚至六七兩的丁銀,纔是朝廷收入的真正大頭。

也正因如此,興乾二年當興乾帝決定“減除丁銀”時,面對每年七百萬兩以上的財政收入減少,幾乎是一片反對之聲,在強烈的反對聲中,最終還是被通過。

由此之後“滋生人丁,減除丁銀”在當年便顯現出效果,非但藏匿於民間的“隱丁”紛紛上報,而且人丁的增加也給爲迅速。人口從興乾二年的不足3500萬人,激增至5400萬,人口在短短三年內,便增加了近兩千萬,除了數百萬隱丁隱婦之外,更多的正常的出生,甚至在興乾五年,人口增長非但沒有因爲前兩年的“嬰兒潮”減慢,增長速度反倒進一步增加了。

“……陛下,上個月,刑部根據新錄戶籍統計,今年上半年,大明新出生人口超過兩百六十萬人,臣估計,今年大明人口將會超過,至少接近六千萬,照此速度發展,即便是未來幾年有所衰退,那麼十年後,我大明人口就會突破一萬萬人!”

亦步亦趨的跟在陛下的身邊,朱大咸的語氣顯得極爲欣喜,人口增漲趨於增加,對於國家來說是件好事,而如此強勁的人口增長勢頭足以令人歎爲觀止,可以說是古之所沒有。當然,這也與滿清入寇後,在殘酷的屠殺之中,倖存的大都是青壯年有關,現在非但當年的青壯年仍然可以生育,他們的孩子同樣已經開始生育。

“由此看來,當年陛下決定免除丁銀,實在是再好不過的旨意!非但百姓得到了實惠,朝廷同樣得到了實惠,而且朝廷的收入實際上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這纔是朱大咸最佩服陛下的地方,看似“虧本生意”,在陛下這裡卻完全顛倒了過來。

“當然免除人丁不僅僅是爲了確實掌握人口數,也是爲了滋生人丁,只要人口增加了,一切自然而然的就會增加,估且不說當時朝廷提高的鹽價就已經基本補足了“損失”,多出來的人需要種田,需要穿衣,需要農具,市場擴大了,產品增加了,朝廷自然也能從中獲利……”

提及“損失”時,朱明忠的脣角微揚,心裡帶着些嘲諷,無論是現在亦或是幾百年來,於官府來說,減稅往往是最痛苦的事情,不亞於割他的心頭肉,即便是從這頭減了,也會想辦法從另一頭收上來,換句話來說,於他們的眼中,百姓永遠是羣綿羊,這羊毛總是需要剪的,只是如何剪,怎麼剪而已經,還要拔毛,還不能讓他們叫喚,這纔是稅收的本質。

儘管這個時候,因爲農村手工業的存在,讓官府不能夠像後世一樣徵收商稅,但是人口的增加以及市場的繁榮,官府仍然通過徵收流通稅也就是所謂的“稅關關稅”來獲得稅收。

要想辦法用工廠擊敗手工業啊!

想到五千多萬人的市場,每年居然只能收到不過區區幾百萬兩的商稅,朱明忠就是一陣頭痛。

“可即便是獲利頗豐,但是,平臣,我們也要看到,現在,我們的商稅還有進一步挖掘潛力的空間。”

扭頭看着朱大咸,作爲閣臣的他主要負責刑部,但是這並不妨礙朱明忠和他討論這些問題,畢竟,最終還需要內閣同意。

“陛下的意思是加稅?”

眉頭微微一跳,朱大咸的語氣變得不太自在了。

“陛下,現在國內的子口關稅的稅額是從3%到15%,已經不能再加徵了,再加徵,就會導致稅重傷民,至於各地門市攤稅,雖然徵收相對頗豐,但這筆稅根據朝廷的旨意,是留用於地方,再就是工廠與礦場,雖然工廠、礦場可以徵收統稅,但是工廠數量有限,至於礦場,除煤礦爲最大宗,每年可徵收稅銀三百餘萬兩外,其他礦場稅額相對有限……”

解釋着商稅的組成時,朱大咸又試探着說道。

“陛下,就流通的子口關稅商稅和門市攤稅來說,我朝的商稅已經極重了,再加重,只恐怕會激起商變。”

“朕指的不是這一塊!”

朱明忠直接了當的說道。

“朕指的是那些免稅的!”

“免稅的!”

陛下的話,讓朱大咸不由一愣,甚至有些反應不過來。除了工廠以及礦場的統稅之外,商稅中最重要的就是子口關稅的徵收,過去無論滿清入關前或者入關後,於勳貴士人都有相應的減免。但是興乾後,卻屢次強調固關,按朝廷的“稅律”除非是軍需、賑災所用,即便是朝廷解運官米,也要繳納子口關稅,至於其它逃稅既會重懲。

“陛下,現在大明的子口關稅幾乎沒免稅一說,冒充軍需或賑災物資免稅,非但要處以百倍罰金,超過100兩的,斬爲首,流全家,超過千兩,流三族。誰還敢逃稅?”

興乾朝相信“稅是庶政之本”,也正因如此,朝廷對於稅收可謂是極端看重。也正因如此,甚至有勳貴因爲逃稅十餘兩,被廢除爵位,更何況是其它人。現在又有誰敢以身犯法,朱大咸相信,沒有誰願意冒那麼大的風險。

“朕指的不是逃稅的那些人,而是尋常百姓!”

朝遠處看了一眼,朱明忠用相對平緩的語氣說道。

“朕沒有記錯的話,各稅關對棉布的徵稅是12%,對麻布是8%,棉紗是8%……”

道出這幾個數字之後,朱明忠又說道。

“按照戶部的統計,去年,全國紗廠的產量是兩萬三千餘噸,但如何折成棉布的話,根據我們對棉布的徵稅,有70%的棉紗下落不明!”

陛下的話,讓朱大咸一愣,隨後連忙說道。

“陛下,如此大宗絕不是有人刻意逃稅,就臣所知,是因爲機紗比土紗便宜,所以百姓樂意用機紗織布,然後……”

話突然一頓,朱大咸總算是明白了陛下指的是什麼。

“陛下,您的意思是,對百姓自紡自織自銷的土貨徵稅?陛下,自古以來,就沒有徵收百姓自產自銷土貨的稅收的道理,至少不出本地的話,是絕不能徵稅的……”

只以爲陛下是想要徵這筆稅的,朱大咸連忙勸阻道。

“而且,現在朝廷也不差那點銀子……”

“那點銀子可不少!”

朱明忠看了一眼朱大咸,然後說道。

“目前市場上的棉布70%都是百姓於本地自產自銷,只有30%是場布或長途販運的布匹,就是這30%,每年徵稅就不下數十萬兩,如果這些土布被場布取代的話,平臣,你說會是多少銀子?男耕女織……”

感嘆着這個千年的傳統,朱明忠又反問道。

“這種局面,總是要打破的,不對百姓自產自銷徵稅,這也要分種類,這種自紡自銷,於朝廷於工業發展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自產可以自產農副產品嘛。至於像棉布之類的土貨,以朕看來,最好要像紡紗一樣,用工業品取代它……”

對於來自21世紀的朱明忠來說,他深知這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對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幾乎不亞於其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

“如果,我們不能用工業品取代它們,不能建立一批工業化的工廠或者工場,在這些工廠或工場之中,生產棉紗、棉布,那麼,最終,我們將不得不面對另一場……暴亂!”

原本想用“革命”來形容的朱明忠,話到嘴邊還是改成了這個時代的人們,更習慣的稱謂。

“暴動?”

朱大咸的有些不解的看着陛下。

“請陛下明示。”

“隨着人口的不斷增加,農業勢必無法吸納足夠的人口,或許可以通過租放官田,像漢代時的“假民公田”一樣,那些無地的流民可以被安置在國有土地上,使國家增加了收入,流民也暫時得到生產、生活的條件。但是,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爲人口在增加,而土地的增加是有限的,即便是數千萬人遷往海外,也無法改變人口迅速增加的現實……”

人口的快速增加了面雙刃劍,深知在未來的兩百年內,中國人口會以什麼樣的速度增長的朱明忠,知道“滋生人丁”最後會帶來什麼——陷入飢餓與貧困中的數億中國人。

“當農業無法吸納足夠的人口時,那麼就會產生大量的流民,他們就有可能成爲流寇,成爲暴亂的根源!”

“陛下,南洋諸夏以及將來陛下子嗣所封諸夏,可以吸納億萬百姓。”

朱大咸顯然忘記了分封諸夏,分散流民最早是誰提出的,作爲這一理論的提出者,朱明忠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其中的不足。

“數量!”

看着朱大咸,朱明忠苦笑道。

“或許在未來的兩百年內,會有一萬萬國人,甚至兩萬萬國人遷移海外,但是,也許,那個時候,在大明會生活兩萬萬人,到那時,大明又怎麼可能提供足夠的土地供他們耕種?到那時,怎麼辦?”

第171章 民官君(第一更,求支持)第12章 漕幫變(第一更,求支持)第116章 恩公與兄弟第105章 殺與放(第一更,求支持)第203章 成事(第一更,求月票)第116章 夜襲(求推薦,求收藏)第107章 徐家(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章 (第三更,求支持)第612章 少爺與家臣第517章 新的機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1章 遼東(第一更,求支持)第127章 相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09章 免疫學第427章 好事(求月票,求支持)第413章赤誠之心(求支持,求月票)第122章 鄭王心(第二更,求月票)第58章 理想(第一更求支持)第28章 共富貴(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46章 態度(第二更,求支持)第577章 錢東的心思第563章 天朝之威第87章 靈丹妙藥(第一更,求支持)第406章 新王新相(求支持,求月票)第41章 風力(第二更,求月票)第51章 解憂(第一更,求支持)第336章 喜事(第三更,求支持)第19章 兵臨城下(第二更,求支持)第252章 學習(求支持,求月票)第391章 無名 (求支持,求月票)第379章 不同(求支持,求月票)第141章 舊法(第二更,求支持)第295章 移民(求支持,求月票)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52章 奇貨(第二更,求支持)第161章 我的盛世(求月票,求支持)第186章 故人心(第二更,求月票)第5章 稅源(求支持,求月票)第17章 歸義(第二更,求支持)第260章 觀察(第二更,求月票)第320章 皇冠(求支持,求月票)第131章 對比(第二更,求支持)第249章 新學問(求支持,求月票)第155章 得意(第二更,求支持)第127章 皇與王(第二更,求支持)第473章 在大西洋上(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25章 家族利益(第二更,求支持)第355章 特權(求支持,求月票)第129章 抵京師(第二更,求支持)第13章 王侯(第二更,求支持)第260章 觀察(第二更,求月票)第307章 盛京(第一更,求支持)第78章 滅越(第一更,求支持)第12章 漕幫變(第一更,求支持)第189章 文士殺人(第一更,求月票)第18章 各取所需(第一更,求支持)第200章 初相見(第二更,求月票)第43章 何意(第四更,求月票)第534章 非洲腹地(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50章 集成電路第209章 無可阻擋(第一更,求支持)第326章 放心(求支持,求月票)第126章 想往(第一更,求支持)第500章 未來的目標(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4章 覆手爲雨(第二更,求支持)第57章 鑄炮(第二更,求月票)第380章 間隙(求支持,求月票)第43章 練兵 (明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7章 忠義營(第一更)第67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265章 深談(求月票,求支持)第23章 結黨的目的(第一更,求支持)第27章 基礎(第一更,求支持)第135章 內憂(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11章 固執(求支持,求月票)第417章 助力(求支持,求月票)第346章 不服老(第一更,求月票)第312章 奴才之間(第二更,求月票)第392章 血濺(今天加更,求月票)第114章第643章 高速公路第99章 大汗(第一更,求支持)第66章 危機(第二更,求月票)第80章 殺無赦(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21章 發現大慶第253章 強遷(求支持,求月票)第108章 偉大(第二更,求支持)第397章 天意(求支持,求月票)第378章 戰地記者(求支持,求月票)第127章 相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0章 宗室(第三更,求支持)第530章 晶體管(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08章 特效藥第158章 滅國(第一更,求支持)第4章 覆手爲雨(第二更,求支持)第5章 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294章 野心勃勃(第二更,求月票)第346章 不服老(第一更,求月票)第349章 遣明(第一更,求支持)第104章 煌言(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5章 得意(第二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