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未來(第一更,求支持)

怎麼辦?

對於1669年的大明百姓來說,他們當然不知道,也無法體諒的朱明忠的內心的憂患。

一方面,作爲皇帝,他深知人口對於大明的意義,知道這個依靠着10%的生存率去開拓殖民地的時代,人口數量決定着華夏未來的邊境。只要人口足夠多,未來的“美利堅”將是由說着漢語的華夏人組成。

而在另一方面,高產的土豆帶來的食物供應上的充足,將會給人口增長帶來什麼樣的刺激作用?在另一個時空中,可以種植在山坡上的玉米以及牆角的南瓜,加上“一畝種數十石,勝谷二十倍”的紅著,就像是興奮劑一樣,爲中國的人口增漲注入了一道興奮劑。

在短短兩百年內,人口就從6 500萬增升至4.3億。在一個前工業社會裡,如此強勁的人口增長勢頭足以令人歎爲觀止,且是就世界範圍而言。據說此速度已與進入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年均人口增長率不相上下,同時期的歐洲則不在話下。

這樣的一場人口增殖,來得迅捷、果斷又不事招搖,亦因此久不被覺察,過程中雖有零星的前瞻性警示言論出現,卻也頂多取得了驚世駭俗或聳人聽聞的言語效果而已,並無補於實事。如若不是人口與土地資源的矛盾一點點得以突顯並漸趨尖銳,以致最終嚴重失衡幾乎影響到每個人的生計,並且導致了內亂的發生。

而這正是朱明忠所警惕的,也是他想要千方百計避免的,但同樣也是自相茅盾的,一邊是國家的未來需要更多的人口,一邊是過多的人口會帶來一系列的災難。

或許,在未來分封海外,可以帶走一半的人口,但是兩億人!對於大明而言,仍然是個天文數字。

“……人口不斷地激增,耕地的增長卻已力不從心的狀況下,“肉食”可以轉化爲“素食”,“素食”亦可降格爲“粗食”,那麼也就似乎找不出理由,來阻止“粗食”向“不得食”的過渡。”

面對朱大咸,朱明忠的語氣顯得有些沉重,那種勉強維持溫飽,會導致國人的身體素質迅速下降,最明顯的就是身高,滿清奴役的十八九年,就成功的將“普通比歐洲人略高”的明人降到了與歐洲人同一水平。

爲了讓大明人的身體素質儘快的恢復,早在八年前,朱明忠就通過荷蘭商人從巴達維亞引進了55頭荷斯坦奶牛,並且與本地的黃牛雜交,改良本地黃牛的產奶量,儘管現在長期的選育仍然在進行中,但是在全國已經繁育了十數萬頭奶牛。

現在,牛奶的飲用已經成爲了大明很多人的習慣,而這種習慣,最初是從朱明忠本人、官廳官員然後再到遺族學堂,隨着奶牛數量增加、牛奶產量的增加最終擴散到了民間。儘管直到現在,牛奶的消費仍然侷限於大中城市中的優裕家庭,可是人們喝牛奶的習慣,正在隨着奶牛養殖業的發展,正在迅速養成,而這完全是因爲充足的土地讓目前百姓普遍富足,使得他們願意改善生活。

可是這種改變,勢必會隨着人口的不斷增加而改變,,爲使糧食總產再高出一塊,人們亦一再減少素有“谷中貴族”之譽的稻米和小麥的播種面積,騰出土地來種植地瓜。在土地有限的條件下,在生產力亦有限的情況下,倘若還迫切需要獲取更多的食糧,也就只有更多種植那些單位產量更高的作物。隨着時間慢條斯理地前行,在日漸冷漠的太陽光下,或煮或蒸以致堪食的地瓜,也被中國農民越來越頻繁地端上越來越無法保證體面的餐桌,而日益成爲他們的主要口糧。

到那時,所謂的牛奶只會成爲記憶或者富人食物,和另一個時空中,百姓終年不知肉味的肉食一樣,於大多數百姓來說只是奢侈品。

“一但“百姓不得食”的時候,平臣,你告訴朕,會發生什麼?暴亂、起義、戰亂,然後天下的動盪……這就是必然……”

被陛下的話嚇到了朱大咸,甚至不顧體統的打斷了陛下的話語,然後長揖道。

“陛下,可以往海外遷移,分封諸夏,不正是爲了分擔國內的人口壓力嗎?南洋封完了,可以往亞美利亞封,還有天竺、還有非洲,世界如此之遼闊,難道百姓就甘願於鄉間捱餓不成?況且,如今有長子繼承作爲約束,既然土地不可再分,又焉會有百姓不得食,那些次子若想要得食,就必須離開本鄉,到海外去,到諸夏去,到那裡去獲得他們的土地……”

“如果有人不願意去呢?如果,他們到了城市裡呢?”

朱明忠笑着反問道。

“大明自有律法在,有力者不勞而不得食,乞討者流!他們不去也得去!”

被陛下的假設給嚇到的朱大咸,最後甚至惡狠狠的說道。

“去不去,可由不得他們!”

沒錯!

那怕就是不願意去,硬趕也要把他們趕過去,趕到海外,趕到諸夏,這是爲他們好!當然也是爲了大明,如果當年沒有流民,那些流民沒有變成流寇,又豈會有後來的億萬百姓慘遭殺戮?

甚至私下裡,在這一瞬間,朱大咸都冒出了一個念頭——要想辦法加快海外移民的速度!

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朱大咸突然意識到了問題。他擡起頭看着陛下,然後說道。

“陛下,您是在危言聳聽!”

原本朱大咸確實被嚇到了,因爲他曾經歷過戰亂,經歷過生靈塗炭,也正因如此纔會害怕,害怕自己的子孫後代會遭受同樣的劫難。

“哦?”

脣角微揚,朱明忠反問道。

“爲什麼這麼說?”

“陛下,時至今日,南洋諸國遷走丁戶不下50萬,其子孫後代自然生長於諸夏,而非大明,未來兩百年間,遷往諸夏者又豈止千百萬,以臣看來,兩百年後我大明頂多也就是與萬曆年間相仿,又何來陛下方纔所言“不得食”,況且,今日東北亦移民百萬,今日大明土地之遼闊,遠超昨日,昨日百姓尚可得食,爲何明日不能?”

面對朱大咸的反問,朱明忠使問道。

“那麼四百年後呢?”

四百年後,糧食的產量會增加十倍,當然,這些話朱明忠並不會說。

“呃……這……”

“四百年後人口繼續這麼增長呢?”

當然不可能,房價就是最好的避孕藥,同樣城市化也是上佳的避孕藥。當然,要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這……這……臣不知!”

朱大咸再次手笏行揖。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朕以爲,非得摧毀鄉間的自給自足不可,非如此,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看着朱大咸,朱明忠又繼續解釋着他的想法。

“就像現在紡紗業重創了鄉間的土紡生產一樣,而隨着土紗生產的銳減,紗廠的數量在增加,紗廠的工人也要增加,如果織布業也從千家萬戶進入工廠或者工場之中,那麼這些工廠勢必可以吸納數以十萬計的工人,而這些工人,他們定居在工廠附近,需要居住,需要生活,他們所有的生活物資,都需要購買,這會進一步刺激工商業的發展,無論是米商、菜販、油販以及布店,這些產業,都需要人去經營,他們彼此間的互相消費,就足以養活彼此,這些工廠、商鋪會吸納數以百萬計的閒散勞動力,城市在擴大,人口在增加,他們就不會去擠佔有限的土地資源,如此一來,國家纔會長治久安。”

通過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去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再以消費零售業吸納城市剩餘勞動力,這是國家發展的必然,也是唯一的途徑,只不過,在這個時代,人們無法理解它的重要性。

憑藉着來自後世的經驗,朱明忠並不希望等到問題發生之後再去想辦法,畢竟,在歷史上,從18世紀後,歐洲的城市之所以經常發生暴動,就是因爲富餘人口太多,而工廠無法吸納足夠的勞動力,這也是歐洲大陸爆發革命的原因之一,當然,相比於他們,英國卻可以在工業化的同時通過移民解決問題。

雙管齊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只是朱大咸並不能去理解,這個在21世紀看似再簡單不過的觀點,迷惑不解的他,皺眉問道。

“臣愚鈍,不知道陛下,到底有何打算?”

說白了,不是因爲愚鈍,而是因爲,他根本就不知道,不知道陛下到底有什麼打算,或者怎麼樣去“摧毀”百姓的自給自足。

“平臣看報紙了嗎?”

見朱大咸這麼“謙虛”,朱明忠笑着問道,報紙是現在他了解外界的渠道,不僅僅是不被官員矇騙的渠道,同樣也是瞭解社會變化的渠道,也正是在報紙上,朱明忠看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臣不知道陛下所指的是那份報紙?”

朱大咸不解的看着陛下,陛下到底是什麼意思?

難道報紙上有什麼大新聞不成?

第163章 關內(第一更,求月票)第39章 裁與屯(第二更,求支持)第424章 父罪子負(求月票,求支持)第582章 華夏的天竺(祝新春快樂!)第148章 決定(第一更,求月票)第63章 練兵(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74章 出征英格蘭(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38章 投親(第一更,求月票)第612章 少爺與家臣第240章 暗線(第二更,求月票)第158章 天命(求支持)第54章 廷宴(第二更,求支持)第139章 戲子(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人心難測(第五更,求首訂,求支持)第420章 影響(求支持,求月票)第215章 變化(第一更,求月票)第192章 江戶(第二更,求支持)第270章 家事第51章 辦法(第一更,求支持)第60章 兄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24章 (求支持,月票)第63章 求賢(第二更,求支持)第306章 明臣(第二更,求月票)第202章 商人(第二更,求月票)第70章 豬圈般的歐洲(第一更,求支持)第111章 主威(第三更,求月票)第36章 名義(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9章 託孤(祝大家端午安康!)第539章 噴氣實驗室(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24章 (求支持,月票)第414章 忠孝兩全(求月票,求支持)第422章 奪城(求月票,求支持)第322章 社學(第二更,求月票)第474章 出征英格蘭(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1章 風力(第二更,求月票)第299章 野心勃勃(求月票,求支持)第428章 讀書人(求月票,求支持)第97章 克敵(第二更,求月票)第33章 安南,難安(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85章 楚憂(第一更,求支持)第250章 商旅(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428章 總督的心思 (求支持,求月票)第72章 南蠻(第一更,求支持)第322章 社學(第二更,求月票)第330章 父子君臣(第一更,求支持)第120章 私心(第二更,求月票)第1章 北去(第一更,求支持)第41章 風力(第二更,求月票)第108章 脅迫(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62章 打開日本國門第148章 凋零(第一更,求支持)第431章 唯一的選擇(求支持,求月票)第40章 鹽民苦(第一更,求月票)第63章 求賢(第二更,求支持)第20章 京城亂(第一更,求支持)第33章 毛遂自薦(第二更,求推薦、求支持)第615章 胡雪巖第147章 祥瑞(第二更,求支持)第170章 試探(求支持,求月票)第69章 永遠熄滅(第三更,求支持)第488章 不列顛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59章 小國的野心(第一更,求支持)第582章 華夏的天竺(祝新春快樂!)第437章 寡情(求支持,求月票)第217章 壯丁(求月票,求支持)第51章 官場(今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86章 移民(求支持,求月票)第376章 太原(汶川十年祭)第259章 蒸汽(求支持,求月票)第421章 兵不厭詐(求月票,求支持)第233章 灼熱(第二更,求月票)第131章 貿易(第一更,求月票)第89章 鐵牆(第一更,求月票)第653章 父子情深第266章 邊域(求支持,求月票)第170章 師徒(第二更,求月票)第37章 致歉(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3章 帝王心(第三更,求月票)第177章 流星第97章 克敵(第二更,求月票)第5章 稅源(求支持,求月票)第116章 恩公與兄弟第48章 斬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28章 讀書人(求月票,求支持)第197章 參觀學習(第一更,求支持)第498章 大進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16章 謀略(第二更,求支持)第310章 忠臣(第二更,求支持)第250章 商旅(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310章 忠臣(第二更,求支持)第95章 招賢(第一更,求支持)第31章 死覲(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220章 試驗場(第二更,求月票)第16章 機會(第二更)第174章 新貴(第二更,求支持)第120章 姐妹(求推薦、求收藏)第597章 人皆有私第536章 裕王府(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53章第421章 兵不厭詐(求月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