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求支持,求月票)

陛下在南天門!

當這個消息傳出後,最初這裡的人們是不信的,甚至當他們看到南洋飯店外的衛兵時,也是半信半疑的,陛下怎麼會來南天門這麼偏遠的地方呢?

在人們的半信半疑中,秦、桂、周等諸夏大王們紛紛乘蒸汽快船來到了南天門,他們都接到了聖旨——陛下要在南天門詔見。

即便諸夏各國國政獨立,與大明無干。而且多年來,大明也從不曾插手過他們的國政,但是,他們仍然是大明的封藩,仍然需要恪守君臣之禮,況且他們離不開大明的支持。

一時間,在歲末的這個月,南天門變得熱鬧了起來。不僅僅是因爲數位大王以及他們的隨從們“佔領”了各個飯店的房間,而是因爲對於南天門來說,這是史無前例的盛事。

當南天門這座港口城市展現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以迎接各國的大王時,在南洋飯店頂樓的房間裡,朱明忠正在和朱慈煊這位桂國的大王,在那裡下着棋。

眼見棋盤的棋局勝負將分,朱慈煊笑着說道。

“陛下,這局勝負已分,臣又輸了。”

已經就國二十年的朱慈煊,在面對陛下時,心裡早沒有了過去的畏懼,更多的是感激和尊敬,作爲永曆皇帝的太子,即便是永曆失國,他這個太子對於陛下而言,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仍然是個威脅,可是陛下非但沒有像成祖那樣圈禁建庶人,更沒有謀害他,而是裂土分封,許他一國之地。

這如何能不讓他心生感激?

“朕也就是個臭棋屢子,和你下棋沒意思,前後讓了朕那麼多棋,朕豈能不明白……”

將棋子丟在盒子裡,朱明忠看了眼朱慈煊,然後頗爲感慨的說道。

“慈煊,當年離開大明時,你還只是青年,現在已經人近中年了。這些年在南洋,你可是吃了不少苦啊。”

“陛下,瞧您說的,臣在南洋吃的苦,遠不及陛下萬一,陛下日理萬機纔是辛苦。”

朱慈煊的恭維,讓朱明忠嗯了一聲,既沒有否認,也沒有贊同,而是岔開話題說道。

“對了,前陣子大臣建議封建朱慈?就國,這件事你怎麼看?”

陛下的話,讓朱慈煊的渾身一顫,他甚至都沒有擡頭看陛下,而只是說道。

“此事,陛下自有聖裁,臣不敢妄言。”

朱慈煊之所以不敢妄言,是因爲朱慈?是他的二哥。當年清兵進軍廣東,永曆帝逃離肇慶時同懷愍太子先後散佚民間。直到數年前,有人到南京宗人府表示身份,自稱是朱慈?,後來證實他確實是其本人。

在如何對待朱慈?的問題上,朝中一直有着不少爭議,按照宗藩律,既然他沒有降清,那麼理應恢復其爵位。可是分封一個親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朝廷似乎沒有太多的開支。但卻需要劃撥一鎮部隊給親王,直接開支也是超過百萬。

面對這筆不菲的開支,朝中的爭議從不曾停止過。在朝中爭議的時候,遠在南洋的朱慈煊卻如同置身事外似的,不曾發表任何意見,似乎就像是與他無關似的。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他爲什麼不便發表意見,畢竟他的身份太過敏感,甚至直到現在,很多人都覺得分封諸夏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自然的在這種情況下,朱慈煊也就更不能發表竟見了。

即便是現在陛下問到了,朱慈煊的態度依然不變——一切皆聽聖裁。

“嗯……”

略微點下頭,朱明忠說道。

“這些年,朱慈?流落民間也吃過不少苦,受了不少罪,於情於理都應該封還他爵位的……”

於情於理,聽到這四個字後,朱慈煊的心裡基本上有了底,也許二哥,永遠都不可能再恢復爵位了,做臣子的理應爲君分憂,想通其中的關鍵之後,他便急忙說道。

“陛下,二哥是臣的血親兄長,這些年臣每每總會與夢中夢到他和大哥,得知他仍活於世上時,臣可謂是驚喜交集,臣尋思着,若是朝廷同意,我想請二哥到晉國相聚……”

看着主動要爲朝廷分憂解難的朱慈煊,朱明忠笑着說道。

“你這是想給朕解難題啊!”

一語道破朱慈煊的心思後,他又搖頭說道。

“不過,這不是什麼難題,於情於理應該,於法更是當然。畢竟大明自有法度,既然朱慈?沒有降清,那麼他理應恢復爵位,這次請諸夏大王來南天門,就是告訴他們這件事,讓大家不要心存芥蒂,這件事出了好幾年,可是封邦建國不是小事,要是不仔細查驗他的身份,證實身份,朝廷就會成爲笑話,這幾年之所以耽誤,也是爲了查證他的身份,封國……”

陛下的話讓朱慈煊驚愕的睜大眼睛,簡單不敢相信他所聽到的話語。

“陛下,這,這……這如何是好……”

“大明自有法度!”

微微一笑,朱明忠看了一眼朱慈煊,然後說道。

“你們兄弟情深,朕自然有所體諒,畢竟,宗室中人經甲申天變後,可謂是十不存一,存世者無不感懷親人難得。嗯,就封國於馬辰吧。”

馬辰位於南婆羅洲,與桂國隔海相望,這些年一直被秦、周兩國窺視,當然,桂國也不例外,同樣對馬辰懷有野心,只不過因爲種種原因,在三國未能達成一致,又不願意對方佔領的情況下,馬辰這個土邦國,目前是向三國稱臣,而現在陛下卻把它封給了朱慈?,這於桂國是好事還是壞事?

沉思片刻,朱慈煊說道。

“陛下,讓臣兄長就藩馬辰倒也無妨,只是馬辰城外土人達雅人不同於一般土人,即便是馬辰素丹對於也是畏懼非常。達雅人皮膚黝黑、身材矮小、剽悍強壯,儘管赤着雙腳,卻依然能在茂密、陰暗的雨林裡健步如飛。最可怕的是,他們血腥、嗜殺、殘忍,對獵取人頭有着近乎偏執的愛好,戰場上,他們以獵取敵人的頭顱爲榮。在他們的信仰中,在戰場上獵取的人頭,不僅代表了自己的剽悍英勇,而且具有無邊的魔力,既能帶來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又能給部落帶來力量和興旺。所以其男子年滿18歲時,必須設法獵取一個敵人的頭顱掛在門外,以昭示自己的成熟、勇敢……”

講着達雅人於普通土人的不同,朱慈煊又委婉的建議道。

“所以,臣以爲,不妨將其封建於巴拉望島,那裡雖然地窄,可土人稀少,且距離菲律賓極近,又不爲西人佔據,將二哥封建於那裡,既可以避免土人侵襲,也可以作爲將來克復菲律賓的前進基地……”

作爲桂國大王,朱慈煊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親情必須要讓位於國家,對於桂國而言,婆羅洲是未來擴張的方向,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希望多出一個擋在身前的擋路虎。那怕這個擋路虎是自己的親兄弟,也是不能接受的,親兄弟也要明算帳。

對於朱慈煊的回答,朱明忠不於置否的點了點頭。

“確實,就這個角度來說,巴拉望島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

看着朱慈煊,朱明忠重新擺起了棋盤,然後說道。

“那裡地窄人稀,並不適合封土建邦,雖說馬辰外土人狂蠻,但也正因如此,才需要傳播文明,朕將宗室分封於南洋各地,歸根到底,還是爲了“撫夷歸夏”爲了讓我華夏文明於此地落地生根,桂王,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儘管陛下的語氣看似在詢問,可是朱慈煊卻從他的話中感受到了壓力,尤其是最後的發問,讓他只覺得後背微微一涼,就在他剛要開口時,又聽陛下說道。

“這二十年,諸夏差不多也在這裡站穩了腳,在這裡披荊斬棘開創基業的艱難,朕也是體諒的,原本不識教化的土人,現如今無不是改漢姓、從漢俗、言漢語,華夏文明於此地得以傳播,全賴諸國國君的付出……”

見陛下襬着棋子,朱慈煊剛要伸手相助,就被陛下笑着拒絕了,他只能看着陛下在那裡一邊說,一邊擺着棋子。

“這麼多年,朕雖然身在中都,可卻一直在看着南洋,諸夏親親,朕豈能不關心,親親之誼,是絕不會因爲距離而有絲毫疏遠的。古往今來,似朕一般厚待宗室者少之,願錫土封建者,更是自周天子後,再無一人,朕之所以如此,就是對親親之誼的看重……”

將棋子一一擺放的同時,朱明忠擡起頭笑看着朱慈煊。

“這些年,秦、周、桂三國皆試圖吞併馬辰,紛紛於馬辰設立據點,可是你們三國卻無法就分割馬辰達成一致,歸根結底還是因爲利益分歧太大,利益分歧在什麼地方?無非就是馬辰城……”

見朱慈煊想開口說話,朱明忠先伸手製止他,然後指着棋盤說道。

“於朕而言,你們之間的爭執,朕大抵上不會過問,但是,朕唯一的原則是什麼?”

反問的同時,朱明忠臉上的笑容慢慢的收斂起來。

“南洋不能亂!”

“陛下,臣,臣絕無攪亂南洋的想法。”

感受到陛下的不悅,朱慈煊急忙起身行揖道。

“桂國於諸夏雖偶有分歧,但絕不曾動過妄顧親誼的心思。”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朱慈煊只覺得的渾身不住的冒着冷汗。

“你是沒有動過!坐下吧,不用這麼緊張。”

點了下頭,朱明忠示意他坐下來,然後繼續說道。

“可是,不代表別人沒有動過,三國之中有多少大臣有過類似的建議?雖然三國這些年因爲馬辰有些爭執,可大體上國君還是顧忌着朝廷、顧忌着親誼,但是將來……”

搖搖頭,朱明忠抿了下嘴脣,然後說道。

“朕可以保得了百年內,但不能保在百年後,南洋今日於大明而言,等同於大明的糧倉,所以,朕是絕不能容忍這裡出現絲毫亂子,既然三國沒有就馬辰達成共識,朝廷是不會讓一個小小的馬辰攪亂三國親誼,進而動搖諸夏於南洋親誼的,當年可以“尊王攘夷”,怎麼現在反倒是因夷而爭了,這不是好事……”

於心裡嘆口氣,這次之所以來南天門,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馬辰的歸屬問題,其實這件事並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卻有可能產生極爲惡劣的影響,尤其是當三國內部,因爲馬辰一些大臣主張強行吞併,再以武力威懾他國,造成既成事實的建議後,朱明忠就看到了其中的危險。

這個潛在的危險必須要化解掉。化解這個危機是保持穩定的唯一選擇。

“好吧,你們解決不了的事情,朝廷幫你們解決,朱慈?封建馬辰,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了,至於你們的據點,兩年內都撤回本國,桂王以爲如何?”

聞言,朱慈煊連忙長揖道。

“臣遵旨。”

長揖遵旨的同時,朱慈煊的心裡盡是無奈,他能夠體諒陛下的苦心,也知道陛下插手是爲了什麼,是爲了各國將來能夠協商處理事物,學會在協商中妥協,否則再出現馬辰這樣的事情,朝廷的處置結果就是直接封建——肉你們誰都吃不到,朝廷會把肉給另一個人吃。

這確實是避免紛爭的一個辦法,但更多的是告誡。

對於朱慈煊的遵旨,朱明忠並沒有說什麼,而是指着棋盤說道。

“桂王,來,再與朕下盤棋……”

在他坐下來之後,朱明忠又繼續說道。

“其實這次讓你們過來,並不僅僅是爲了告訴你們這件事,在南洋的問題上,朝廷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有些問題儘管朝廷並不願意插手,但是如果這些問題懸而未決的話,肯定會發生出一些亂子。而這樣的亂子勢必影響各國的關係,所以朝廷希望這次大家能夠坐在一起解決這些事情。”

當然是南洋的勢力範圍劃分,現在各國已經基本上在南洋站住了腳,都開始謀求對外擴張,這種衝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現在朝廷必須要防患於未然。要制止他們之間可能發生的衝突。所以纔有了這次讓他們來南天門的決定。

第192章 驚聞(第二更,求月票)第588章 沙漠(祝大家平安健康)第560章 驚駭的日本人第543章 青黴素(新書上架,求首訂)第565章 帝國陰雲第388章 鐵人戰象(第二更,求月票)第409章 抉擇(求支持,求月票)第83章 母女(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0章 倫敦的煙(求支持,求月票)第187章 蒸汽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586章 制空權(祝大家平安健康)第501章彼得的願望(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37章 寡情(求支持,求月票)第239章 歸化民(求支持,求月票)第313章 天佑(第一更,求支持)第220章 試驗場(第二更,求月票)第8章 機會(第一更,求支持!)第115章 解決之道(第三更,求月票)第607章 皇太子的鐵腕第36章 名義(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3章 學者(第一更,求支持)第392章 骨頭(求支持,求月票)第333章 蘇伊士(第二更,求支持)第427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38章 難得清淨 (第二更,求支持)第417章 絕望(求月票,求支持)第21章 奴才(第二更,求支持)第326章 回家(第二更,求月票)第292章第32章 解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1章 功高蓋主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0章 爆破(求支持,求月票)第17章 歸義(第二更,求支持)第80章 殺無赦(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6章 榆林(第二更,求支持)第222章 海澄(第二更,求月票)第169章 初戰(中秋快樂)第510章 最偉大的發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54章 心思各異(第二更,求訂閱)第75章 鎮守(第二更,求支持)第119章 新帝(求支持)第173章 震後(第一更,求支持)第30章 錢師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4章 本心(第二更,求支持)第69章 實驗田(第二更,求月票)第630章 煩惱的波拿巴第273章 皇儲(求支持,求月票)第567章 壟斷第252章 學習(求支持,求月票)第6章 天下大變(求支持,求月票)第575章 雞蛋碰石頭第74章 入夷(第一更,求支持)第109章 爲大明(第一更,求月票)第619章 煤荒第56章 攔截(第二更,求支持)第274章 帝王的無奈(求支持,求月票)第146章 生路(第一更,求支持)第6章 天下大變(求支持,求月票)第521章 藥物實驗室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7章 弄巧成拙(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27章 相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章 新朝(第二更,求支持)第23章 結黨的目的(第一更,求支持)第411章 固執(求支持,求月票)第140章 盟友(第二更,求支持)第266章 新階層(祝大家元宵節快樂!)第597章 人皆有私第74章 浮思(求推薦、求收藏)第116章 迎駕(第一更,求月票)第346章 不服老(第一更,求月票)第327章 家人 (第一更,求月票)第296章 紐約(求支持,求月票)第353章 新聞人(第二更,求月票)第160章 騎兵(第一更,求支持)第87章 刀與首(第一更,求支持)第452章第19章 兵臨城下(第二更,求支持)第273章第8章 機會(第一更,求支持!)第80章 出兵(第一更,求月票)第564章 未來第306章 立場(求支持,求月票)第78章 海龍王(第二更,求支持)第421章 兵不厭詐(求月票,求支持)第655章 老祖宗第5章 稅源(求支持,求月票)第26章 蒼水罪(求推薦、求收藏)第17章 後勁營(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8章 動若移牆(第三更,求月票)第263章 餘波(求支持,求月票)第59章 小玩意(第一更,求月票)第614章學習三德子第382章 寧古塔下(第二更,求月票)第195章 遣明使(第一更,求支持)第106章 錯亂(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1章 鳥銃(第一更,求月票)第96章 炮(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59章 私掠(第一更,求月票)第133章 求賢(第三更,求月票)第1章 北去(第一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