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歐洲

軍隊的加入使得鐵路的修建速度大大加快,在天啓十六年七月,鐵路終於修到了鄂木斯克,而這時明軍小分隊最遠已經到達了烏拉爾南坡。

在這裡羅剎人已經比較多了,雖然沒有大的城堡,但小的城鎮倒是不少。在一個小分隊遇到哥薩克騎兵而損失了二十多個人後,曹文詔下令軍隊先集中到鄂木斯克,準備轉而進行大部隊作戰。

朱由校將鄂木斯克命名爲撫民城,並且將周圍的範圍劃分爲撫民府。因爲鐵路的開通,國內糧食的充足,使得移民們栽種田地變得不再是最爭迫的需要,大量的移民成爲鐵路修築,礦山開採的工人,撫民城的軍城也修建得與化龍城差不多高大堅固,而與化龍城的鐵路也已經開始了修建。

在曹文詔在撫民城集結兵力,準備與羅剎人展開大規模戰爭時,大明的歐洲訪問團終於到達了葡萄牙。

王徵以鴻臚寺左少卿的身份就任大明訪問團的主官,他本身信教,又精通拉丁語,粗通葡萄牙語和德語,對歐洲的形勢有一定的瞭解,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在此之前,大明已經派遣過信使來過歐洲,與教廷進行過一些接觸。王徵此行便是進一步與歐洲各國進行交流,與各國建立外交關係。

當皇帝提出要與歐洲各國建立平等外交關係時,遭到了幾乎所有的大臣的反對。在大明的羣臣看來,根本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與大明平等交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觀念使得大明把任何國家都視爲藩屬國。

爲什麼是幾乎呢?因爲還是有些大臣們認識到了這些蠻夷其實也有很多地方不弱於大明,比如徐光啓,比如楊之藻,都已經認識到了歐洲人的優點,並且認識到歐洲人的很多作法,都對於大明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

但大部分的官員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依舊認爲大明是天朝上國,其它國家要和大明交往,只能是以藩屬國的身份,平等建立外交關係是不可能的。

其中禮部尚書朱延禧是反對最烈的,他出列道:“朝貢制度是大明已經實行兩百多年的制度,歐洲蠻夷,又何能例外呢?我大明爲中央之國,四海之內,皆爲藩屬,何有平等之說。”

他一說完,立即有很多人附和,都覺得大明與蠻夷只能是朝貢關係,不能夠有平等關係。

而這時皇帝的頭號馬仔孫傳庭出場了:“陛下,臣倒以爲,這朝貢關係用於大明左近之地,倒也恰當。但這遙遠異域,只怕用來並無多大作用。”

朱延禧終於找到一個可以懟的對象,連忙道:“爲什麼不行?不都是一樣的國家嗎?與遠近有何關係。”

孫傳庭道:“就以緬甸爲例,本來爲我藩國,但由於我國一時顧不上他們,讓他們養大了膽子,竟然敢攻佔我大明領地,幸而賴陛下天威,我們將緬甸終於打服,現在他們很聽話地成了我們的藩屬。而歐洲諸國,象西班牙這個國家,以前不是說他們願意成爲我們的藩屬嗎?結果呢,他們竟然在呂宋等地肆意屠殺我大明人氏,更是與我大明作戰,這樣的藩屬唯一的作用不過是在和我們貿易時佔我們的便宜,除此以外有什麼實際意義呢?現在你們想讓歐洲各國成爲我們的藩屬,他們完全可以虛與委蛇,假意同意,在貿易方面佔了便宜後,根本就不再理睬我們,他們有不法事,我們遠隔重洋,又如何可以強迫他們做什麼呢?這樣的藩屬有不如無。”

孫承宗這次意外地沒有和孫傳庭作對,他也說道:“只有大明能夠威懾或者是仰慕我儒家文化的藩屬國,纔是真正有用的藩屬國。歐洲諸國,我們現在根本不瞭解他們,他們也不瞭解我們,所以仰慕儒家文化之說應該是不可能的。而這麼遠的地方,我們能夠威懾他們嗎?陛下想要與他們接交,目的便是要尋找對付羅剎人的盟友,你先讓別人臣服,別人又如何會幹呢?”

朱延禧道:“我大明天威熿熿,對付區區羅剎人又何需聯絡歐洲蠻夷。我近衛軍天下無敵,凡有不服,儘可以出動大軍,滅其國,系其酋首,以慰祖廟。”

孫傳庭道:“聖人有云,得道多助,我大明行堂堂王道,欲剷除無恥的羅剎人,那多拉幾個夥伴,爲我大明前驅,何樂而不爲呢?”

這話雖然說得冠冕堂皇,但其中所含的意思卻不大光明,如果和其它國家結盟,那麼大明的損失當然會減少,只是這樣說卻讓朱延禧無法反駁,總不能說寧願多死一些大明士兵,也不願意讓蠻夷去當炮灰吧。

但朱延禧還是有辦法的,他上前道:“陛下,大明如何能夠在蠻夷面前自降身份呢?我堂堂天朝上國,與這些蠻夷小邦結爲兄弟之盟,這如何能行?”

朱由校對付這種說辭卻是頗有心得,只是朱延禧身爲禮部尚書,需得給他留幾分顏面,搞得他要致仕告老就不大好看了。但是孫傳庭卻沒有這個顧忌,直接說道:“既然尚書覺得不能與這結蠻夷結爲兄弟之盟,那麼不如由禮部派人前去歐洲,說服他們來朝如何?”

朱延禧連忙道:“這如何使得,禮部並不管交結外國之事,此乃鴻臚寺之職。”

孫傳庭道:“原來是鴻臚寺之職,那麼禮部在這件事中起什麼作用呢?在別人做事時,跳出來說他們做得不好?別人做得不好,正好讓禮部來做,相信禮部能夠做得更好。再說出使外邦,本來就是由禮部主管,爲什麼說的時候就天下無敵,做的時候就有氣無力呢?”

朱延禧氣得發抖道:“孫閣部,這可不是閣臣應該說的話嗎?怎麼說的與市井中人一般無二?”

朱由校見朱延禧的樣子,連忙出來和稀泥:“延禧先生不要生氣,孫閣部每日與兵士打交道,說些俚語也是正常。”

第五十八章建奴敗績第五十章 機器的用途第兩百五十七章 修鐵路的鋼也有了第兩百五十二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兩百一十七章 殷地安(二)第兩百章 收復河套(五)第三十八章 商業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溝通鬆遼第三十九章 常識課本的爭論第兩百二十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上)第兩百一十一章 收復河套(十六)第八十五章誰是鄭成功第六章 熊廷弼的第一次下臺第三十章 初戰(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復河套(四)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一百四十章 在呂宋的新政體設想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三十八章楊嗣昌的後勤策略第兩百九十九 科舉與文化第一百三十章 失敗的伏擊第七十八章 失廣寧第一百六十七章 鎮東和撫東第一百五十二章 遠洋艦隊第一章 沒人把皇帝當回事第兩百二十四章 倭國的勞工輸入第六章 熊廷弼的第一次下臺第五十八 北虜犯延安第四章 移宮案餘波第七十二章廉政公署第一擊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主宰第兩百九十七章 與權閹的對話第五章 錦衣衛第六章 熊廷弼的第一次下臺第八十八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班牙人投降第八十九章準備攻打薩摩第兩百三十五章 太子上學(八)第三百二十八章 模擬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曆法實施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舊賬的來了第九十二章 兄弟鬩於牆第兩百零三章 收復河套(八)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第三百零八章 全軍動員第二十八章京師大學堂(二)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一百一十五章楊漣也會殺人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三百二十章 聯軍第兩百五十九章 鐵路改變生活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復河套(三)第兩百九十七章 與權閹的對話第一百四十七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章 多鐸進京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一百四十二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四十二章 議院(中)第四十九章 造幣機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失敗的伏擊第七十八章海軍都督第一百五十三章 西班牙人來了第五章 錦衣衛第三十三章 功罪一體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學基金會第兩百八十四章 夜戰驚魂第二十七章 初到遼東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稅(七)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主宰第四十九章 印刷機第兩百二十八章 太子上學(一)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兒島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五十章 專利法頒佈第二十九章 鉛筆第三百一十七章 招兵事定第兩百三十九章 遠交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稅(二)第三十三章 功罪一體第九章 練新軍(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議東林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穩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煥再次出場第五章 坐着上朝(謝謝第一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特意爲盟主加更!)第五章 哭太廟第兩百八十章 金字紅牌第兩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學(四)第兩百九十一章 小海金礦第五十八章 火柴造出來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一百零九章德川兄弟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兩百章 收復河套(五)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二十九章 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