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

顏思齊之所以會回到奴爾干城,是因爲嚮導說黑龍江將會有九月末進入封凍期。東海艦隊其實只是從奴爾干城向上游去了近兩千裡地,離阿魯那麼連(額爾古納河)與石勒喀河的交匯點都還有三千多裡。

僅靠風帆能夠走這麼遠已經很不錯了,顏思齊想先回去,以後是找縴夫還是換船來再說,聽說京城裡造有一種船,不用風帆,靠吃煤就能自己行走,而且速度還不慢。

勉勵了周同金後,顏思齊在奴爾干城停留幾日,將此地的一些特產帶上,揚帆往黑龍江河口而去。在苦夷島,各族族長已經將貢貂,東珠收集起來,當成這些年缺失的貢品,讓顏思齊帶回京城。

到蝦夷島時,才知道皇帝已經將此島改名,與魏良卿,陳守義,張成華,侯國興等人見上一面,捎上他們搭送回京的禮物後,再駛向對馬島。

他是東海都督,新州是他的巡視範圍,在新州知府馬士英的陪同下,他視查了整個九洲島,看望了駐紮在此的大明軍隊,聽取了馬士英的彙報。

做完這一些,已經到了十月底,艦隊這才直接駛住泉州,而顏思齊則帶着三艘戰艦前住天津港,因爲皇帝要見他。

在雲臺的這次會見,是朱由校第一次見到顏思齊,這個身材魁梧,雙目有神的大漢跪在他面前,他忍不住心潮澎湃。這就是他在前世所熟知的“開臺王”,雖然現在不需要他開臺了,但他可以成爲其他的開什麼王呀,比如“開西伯利亞王”?

他親自走下來,伸手扶向顏思齊。顏思齊只好就着皇帝的手站了起來。朱由校大笑道:“顏將軍,你是英雄,今天朕給你介紹幾個和你一樣的英雄。”

顏思齊連忙低頭拱手道:“臣謝過陛下謬讚,微臣不過是按陛下方略行事,算不得英雄。”

朱由校道:“爲朕征討天下不臣,縛敵酋獻於闕下,便是英雄。更簡單一點,朕說你是英雄就是英雄。來來,朕給你這位混江龍介紹一下近衛軍的插翅虎。”

他拉着顏思齊來到旁邊道:“這位是近衛軍上將盧象升盧學士,別字嘯天。”

顏思齊連忙拱手,拱到一半發現不對,馬上改敬軍禮,盧象升立即回禮。顏思齊道:”久仰學士大名,能文能武,纔是真英雄也。“

他心中很是奇怪,皇帝介紹盧象升時不說他的表字,直接說他的別字。他卻不知道,朱由校恨不得盧象升直接改名叫盧嘯天才好,或者叫朱嘯天?

朱由校拉他到第二個人前面道:”這便是近衛軍中將曹文詔將軍,表字武祥。“

兩人同時敬禮,朱由校笑道:”曹將軍箭法如神,近衛軍中鮮有敵手。“

顏思齊自然是”久仰久仰。“朱由校依次介紹下來,滿桂,魯欽,周遇吉,楊光夔,楊光皋……顏思齊發現,近衛軍的高級將領盡在這雲臺之中。

大家一番客氣久仰過後,按着軍銜坐好。這時孫傳庭滿面大汗地跑了進來,連聲說着抱歉,對朱由校道:”陛下,臣的事才辦完,來得有些遲了。“

朱由校揮揮手道:”知道你忙,先坐下吧,我們來開會。“

朱由校道:”老熊身體有些問題,今天不能來。他派了副官李德林來參加會議,參謀部及近衛軍的中將以上將領都在這裡了。今天要討論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收回仁宣之時放棄的東邊大片領土。“

”顏中將送來了奴爾幹都司周同金的奏摺後,舉朝震動。一個故都指揮使的後人,堅持幾代在奴爾干城豎起明朝的大旗,這份精神確實令人感動。大多數大臣都認爲應該將東邊的領土收回。現在是否應該收回這事已經討論過了,我們來討論應該如何收回。“

孫傳庭起身拱手道:”陛下,並不是所有大臣都認爲應該收回東邊領土,內閣中便有多少反對,所以陛下也可以讓將領們討論是否應該收回的問題。“

朱由校不快地道:“那就一起討論吧。你一個本兵,竟然也反對收回國土,真是奇怪也哉。”

顏思齊大爲驚奇,兵部尚書竟然敢如此直接地提出對皇帝的反對意見,這真是亙古未聞之事。卻見其他將領都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好象覺得這根本不是什麼大事。

孫傳庭道:“陛下,臣只想着對我大明是否有利,其它的東西是不能束縛臣的。”

這時盧象升開口道:“陛下,我們都沒有去過東邊領土,而顏中將則親自去過,而且呆了這麼長時間,臣想來顏中將應該是很有發言權的。”

衆人都看向顏思齊,顏思齊心裡大亂,看這樣子,皇帝想要收回,大臣們則反對收回。自己無論如何說,都會得罪其中的一方。而當初皇帝聖旨中便要他探明海路以威脅蒙古人,他已經遵旨而行,這時改換門庭只怕有些遲了。

他剛下定決心準備說話時,朱由校道:“顏將軍,你只需要將情形照實說明,至於你的看法,你自己如何想的就如何說,不用顧忌其它。你是將軍,不是文官,不要讓其它的東西干擾你的判斷。”

顏思齊心裡苦呀,俗話說閻王好擋,小鬼難纏,自己照實說來,只怕文官們不會放過自己。他心一橫,怕個什,最多不過回去海島上釣魚,又算得了什麼。

他主意已定,便將自己進入黑龍江的情形說了一遍,然後道:“臣覺得,雖然此處並無多少漢人,但大明餘威尚在,而且此處土壤肥沃,取水方便,作物產量較高。如果有一支軍隊駐紮於此,然後大量移民,此地當可爲大明又一糧倉。”

孫傳庭問道:“按顏將軍所說,黑龍江九月底封凍,三四月纔開江,一年可種植期間最多不過半年,當地人如何禦寒,如何有過冬食物呢?”

顏思齊答道:“思齊當時也問過周同金,他說封江之後,亦可得漁獲,有些作物冬天亦可種植。當地多樹木,冬柴充足,倒是不虞過冬所需。”

各種求,謝謝支持!這些天在外面陪家人旅遊,我會盡量正常更新。如果沒有時間更新,請見諒!

第兩百八十七章 緬甸歸順第三十七章總參謀部的熊先生第三百零八章 全軍動員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後繼地貪污第五十二章盧象升的應對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兩百四十三章 對羅剎國的擔憂第五章體育鍛煉第三十六章 野豬皮要發瘋第十章袁崇煥的旅程(爲感謝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一併謝謝各位親的支持!)第兩百八十七章 緬甸歸順第兩百五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的僱傭軍第九十二章 兄弟鬩於牆第五十四章城門洞的戰鬥第五十九章 蒸汽輪船第九十四章神炮滿桂第五章 坐着上朝(謝謝第一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特意爲盟主加更!)第九十九章 遼東策略第三百六十二章 歐洲方略第兩百二十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上)第九十二章 兄弟鬩於牆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復河套(四)第兩百零九章 收復河套(十四)第九十三章 大難來時各自飛第兩百七十四章 進攻亞齊國第一百五十三章 賭博第兩百五十章 漢人不得爲奴第一百四十三章 議院(下)第三十六章 野豬皮要發瘋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搶佔雲陽堡第三十三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二)第七章白蓮教亂第二十章遼東第一大俠第兩百七十二章 西北局勢第一百四十九章 蘇祿求援第一百三十三章 準備突圍第一百零四章談判第十五章貪生怕死第三十七章總參謀部的熊先生第七十四章 查抄餘波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東江第兩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動前奏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戰託木斯克第六十章 秦軍第四十四章 一個國家,一個領袖第一百六十二章 聽證會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復河套(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穩定軍心第四十九章 印刷機第三百一十四章 拿下託木斯克第五十八章 火柴造出來了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五章 錦衣衛第三十四章再議收稅第一百零六章守城第三十六章 野豬皮要發瘋第一百六十四章 冬天之爭第五十七章 有關議院的設想第兩百五十五章 羅剎並不可怕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殺皇太極第兩百八十三章 東枝第一百四十六章 華人哭不如外族哭第兩百三十九章 遠交第三十四章 收稅準備第一百四十三章 議院(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貧窮是萬惡之源一百零二章養廉銀第四十六章計劃有變,要守海州第兩百五十七章 修鐵路的鋼也有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鐵道連通兩洋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直隸平地運動第八十三章初戰平戶第二十三章 京營現狀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與教育第一百章兵器局裡論氣壓第八十七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一)第兩百三十七章 戲劇的宣傳作用第五十九章陝西巡撫第五十二章盧象升的應對第七十七章遼東大敗第兩百三十四章 太子上學(七)第兩百五十二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二十章 火車火車第一百三十三章 準備突圍第八十三章 兵圍遼陽第五十五章 開會第兩百七十三章 固始汗稱臣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四十三章 戰成 都第兩百六十二章 追擊林丹汗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兩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動前奏第七十六章 袁崇煥出場第六十三章 李旦第三百三十三章 窮得有道理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六章科學實驗第兩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學(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