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極的擔憂

即使如此,近衛軍還是殺死了三百多後金兵,搶到兩百多匹馬,而自己也損失了一百多人。

沒有抓住皇太極,熊廷弼心情不大好。趙率教勸道:“參謀長,這次我們已經是大勝,而且我閃留下了這麼多的建奴,第一師和第三師在遼南東江就更好打了。”

熊廷弼自嘲地一笑道:“人老了,好勝心卻更強了,總是想要活捉小奴酋皇太極,以報皇上厚恩。唉,畢竟歲月不饒人呀。”

趙率教笑道:“參謀長五十多歲的人,開得硬弓,騎得烈馬,可比很多年輕人都要強得多了,軍中現在可以左右開弓的人可真不多見。”

熊廷弼搖了搖頭,說道:“跟下去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我們先回去吧。化冰之後,我們只怕要在寧遠築一座城纔好。”

趙率教道:“確實,寧遠城和覺華島互爲掎角,這樣建奴根本就不敢進攻覺華島了。”

熊廷弼點了點頭:“只要建奴進攻覺華島,寧遠就可以出城攻擊其後方。敵軍攻擊寧遠時,覺華島也可以進行支援,此事回去後再議吧。”

不說熊廷弼等收兵回營,只說努爾哈赤一行人,五天以後終於趕到了海州,而這時第一師已經將海州周圍洗劫一空,回到了耀州。

努爾哈赤憤怒不已,決定立即攻打耀州。嶽託勸道:“明軍經營耀州日久,且其火炮厲害,不如先去支援兩藍旗。”

努爾哈赤這纔想起赫圖阿拉處於危險之中,他命令在海州休整一天,然後趕往連山關。

而這時,魯欽已經攻下了草河堡,酒馬吉堡和通遠堡。近衛軍將所有能夠帶走的東西全部運回到陰山堡甚至是皮島,不能帶走的全部毀壞。

現在魯欽正在進攻雲陽堡,雲陽堡如果被攻下,那就會與寬奠堡連成一線,原來的定遠右衛就會全部落入明軍的掌握之中。

他面對的是後金二貝勒阿敏的鑲藍旗。在近衛軍板甲面前,後金兵的弓箭完全沒有作用,而火炮對於城牆薄弱的小堡,可以說是幾炮就能轟塌城牆。

而近衛軍的線膛火銃的殺傷力,即使在兩百步時都能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現在近衛軍一直壓着鑲藍旗在打,如果不是鑲藍旗人數較多,而魯欽又不想付出太多的傷亡來強攻,所以一直在用火炮攻擊,沒有出動步兵,因而云陽堡現在還在後金軍手中。

阿敏一向自視甚高,現在卻被近衛軍狠狠地教訓了幾次,暴燥欲狂,卻也知道從武器方面講,遠遠不是近衛軍的對手,只能龜縮在城堡中等待救援。

而正藍旗的莽古爾泰,面對周遇吉的進攻也只能勉強支撐,這就給了毛文龍極大的自由空間。他率領手下各將領,先是將所佔領地方的後金人全部擄走,如果有反抗的直接殺死,然後各地的漢民,一律帶到皮島,然後送回大陸。

毛文龍是窮怕了,所有可能有用的東西都一起運回東江,他明白靠自己的兵力是沒有辦法守住佔領的地方的,所以索性來了個堅壁清野,讓後金沒有任何物資,看他們怎麼辦。

努爾哈赤趕到連山關時,魯欽終於攻破了雲陽堡。近衛軍幾乎將炮彈打完,雲陽堡的城牆已經沒有一段完整的了,阿敏知道再留在這裡,只有做俘虜的份,所以立即撤退到孤山堡。

近衛軍將大多數能用的炮彈收集起來備用,不能用的也是鐵,是要帶回去重新制造的。然後是例行的洗劫,在東江兵刮地三尺的蒐羅之下,雲陽堡已經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了。

努爾哈赤到連山關後,立即出兵攻擊雲陽堡,而這時魯欽已經帶兵撤退到了新安堡。新安堡佔領較早,城牆已經修好,魯欽決定在這裡與努爾哈赤決戰。

二月十一日,後金軍來到了新安堡外,努爾哈赤命令安營紮寨,準備第二天開始進攻。而這時匆忙趕到的皇太極仔細地查看了新安堡的情況後,對也是剛剛趕來的莽古爾泰說道:“五哥,你去勸勸父汗,讓他不要強攻新安堡。即使能夠打下新安堡,我軍死傷會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

莽古爾泰翻着眼睛道:“你幹嘛不去和父汗說?你在覺華島損兵折將,我在這裡不也是一樣嗎?你以爲父汗會給我好臉色嗎?”

皇太極嘆了口氣道:“以小邦臨大國,是我們的悲哀,以前因明軍腐敗,再加上李家與我們有舊,所以纔會有薩爾滸之戰的勝利。後來再下遼瀋,又攻下廣寧,使父汗對明軍的輕視更甚。”

“卻沒有想到,大明的新皇帝竟如此厲害,建造如此多的新式火器,使明軍一掃萬曆年間的頹勢。最重要的是,這個皇帝與原來的皇帝都不同,不與我們爭一城一地之得失,直接撤退到了山海關,又從遼南和東江兩地牽制我們,這樣下去,我大金危矣。”

莽古爾泰不相信地說道:“明軍的新火器確實厲害,但明軍撤退到山海關,把遼東全地讓與我等,八弟怎麼竟然覺得他做得對呢?”

皇太極又嘆了口氣道:“只要明軍計較城池和土地的得失,就必然和我們保持軍事接觸。我軍野戰比大多數明軍都要強,只要和明軍打仗,我們就能搶到東西。現在他們撤回山海關,我們又不可能攻下山海關,那還有什麼可搶的。明軍的撤退,比他們的新火器更加難以對付。”

莽古爾泰大大咧咧地說道:“那有什麼,搶不到明軍,我們還可以搶朝鮮,搶蒙古,只要有得搶,我們怕什麼?”

皇太極笑道:“你看現在的形勢,我們還沒開始搶朝鮮,明軍反而把我們佔的地方搶了個乾乾淨淨。如果我們去搶蒙古,你覺得明軍會坐視嗎?你看喀喇沁部,本來已經和我們通好,假以時日,當可歸附於我,上次遼南一戰後,現在根本就不理我們了。五哥,不打敗明軍,蒙古我們根本就沒法去打。”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八十五 另一個屠夫的產生第七十章談判(一)第兩百三十章 太子上學(三)第兩百四十七章 林丹汗歸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滿桂結婚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一百零五章 陰謀第兩百五十六章 修鐵路的人有了第四十四章 敗奢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來援第一百一十五章楊漣也會殺人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三百六十四章 歐洲亂象第八章 進展第十四章第一個新年第九十七章 獻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稅(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結局(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八十八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二)第十二章 挑選軍官第兩百四十八章 對蒙古策略第一章 心臟與手足第一百五十六章 蝦夷島可以成爲農業基地?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復河套(二)第六十八章商量對策第三十九章 常識課本的爭論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復河套(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覺華島之戰(下)第四十七章 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第一百一十五章楊漣也會殺人第三十三章東林分裂跡象第十六章礦稅之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八十章 天啓二年的殿試第三十二章 經撫之爭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會第九十二章協從軍第七十二章廉政公署第一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冬天之爭第十八章 冶煉鋼鐵第二十章 遼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稅(七)第三章 噦鸞宮失火第二章 搶功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細則》第三百二十章 聯軍第一百八十章 查稅(六)第三百零六章 圍攻府衙第四十三章怕痛不怕死的金應魁第九十八章 取瀋陽第二十三章遷安新村第三百三十一章 濟南第九章 練新軍(一)第二十三章 京營現狀第三百四十七章 建設化龍城第二十二章 大明週報第九十三章南蠻胴第三百五十九章 再起戰端第九十三章南蠻胴第六十章 減租遇到了新問題第三十二章 經撫之爭第兩百零四章 收復河套(九)第兩百三十六章 《忠貞大將軍》第二十八章京師大學堂(二)第十九章 新兵的拉練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變第十七章 游擊戰第三十五章 講武堂第兩百八十九章 打開交流之門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十七章 由之知之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稅(七)第八章 孫屠夫的第一擊第三十九章 常識課本的爭論第三百二十九章 哈薩克汗國屈服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兩百二十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上)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六十八章商量對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蝦夷島可以成爲農業基地?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復河套(三)第十二章讀書可以明理第四十章遼南有變第一百四十章 在呂宋的新政體設想第三十六章軍銜與勳章第四十七章撤海州遼民第一百三十三章 準備突圍第八章 一邊倒的戰事第七十章 安南(五)第十章 練新軍(二)第兩百四十九章 僱傭軍的組成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的京師行第三百六十章 張宗靈的進擊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村的新問題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藥包第三百一十七章 說服察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