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安堡之戰

莽古爾泰這纔有些慌張,他這個八弟,一向喜歡看漢人書籍,但智計百出是大家都認可的,既然他認爲現在大金形勢不妙,那倒也是大有可能的。不過莽古爾泰轉念一想,當初父汗起兵反明時,形勢還不如現在呢,不也是過來了。

於是他笑道:“八弟是不是把明朝皇帝想得太厲害了?也許他是害怕,所以纔會龜縮在山海關內的。父汗憑十三幅鎧甲起兵,經歷如此多的困難,不一樣把明軍打得落花流水。小小新安堡,以我軍現在三萬多兵力,難道還攻不下來嗎?”

皇太極明白自己是白說了,他搖了搖頭,心裡卻想着要用什麼方法,用最小的損傷打下新安堡。但在覺華島遇到的明軍武器,使他知道,無論如何,都要死傷大量的甲兵纔有可能拿下新安堡。

二月十二日,後金開始進攻新安堡。努爾哈赤派人去勸降,一個使者騎馬搖着一個節杖表示沒有武器,他走到距城牆一百步處時停了下來,大聲喊道:“我大金……啊。”掉下馬來死掉了。

薛伯陵看着自己手中的線膛火銃,滿意地笑道:“確實不錯,又遠又準。”說罷用通條將又一顆長形子彈放進了銃管。

又一個使者騎馬前來,這次他學乖了,離了一百五十步就停了下來,大聲喊道:“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你們不是自稱禮儀之邦嗎?”

薛伯陵瞄準又是一槍,將他打下馬來。也大叫道:“你們不過是叛軍,說什麼兩國,倒真是給自己長臉呀。”

魯欽笑道:“薛旅長真不愧神射手之名,此戰第一功是第一旅的了。”

薛伯陵道:“這是線膛火銃的功勞,這一功應該記在兵器局頭上。可惜我們數量太少,如果都是這種線膛火銃,建奴根本就沒法靠近城牆。”

魯欽點了點頭:“確實如此,不過下次我們就會有足夠的線膛火銃了,等到近衛軍都裝備上這樣的火銃後,建奴就不足爲慮了。”

薛伯陵笑道:“是呀,近衛軍擴軍一倍,都裝備這樣的武器,何止是建奴,天下又哪裡有敵手。”

魯欽哈哈大笑:“沒有敵手?你放心,聖上說過,這天下還有大片的地方等着我們去征服呢。北到北海,南到巴達維亞,還有很多我們聽都沒聽過的新地方,都將成爲我大明的疆域,都將需要我們近衛軍去佔領。”

這時後金兵直接開始進攻。前面是做炮灰的漢軍,魯欽狠狠地說:“判我中華者,均可誅之。當成建奴給我往死裡打。”

炮兵的火炮開始怒吼,漢軍受到打擊後便想要後退,被後面的督戰隊殺了幾個,又只好繼續戰戰兢兢地向前。

薛伯陵帶着五百線膛火銃兵伏在城牆上,不停地進行射擊。不但是前面的漢軍,就是後面的督戰隊有時也能打到。

薛伯陵笑道:“這是最好的提高射擊技巧的機會,平日裡的靶子是不會動的,哪裡有這裡的敵人好。兒郎們,加油幹,一個個都成神射手,加入近衛軍裡的神射營。”

線膛火銃具有射程遠,射擊精度高,上彈速度快等優點。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能在一分鐘內射出四到五發子彈。所以在炮彈和子彈的雙重打擊下,漢軍至少有三分之一多倒在了衝鋒的路上。

而漢軍後面有督戰隊,前面有炮彈和子彈,只能消極地慢慢走動,希望前後都不會傷害到自己。還有些前面的漢軍大叫道:“漢人不要打漢人,我們願意投降。”

薛伯陵冷冷一笑:“說得好象你們沒有打過漢人似的,就憑你們,也配稱自己爲漢人!狠狠地打,打死這些不要祖宗的狗東西。”

朱由校要打造了一個民族國家,首先在軍隊中就進行了民族主義教育,灌輸給士兵漢人最優秀的理論,以增強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不過漢人文明確實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文明,倒也沒有誇張的地方。

漢軍炮灰很快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夾雜在漢軍中間準備乘亂衝上城牆的後金甲兵也遭到了毫不留情的屠殺,是的,就是屠殺,到現在爲止,兩軍還離近一百步遠,後金已經死傷近千人,明軍則無一傷亡。

這時後金甲兵躲在牛皮攻城車下向前城牆靠近。這種攻城車用木製成,上面蒙着生牛皮,對付弓箭效果極好,可惜對於炮彈幾乎沒有什麼作用。

炮彈落在攻城車上,將車子打散,順便帶走幾條人命,而剩下的後金甲兵則暴露在近衛軍的銃口下,子彈爭先恐後地撲向他們,在淒厲的慘叫聲中收割着一條條生命。

攻城車後面是後金的弓箭兵,他們的重箭對於城牆上的普通火銃兵是沒有效果的,因爲根本沒有辦法破防,但對於沒有着甲的線膛火銃兵卻有着一定的威脅。

薛伯陵給每個線膛火銃兵都配置了兩個盾兵,專門在兩邊保護着。這也是沒有辦法,如果有數量更多的線膛火銃兵,反而還不需要這樣的保護了,因爲無論如何,弓箭的射程都要遠遜於線膛火銃。

後金兵的攻城車越來越多,弓箭兵也大量涌出,大有一舉奪下城池的氣勢。魯欽也不急,命令士兵有條不紊地射擊,以明軍的火力,後金兵要攻到城牆下,都是很困難的。

在優勢武器的打擊下,只有落後武器的一方是很難取勝的,就象後世英國步槍隊與滿清騎兵隊的戰鬥,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現在戰鬥已經進行了大約一個時辰,後金兵死傷已經超過了兩千多人,明軍也僅有三十多人被弓箭射傷。

在這種情況下,後金軍想要破城,唯一的方法就是同時出動幾乎所有人進攻,這樣也許可能會有部分人爬上城牆,但太大的密度,會使得火炮和火銃的命中率和傷害能力大大提高,即使後金奪取了新安堡,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努爾哈赤不願意面對的。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九章 順天府減租第四十八章李延庚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鍋端第兩百二十三章 橡膠在大明的應用第兩百五十八章 拍賣開採權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三百六十四章 歐洲亂象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第二十九遷安鐵礦第二十九遷安鐵礦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搶佔雲陽堡第兩百二十二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下)第三章兵仗局第五十一章建奴惡毒第兩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一百章 多鐸進京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帝很急第三十六章 野豬皮要發瘋第四章 平定西南(謝謝各位支持!還有一章專門感謝第一盟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螺旋漿第兩百二十八章 太子上學(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細則》第三十七章 請陛下重收礦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教廷退讓第四章 移宮案餘波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第六章 對廣寧失守的處理結果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細則》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擊(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訪第十五章 賞燈賞月賞寶珠第九章 順天府減租第三百三十一章 濟南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兩百六十七章 賊不走空第五十六章建奴來援第三十五 戶部尚書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煥再次出場第一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兩百五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的僱傭軍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殺皇太極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宮內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曆法實施第一百四十四章 呂宋的反華運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直隸平地運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覺華島之戰(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驛站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舊賬的來了第九十八章阿久根激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龍江將軍第五十三章戴春風的春風第四十七章蘇州抗稅(三)第兩百八十三章 東枝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一百六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十二章 橡膠與大洋洲第五十一章 大明皇家銀行(一)第一百零八章 論孝第九章佈局海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長第三十二章 經撫之爭第兩百一十九章 殷地安(四)第五十九章 黃花峪殲敵第五十五章奴酋的自卑第一百零六章守城第一百零七章 身體髮膚論第九章佈局海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遊西苑第一百四十四章 呂宋的反華運動第三百二十五章 臣等拜服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團歸來第九十八章 取瀋陽第一百二十章 覺華島之戰(上)第三十九章 常識課本的爭論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歐洲第一百二十一章 穩定軍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用紅薯餵豬第四十五章 蘇州抗稅(一)第兩百五十章 漢人不得爲奴第五十八 北虜犯延安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皇家海軍學校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班牙人投降第十四章第一個新年第三百二十八章 模擬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舊賬的來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軍隊修鐵路第三百四十章 田間話桑麻第六十三章 李旦第兩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島第十一章 十三山第兩百五十七章 修鐵路的鋼也有了第七十三章前倨後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