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擊與反追擊

熊廷弼帶着騎兵慢慢地從冰上走過,趙率教的步兵也完全可以跟上騎兵的步伐。到了陸地上後,騎兵就可以開始加速了。熊廷弼對趙率教說道:“我追趕三十里,然後休息,我們之間的距離始終保持在三十里內,這樣可以隨時支援。”

趙率教道:“參謀長,三十里地太遠,我們都要走一個多時辰,還是保持二十里地爲好。”

熊廷弼想了一下道:“也好,六百兵力確實太少,不過即使與建奴接戰,我也會隨時保持後撤的能力,不會衝進建奴陣中的。”

熊廷弼帶着騎兵先行,追到寧遠衛時,已經可以看到遠處後金兵的後隊了。熊廷弼先讓人進寧遠城搜索,確認沒有後金兵埋伏在內後,便跟在後金軍一百步左右開始慢慢地放火銃。

後金兵前進就跟着前進,後金兵停住不動,騎兵也不動,後金兵出動一隊騎兵反衝過來,熊廷弼一箭射倒前面的一個後金兵,轉身就逃。

近衛軍放了一次火銃後就跟着轉身逃走,根本不向後面看一眼。後金兵追了一會,見沒有辦法,只好怏怏而退。

而這時熊廷弼又帶着近衛軍緩緩地逼了過來。對於這甩不掉的牛皮糖,皇太極也很惱火。他親自率領一隊騎兵向前方左翼而去,而其餘的後金兵則繼續前進。

熊廷弼得意於自己的方法,希望能死死咬住後金軍,好讓後面的近衛軍步兵旅趕上來,將後金兵留下一部分。於是一直採取遊走的方法,追趕到了白塔峪堡。

後金兵在這裡停了下來,杜度帶着鑲白旗的甲兵對着熊廷弼的騎兵衝去。熊廷弼還是用老辦法,且戰且退,和後金兵保持距離。這時從前方右側奔出一路兵馬,正好攔住了近衛軍回去的路。

皇太極上前哈哈大笑道:“熊蠻子,這下子你插翅也難逃了吧。”

熊廷弼也哈哈大笑道:“四貝勒,纔在覺華島分開不久,想不到又見在這裡見面了,看來我們是真的有緣呀。”

皇太極道:“既然有緣,不如請熊經略到我們瀋陽去做做客呀,我們一定會盡地主之誼,好好招待你的。”

熊廷弼道:“瀋陽我倒是會去的,只是不是今天。今年晚些時候我會到瀋陽來的,希望到時候能與四貝勒一起會獵。”

皇太極笑道:“相請不如偶遇,這次一定要請經略到瀋陽一遊,我看您就不用再推託了吧。”

熊廷弼心急如焚,卻只能故作鎮定地與他拖時間:“四貝勒,如果我願意跟你去瀋陽,你可願意放我的隨從離開嗎?”

皇太極開心地笑道:“熊經略說的哪裡話,我們諸申不會伺候人,還是由您的隨從來伺候您的好,不然有伺候不周的地方,可就是我的罪過了。”

熊廷弼道:“四貝勒一定要看到建州與大明交惡纔好嗎?”

皇太極撇了撇嘴角,心想難道我們現在還不算交惡嗎?他笑道:“建州本大明藩屬,如果大明能將遼東交於我等治理,又何必鬧到交惡呢?我請熊經略到瀋陽,便是爲兩國交好呀。”

熊廷弼肅容道:“既然四貝勒也知道建州是大明藩屬,又何來兩國之理。”

皇太極道:“大明對建州極其不公,所以我父汗纔會反出大明,自己稱汗。但我後金一直心向大明,希望皇帝能懲治奸臣,許我建州重歸大明。日後大家就都是一家人了。”

熊廷弼冷哼一聲,不再作聲。皇太極又道:“熊經略,請吧。”

熊廷弼道:“既然四貝勒不想和平相處,那我們就馬背上見個真章吧。”說完將弓舉起,對準了皇太極,後面的騎兵都端起火銃,銃口對着後金兵。

皇太極急速後退,後金兵也端着弓箭,對着近衛軍騎兵就射。火銃聲響起,後金軍的馬匹受驚,跳了起來,後金軍頓時一片混亂。

熊廷弼催馬向前,一箭射死前面擋路的後金兵,收弓拿起一把長刀大叫道:“盡忠死節,就在今日,跟我衝。”

在馬上衝鋒時,弓箭幾乎沒有什麼作用,而近衛軍的火銃刺刀則可以很容易當成長槍使,且刺刀鋒利,又可以橫斬,而槍托也可以掄起來當鈍器,所以與後金兵的戰鬥近衛軍並沒有明顯的劣勢。

當然,人數比較少是明軍最大的問題,皇太極也看明白了這一點,在後面叫道:“不要逼得太急,慢慢來,把我們在覺華島受到的待遇讓他們也嚐嚐。”

雙方打得熱鬧,但卻沒有多少人落馬,主要是馬上的攻擊雙方都不是很擅長。後金軍最常用的作戰方式是騎馬前進,然後下馬步戰。而近衛軍本來就是步兵,更不用說。

倒是近衛軍騎術確實比後金軍要差一些,有些近衛軍廝殺時自己從馬上掉了下來,僥倖沒有受傷的步兵落地後拿着火銃,竟覺得比在馬上更加容易戰鬥了。

而這時的趙率教已經離兩軍交戰地不過兩地裡了,斥候報告熊廷弼被圍的消息後,把趙率教驚出了一身冷汗,命令隊伍迅速跑步前進,去解救騎兵。

當熊廷弼的六百騎兵還有近四百人在馬上堅持作戰時,趙率教終於趕到了。皇太極道了聲“晦氣”,立刻組織後金軍撤退。

熊廷弼這時卻不願意了,大叫道:“拖住他們,不要讓皇太極跑了。”他一直覺得皇太極不過是後金四大貝勒之一罷了,但皇帝交代過近衛軍,如果能殺掉或者俘虜皇太極,功勞可以與殺掉努爾哈赤相比,努爾哈赤顯然不是那麼好殺的,所以近衛軍最想殺的就是皇太極了。

趙率教的步兵加入戰場後,後金兵再也抵擋不住了,都跟在皇太極馬後迅速逃去。步兵追擊騎兵那就是個笑話,所以熊廷弼也只能在後金騎兵身後騷擾拖慢他們逃跑的速度,力求讓近衛軍步兵能有更多斬獲。

皇太極不想再和近衛軍大部隊作戰,所以逃得飛快,而熊廷弼受了一次伏擊後,騎兵人數少而且累,也不敢離近衛軍步兵太遠,只能看着後金兵遠遠逃去。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團歸來第九十七章 獻城第兩百零四章 收復河套(九)第兩百九十一章 小海金礦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的京師行第三百六十四章 歐洲亂象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一)第七十六章 袁崇煥出場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排臥底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十五章 年前雜事第四十五章 《水滸傳》第一百二十二章 《婦女兒童保護法》第八十二章若非同道,即爲仇敵第四十二章劉興祚第八十六章 大家一起賭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蕩漾魏公公第五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萬古長如夜第兩百五十四章 僱傭軍二旅第十六章 選妃第八十三章 兵圍遼陽第十九章 皇后病重第兩百零八章 收復河套(十三)第七十章談判(一)第八十二章進攻前的準備第一百七十章 《鐵路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糧食儲存署第十八章選遼民入軍第兩百九十九 科舉與文化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區第兩百二十五章 《兒童保護法》(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也不能凌駕法律之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查稅(十)第兩百八十一章 東籲第一戰第兩百六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七十八章 朱氏昆仲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兩百九十七章 與權閹的對話第兩百三十六章 《忠貞大將軍》第七十五章淡水和雞籠第兩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動之漠南蒙古第十五章 年前雜事第七十二章廉政公署第一擊第三十四章再議收稅第六十三章 李旦第九十八章 取瀋陽第七十七章顏思齊的野望第兩百五十八章 拍賣開採權第四十二章 敗奢寅第兩百零三章 收復河套(八)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穩第四十八章李延庚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一百八十九章 螺旋漿第九章 順天府減租第兩百二十一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中)第九章 一月平教亂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變第七十三章前倨後恭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條件投降第二十六章 搞定東江第四十七章蘇州抗稅(三)第四十四章 敗奢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查稅(八)第六十二章 賣地的設想第五十六章建奴來援第兩百四十六章 僱傭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稅(一)第七十二章廉政公署第一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查稅(三)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驛站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開啓民智第五十九章 黃花峪殲敵第四十章遼南有變第三百零八章 全軍動員第二十三章遷安新村第二章 魏忠賢出場第兩百二十六章 《兒童保護法》(下)第二十三章遷安新村第四十二章 敗奢寅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開啓民智第三十八章 商業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一百七十章 《鐵路法》第九十三章南蠻胴第一百二十章 覺華島之戰(上)第兩百零八章 收復河套(十三)第一百零一章 畢業典禮第兩百五十三章 鎮北城第三百四十章 田間話桑麻第三百四十六章 化龍城第三十九章 常識課本的爭論第兩百八十章 金字紅牌第三十四章再議收稅第七十一章談判(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農部第一百五十三章 賭博第四十章遼南有變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