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天啓帝(二)

第084章 天啓帝(二)

內廷後三宮之一,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殿名取自《易經》,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是皇帝和后妃們起居生活的地方,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交泰殿平面爲方形,面闊、進深各3間,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鎏金寶頂,小於中和殿。殿中設有寶座,殿頂內正中爲八藻井。單檐四角攢尖頂,銅鍍金寶頂,黃琉璃瓦,雙昂五踩斗栱,樑枋飾龍鳳和璽彩畫。四面明間開門,三交六椀菱花,龍鳳裙板隔扇門各4扇,南面次間爲檻窗,其餘三面次間均爲牆。殿內頂部爲盤龍銜珠藻井,地面鋪着金磚。

偌大的大明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大明天啓皇帝,此刻就躺在交泰殿的裡間歇息。和他的皇爺爺萬曆,皇太爺爺嘉靖一樣,這位皇帝也是個出了名的不愛上朝的。用東林黨爲首的清流的話來概括,就是二個字,“怠政”。至於怠政的原因後頭還跟着一大堆諸如“淫亂”、“嗑藥”的帽子,反正是怎麼難聽怎麼來!

爲了這個問題。後世在宿舍討論歷史的時候,蕭嚴和張振嶽還有過十分激烈的爭論。和蕭嚴一味怪罪明朝皇帝怠政導致明朝滅亡不同,張振嶽並不認爲明朝皇帝是真的怠政了。

或者說怠政的原因並不是什麼“淫亂”“嗑藥”之類,根據張振嶽的分析,這明朝的皇帝估計是身體上出了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很可能出在明成祖的身上,如果真的要說荒淫,每日忙於政務的皇帝如何能和生來衣食無憂可以在封地內處謀逆外其他皆可肆意妄爲的藩王相比?哪怕是跟那些動不動就在秦淮河上嫖宿的清流也是不可比的?

但是除了明成祖自己活過了六十,他的子孫就再也沒有一個活過這個年紀的了。而且根據記載,此後的皇帝中,有一個算一個,宣德、景泰、弘治、正德具是盛年暴亡,而且子嗣稀少。嘉靖、萬曆雖然活得久些,卻是天天在生病。這些皇帝最大的特點就是腰痛、腿痛,不要說上朝,連出宮都困難的要死。再回想到明成祖最終把皇位傳給體胖虛弱的嫡長子,我們不禁要猜想,這是不是一種遺傳病?或許當初把皇位傳給漢王,明代皇帝的身體素質就不會是後來這個樣子,也許文人清流在推卸責任的時候就會少了怠政這麼一條了。

歷史就是歷史,無論真相是什麼,結果都是既定存在的,不會因善惡是非發生任何變化!明朝滅亡了,這就是歷史事實,不會因爲清流的自辯和推責而發生任何變化。

“咳咳咳。。。”還在外房,張振嶽和蕭嚴就能聽見天啓帝的咳嗽聲。走進外間,他們發現這段時間接觸較多的湯若望居然也在座,而且看樣子已經來了一會兒了。

值得一提的是,傳說中的九千歲魏忠賢魏公公並不在近前伺候。明代的太監是有等級和十分明確的分工的,魏忠賢雖然不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但是身爲秉筆太監的他也不需要時時在御前伺候。事實上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有好幾位,魏忠賢能夠獨領羣監的根本原因是他還見着東廠廠督的職務。所以除非是軍國大事,一般的詔書和諭令並不需要咱們的九千歲親自過來提筆,不然光是這宏大的紫禁城裡來回奔波,還不把咱們的九千歲給累死啊!

事實上魏忠賢也提不了筆,這位爺和那些讀過內塾,正兒八經一級一級熬上來的太監還不一樣。這位爺屬於半路出家的,字擺在那裡,它認識魏忠賢,魏忠賢卻不認得他。所以魏忠賢同志的辦公地自然不會是在皇帝跟前,而是在他家裡。

一般在御前伺候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和剛纔跟咱們張振嶽、蕭嚴同志帶路的劉時敏公公。劉公公這會正小聲跟王公公稟報着了,時不時還指指立在堂中的張、蕭二人。而湯若望已經看到了張振嶽他們進來,正衝着他們微笑的點頭,這個洋鬼子到是把咱們中華文化的點頭禮給學會了。

“萬歲,您要召見的那兩位邊軍將領張振嶽和蕭嚴現下已經到了,您看?”王體乾輕聲輕氣的朝天啓帝問道。

“咳咳。。。朕今個有些乏了,就不起身了,讓他們進裡間說話,你們給賜座!”一個年輕卻無力的聲音從裡間傳出,這就是天子的聲音?張振嶽心裡不由的激動了一下下。

“皇上萬安!”蕭嚴估計也是激動了,剛一進裡間,就急吼吼的請安了,全然忘記了自己其實對歷史上的天啓帝是有很大意見的。對此張振嶽並不稀奇,在後世的時候,電視上經常出現類似的新聞,最高首長隨便抓兩個窮光蛋,然後問日子過得如何?這兩傢伙或許之前還在要飯,但是這會也會激動的向一號首長表示日子過得很好。這就是人的本性,在什麼情況下說什麼話,這也是長期教育的結果。

大家紛紛請安見禮,天啓帝這時已經坐了起來,出於好奇,張振嶽和蕭嚴都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天啓帝。白皙的皮膚,細細的眉毛,小小的眼睛,配上略顯寬和的面龐,到是一個俊俏的後生像。唯一不和諧的就是眉間那股子沒辦法遮掩的病弱之氣,真真實實的告訴在場的每一個,聖體不豫。

“大膽,居然敢直視聖上!”王體乾十分不滿於張振嶽等人的沒規矩,不過皇帝面前,他也沒敢造次,不然剛纔就會讓錦衣衛近前拿人了。

“臣死罪,臣兄弟二人從未見過聖顏,今日僥倖得見自是忘了規矩,還請聖上恕罪”張振嶽到是立刻想到了請罪。

“無妨,無妨”天啓帝擺擺手道,“朕既然敢在病中召見你們,自然也是不在意被你們看出什麼的,來,坐起來說話!”

待到衆人坐定,天啓帝第一句話就把張振嶽二人驚駭的再次站了起來:“你們的情況朕已經使錦衣衛查過了,你們就是刑部通緝的襄城殺官案的逃犯吧!”

第033章 平臺召對(五)第011章 發家致富(二)第035章 火併江湖(三)第020章 進軍遼東(一)第060章 海上堡壘(五)第066章 張獻忠之死(一)第052章 寧遠大戰(二)第031章 牛刀小試(七)第071章 買賣招標(四)第013章 東山再起(一)第008章 天日昭昭(五)第037章 活捉四王子(二)第073章 買賣招標(六)第053章 擁立新君(五)第037章 遊江南(四)第022章 臺灣大海戰(七)第027章 牛刀小試(三)第036章 東林禍國論(四)第015章 後崇禎時代(五)第058章 張家大少(三)第064章 剿滅張獻忠(六)第038章 風雲變幻(七)第040章 武備優先(二)第039章 招賢納士(一)第053章 出兵討賊(三)第018章 總督江南(三)第010章 唐家兄妹(四)第001章 英雄救美(一)第032章 太行山上(五)第038章 風雲變幻(七)第018章 出兵歐洲(三)第021章 滔天惡浪(一)第058章 張家大少(三)第077章 北京之行(四)第008章 北京的末日(八)第037章 風雲變幻(六)第035章 大開眼界(三)第014章 磨牙向北(四)第035章 報仇雪恨(四)第037章 大開眼界(五)第0004章 三朵奇葩(三)第011章 抗滿游擊隊(一)第065章 覺華島主(一)第011章 躊躇滿志(一)第040章 招賢納士(二)第024章 歐洲故事(三)第041章 招賢納士(三)第038章 活捉四王子(三)第021章 穿越火線(三)第043章 榮升參將(二)第082章 大爆炸(五)第062章 威服南洋(二)第007章 天日昭昭(四)第066章 決戰雅加達(一)第034章 草原搶婚(四)第016章 東山再起(五)第019章 三義百貨(四)第052章 出兵討賊(二)第022章 滔天惡浪(二)第047章 痛擊大順軍(九)第017章 臺灣大海戰(二)第039章 活捉四王子(四)第005章 再立新君(五)第014章 天日昭昭(十一)第027章 西南新政(二)第018章 三義百貨(三)第063章 剿滅張獻忠(五)第047章 營救紅娘子(一)第047章 痛擊大順軍(九)第007章 遷都南京(一)第011章 磨牙向北(一)第031章 蘇州民變(三)第050章 新昆明(六)第025章 東海窩集部(三)第020章 進軍遼東(一)第045章 痛擊大順軍(七)第035章 東林禍國論(三)第067章 光復南京(五)第062章 剿滅張獻忠(四)第034章 風雲變幻(三)第003章 天啓新貴(三)第012章 大叛亂(一)第003章 西方來客(三)第049章 三年之約(七)第033章 火併江湖(一)第063章 寧遠大戰(十三)第018章 初戰告捷(四)第007章 天日昭昭(四)第065章 覺華島主(一)第016章 臺灣大海戰(一)第004章 天日昭昭(一)第078章 大爆炸(一)第074章 北京之行(一)第039章 武備優先(一)第035章 大開眼界(三)第025章 臺灣大海戰(十)第007章 唐家兄妹(一)第015章 發家致富(六)第026章 東海之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