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天啓帝(五)

第087章 天啓帝(五)

“其實魏忠賢這廝沒你們傳得那麼厲害,他就是一個想發財的太監而已,不然他也不會自閹進宮了”天啓帝今天似乎變成了清流,有點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思。

“魏忠賢之所以是魏忠賢,不是因爲他是魏忠賢,而是因爲朕。”天啓帝很得意的朝後靠了靠,結果發現自己是坐在牀邊,一個靠無可靠的位置,急忙用手扣住牀沿。

後世政治哲學課一流的張振宇現在聽着天啓帝的話都覺得犯暈,這位仁兄根本不該被稱爲天啓帝,而應該是哲學帝。什麼叫他之所以是他,不是因爲他是他啊?

還沒弄明白,我們的哲學帝又開始往下說他的故事了:“當日東林黨人何等的囂張跋扈,欺負朕年幼,居然強行闖入宮中,將朕從西李貴妃手中奪走。這一幕就好像發生在昨天,朕至今依然清晰的記得他們猙獰的表情。他們這些孔孟徒子徒孫不總是說皇帝是君父嗎?他們當時的表情是何等的囂張,他們的眼中可曾有朕這個君父。”

“皇上,臣斗膽,您的意思,這要對付東林黨的並不是魏忠賢,而是您?”這天啓帝把話都說得這麼直白了,張振嶽和蕭嚴也漸漸放開了,別得不說,對於這段歷史的真相,來自後世的他們同樣是十分好奇,八卦畢竟是人類的天性。

“就魏忠賢這個狗才,看到楊璉那幫子人都跟老鼠見了貓似的,平日就算東林黨那幫人給他臉色看,他也不敢多放個屁。所以單以他的本事他能對付東林黨嗎?”天啓帝差不多是第一次把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告訴了第二個人,情緒不可自制的出現了一絲波動。“你們現在明白了,要對付東林黨的是朕,能對付東林黨的也是朕!”

天啓帝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會如此無所顧忌、毫無避諱的對眼前的這三個人說這些隱秘的話,湯若望還好說,這是個洋人,雖然和士林存在密切的聯繫,但總感覺不是這個“大明世界”的人一樣,什麼都可以告訴。但奇怪的是張振嶽和蕭嚴,這兩個人可是實打實的遼東邊軍將領,爲什麼自己還能如湯若望一般無忌?難道他們也不是這個“大明世界”的人?

天啓帝心裡搖了搖頭,或許自己是看了兩人的案卷之後,對這兩個和自己年紀相當的年輕人產生了一絲敬佩吧。畢竟人家能同時玩轉商場和沙場,既能日進斗金,又能大破強敵。如此的智勇雙全,或許真是自己兒時的夢想吧,對了自己的兒時最大的夢想是什麼,或許已經記不清了。

蕭嚴的直脾氣又犯了,他可沒順着天子的想法,只見他拱手道:“皇上,外間謠傳魏忠賢每逢需要陛下聖裁之事時,均擇陛下做木工活的時候入奏,引陛下不耐,然後自斷之,臣下不知真僞?”

“忠賢不過是個司禮監秉筆太監,若是沒有朕的同意用印,他把公文帶回家去參詳又有何用?至於參劾他的摺子,坊間多說爲其扣留,對此朕也是一笑了之,通政司的人一般都會留檔記存,他如何扣留?就算他有這個膽子,外頭那幾個公公又如何會遂他的意?”

張振嶽頓時大悟,難怪魏忠賢權勢顯赫到了歷史上第一太監的地步(九千九百九十九歲,唐朝能廢立皇帝的太監都沒敢給自己加這麼個尊號),等到天啓帝一死,就被崇禎皇帝給拾掇了,從頭到尾連個浪花都沒折騰出來就叉屁了。和着天啓帝的大權從始至終都牢牢的握在皇帝本人手裡,難怪據說是魏忠賢最大助力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在清算閹黨一事中能夠平安脫身,感情這裡頭有貓膩?

張振嶽的眼神變得很複雜,他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這個和自己一樣年輕的皇帝,他居然有如此深沉的心機。難怪後世有類似於魏忠賢其實是個老實人的記載,這奴才很可能真的是個憨厚老實的主,當初入宮也並非是心機深沉,十有八九也是生活所迫。不然並非相士出身的魏忠賢怎麼知道自己能夠在如此龐大的太監隊伍中混出頭,要知道自宮之後無法入宮、最後衣食無着的人那可是海了去的。原來這一切的矛盾其實根本不存在,因爲我們看到的魏忠賢的厲害很大程度並非是魏忠賢的厲害,而是眼前這位天啓帝的厲害。

“ 朕做得對不對了,你們可以看的到,正是靠着忠賢他們這幫被東林黨斥責爲奸佞小人的人,朕成功的從地方上收到了銀子。雖然銀錢不多,但是這幾年裡無論是陝西大旱的賑濟還是遼東用兵的軍費,有哪一分錢是從戶部掌管的國庫出的,都是從朕的內帑裡走的銀子。朕這些年別的本事沒有,朝廷用錢沒有一絲窘迫。”

張振嶽這纔想起來,陝西通志:“熹宗天啓二年至思宗崇禎二年,八年皆大旱不雨。”也就是說,魏忠賢當政的1621年——1627年,陝西都是大旱。但奇怪的是,如此嚴重的旱災,農民居然不知道造反,啥起義軍都沒有。最可笑的是,李自成還在做公務員。這時要是有個腦殘攛掇李自成造反,沒準會被李自成舉報了。魏忠賢1927年冬天才死,幾個月後起義軍就出現了。然後李自成下崗,最大的起義軍頭領也出來了。

看樣子,這歷史教科書是真的不能信了,滿清平定弘光之後南京的東林黨幾乎全部投清,而被東林文人大加撻伐的閹黨首領馬士英卻決絕投清前往蘇鬆尋找抗清武裝,最後被清軍抓獲,慘遭剝皮揎草之刑。看來明末的歷史應該倒過來看,越是正面的人物越應該受到質疑。

蕭嚴此刻內心也是翻江倒海,在後世的時候他也曾跟張振嶽爭論過明朝滅亡的問題。張振嶽舉得的例子是如果把明朝比做一家公司,那麼和其他任何公司一樣,資金鍊的健康決定公司的存續,一旦現金流斷了,那麼公司也就該破產了。很顯然,東林黨爲首的文官集團扮演的只是公司的高級幹部角色,他們打着爲公司好的幌子吃飽了撈夠了,最後公司垮了,基層員工餓死了,他們卻跳槽去了大清不負責任有限公司繼續混飯吃。。。

第042章 榮升參將(一)第032章 平臺召對(四)第070章 一統南洋(二)第047章 退路(三)第011章 抗滿游擊隊(一)第027章 東海之戰(二)第065章 覺華島主(一)第051章 出兵討賊(一)第047章 營救紅娘子(一)第062章 王師北伐(六)第035章 風雲變幻(四)第008章 北京的末日(八)第013章 躊躇滿志(三)第066章 光復南京(四)第057章 寧遠大戰(七)第022章 進軍遼東(三)第040章 招賢納士(二)第030章 蘇州民變(二)第063章 寧遠大戰(十三)第055章 擁立新君(七)第071章 一統南洋(三)第031章 得罪江家(二)第045章 遼東歲月(一)第005章 再立新君(五)第009章 天降大任(四)第049章 遼東歲月(五)第017章 三義百貨(二)第010章 天日昭昭(七)第0004章 三朵奇葩(三)第041章 招賢納士(三)第020章 進軍遼東(一)第047章 營救紅娘子(一)第086章 天啓帝(四)第012章 抗滿游擊隊(二)第059章 寧遠大戰(九)第028章 東海之戰(三)第023章 一救唐王(一)第018章 火種(三)第022章 進軍遼東(三)第021章 臺灣大海戰(六)第015章 躊躇滿志(五)第046章 三年之約(四)第043章 榮升參將(二)第012章 大叛亂(一)第018章 西南王(一)第027章 牛刀小試(三)第024章 山西鋤奸(三)第009章 遷都南京(三)第014章 後崇禎時代(四)第061章 寧遠大戰(十一)第043章 荷蘭王國(三)第038章 大混戰(一)第040章 招賢納士(二)第048章 遼東歲月(四)第045章 痛擊大順軍(七)第009章 天日昭昭(六)第008章 遼西七匹狼(三)第010章 唐家兄妹(四)第025章 一救唐王(三)第017章 大叛亂(六)第020章 出兵歐洲(五)第013章 東山再起(一)第038章 大混戰(一)第009章 天日昭昭(六)第061章 威服南洋(一)第005章 天啓新貴(五)第053章 擁立新君(五)第069章 一統南洋(一)第042章 招賢納士(四)第0009章 大戰野豬(二)第030章 太行山上(三)第064章 光復南京(二)第016章 東山再起(五)第033章 東林禍國論(一)第048章 三年之約(六)第029章 一救唐王(七)第057章 寧遠大戰(七)第063章 威服南洋(三)第044章 三年之約(一)第050章 新昆明(六)第011章 躊躇滿志(一)第005章 北京的末日(五)第046章 新昆明(二)第043章 荷蘭王國(三)第067章 光復南京(五)第014章 後崇禎時代(四)第002章 西方來客(二)第008章 定計昆明(二)第046章 三年之約(三)第004章 再立新君(四)第044章 榮升參將(三)第033章 火併江湖(一)第034章 風雲變幻(三)第024章 滔天惡浪(四)第054章 寧遠大戰(四)第062章 寧遠大戰(十二)第0005章 英雄救美(一)第011章 唐家兄妹(五)第032章 風雲變幻(一)第002章 英雄救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