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天啓帝(四)

第086章 天啓帝(四)

張振嶽驚訝的發現天啓帝不但突然從牀上站了起來,而且面色還泛着驚人的紅潤。

天啓帝二步走到蕭嚴面前:“朕知道你的故事,蕭嚴,字士毅,和你大哥張振嶽一樣,你們的字都是朕的孫老師親自取得。按照這個算起來,你們兩個都能算是朕的同門師兄弟。可如果你們對於朕的用人看法如此膚淺的話,朕會很難過的。”

看着天啓帝年輕的面龐,和那鄭重的表情,張振嶽差點沒笑出來。你能想像一個孩子一般的皇帝非常嚴肅的對你說,你這樣看我是不對的,知道嗎?

“朕在即位之初以爲只要把大政交給東林黨那幫子正人就可以了,朕對楊璉他們的信任也是絕對的。但是他們是怎麼回報朕,日復一日的彈劾,日復一日的攻擊。彷彿我們大明出了他們東林黨之外都是些奸佞卑微之輩一般。邊事糜爛他們不管,朝政艱難他們不問,國庫無銀就知道要朕從內庫拿銀子,似乎朕的內庫是個聚寶盆一般。。。”越說天啓帝越激動。

蕭嚴很是不服低頭想到:“這大明的江山都是你們朱家的,從內庫拿銀子補貼國庫難到不應當嗎?”

天啓帝似乎猜到別人都會這麼想?他跟着說道:“大家肯定會覺得這大明的萬里江山都是我們朱家的,我們朱家從內庫中拿點銀子來算什麼?是不是?”

張振嶽和蕭嚴以及已經中國化的湯若望自然是起身道:“臣惶恐,臣不敢!”

“哈哈哈,有什麼不敢的,東林黨的清流們罵起朕來可是什麼話都敢說的。來來來,你們聽我講故事好了。朕的皇祖父是個運氣不錯的人,雖然他和朕以及朕的父皇一樣身有重疾,但是他比朕要幸運的多的多的多,他起碼有個不錯的首輔。嗯,你們不用猜也知道,就是那個最喜幹臣而最厭清流的張居正。你們知不知道一條鞭法?就是那幫清流攻擊的禍國殃民的策略。張居正搞出來的這個東西雖然讓地方衙門裡的那幫子谷蟲給弄出了火耗的弊端,但卻正兒八經實實在在的把咱們大明的國庫給充實了。不然皇祖哪來的銀子搞三大徵?朝廷缺銀子,不能總是想着法兒的從本不富裕的農民手裡摳,應該是從富戶手裡湊。可後來皇祖父學着張居正搞了個礦監和稅監,想着從民間工商業收點銀子補充國庫。照理這些商人靠着大明的富庶和安定以及奇低的商稅早就富得流油了,出點銀子報效一下朝廷又何妨?難不成咱們大明所有要用錢的地方都該是農民承擔?那這農民也太命苦了點吧?你們說是不是?”天啓帝侃侃而談道。

張振嶽對此深以爲是,因爲這個事情,張振嶽在後世查閱史料的時候就存了一個很大的疑問。

後世因爲意識形態的關係,強調所謂的階級鬥爭,凡是都朝着這個方向上綱上線。比如說葛成牽頭領導的蘇州絲織工人抗稅行爲就被描述成了明代資本主義萌芽之後的無產階級的覺醒,其實完全是鬼扯,這次鬥爭跟無產階級的覺醒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非要朝階級鬥爭的角度上扯,那也有錢的資本家僱傭無產階級反動的一場爲了捍衛資產階級利益的鬥爭。

事實上這跟明代的政治體制是密不可分的,無論朱元璋是個什麼出身,無論明代早期的武功如何顯赫。明代發展到中後期,就是徹頭徹尾的文官政治。唯一和英美不同的也就是這個文官的選拔制度,人家英美靠民主投票,而咱們是靠科舉。這也是一般官員選拔的兩個常態,當然後世有段時間選拔官員靠出身和階級覺悟,不過後來又回到了公務員考試的路子上去了。其實這兩個制度你還真的不好說誰好誰不好,靠大家投選票看起來公平,但是很容易選到政治騙子,所以英國人有段時間認爲科舉不錯,至少選出來的不會是不學無術之輩。可是科舉考出來的就一定是道德楷模、聖賢君子了嗎?顯然不是,不然哪些比奸宦還要壞的文官難道是打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啊?所以任何制度都不能說自己是絕對完美和絕對先進的,尤其是沒經歷過實踐的制度,否則就是在鬼扯。

比如說,明代這朱元璋創立,看似公平的科舉制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應該說人才這個東西,不分天南地北,那裡都是有的。人才的產生取決於社會地位和社會閱歷,如果簡單的用一個科舉作爲人才選拔的標準,那麼本身就否認了人才的多樣性。這樣選拔出來的人才雖然也算的上是人才,但是絕對是偏了科的人才。明代的科舉就是這麼一個不合格的選拔制度,估計當初創立科舉的是南方官員,所以這科舉自然是對南方有利,江浙一帶的士子因爲家庭條件,社會文化氛圍以及諸多綜合因素,變成了最適合科舉的一個族羣。

而其他人才,對不住了,如果不是朱元璋把科舉分南北賽區進行的話,估計科科都無北方人!

明代中後期,誰也無可否認的一點就是資本主義萌芽了。實際情況還不單單是萌芽,由於明代文官政治的因素,社會上制約工商業發展的因素越來越少,工商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江浙一帶富裕的人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科舉制度進一步把江浙一帶的資本家推上政治舞臺。人家當官可不是當什麼****政協委員,人家當官是正兒八經的朝廷高級官員。有了這麼一幫子既得利益者當政,萬曆皇帝要開徵礦稅、商業稅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實際上當時的礦稅太監遠沒有歷史教科書所說的那般風光跋扈,很多情況下,就算是被暴民活活打死了,萬曆皇帝也只能忍氣吞聲,息事寧人,不了了之!比如湖廣民變中,數萬市民包圍陳奉的稅監府,陳奉手下六人被投入江中淹死,錦衣衛被打傷,稅監衙門被火燒掉,這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武裝暴亂了,如果沒有地方官員的故意縱容是難以想象的。可是這件事情處理的結果卻是,暴亂的市民沒有得到懲罰,煽動暴亂的官員也沒有得到懲罰,反倒是暴亂中的受害者陳奉被撤消了稅監職務

最極端的例子是萬曆三十四年雲南民變,同樣是在地方官員的參與縱容下,一些暴徒把礦稅太監楊榮處死後投入烈火中。結果是神宗氣的乾瞪眼,只能用絕食數天來表示抗議。近代的西方國家是政府鎮壓反政府分子暴動,然後反政府者用絕食來表示抗議示威,而在明朝的中國則是顛倒過來了,皇帝用絕食來向大臣文官表示抗議,這也真是隻有明朝纔會出現的奇觀。

張振嶽聽了天啓帝的話再結合自己的思路,不得不感慨,這他媽那裡是在給皇帝打工啊,而是皇帝在給整個利益集團打工,朱元璋倒騰了大半天,也就是給子孫折騰了這麼一個飯碗,不但不鐵,還很泥!

第023章 整頓軍備(三)第048章 痛擊大順軍(十)第038章 東林禍國論(六)第002章 英雄救美(二)第038章 風雲變幻(七)第014章 大叛亂(三)第020章 出兵歐洲(五)第028章 牛刀小試(四)第017章 初戰告捷(三)第033章 平臺召對(五)第027章 山西鋤奸(六)第041章 東林禍國論(九)第006章 出兵雲貴(三)第033章 蘇州民變(五)第014章 躊躇滿志(四)第025章 東海窩集部(三)第012章 磨牙向北(二)第046章 痛擊大順軍(八)第064章 威服南洋(四)第032章 風雲變幻(一)第031章 蘇州民變(三)第018章 出兵歐洲(三)第038章 遊江南(五)第035章 火併江湖(三)第018章 臺灣大海戰(三)第026章 西南新政(一)第021章 臺灣大海戰(六)第041章 東林禍國論(九)第021章 穿越火線(三)第0002章 三朵奇葩(一)第0004章 三朵奇葩(三)第014章 東山再起(三)第032章 風雲變幻(一)第046章 退路(二)第047章 退路(三)第023章 整頓軍備(三)第052章 擁立新君(四)第067章 光復南京(五)第070章 光復南京(八)第013章 磨牙向北(三)第048章 退路(四)第058章 寧遠大戰(八)第050章 擁立新君(二)第060章 剿滅張獻忠(二)第054章 寧遠大戰(四)第021章 進軍遼東(二)第032章 太行山上(五)第009章 天降大任(四)第063章 寧遠大戰(十三)第021章 進軍遼東(二)第001章 再立新君(一)第042章 武備優先(四)第065章 威服南洋(五)第050章 新昆明(六)第058章 張家大少(三)第017章 出兵歐洲(二)第032章 草原搶婚(二)第006章 遼西七匹狼(一)第059章 剿滅張獻忠(一)第028章 牛刀小試(四)第036章 遊江南(三)第049章 新昆明(五)第047章 遼東歲月(三)第014章 後崇禎時代(四)第038章 大混戰(一)第028章 奇恥大辱(三)第035章 風雲變幻(四)第027章 鬥智鬥狠(四)第062章 剿滅張獻忠(四)第036章 告別南陽(一)第0008章 大戰野豬(一)第039章 招賢納士(一)第044章 武備優先(六)第012章 天日昭昭(九)第068章 買賣招標(一)第020章 和記南陽(一)第037章 報仇雪恨(六)第019章 初戰告捷(五)第016章 出兵歐洲(一)第019章 總督江南(四)第022章 進軍遼東(三)第026章 中原之行(一)第058章 海上堡壘(二)第015章 初戰告捷(一)第040章 大混戰(三)第018章 火種(三)第015章 後崇禎時代(五)第066章 張獻忠之死(一)第016章 三義百貨(一)第019章 臺灣大海戰(四)第023章 一救唐王(一)第014章 發家致富(五)第064章 寧遠大戰(十四)第025章 滔天惡浪(五)第038章 東林禍國論(六)第035章 東林禍國論(三)第0002章 三朵奇葩(一)第030章 西南新政(五)第021章 滔天惡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