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四年尾

徐元佐是個連福船沙船都無法一眼辨別的紙上派。聽了康承嗣的解釋,他才知道民船和戰船還是有區別的。具體在技術上,戰船的用料比民船堅硬,要加撞角,更注重載人而不是載貨。

最重要一點,民船不裝大炮,不用留炮位。大明水師的戰船雖然不注重大炮,但是船首船尾還是要放兩門重炮的,側弦上放的炮略小,數量也是看艦隊編成和主官的戰鬥風格。

徐元佐腦中首先想到的百年之後的西方海軍,一排炮打過去,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三。那可是側弦一排火炮,甚至不惜把艦船造得醜陋不堪。如果單論船型,明式船的長相纔算正確。

既然人家一排炮都沒什麼用,能指望兩門炮每發必中麼?

至於俞大猷搞的五朵梅花陣,幾乎是炮口頂着船身打,那還不如跳幫呢!打沉的船可是一文不值啊!

“能造一種軍民兩便的船麼?”徐元佐弱弱問道:“同樣的船型,也不裝炮。想載人就載人,想載貨就載貨。船幫高一些,用料稍稍講究一些。”

康承嗣顯然不認同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這樣的水師,若是碰上真的海賊倭寇,就怕頂不住。”

從大環境來說,倭寇已經幾乎銷聲匿跡了。沒有了海外漢人的船隊,要日本人自己渡海打劫,實在太難爲他們了。然而國內的某些勢家可不是溫文爾雅的小白兔,只要知道徐元佐的船隊離港,肯定會打着倭寇的旗號出來幹一票。

除非能夠震懾他們!

徐元佐乾咳一聲,心中盤算着還能去哪裡弄點船。

“造蜈蚣船!”康彭祖突然道:“嘉靖時從紅毛夷繳獲的蜈蚣船,正可以應急。”

徐元佐隱約記得這個名字,滿眼期待的望向康承嗣。

康承嗣撫須長吟:“蜈蚣船是紅毛夷的戰船,兩側划槳,宛如蜈蚣,那個倒是不用風便能疾行。”

“造得快麼?”徐元佐問道。

康承嗣道:“龍江船廠便能造。快慢與否,就得看是否有現成的船材了。不過膠漆一樣快不得。”

“蜈蚣船比咱們的船小。用人卻多。”康承嗣又道:“還得另外派柴水船跟着,真不如用沙船好用。”

龍江船廠在南京龍江關,也就是後世的下關。只從地理位置而言,就要比遠在湖廣的船廠靠譜許多。國朝之初。臨清、劉家港、龍江關、湖廣、閩粵都有大船廠,龍江船廠更是承建鄭和寶船的大船廠, 從全國抽掉了精工巧匠,設了造船廂民四百餘戶。

可惜後來沿海勢家想獨吞海貿利潤,硬要把國家擠出局。以至於龍江船廠日漸荒廢,至今連戰船和遮洋船都造不了了。如今大明的漕運用船,無論遮洋大船還是淺船,都是在湖廣營造。

“那就造蜈蚣船吧。”徐元佐對於合作伙伴只能建議:“另外看看閩粵一帶是否有新船或是堪用的舊船。無論民用軍用,先買些回來充充場面也好。”

嘉靖倭寇作亂的時代,福建廣東有許多黑船廠。汪直、徐海等人坐擁上萬條大小戰船,基本都是靠這些黑船廠建造的。因爲官營船廠肩負任務日重,匠戶廂民逃亡邊日勝一日,黑船廠的技術能力也就更強。

十多年沒有大海戰可打,造船業不景氣。黑船廠基本倒閉。不過凡事總有例外,說不定就有一兩家活下來了呢。再不濟還可以收買衛所的戰船,總有辦法可想。

康家既然是合夥人,自然要承擔起更艱鉅的任務。

徐元佐知道這種事不是銀子能夠搞定的,所以也只能寄希望於康家的人脈關係。相比船的問題,買通言官支持海運反倒簡單了——只需要砸銀子,許以好處就行了。

走了一趟上海之後,徐元佐非但沒有放下心,反倒滿心憂慮。就連棋妙都意識到了徐元佐的反常,不敢再開玩笑。

回到唐行之後。節日的氣氛已經很濃郁了。

程宰建議仁壽堂拿出一筆銀子來,挨家挨戶發點喜錢,採買人心。這個方法多少能夠挽回徵稅時候的暴戾形象,因爲更多的人其實不用納稅。拿了喜錢起碼不會站到仁壽堂對面去。

“不要挨家挨戶發,沒意義。”徐元佐難得板着臉說話,嚇得程宰以爲自己做錯了什麼。

徐元佐又道:“只發蒙學社學的學生,每人發五十文。”

只有讀書識字的人才有輿論權利,而且社學畢業的人可能進入經濟學院,成爲自己人。理應厚待。若是因此而興起民間的求學熱,那就是一石三鳥的好事了。

程宰很快也能想明白,去各社學發錢。

學生既然要領錢,那就得留個名,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此一來一去,唐行鎮裡鎮外的讀書人檔案也就成型了。

老天爺似乎是要故意與徐元佐作對,就在他打聽誰家有船可以購買的時候,又傳來了蘇州翁家大肆買船的消息。翁家打算在隆慶四年來一次大手筆,直接壟斷淮北的棉布市場。要靠大量的貨物傾銷打壓競爭對手,那麼對於貨船自然有不小的需求。

買家越多,賣家越有擡價空間,有些人家甚至對徐元佐派去的人避而不見,坐等漲價。

這則消息是顧水生帶回來的。他今年拿到了五十兩的年終獎,恨不得把命都賣給徐家哥哥。接到徐元佐買船的指示之後,顧水生立刻動身跑了一趟劉家港。那裡是鄭和下西洋的始發港,也有船廠,至今仍有許多船戶聚居。

這種官營船廠整日裡半死不活,有什麼賣什麼,若是真有船,肯定也能私賣出來。可惜他們是真沒船,倒是有不少人毛遂自薦,想找個活路。

顧水生知道佐哥兒重視人力,便將這些人的名姓地址一一作冊,在自己權限範圍裡花了一筆銀子,純粹收買人心,並未有任何條件。等回到唐行之後,這冊子便交給陸大有。方便日後招人。

他自己卻連夜趕到徐元佐家裡,報告蘇州打探來的要緊消息。

“佐哥兒,我在蘇州打聽得一個消息,是轉了三手傳來的。泄露的源頭是西山許家。”顧水生在徐元佐書房裡,剛一坐定就亟不可待道:“我私下又去驗證了一番,發現確有其事。”

徐元佐叫棋妙出去,親自給顧水生倒了杯熱茶。

顧水生連道不敢,又道:“是蘇州知府蔡國熙。他本是閣老的門生。如今卻投靠了高拱!”

因爲徐元佐的關係,現在仁壽堂的人所謂“閣老”,必然是指徐階。

徐元佐知道蔡國熙是高拱刺向徐階的一把尖刀,判徐琨、徐瑛充軍的正是此人。

顧水生見徐元佐面色如常,暗道一聲:佐哥兒好涵養!

有徐元佐做榜樣,他也不着急了,繼續道:“據說吏部已經定了,明年升蔡國熙湖廣按察僉事,蘇鬆等地兵備。”

“明年?”徐元佐一愣:“他知府任滿了麼?”

顧水生有些疑惑:“消息是這麼說,我也不很清楚。”

徐元佐點了點頭:“無非是早晚的事。”

蔡國熙任蘇鬆兵備道的時候對徐家下的黑手。不過那是隆慶五年的事。看來這消息對了一半,他投靠高拱,升任兵備道是真的;不過時間上恐怕有出入。

“翁家與蔡國熙往來頗深。”顧水生道:“不少翁氏子弟都以學生的名義見蔡國熙,賄以重禮。”

徐元佐點了點頭:這是人之常情。有錢人拜個有權勢的老師,起碼多一條行賄的渠道。自己當日不也如此麼?

“還有消息說,海剛峰明年要升任糧儲道。”顧水生道。

徐元佐笑道:“你還真能打聽不少消息出來啊。”

對於海瑞,貶職是沒用的,要想趕他走,就只有活動着替他升官。

“海瑞若是升去南京戶部負責江南糧儲,對我們也算有利了。”徐元佐笑道。

——他們太天真。真以爲海瑞升官就不禍害蘇州商人了?

徐元佐心中暗道。

“還有一些京中來的消息,比如松江漕糧要折色五成、蘇鬆存留兩萬兩賑災……漕運的事我也不懂,就只囫圇記下了而已。對了,高拱要開山東膠萊故河。以供漕運,不過還沒定論。”顧水生道。

徐元佐的食指和中指飛快地敲打檯面,道:“這事知道的人多嗎?”

顧水生搖了搖頭:“傳得神神秘秘的,真假難辨,我也說不清。”

“這事應該是真的……”徐元佐道:“堅持漕運符合高拱的立場,能打擊蘇鬆士紳的利益。”

顧水生點頭道:“既然佐哥兒這般說。那就肯定是真的了。”

“你過完年立刻去蘇州,將這消息傳出去。”徐元佐道:“還有,就說翁家資助了蔡國熙五萬金,幫他跑官。北京那邊接手的人就是高拱。”

顧水生咧嘴一笑:“我明白,定會扯得跟真的一樣。”他頓了頓又道:“不過佐哥兒,這消息傳出去有何用意呢?”

“蘇州人就指望着走海運喘口氣,高拱硬要開漕運,招人恨對不對?”徐元佐道:“蔡國熙身爲蘇州知府,跟蘇州人的仇人走一起,是不是更遭人恨?翁籩就是蘇州人,卻資助蘇州人的仇人,誰還肯把銀子放在他哪裡?更何況他還用着銀子去幫人跑官,天知道能不能收回本錢。”

——若是明年蔡國熙不能升任,就證明翁籩失敗,資助的銀兩能否回來就成問題,說不定還會有人去擠兌呢。

徐元佐沉悶了多日的心鎖總算打開了些許。

顧水生心中暗道:佐哥兒果然環環相扣,這一招真是實用。

商場上從來沒有謠言,只有小道消息。小道消息的真僞難辨,關鍵是看商人的判斷。如果判斷失誤,那就是自己學藝未精,怨不得別人。

徐元佐在蘇州散播朝廷要儘快恢復漕運的消息,間接也刺激了那些捂着海船不肯鬆手的人家。

包括崇明沈家。

沈家在答應了徐元佐之後就去訂購了大沙船,花了三千兩銀子。若是朝廷走漕運,那麼海運的事自然也就黃了。到時候自己還要不要那麼多船?不要的話,定金就打了水漂,想想肉痛;強行要下的話,明年船是有了,可沒錢備貨,收益就要大受打擊。

沈本菁這回真是寢食不安,就等着過完這個糟心的年關,立刻帶着女兒去唐行與徐元佐好生聊聊。儘量將合資契書籤下來,讓徐元佐一起跟着負擔大船造價。

徐元佐攪動得一方不安,自己倒是安心了。

小年夜的晚上,他點了三五盞燈,照得書房亮堂堂的,取出自己的秘密小冊子,一邊回顧了隆慶二年、三年的大事記,看了看剛來時候的備忘錄,開始努力回憶隆慶四年將要發生的大事。

從大局而言,朝爭將暫告段落,高拱會有一段舒心的日子。從江南而言,這是歉收的一年。今年秋糧收割之後的水患,將影響來年的春耕,所以糧價會有一定幅度上漲。考慮到黃淮將進一步氾濫,發生嚴重水災,蘇鬆常鎮多半會受到影響。

——如此說來,可以收羅難民補充低級勞動力。還可以做多糧價,囤積居奇。

徐元佐想了想,又將“做多”兩字劃去,寫上了“做空”兩字。

砰砰砰!

徐良佐重重敲着哥哥書房的門,大聲喊道:“哥!吃飯啦全都是肉菜!”

徐元佐在裡面應了一聲,藏好了自己的神秘小冊子。他開門出去,問道:“怎麼是你來叫我?”

“棋妙在後廚幫忙呢。”徐良佐歡快道。

“啊?他去後廚幫忙?”徐元佐道:“是娘叫他去的?”

“那是自然,否則誰敢指使他呀。”徐良佐撇了撇嘴:“娘叫他他還老大不樂意呢。”

徐元佐微微搖頭:“人有所專,逮着個人就用,這樣不是用人之道。”

“姐姐不也在後廚幫忙?”徐良佐不服氣。

“所以這就不對呀。”徐元佐道:“你的任務是好好讀書,能叫你去碼頭扛包賣苦力麼?”

徐良佐不說話了,生怕自己再頂嘴真的被髮配去扛包賣苦力。

“過完年,家裡還是得采買點人口啊。”徐元佐嘆了口氣,吐出一道白霧。

《本卷終》

*未完待續。

PS:??抱歉遲到了,找行李找了一個半小時!

第52章 避難二七一出發第12章 宏觀經濟第400 舒振邦的出息三一三主義之爭第173章 小誤會一九七章 金山島巡檢司一九七章 金山島巡檢司二七五洞庭四零二禮物第22章 第一項任務第168章 與姐姐一起看海三六一安六爺的事第100章 收益四一二銀行招股說明書三三二美味致謝加更三九零樑房口港三百五十章 同窗三零五前途漫漫第99章 一本紅三七二長樂第26章 仗勢欺人二七四來客三六七引領風尚之人二七八學生是讀書人第11章 父歸三八六章 段家第176章 工商之學二九八開工第47章 銀子去哪兒了三四六猖獗二三一上船三八二章 案發第36章 誠意第35章 信任一三零詩才求月票三七八圖書館三百章 老師來訪三六四掃尾第68章 經理第16章 徐管事第75章 時機第28章 圖窮匕見第74章 家訪二九一合資二零七章 還有銀子三五三章 送米第176章 工商之學三百五十一章 徐氏新學四一二銀行招股說明書第4章 瞎先生第322 堂會三零六奔前程第175章 嚴肅點三八七錦衣衛一五四住店二二三三從龍二三零故事第303 肺腑之言二四三溢價二六六豐收年第67章 新的戰略部署三零九勝負之數三八四金山銀山九十一章 回家過年二三零故事第28章 圖窮匕見第79章 人微言重二九三護衛船隊二五二律師團九十六章 隆慶三年來了第176章 工商之學第70章 忠誠度第43章 對手四零一火燒鼎甲堂二二四說得輕巧三六五利益分配三四八回家一一二章 馬不停蹄三四零出關一五九創刊號二零九章 買命一一四章 見恩師繼續第72章 新計劃三零九勝負之數三三八安身策第36章 誠意一二七正科求月票三七四共贏第88章 簽約第90章 假前焦慮綜合症一一三章 家庭會議二五九硬碰硬一一六八股教學之破題求月票三六二保鏢三七三鄭老師家三四一遇敵第43章 折磨四一二銀行招股說明書第184 有鳳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