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三護衛船隊

在年關之前走動拜年,都屬於關係很親近的人家。基於工作關係的拜年,都是在年後。當徐元佐高打着“徐”字旗號前往上海康家的時候,幾乎引起了大半個上海縣的震動。人們從來沒有發現,原來康家和徐家竟然走得如此之近。

可以想見,年後上門投帖子的人肯定會達到一個高峰。

康家開中門迎接了徐元佐,康承嗣一路拉着徐元佐的小臂去了內堂,算是通家之好的待遇。

等三人落座,打發了小奚出去,說話再無顧忌。

“賢侄此來,是爲了金山島之事吧?”康承嗣出言問道。

徐元佐道:“小侄雖然掛念此事,不過既然託付了世伯,豈有催促之理?今日此來,主要是爲了拜年。”康承嗣微笑撫須,康彭祖也在一旁含笑不語。徐元佐繼續道:“順便想問問船隊的事。”

康承嗣明顯愣了愣:“賢侄在別處還有用船的地方?”

徐元佐點了點頭:“隆慶元年至今,黃淮數次決口,運河淤塞,漕船受阻。我冬月裡去了趟蘇州,那邊有風聲想勸朝廷開海運。我看這海運遲早要開,否則太倉沒有錢糧,內庫沒有白米,百官薪俸怎麼發?邊疆將士吃什麼?若是驚動了聖駕,更是天下震動的大事。”

康承嗣微微頜首:“這是必然。內府全靠白糧,寸許光陰都耗不起。”

“既然要走海運,最大的關係便在防衛了。”徐元佐道:“白糧本就是民間輸運,改海之後自然不會叫運軍來運。至於其他漕糧,想來走慣運河的運軍,也沒法在茫茫大海上運糧。”

別說走運河的運軍下海,就算是走慣了南海的水手,都未必能走北海。水文環境、天文環境,風向島礁,不小心就是船毀人亡的結局。

“徐家打算涉足這筆買賣?”康彭祖滿臉好奇:“能收益多少?”

徐元佐微微搖頭:“這事是長遠收益,只論眼前的話。還不如買地種植棉桑呢。”

康彭祖哦了一聲,沒有再說。他還記得三人盟誓的內容,自己只負責水師,其它事交給徐元佐。今日徐元佐不提入股分紅的事。他也絕不會多問,這就是誓約。

徐元佐又道:“反對開海者無非以海路叵測,漂沒極大,又有倭寇劫掠作爲反對理由。咱們其實都知道,海路未必比運河難走。漂沒也遠沒有運河耗費之大。唯獨這海賊倭寇,卻不得不防。”

“若是有人咬死說有倭寇禍亂東海,敬璉又如何反駁呢?”康承嗣問道。

“小侄並不打算反駁。”徐元佐道:“小侄只會立下軍令狀,漂沒也好,劫掠也罷,所有損耗皆由在下一力承擔——想來以仁壽堂的財力,擔保幾十萬石還是沒問題的。”

康承嗣立刻就明白了。

如果說由承運人擔保,那麼朝廷根本就不用考慮風險問題。既然不用考慮風險,那麼是否有海賊倭寇也就不重要了。然而漕運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大事,就怕這則擔保一出。東海北海上冒出大隊大隊的“海賊倭寇”。

若是沒有一支強力水師護衛,徐家的船隊就是砧板上的魚肉,被人吃幹抹淨,還有一大波人等着冷嘲熱諷。

“水師之事本打算過完年去與你說的。”康承嗣道:“如今兵部已經打通了大半的關節,快則春月,緩則三四月,那邊的巡檢司就能設置了。現在南京兵部的文書都已經出來了,叫做龜山巡檢司,就等北京兵部出文。”

爲了避免兵部駁回,文書中特意迴避了“金山”兩字。又在海圖上將三島畫得遠離海岸。再加上“海寇”盤踞,如此便實實在在需要設立一個新巡檢司了。

當然,其中分寸還得把握恰當,若是上頭一步到位設個“海防所”。那可就有些哭笑不得了。

“若此,明年南風起時能調動多少船隻?”徐元佐道。

康承嗣面露難色,道:“如今現成的大船隻有三艘,算上小船能有五十餘艘,載兵員五百人上下。關鍵是沒有炮。”

徐元佐微微皺眉。

後世有很多人鼓吹大明落後於歐洲,其中最主要的說辭就是歐洲船已經進入了火炮時代。而大明船的火炮尚不如歐洲,更多的還是靠水手跳幫作戰,以及大船撞擊。

然而軍隊有時候跟商人很像,往往選擇信價比最高的武器,而不是威力最大的武器。

對於大明而言,造船的成本遠小於造炮的成本。嘉靖時從澳門買的紅夷炮,一門價值一千兩,而一艘大號沙船的造價不過一千五百兩。大明有本土近海優勢,水手資源遠超泰西,所以用船海應對排炮,實乃最優選擇。

抗倭名將俞大猷就曾總結:“海上之戰無它術,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而已”。

三艘大船,五百水手,實在太危險了。

甚至很難說是水師保護船隊,還是船隊保護水師。

“還有別的辦法可想嗎?”徐元佐問道:“距離南風起還有小半年……”

“船材、膠、漆都要陰乾,半年恐怕不夠。”康承嗣道。

徐元佐微微咬脣,道:“能否偷樑換柱?”

康承嗣一愣。

“就說金山衛的船送進船廠檢修,實則作爲咱們的船先用起來。”徐元佐道:“若是上頭有人查問,就讓他們去船廠看尚未修好的船。”

康承嗣尷尬笑了笑:“敬璉還不知道咱們的船廠在哪兒啊?”

“嗯?”徐元佐茫然無知:不在上海麼?上海可是有名的軍港和造船基地啊。

“在湖廣。”康承嗣道。

徐元佐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海船爲何放在內陸造啊?”徐元佐幾乎失聲叫了起來。

康承嗣輕撫長鬚,緩緩道:“敬璉啊,咱們要造的可是戰艦啊。”

徐元佐真想一頭撞在地上。

許多行業都隨着民營資本的發展而從純官營變成了官私合營,或是純私營。然而造船業和鹽業,卻始終都是徹底的官營廠。鹽有私鹽,那是因爲監控手段不足。造船可不是隨便開個家庭作坊就能幹的工作。

如今雖然開了海,民船可以下海,但是水師用的制式戰船卻不是誰都能造、誰都敢造的。

*未完待續。

PS:??求各種支援~!

第92章 補貼家用三零五前途漫漫第74章 家訪第191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二一九吳撫私服三四一遇敵一零六章 人力缺口一九七章 金山島巡檢司二八二王家夫婦一九九章 提拔栽培一五六約稿二二四說得輕巧二七五洞庭三六零說親金猴報喜第一更三七九宣講會三一五生意上門二四零暗無天日打賞加更第8章 難度與價值二三八說項三零五前途漫漫三一五生意上門三五三章 送米第69章 獎金分配二一六獻策二八八分析第41章 學問文章三六一安六爺的事二五四保護傘第4章 瞎先生第92章 補貼家用三五六機械廠三四一遇敵一三五故人求月票一四五有家客棧求月票第180章 山陰張氏三五七衛生設施第57章 妖孽二零五章 端午二八二王家夫婦一零二章 又被砸到了二四一招股說明會第65章 抵達三零一二八零東山西山第40章 借雞生蛋第95章 銀和錢四一二銀行招股說明書三一四移民策二七九莫欺少年窮二二八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82章 徳不稱位二七七托拉斯三一四移民策一九八章 迴歸工作第58章 回家三七三鄭老師家三三二美味致謝加更三四七東窗事發第194章 一網打盡三六二保鏢一三二不小心開宗立派求月票第170章 好孩子三一二盤問第192章 條件第167 女孩子女海賊第6章 陸夫子二六七公益事業第171章 無心插柳二四九陸樹聲三一八拓林計劃百十一章 聰明人三四三潛流第87章 人選第191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43章 折磨三五二章 人力緊缺二一四新領域二一四新領域二一二合夥第43章 折磨第2章 我要退學第171章 無心插柳第194章 一網打盡三七八圖書館第195章 高屋建瓴二三三從龍二九二決策三七零追風少年第183章 林大春其人第54章 安排工作三零六奔前程二九八開工第174章 獻策二三五同行三百章 老師來訪第81章 義父一三八一擲三千金三更四零五家事第37章 善政第303 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