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安排

崇禎這會兒已經被溫體仁忽悠的有點暈頭轉向了,張斌到底有沒有把福廣搞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他已經無法做出判斷。

可能嗎?有可能吧!

他想了想,猶豫道:“要不把張斌調回京城任職算了?”

溫體仁聞言,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沒想到,都說到這份上了,皇上還不發怒,還在“偏袒”張斌,讓張斌就這麼回到京城那還得了!

他捶足頓胸道:“皇上,不能讓這麼一個魚肉百姓的奸臣逍遙法外啊!”

他這激動的表情倒不全是裝出來的,他是真有點激動了,這次再弄不翻張斌,等張斌回到京城就更沒希望了,他能不急嗎,他能不激動嗎!

崇禎見他這副模樣,連忙勸解道:“長卿,張斌畢竟立了很多大功,突然把他革職查辦,會寒了很多人的心,要不這樣吧,就讓他掛個都察院右都御史的虛職,出任詹事府詹事,專門負責教導太子,其他事,就不讓他管了。”

溫體仁激動了一下,突然又反應過來,崇禎可是倔驢脾性,不能跟他硬着來,只能順着他的毛捋,不然很可能適得其反。

他連忙平復了一下心情,無奈的拱手道:“微臣遵旨,不過,微臣覺得,福廣還是得派人去安撫一下,皇上您看要不要派個人去接任福廣總督?”

崇禎就這脾性,你如果順着他的意思來,什麼都好說,你如果跟他硬頂,那就什麼都沒得說了。

他見溫體仁聽了自己的勸告,不再堅持將張斌撤職查辦,立馬滿意的點頭道:“嗯,你考慮的很周祥,派誰去好呢,你有合適的人選沒?”

這個人選自然早就有了,溫體仁毫不猶豫的道:“回皇上,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張捷公正廉明,忠誠勤勉,才能出衆,一心爲國,正適合去收拾福廣的爛攤子。”

他說這話一點都不臉紅,張捷就是他培養起來的一條狗,什麼公正廉明,忠誠勤勉,才能出衆,一心爲國,狗屁!

這貨要放下去,貪起來比誰都狠,要說忠誠那也是對他溫體仁忠誠,而不是對崇禎忠誠,才能或許有點,要比起貪腐來可能沒幾個人比的過,至於什麼一心爲國,純粹就是胡說八道,一心貪腐還差不多。

溫體仁把這員得力干將派下去,可不光是爲了搜刮民脂民膏,給人羅織罪名也是其強項,他去了之後,絕對能給張斌潑上一身髒水!

崇禎自然不知道溫體仁打的什麼主意,他感覺在張斌一事上已經很讓這位當朝首輔爲難了,福廣總督一事再爲難這位首輔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於是,他點頭應允道:“那行吧,就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張捷總督福廣,好好安撫一下福廣百姓。”

溫體仁在腦海中飛速盤算起來,如果張斌回來只當個詹事府詹事的話,收拾起來倒不是很難,只要張捷在福廣給他羅織一堆罪名,然後自己在發動齊楚浙黨一起彈劾,應該就差不多了。

不過,張斌想舒舒服服的回來當詹事府詹事可沒那麼容易,再怎麼滴,也得先把他名聲搞臭!

想到這裡,他裝出一副剛正不阿的樣子,義正嚴辭道:“皇上,張斌撤職查辦雖然可免,但京察的流程還是要走完吧,要他在福廣無法無天橫行了六年,回來連句警告都沒有,其他官員豈不競相效仿!要不這樣,自辨的流程還是讓他走一遍,到時候我們再以功過相抵判之,這樣也能對那些奸妄之臣起到警示作用,畢竟誰都沒立過張斌這麼多大功,他們要敢學着張斌胡作非爲,那就死定了!”

崇禎對此自然沒什麼意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規矩還是要講的,他點頭道:“那行吧,讓張斌回來自辨,先過完京察這一關,再出任詹事府詹事。”

這個結果也算勉強可以接受了,溫體仁不再糾結於此,他繼續詢問道:“皇上,那福廣其他官員和盧象升、孫傳庭這二人呢,怎麼處置?”

這個崇禎倒是比較重視,因爲這些人都是張斌的“黨羽”,要削弱張斌,主要還是要削弱他的黨羽,只要黨羽沒了,他也就沒多少威脅了。

御書房中,崇禎正和寵臣溫體仁、唐世濟、王應熊密議,崇禎是想趁京察之機儘量削弱張斌的勢力,以免尾大不掉,溫體仁則是想趁張斌不在京城,把他安排的妥妥當當的,先打他個措手不及,等他回京再一頓亂拳把他料理了。

他們打的好算盤,以爲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張斌更是矇在鼓裡,殊不知,外面曹化淳那耳朵卻一直豎的尖尖的。

崇禎和溫體仁密議了一個多時辰,總算把張斌和其黨羽都安排好了,曲終人散,整個御書房再次陷入一片寧靜之中,崇禎仍然在那裡認真批閱奏摺,曹化淳依然低眉順目的站在外面伺候着,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

不久,午膳時間到,兩個太監提着食盒輕輕的走到門外,躬身站在曹化淳身後,曹化淳立馬柔聲道:“皇上,該用膳了。”

崇禎聞言,興奮的道:“快,端進來,朕還真餓了。”

曹化淳招了招手,帶着兩個太監躬身走進御書房,幫崇禎收拾了一下書桌,然後便將御膳一一擺在書桌上。

一碟青菜、一碗豆腐、一份炒蛋、一碗醃菜湯、一大碗米飯,這就是崇禎的午膳。

不得不說,崇禎真是想做一個好皇帝,他勤儉節約、不辭辛勞、夜以繼日、勵精圖治,可以說,一個好皇帝的品行,他具備了八分。

可惜,就那最後兩分要了他的命,他生性多疑,剛愎自用,再加上一干奸妄環伺,只想爭權奪利撈好處,完全不顧國家危亡,他再努力,終究也只是一場空。

曹化淳親手將飯菜端上書桌之後,又拿出一雙銀筷子認真的將所有飯菜檢查了一遍,並每樣夾出來一點,就着這點菜,吃了一碗飯,再運氣在胸腹間仔細感覺了一番,這才躬身道:“皇上,好了。”

崇禎聞言,立馬拿起筷子,端起那一大碗米飯,飛快的吃起來,狼吞虎嚥,簡直沒一點當皇帝的樣。

每當這個時候,曹化淳眼中總會忍不住冒出一股淚水。

他是萬曆、泰昌、天啓三朝宮中大太監王安的得意弟子,自然見過那三位皇帝用膳。

萬曆那是最奢侈的,每餐必定滿滿一大桌山珍海味,很多菜他甚至都不會動一下筷子,但是,菜品必須齊全,一樣都不能少。

泰昌和天啓倒還罷了,這兩父子都不怎麼愛擺排場,每餐也就十來個菜,其中當然也不乏山珍海味。

到了崇禎這裡,卻成了這個樣子,每餐都是粗茶淡飯,他吃一年可能都頂不上萬歷一餐花的錢多!

曹化淳偷偷抹了把眼淚,心中卻一直不能平靜,上天爲什麼這麼不公,爲什麼要讓皇上吃這種苦啊?

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個不能怪上天,只能怪天啓,怪泰昌,怪萬曆,爲什麼要給崇禎留下這麼一個爛攤子,甚至,崇禎本人都有責任,如果他不生性多疑,剛愎自用,如果他眼睛能擦亮一點,不輕信奸妄之臣,又何至於此。

崇禎這會兒可沒這麼多感慨,他是真餓了,因爲他每餐都沒什麼油水,再加上一天到晚都忙的不得了,不餓的前胸貼後背纔怪。

他將所有飯菜一掃而光,又將醃菜湯幾口喝完,這才長吁一口氣,滿足的揮手道:“伴伴,你先下去吧,朕休息一下。”

說完,他便將頭向後一仰,靠在椅背上閉目休息起來。

他是真的累,每天早上丑時剛過,他就要起來準備早朝,早朝過後,他又要批閱奏摺,處理政務,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子時左右,一天睡覺時間還不到四個小時,而且,一有大戰,他更是經常性的幾天幾夜不休息,身體已經嚴重透支。

所以,他每次吃完飯都要休息一刻鐘左右,不然,會眼睛都睜不開。

曹化淳見狀,連忙輕手輕腳的收了碗筷,小心的帶着兩個太監退出御書房,隨即便朝不遠處的方正化招了招手。

方正化見了,連忙疾步走過來,拱了拱手,恭敬的站在一邊。

這會兒皇上正在休息,誰都不能喧譁,所以,他什麼都沒說。

曹化淳則附到他耳邊,低聲道:“你在這裡看着,我等下就回來。”

說罷,便匆匆往不遠處的小房間走去。

那裡,是曹化淳臨時休息的地方,房間不大,卻五臟俱全,有牀有椅有書桌甚至還有兩排小小的書架。

曹化淳匆匆走到門口,又對值守的小太監道:“讓羅文綱過來一趟,快點。”

那小太監聞言,連忙拱手道了聲遵命,疾步往外走去,曹化淳則走進小房間,拿起毛筆,抽出信紙,揮筆疾書起來。

今日之事,對張斌一系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一個不好,張斌就會被溫體仁整的萬劫不復,他雖然不會有什麼事,但是,他的兄長,他的侄子,可都是跟着張斌混的,如果張斌出事,他們還有好日子過嗎。

再說,他跟張斌也是情同手足的關係,他也不想張斌出事,所以,他必須儘快將消息傳回福廣,告訴張斌,讓他早做準備,不要被溫體仁打個措手不及,一敗塗地。

他這還沒寫完,東緝事廠掌刑千戶羅文綱便已在外面輕聲道:“廠公。”

曹化淳聞言,頭都未擡,直接道:“進來。”

很快,羅文綱便輕手輕腳的走進來,躬身站在一邊。

曹化淳還是在那裡埋頭疾書,並沒有搭理他,約莫一盞茶時間後,曹化淳才放下毛筆,抽出一個信封,將寫好的一疊信紙塞進去,又認真的用膠水封好口,做好暗記,這纔將信封遞給羅文綱,鄭重道:“你馬上將信交給駱大人,讓他想辦法儘快轉交給福廣總督張斌張大人。”

羅文綱結果信封,小心的塞進懷裡,又拱手道了聲遵命,隨即便疾步往外走去。

曹化淳看着他的背影,噓了一口氣,他能做的暫時就這麼多了,接下來怎麼應對就要看張斌的了。

還好張斌十分小心,每次和曹化淳還有駱養性來往都隱蔽了行跡,不然,讓崇禎知道他和東廠督公還有錦衣衛指揮使私下也過從甚密,那就真是驚天大案了,崇禎估計會連他和曹化淳還有駱養性一起幹掉!

羅文綱拿了密信並沒有露出什麼異樣的神色,他就那麼從容的穿過皇極殿與中極殿外的大道自西華門出了皇宮,又經過寶鈔局、銀作局、社稷壇,過承天門從長安右門出了皇城,穿過皇城,一路不管是太監還是錦衣衛,沒有任何人敢攔他一下,更沒有任何人敢來搜他的身。

他可是東廠僅次於曹公公的掌刑千戶,東廠的人看見他都怕,錦衣衛更是歸東廠管,誰敢攔他,甚至,他都不用隱藏行跡,就那麼大搖大擺的走進錦衣衛衙門,所有錦衣衛見了他都恭恭敬敬,問都不敢問一句。

這會兒駱養性閒的無聊正在書房跟他爹手下的幾個老千戶侃大山呢,幾個人貌似聊到了興起處,他竟然擼起袖子,腳踏在椅子上,擡手比劃起來。

正在這時,一個人影突然鬼魅般的從正門走進來,外面甚至連聲通傳都沒有。

衆人正待呵斥,但一看來人模樣,立馬就愣住了,緊接着,那幾個老千戶便跟老鼠見了貓一樣,灰溜溜的跑了,開玩笑,這位可是東廠掌刑千戶,專門收拾他們的,他們不害怕纔怪。

駱養性尷尬的放下袖子,整了整蟒袍,訕笑道:“羅大人,怎麼了,這麼急匆匆的趕過來,要有事,派人來打個招呼就行了,我們什麼關係,是吧?”

羅文綱那鋼板一樣的臉頰抽動了一下,算是笑過了,隨即,他便從懷中掏出密信,上前遞給他,並附在他耳邊低聲道:“曹大人讓你想辦法儘快將此信轉交給福廣總督張斌張大人。”

竟然是給張斌的,那就不能張揚,駱養性點了點頭,什麼都沒說,羅文綱也沒再說什麼,拱了拱手便直接退了出去。

這大白天的,怎麼跟趙如他們聯絡呢?

駱養性想了想,直接招來戚盤宗,讓他帶一個親信校尉,去趟石碑衚衕。

這石碑衚衕原本住的都是是錦衣衛大漢將軍,錦衣衛指揮同知帶着一個校尉過去一趟倒也沒什麼奇怪的。

不過,有心人如果仔細看一看就會發現,戚盤宗回來的時候,跟在他身後的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校尉,而是換上錦衣衛制服的趙如!

............

推薦一本奇書《大唐昏君》,腦洞夠大的讀者朋友不要錯過哦,保證燒的你腦洞更大!

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一七七章 開幹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三十二章 兌換第五章 驚天大案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萬兩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二十六章 昏君奸臣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四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七十六章 圍攻熱蘭遮城第一章 一夢四百年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十二章 混蛋相親第六十章 血仍未冷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二十三章 成親記第二七一章 荷蘭人望風而逃第三〇五章 加強監察第七章 奇葩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三十三章 兄弟同登科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一五五章 誰收拾誰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五十五章 樂開了花第八十六章 自以爲是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十章 親人聚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二八一章 小克倫威爾公爵第二一三章 城牆還可以用炸的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二十章 搶奪超級戰列艦第三十七章 匠戶慘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三十九章 孫元化來投第二十六章 昏君奸臣第二一五章 要不要枉殺忠良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四十七章 激戰開始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一九五章 氣勢洶洶來吃個癟第六十六章 臭大街第十章 兒媳婦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四十章 盧閻王第一七六章 動手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四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一二八章 玩騎兵過時了第二十九章 醫藥產業化第一一八章 蒙元叛離第五十六章 炮轟皇太極第十一章 組織募捐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二十一章 開源節流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五十一章 試製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四十一章 門牙給你敲掉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四章 遼東風雲變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三一六章 權臣只有末路嗎(全書完)第四十六章 拉開序幕第八十三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上)第九十五章 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