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

曹化淳動作算快了,但是溫體仁動作更快,他得到崇禎的首肯後,立馬便對張斌的“黨羽”展開了清洗。

當天上午,工部左侍郎畢懋良便接到都察院和吏部聯合下發的京察通報,守政才年四項考覈結果,守平、政平、才平、年老,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個考覈結果的重點在於第四項,年老,意思就是強令他告老還鄉,一旦都察院和吏部做出這樣的評定,你不辭官都不行!

畢懋良年紀的確年紀大了,他是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的,也就是說,這會兒他都七十一了,年老這個評定用在他身上倒是沒錯。

不過,溫體仁勒令他告老還鄉的原因並不是因爲他年紀大了,而是因爲他跟浙黨不是一路人!

畢懋良之所以被清洗,主要原因就是因爲工部尚書程啓南已經被溫體仁打爲“西黨”,罷官削籍了,不管是論資歷還是論職位,最適合接替工部尚書之職的都是他工部左侍郎畢懋良。

開玩笑,自己挖出來的坑怎麼能填別人的蘿蔔,雖然溫體仁對這個工部尚書並不是很感興趣,但有人感興趣啊。

這次在彈劾“西黨”,幹翻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於汴一事上,齊黨出力甚大,他們自然不是看溫體仁和浙黨的面子白出力,他們出力也是爲了在接下來的京察大計中獲取足夠的利益。

這時候的朝堂,閹黨因爲魏忠賢畏罪自殺而分崩離析,東林黨早在天啓朝就被魏忠賢殺了個通透,僅餘的幾個老傢伙也在崇禎三年被幹翻了,這兩個在天啓朝先後掌權的大勢力已經成爲昨日黃花。

現在朝堂上勢力最大的就是浙黨,緊隨其後的就是齊黨,而楚黨因爲自斷經脈,爲陷害東林黨,配合魏公公把最有能力的熊廷弼給砍了,傳首九邊,早就廢了。

齊黨野心也很大,但是,這會兒他們的勢力卻沒有浙黨大,沒辦法,他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幫助浙黨把持朝政,不過,這個幫助是有代價的,他們要求,浙黨最少給三個尚書以上的職位!

這個要求也不算過分,因爲算上內閣、都察院和六部,尚書以上的職位足有十多個,浙黨也沒有那麼多能人去把持這麼多衙門,於是乎,這兩個昔日的閹黨兄弟再度攜手,聯合起來對朝堂上其他勢力展開了清洗,同時分潤搶得的職位。

工部尚書一職,溫體仁準備分潤給齊黨元老張至發。

張至發,山東淄川人,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歷任知縣、禮部主事、都察院巡按御史、大理寺丞、順天府丞、光祿正卿,應該說,他晉升之路還算是比較緩慢的,三十多年才升到從三品,跟一般官員並無二致。

其實,這主要是因爲天啓年間他雙親病重,他回家養親去了,魏忠賢曾多次矯旨令吏部擢升其職,但因雙親病危他始終沒有就任。

他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要不然,他很有可能名列閹黨逆案,想要翻身都難。

崇禎朝,他雙親去世,守制期滿,正好碰上東林被再次清洗,浙黨、齊黨重張大權,很快,他便起復爲順天府丞,進而擢升爲光祿正卿,客觀來說,他資歷是足夠出任六部尚書了,但是職位卻不夠,如果按正常升遷流程,他想爬上六部尚書的高位,起碼還要熬六年。

但是,有昔日的閹黨兄弟浙黨提攜,這六年就不用等了,工部尚書的位置早已給他預定,只是溫體仁一直沒有找到幹翻畢懋良的藉口,貿貿然把他提上來與畢懋良角逐,溫體仁很怕崇禎會選擇能力、資歷和職位都比張至發要強的畢懋良,所以,工部尚書這個位置一直空着。

這下機會終於來了,崇禎已經首肯,要清洗張斌黨羽,溫體仁立馬藉機將畢懋良牽連進去,畢懋康這會兒是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妥妥的張斌黨羽,作爲他的親大哥,畢懋良難道不是張斌的黨羽嗎?

就算他不是也得是啊!

他一通讒言說出來,崇禎終於點頭,擼了!

於是乎,畢懋良很快就接都了這份勒令其告老還鄉的京察通報。

溫體仁不知道,他歪打正着,畢懋良還真是張斌一黨。

畢懋良接到京察通報頓時心灰意冷,他沒跟任何人說,徑直辭官而去,因爲這年老的評定一般都要經過皇上點頭才能寫上去,既然寫在通告上就證明,是皇上認爲自己年老昏聵,不能任仕,那還有什麼好申辯的,說再多也是自取其辱而已。

畢懋良致仕只是開始,第二天,遠在大名府的盧象升也收到了京察通報,評定其守平、政長、才平、年平,擬降職留用,免其總督宣大、山西軍務之職,降爲大名巡撫,只負責大名、廣平、順德三府軍務。

這還是崇禎看盧象升在懷慶府大破反賊,戰功赫赫,不忍直接把他擼了,要不然,他也會被無情的清洗掉。

盧象升收到京察通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捨生忘死,好不容易擊潰了二十多萬反賊主力,不升職就算了,竟然還降職!

他這還算是輕的了,第三天,遠在陝西的孫傳庭便收到八百里加急傳送的京察通報,評定其守平、政短、才平、年平,擬免除其三邊總督之職,讓他立刻回京城自辨!

孫傳庭這個憤懣啊,他纔剛把秦軍操練的有模有樣,就被罷免了,說他政績差,總要他有機會率軍去獲取政績啊!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這一走,五萬秦軍吃什麼,雖說他已經在張斌的協助下在無定河和黃河沿岸開荒種地,收穫了一季蕃薯和馬鈴薯,但那也只夠五萬大軍吃一個來月的啊,他還準備在明年繼續開荒種地,擴大蕃薯和馬鈴薯的產量呢,這下全完了,如果沒有東盛堂的糧草支援,五萬秦軍甚至連這個年都過不去,因爲到了十二月,他們就沒東西吃了啊!

他知道,這是有人在背地裡弄他和張斌呢,這一回京城,不罷職削籍就算不錯了,想再回來當三邊總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五萬秦軍啊,還未出動一兵一卒,就這麼毀了,他真想不明白是爲什麼。

崇禎其實不爲什麼,就因爲他是從福廣出來的官員,爲削弱張斌的勢力,他這個總督,必須撤掉,他手下可有五萬大軍,一旦張斌圖謀不軌,他就是天大的威脅,崇禎怎麼可能讓他繼續在三邊總督的位置上待下去。

至於這五萬秦軍,崇禎自然不可能放任不管,溫體仁向他推舉,由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吳振纓接任三邊總督之位,繼續率領五萬秦軍在榆林鎮附近操練待命,崇禎也應允了,他認爲,溫體仁看中的人,應該沒錯!

這個吳振纓跟張斌是同科,也是天啓二年的進士,歷任中書舍人、廣東道巡按御史、右僉都御史,看上去很正常一個官員,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是,如果崇禎命人仔細查一下就會發現,吳振纓是浙江歸安人,很可能是個浙黨,而且他是溫體仁一個小妾的弟弟,跟溫體仁是姻親!

這時候,張斌的確還矇在鼓裡,因爲京城和東番遠隔四五千裡,就算用最快的車輪舸也需要兩天多時間,而且密信從曹化淳那裡發出來,傳到駱養性手裡,再傳到趙如手裡,已經耽誤了將近半天時間,等趙如親自帶着密信趕到大沽港時,一天時間都差不多過去了。

所以,直到第三天上午,張斌還沒有收到密信,他正坐在高雄開往大員的火車上,興奮的手舞足蹈呢。

經過將近一年的研發和測試,火車的研製終於取得了初步成功,張斌特意命人修築了一條高雄通往大員的鐵路,最爲最終的測試線路。

這條鐵路還只是單列通道,也就是說,兩頭都要修築一個圓形的大彎道用來掉頭,而且同一時間段內,所有火車都必須往同一個方向開,不然就要迎面撞上了。

當然,這個時候還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爲王徵他們總共才做了一輛正式的貨運列車用來進行最終測試。

這個時候,火車已經在高雄和大員之間運轉了三天了,沒有出現任何問題,所以,王徵和孫元化他們才正式邀請張斌乘坐列車去兜一圈試試。

其實,王徵他們做出來的火車跟後世的火車完全就沒有可比性,外形難看不說,速度還特別慢,一個時辰才能從高雄開到大員,又或從大員開到高雄,而大員和高雄之間的距離在鋪設鐵軌的時候就經過測算了,剛好是一百里左右,也就是說,王徵他們做出來的火車一個時辰才能行進一百里,換算成後世的單位就是一個小時五十里或者說時速二十五公里,這速度,跟後世的火車比起來簡直就跟在地上爬一樣!

但是,不管是王徵還是張斌,對這個結果都相當的滿意,因爲這個時候的火車壓根就不用跟後世的火車比啊,如果硬要比的話,也只能跟馬比,馬一天跑五百里左右就要廢了,不停換馬,一天也只能跑出大概八百里左右,而火車,根本就不用換什麼,一天一千二百里輕輕鬆鬆,而且,還能帶最少十節車廂,運力比輪船還恐怖!

張斌正想着八百里加急和輪船呢,火車回到大員,他剛從第一節貨車車廂裡跳下去,趙如便疾步走上了,舉着個信封疲憊道:“大人,曹公公的信。”

張斌看到趙如,簡直驚呆了,前幾天還收到他的彙報,他正在京城加緊改造石碑衚衕和板橋衚衕的府邸呢,這會兒他竟然跑到東番來了,看樣子,這封信相當的重要,不然,趙如不可能急匆匆的帶着信趕回來。

他二話不說,接過信封便仔細檢查起來,竟然還加了暗記,看樣子真是封十分重要的密信,他連忙撕開取出裡面那一沓子信紙,仔細看起來。

看着看着,他的臉色漸漸陰沉下來,曹化淳並沒有做過多的描述,而是直接按溫體仁和崇禎的對話複述的,也虧他記性了得,竟然將崇禎和溫體仁他們一個多時辰的對話複述了個八九不離十。

張斌真沒想到,溫體仁這麼快又對自己下手了,他更沒想到,崇禎竟然聽信的溫體仁的讒言,要收拾自己和自己的“黨羽”!

他是暗地裡結黨了,但是,他並沒有做出任何有損於大明,有損於朝廷,有損於百姓的事情,相反,他還立下赫赫戰功,爲大明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剿滅了肆虐東南沿海的海盜,趕走了盤踞東番的荷蘭人和西班牙人,擊退了偷襲京城的建奴大軍,打敗了欺負屬國琉球的東瀛強藩,被張斌打敗了,還將進逼京城的反賊打的屁滾尿流。

試問,當今朝堂上下,所有官員,哪個能與他相比,甚至袁崇煥都不行,因爲袁崇煥只是取得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和遼河大捷,說白了就建奴一個對手,而且只收復了四百餘里的失地。

而他,光是收復東番就是將近千里的土地啊,還有荷蘭人、西班牙人、東瀛人沒一個比建奴差的,如此赫赫戰功換來的竟然是一場大清洗!

崇禎竟然昏庸至此!

他竟然信了溫體仁的鬼話,相信自己結黨營私,勢力膨脹後會對皇權產生威脅!

他要想造反,什麼都不用做,真的就如同溫體仁所說的那般,獨霸福廣就行了,崇禎能耐他何,朝廷又能耐他何,只要等到農民軍把京城攻克了,建奴又把農民軍給收拾了,他再揭竿而起,不但不會是造反的反賊,反而會成爲反清復明的英雄!

他真的對崇禎徹底失望了,同時,他也對溫體仁刮目相看,這傢伙,還真夠無恥的啊!

古往今來,大多有野心的奸妄之臣大抵都是一個想法,那就是奪得大權,呼風喚雨,滿足個人的權力慾,將所有人都踩在腳下。

爲了這個目的,他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可以玩弄陰謀,可以寡廉鮮恥,可以損人利己,可以六親不認,甚至可以犧牲無辜者的生命,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在這些人眼中,所有其他的都不重要,唯有爭權奪利纔是最重要的。

溫體仁,雖然與歷史上的大奸臣秦檜比起來只是小巫見大巫,甚至他連魏忠賢都比不上,但是,他造成的後果卻絲毫不比秦檜和魏忠賢差。

這個時候,他竟然爲了滿足個人的權力慾,置國家、人民利益於不顧,以無辜者的鮮血染紅自己的登天之路!

這個奸賊,他這是要把大明置於萬劫不復的境地啊!

第六十八章 好戲上演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七十章 薩爾滸悲歌的背後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二十六章 松浦氏慫了第三十二章 帶你們回大明(下)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三十八章 閉門羹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七章 連升三級第二二九章 東瀛最後的希望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二十五章 霸臨平戶藩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三十五章 敗逃第三十八章 鹹菜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萬兩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六章 這傢伙吹牛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一七二章 惟有德者居之第三十五章 好狗不擋道第七十七章 落子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三十二章 帶你們回大明(下)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五十五章 樂開了花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十九章 朝綱亂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一八五章 鬧劇第四章 遼東風雲變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十章 查抄貪官污吏第六十六章 無法無天第一三四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八章 貪財好色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九章 準備反擊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八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八十五章 毛文龍偷人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一九六章 中興大明從抄家開始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二卷 序章 亂世序曲誰奏響第四章 招撫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六十四章 列強嚇到了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八十四章 又一個朝廷重臣栽了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八十五章 毛文龍偷人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贈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七十四章 被染紅的渾河血日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