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兵書

吳文傑就這樣灰溜溜的回了京城,他不知道自己是被張斌擺了一道,他只知道自己又多了一個敵人,一個比張斌更可恨的敵人。

他回京城以後自然是哭着喊着求他爹收拾李祖述甚至是臨淮侯,吳淳夫卻是給了他一個耳光作爲答覆。

開什麼玩笑,九千歲魏公公正集中精力收拾東林黨掌控朝廷大權呢,這會兒跑去惹南都那幫勳貴,吃多了啊!

天啓五年五月,閹黨開始大肆抓捕致仕和被罷免的東林黨人,栽贓陷害、肆意虐殺,大有將東林黨人一網打盡的架勢。

京城這會兒是閹黨橫行、烏煙瘴氣,金陵卻是風平浪靜、一片繁華,因爲閹黨暫時還沒功夫把手伸到金陵來。

這天,在金陵最繁華的南市街,一隊長長的馬拉平板車緩緩出現在擁擠的街道中,這車隊連綿怕不有兩三里長,馬車最少有上百輛,在生意紅火的南市街也算是比較罕見的拉貨隊伍了。

這個車隊就是從福建福寧州東盛堂總號過來送貨的隊伍,帶隊的正是張斌的二哥張冠,不但是他,大金所年輕一代資質比較出衆的鄭彩、楊耿、陳暉、鄭興、鄭明等人全部過來了。

張成德原本是想金盆洗手,和海盜頭子的鄭芝龍劃清界線,守着大金所的一畝三分地,做一個富足的土豪鄉紳,但是,謝正剛一把張斌的意思轉達,他立馬就該變主意了。

倒不是他過分迷信張斌,主要是張斌告訴他,奸宦魏忠賢要掌權了,亂世就要來了!

奸宦王振掌權,導致蒙元瓦刺部入侵,北方大亂,生靈塗炭。

奸宦劉瑾掌權,蒙元韃靼部趁機進犯大明,沿海倭寇興起,天下大亂,百姓苦不堪言。

這些,張成德自然知道,這會兒奸宦魏忠賢要掌權了,他也知道,只是他沒有將這些事聯繫到一起。

張斌一提醒,他就明白了,魏忠賢一通瞎搞之後,大明肯定又要經歷一場亂世浩劫。

張斌說的很對,亂世之中,老老實實做富家翁,那是找死,繼續和鄭芝龍合作,不斷擴大自己的實力纔是保命之道。

所以,張成德接受了張斌的建議,繼續和鄭芝龍合作,經營東盛堂,擴大自己的勢力。

原本鄭芝龍向他借人去領兵打仗時,他也不想參與,只是任手下幾個百戶自己去摻和,但是,這下他不這麼想了,他準備把自己的二兒子張冠派去掌控鄭芝龍的海盜大軍!

這個想法把張斌都嚇了一跳,自己的二哥去當海盜頭子,他老爹還真敢想啊,這要是被查出來,那可就麻煩大了。

不過,轉念一想,他便釋然了。

這會兒屯衛管理混亂的很,別說是他二哥這種不記數目的餘丁了,就算是他大哥這種登記在冊正卒,只要不應徵去給朝廷打幾次仗,鬼認得他是誰。

當然,也不排除熟識他的人去告發,不過,等他二哥出現在前臺時,他應該早就“勸降”鄭芝龍了,到時候完全可以說他二哥是打入海盜內部的細作什麼的。

總之,爲了掌控鄭芝龍手下那幫海盜,這點險還是值得冒的。

南市街這邊的東盛堂分號已經根據張斌的計劃準備好了一切,車隊甚至都沒有在這邊做什麼停留,他們卸下一些貨,又裝上了一些貨,然後便馬不停蹄的往定遠趕去。

到了定遠縣城的分號,他們也是卸下一些貨,然後又裝上一些糧食什麼的,又掉頭趕往戚家堡,好像是去做生意的,又好像是去停放馬車的,反正他們有路引,誰又管的着呢。

這百來號人才趕到戚家堡不到三天,張斌便帶着張差等幾個親隨趕過來了,他今後可是要指揮這些人打仗的,自然要來熟悉鴛鴦陣,更重要的,他還想通過觀察,瞭解一下戚家軍到底是怎麼訓練出來的,如果能把這套方法掌握並推廣開來,那明軍必將天下無敵!

這練兵可沒那麼簡單,特別是要操練出像戚家軍這樣的無敵鐵軍更是艱難無比。

張斌結合《紀效新書》和《練兵紀實》觀摩學習了好幾天,甚至還親身參與了幾次操練,纔看出一點皮毛來。

他發現,戚家軍的操練相當的嚴格,不管是鴛鴦陣的配合還是各種兵種對自己武器的掌握要求都相當的嚴格。

比如弓箭手,射靶以八十步距離爲標準,箭靶高六尺,闊二尺,每射三矢中二矢纔算合格。

又比如長槍手,每個長槍手都必須熟練掌握手法、步法、身法、進退之法等技巧,最重要的還要練習準頭,在二十步外立一個木製靶子,靶子高五尺,闊八寸,在靶子上面開五個孔洞代表人的目、喉、心、腰、足五處,每個孔洞安裝一個直徑一寸的木球在裡邊。然後長槍手站在二十步外聽擂鼓指揮,擎槍作勢,擂鼓一響就飛身向着木靶子戳去,能成功戳中五孔裡的圓球纔算合格。

這些單兵技能和鴛鴦陣的配合可不是光練練就算了,每隔半月還要進行檢驗,檢驗不合格的要挨鞭子,三次不合格,直接滾蛋!

還有什麼負重跑,疾跑,慢跑,等體力訓練的標準,更是不達標不行。

總之,最後要達到的效果就是,小隊長一聲令下,每個隊員都必須迅速做出相應的戰術動作,而且還必須快狠準,再往上,十個小隊甚至是百個小隊接到任何指令,都必須迅速完成。

這樣操練出來的軍隊,各級將領和士兵配合得簡直就如同一個一臺精密的機器一般,打起仗來自然是戰無不勝。

但是,這對各級將領和士兵的要求也相當的高,一般的屯衛,不操練個幾年根本就達不到要求。

難怪天啓元年戚家軍最後的精銳全軍覆沒之後再也沒有人能操練出這樣的無敵鐵軍,明末那形勢,誰有閒心逮住一隻軍隊操練幾年,再加上明末屯衛那素質,你想操練,也得人家聽你的啊。

張冠帶的這百來號人在屯衛中都能算的上是精銳了,操練起來都叫苦連天,要不是大金所上上下下關係都還算不錯,換做是那種壓榨屯衛的千戶或者指揮使,你逮住人這麼玩命操練,人家不尿你一臉纔怪!

就這樣操練了一個月,張冠這批人自然不可能達到戚家軍的標準,不過方法他們倒是掌握的差不多了,只要他們回去再繼續按這個方法操練就行了。

張斌這一個月幾乎有一半時間待在戚家堡,通過這半個月的觀摩學習,他不但掌握了操練的方法,甚至還有了新的想法。

他想到了後世的職業軍人,像戚家軍又或是川軍白桿兵其實已經脫離的屯衛的範疇,有點類似於後世的職業軍人了,如果大明能操練出一支職業軍隊,就算只有十來萬人,對付農民起義軍和後金,絕對不成問題。

他決定結合《紀效新書》、《練兵紀實》和後世所見所聞,編寫一本兵書,這本兵書的名字暫時定爲《大明新軍操練概論》。

第六十二章 暗夜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三章 打仗不花錢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十二章 強盜邏輯(下)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三十五章 好狗不擋道第三十三章 兄弟同登科第二七一章 荷蘭人望風而逃第三一三章 逮住他隆王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八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八章 黨爭禍國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五十八章 入寇宣府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十五章 糜爛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三〇七章 永興改制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們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四十一章 書成第七章 安排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一五五章 誰收拾誰第二六六章 誘人的果實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五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八卷 第一六〇章 誰利用誰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九十三章 巴蜀驚變第三十章 感動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二〇六章 我說你能行你就能行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九十五章 鉅貪上任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術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十九章 搭救袁崇煥第二二〇章 張香出嫁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一章 密議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四十一章 書成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二十一章 買官賣官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五十二章 崇禎下注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九十六章 溫體仁下臺第一一九章 這次大明要報復第三十九章 貪腐潮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六十六章 臭大街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一七六章 動手第三十一章 把握好尺度第三十八章 鹹菜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五十章 拼爹第七十九章 崇禎上鉤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二一五章 要不要枉殺忠良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三十五章 官兵兇猛第一二七章 火炮不是這麼玩的第五十二章 兵書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詞第五十五章 樂開了花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萬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