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開民智

第1096章 開民智

朱標和劉三吾的這一次奏對,很快就傳到了朝中某些有心人的耳中。皇帝或有心重選恩科進士,這個猜測,在朝廷的高層引起了一定範圍的波瀾。

“這……金榜已發,豈能收回。朝廷威嚴何在?”

“此先例一開,此後未能得中之士子,豈不俱要鬧事?”

“是啊是啊,如此一來,我大明科舉定將永無寧日……”

“北人文才不佳,技不如人,何來的臉面鬧事至此。”

“陛下聖明,斷不至於如此。即便如此,我等也當秉公直諫……”

“對!斷不能讓此事發生!”

一衆南方出身的官員們,在奉天門前竊竊私語着。

“可士子們怨氣沸騰,如何能夠不去理睬?而且科舉盡取南人,這是不是……”有北方籍的官員加入了討論。

“……這又怎麼,士子們若心有不忿,更當頭懸樑、錐刺股,寒窗苦讀,以雪今科之恥。”

“正是,掄才大典,豈分南北?”

“荒謬,技不如人,有何可說?”

“哎,陳大人此言偏頗了。南方書院林立,書籍如汗牛充棟,北方則千里無雞鳴,往往遍尋一城,也沒有幾本書。”

“便是要人苦讀,至少也得有良師,有書籍吧?這本就不公平……”

“若再如此下去,數十年後,朝中朱紫,盡出南人。北方數郡,豈還有官員爲北郡發聲?”

“……何用數十年後,只今日,北方士子就已經暴動了!”

“依我看,乾脆分榜而試……”

“豈能分榜!你這是分裂南北!”

一衆南北官員爭的熱烈。總體看來,南方官員咬死了掄才大典,自當唯纔是舉。而北方官員,則覺得需重朝堂平衡,若今日坐視,改日裡朝廷必皆南派官員。

兩方在奉天門下低聲爭論,脣槍舌劍,但總體而言,還是南方官員佔了優勢。畢竟而今的朝堂上,南方官員的數量已經是壓倒性的了。

還沒爭出個所以然,那邊廂,已經有內監前來通稟:“時辰已至,諸位大人準備入朝吧。”

衆人這才熄了爭論,回到了各自的位置上。

今日是望日朝會,朱標繼承了老朱勤政的習慣,每一次朔望大朝,朱標都是萬分鄭重的。

這也是皇帝與絕大多數在京羣臣一月兩次的會面,因此,舉凡國中大事,朱標都會在朔望朝會之中通告羣臣,以博採衆長,也算是一次皇帝與羣臣們直接商議國事的場合。

而這一次朝會,幾乎人人都清楚,皇帝會在朝會上說什麼事:無疑就是如今,正鬧的沸沸揚揚的北方士子參劾恩科科舉舞弊案。

此事,事關日後國朝掄才科舉大政,因此,無論是南北官員,俱都是鬥志昂揚。

這些鬥志昂揚者之中,又以恩科主考劉三吾爲最。他猜測,陛下必定會在此次恩科之中,強自推動恩科試卷重審。

他已做好了決定,縱使要重審試卷,自己也決然不會更換排名。

他要用行動,表達自己所堅守的“道”,向皇權表達抗議。

爲此,不惜身死!

淨鞭抽響,內侍尖聲高喊“文武百官入殿覲見”,百官們分批列次,井然有序的進入奉天殿中。

御座上,朱標一身帝王弁服,端坐龍椅,不怒自威。單看氣勢,卻是與洪武皇帝朱元璋有五六分相似。一邊入殿、一邊偷眼觀瞧朱標的大臣們心中皆暗自揣摩:看來陛下今日果然是要行大陣仗了。

“諸卿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在行過禮後,朱標身邊的大太監代皇帝傳話道。

羣臣一片寂靜,即便真有些小事要上奏的,也知道今日的主角必然是恩科一事,很識趣的沒有開腔吱聲。

“嗯?諸卿皆無事要奏?”朱標掃視了一眼文武羣臣,露出高深莫測的神色。“既如此,朕便先說一件事,諸卿且議一議……”

“來了!來了!”羣臣心中不約而同的吶喊道。

似劉三吾等,更是已經提足了一口氣,準備朱標一將事情說出,就要跳出來大聲反對。

“朕欲在北方各府開設官學,擇取孩童、少年,傳授聖人之道……”

“陛下,此事萬萬不……”劉三吾跨前一步。他聽到朱標說出“北方”二字的時候,便渾身一個激靈,沒有多想就竄了出去。

待回過神來,這纔給愣住了。

開設官學?不是該說南北方士子恩科對立的事嗎?

“嗯?”朱標的眼睛轉了過來,“劉老愛卿,此時有何不妥嗎?”

“這……這……”劉三吾額上頓時老汗縱橫,怔愣好久腦子才轉過彎來:“陛下……陛下要開設官學?”

“各州府本身便已有官學,陛下又何必多此一舉?”

一衆大臣此時,心中也是疑惑:陛下放着南北方士子對立的頭等大事不談,偏偏要在朝會上說什麼官學……這是打着什麼盤算?

“呵呵,各州府是有官學。”朱標笑道。“然則州府官學,其本意是擇取優秀士子,培養之後送入京中,參加科舉考試。”

“所擇士子,大都是本已讀了聖賢書,入京求個官當的。而朕所希望的,是能有更多的百姓能夠讀書明理。”

“天下百業,皆有傳承,何止孔孟一家?讀書識字,可襄助天下百業傳承不息,可使百姓曉理明義。天下百業,又豈是隻有爲官這一行需要識字明理?”

“若有一日,朕希望天下百姓,皆可通曉文字,皆能明理知義。”

“若有那日,則我華夏傳承,再也不虞斷絕。百姓們也必可萬衆一心,大明也將傳承不絕了。”

朱標道。

他這一番話,卻是在百官之中,引起了一陣更加磅礴的軒然大波。百官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幾不可止。殿內金吾大喝幾聲“肅靜!”,也沒能將這份喧囂壓下。

這……陛下竟然是想要,開民智!

如此之大的消息,震的朝中百官腦門嗡嗡作響,與此相比,連方纔他們還在心心念唸的南北士子對立之事,都顯得無關輕重了。

讀書人們嘴裡,自是都有着偉大的理想。用北宋張載的話說,便是“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但說是一回事,心裡如何以爲的,又是一回事。讀書人爲何高高在上?就是因爲他們壟斷了知識,壟斷了識字的權力。因爲是讀書人,所以他們才高高在上,所以他們纔可以牧民,學問是高不可攀的,因爲獲得了學問,所以他們讀書人方纔高人一等,方纔高不可攀。

而陛下,竟然希望其他百業,也能識字讀書?如若此後當真如此,那麼此後讀書人的這一份優越何在?

學問就是讀書人階層和其他階層,最本質的差別所在。雖然大明朝並不像安南那麼腐朽,士族壟斷學問,餘者無晉身之階。但大明的讀書人階層本質也是閉塞的。

你想成爲高貴的讀書人,你得拜師,你得頭懸梁錐刺股的讀書,你得受盡求學的苦楚,才能夠跨越階級,成爲讀書人之中的一員。是否讀書識字,就是讀書人之所以高貴的基礎。

而現在皇帝陛下想要將這份基礎下放,希望以後種地的也能識字,做木匠的也會念書……那麼讀書人的高貴何在?其優越又何在?

退一萬步說,現在百姓們對於他們讀書人,是有着一種盲目的崇拜心理的。開了民智,百姓們還會乖乖的聽話麼?

他們這些人,還怎麼管理那些百姓們,還怎麼“牧民”?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馬上便有人跳了出來,向朱標諫言道。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智一啓,百姓們有了心氣,官府難以制之,必將使天下大亂……此爲禍亂之道啊!臣請陛下務必收回成命!”

又有幾個官員出來附議,朱標笑道:“愛卿此言差矣。”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此亦聖人之言。”

“這‘可’之一字,一曰應不應該,二曰能不能夠。”

“以聖人其他話中之意,此句中‘可’字,宜是‘能夠’之意。非是聖人意指愚民,僅是指出‘百姓日用而不知’之現狀,併爲之悲嘆而已。”

“聖人亦悲民之不知,而今距聖人之世,已上千年。若再不開啓民智,何日才能實現聖人理想之世?”

朱標的儒學功底,絲毫不下於這些朝中文官。再加上其如今皇帝的身份。這一番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解讀,基本上可以算作對這句有爭議的聖人之言的蓋棺定論。

幾個反對的官員們一時啞然,劉三吾也是不贊同開啓民智的。在他看來,學問乃金貴之物,傳授學問應該慎之又慎,其可輕傳於鄙賤之民?

苦思了一陣,想到了一個理由,於是他出面道:“陛下,開啓民智,靡費必巨。”

“還望陛下三思而後行……”

“呵呵,劉卿家多慮了。朕自然是三思過的。”朱標臉上波瀾不驚。

“國庫前些日子,又收到了從倭國和鳳鳴洲運來的幾牀黃金。”

“這些金銀堆積於國庫之中,也是死物。更何況朕暫且只是想先在北方推行此舉。”

“斷然沒有問題。”朱標自信滿滿的道。

劉三吾愣住了,他知道大明如今很富,卻不知道大明如今富到了這種地步。

國庫的錢,竟然已經多到了如此地步麼?

當即也有人,出列勸說朱標不應如此靡費,應當把錢就這麼堆在國庫裡,指不定什麼時候就需要這些錢救急了呢?

但此時,已經有許多新學文章論證了財富與經濟的關係,很快便有人對此提出反論,國庫之中錢財太多,非大明之福。更有可能限制了大明的發展。只有將這些金銀流轉起來,才能爲國家創造源源不斷的稅收和財富。否則,國庫中的金銀只會越堆越多,而大明反而會越來越窮。

這個理論現在雖然還不是定論,但顯然也無法以靡費爲理由駁倒朱標了。於是又有人道:“陛下欲廣設學堂,塾師教諭從何而來?”

“而今府學教諭,皆有官身。莫非殿下準備大舉抽調官員,以任教諭麼?”

“呵呵,自是不能大舉抽調。”朱標道。“故而,朕打算效仿父皇昔日擇取稅務科官員之舉,再開一次恩科。”

“此恩科,專爲擇取官學教諭。因朕暫時只打算以北方作爲試點,因此,這恩科便只錄北方士子罷。”這燕國地圖終於展到了頭,朱標到此,纔算是圖窮匕見。

殿中又是一淨,接下來,則人聲更是鼎沸。無數人出列諫言,道此事萬萬不可。

而北方籍的官員們,本來大多還在觀望形勢,聽此,不由得心中一動。開始有許多人出來支持朱標的決定。

要知道,在上一次的科舉改革之後,現在的科舉進士,大都也是下放到基層歷練,至多當個縣令之流,想要一得中就在京當個清貴官兒,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而這官學教諭……主管教書的活兒,論起來,甚至比縣令還要清貴些許,還是在州府之中任職,比那些到偏遠縣去土裡刨政績的進士們,不知要舒服到哪兒去。

而且,若是循稅務司取士舊例,這教諭定然也是有品秩的,日後還能升遷……這樣算來,竟是比之前的恩科進士還要更佔便宜。

這明顯是陛下重視北人,要藉此扶持北方讀書人之意啊!

眼見朝堂之上,一衆官員都被這枚核彈給炸的昏了頭腦,反對的衆人如一盤散沙,而支持的則迅速反應了過來,開始就着朱標拋出的理由擰成一股繩。其中還有支持開啓民智,真正心繫江山的,已經拋下了南北士子矛盾的事,開始仔細思考起此事對大明的好壞……朱標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藉此爲由,正好聚合北方士子,推動民智的開啓,順便解決南北榜的紛爭,此可謂是一石二鳥……至於推動開啓民智中間的阻力,朱標相信藉着這次北方士子義憤填膺、萬衆一心的東風,此事必定會成功的。

這是……父皇留給自己的東風。

第882章 西南反跡第252章 審問(下)第266章 鐵騎突出!第431章 重組國子監第937章 文藝之重第468章 把這個刺客給本王拿下!第238章 奪城計第119章 魚躍化龍?第206章 羅貫中與《水滸》第1032章 掀起大案第819章 事有蹊蹺第594章 天花第186章 殿下爲何自殘?第20章 咱要創造一個萬世不易的大明!第926章 論罪馬燁第687章 火力優勢學說第761章 法不容情第2章 不裝啦,其實我是穿越者第615章 接觸土著第711章 雙線疑兵第201章 深山高人第768章 吃瓜吃到自己家第953章 反思第935章 朱標的請求第852章 本王有錢第319章 不願返鄉第525章 倭國全面戰爭,爆發!第372章 張玉歸心第552章 高麗反了!第282章 不留活口第736章 有的蘇丹還活着,但他已經死了第670章 增俸第304章 原來我真是華夏苗裔?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64章 真仙第358章 千騎破萬敵第1001章 大唐故地第643章 招降馬哈木第1012章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第233章 誠王降軍第753章 朱棣取妾第405章 朱標的蛻變第488章 鷹視狼顧第385章 說服山陽萬戶第737章 顛倒黑白之計第896章 說服水東第220章 商人重利輕大義第410章 朱老五忽悠宋大儒第221章 負荊請罪第1053章 武曲守城戰第596章 小小孩童的心胸第45章 離宮第110章 城外皇莊第326章 一千攆一萬第67章 朱鐵柱第450章 善長罵街第636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715章 前所未見的戰術第455章 老朱大擺鴻門宴第617章 神明之城第773章 孤注一擲第674章 一觸即發第64章 真仙第294章 倭國使節?第1001章 大唐故地第512章 高級兵法第1081章 元日小憩第259章 戰前安排第192章 圖窮匕見第334章 好犬果然聽話第609章 呂家族誅第201章 深山高人第531章 攻擊京都第181章 彼輩,偷國爾!第983章 攻營第804章 緩兵之計第302章 二哥,你知道武俠小說嗎?第1049章 離心離德第545章 世修降表,你孔家就是世修降表第116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977章 武器優勢第1103章 興學之議第641章 馬哈木的野心第403章 九族警告第283章 四面合圍第678章 求助國內第873章 舍茲夫人第1099章 風雲已起第102章 酒會論道第464章 李善長倒戈第416章 真正的儒家第675章 接觸戰第914章 道德綁架第630章 以彼之道第576章 李善長的降維打擊第685章 船炮揚威第1062章 高瞻遠矚胡季犛第721章 雪夜突圍第588章 科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