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管他冬夏與春秋

第12章 管他冬夏與春秋

第十二章管他冬夏與春秋

外間的血雨腥風、哭天搶地,影響不了胡大老爺一心擺爛的悠閒生活。

繼美人、釣魚、歌舞等興趣愛好被胡大老爺一一發掘出來後,後腦勺上的傷癒合得差不多了的胡大老爺,終於不用忌口了。

於是,嘴饞了好久的胡大老爺,終於開始琢磨起了吃食了。

其實這段時間的小日子過下來,胡大老爺對於吃食倒也沒說完全接受不了。

因爲,他發現自己廚子至少會炒菜,而且會用高湯。

再加上府上又不缺這點飯菜錢,那自然就做的還不錯了。

可胡惟庸還是不滿意。

因爲眼下的高湯,基本就是老雞湯一種。

提鮮也主要靠海鮮和高湯。

因爲應天府離着海邊還不算遠,尤其是依靠着長江水運,物資格外的充沛。

這就給胡大老爺的“研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以至於胡府廚子看着自家老爺興沖沖的衝進廚房的時候,整個人都傻了。

娘咧,自己不過是偷吃了個蹄髈而已,老爺用得着親自來抓人嘛。

就在廚子五內俱焚、戰戰兢兢的跪在地上等死的時候,胡惟庸踹了他一腳,讓他起來,老老實實回答問題。

而胖廚子聊着聊着,感覺不對勁了。

嘶……自家老爺,啥時候對吃食這麼瞭解了?

而跟自家廚子聊了一通以後,胡惟庸也大概摸清楚眼下“美食界”的情況了。

正所謂上行下效,只有頂層的“風向標”開始在某個方向上發力的時候,下面纔會有前進的動力。

好死不死的,以前一兩百年佔據着整個中原頂層的,乃是異族。

征服了亞歐板塊大部分的黃金家族固守着他們所喜愛的烤肉、美酒,並且固執的把自己的飲食習慣堅持了下來。

而想要在這些人手底下過日子,那自然就得順着他們的來。

於是,烤肉這本來就盛行的玩意兒,愈發的精湛了。

這是沒了忌口以後,吃了一頓廚子弄出來的烤肉得到的結論。

至少在火候上,還有食材提前醃製、處理等等環節上,胡惟庸得到的結論。

但根據聊天還有自己觀察的結果,胡惟庸得到了一個結論。

第一、調料太過匱乏。

有錢有閒還貪吃的老爺們還是太少了,要是多幾個如蘇東坡那般的人,或許這會兒吃食會更加的美好。

第二、菜式花樣還不夠多、不夠精緻。

元末亂世易子相食苦苦求生的幾十年,讓不少手藝都斷了傳承。

能有幾手不錯的廚藝,那都是下了功夫的幸運兒了。

所以,指望着廚子去開發什麼新菜,那就甭想了。

不過,這些問題,放在胡惟庸胡大老爺這裡,那就不叫問題了。

“我不會做,還特麼不會說嘛!”

上輩子看了那麼些讓自己流口水的美食視頻,總感覺自己腦子會了手不會。

如今好了,他深刻的意識到,腦子會了就行,手不會沒關係。

因爲反正不用他自己幹活啊! 而且……他有錢,不用操心些許食材損耗。

於是,爲了一口吃的,胡大老爺興致勃勃的一頭紮在了廚房裡。

他負責動嘴,胖廚子負責動手,二人齊心合力的開始了“美食研究”。

第一個拿來獻祭的,便是叫花雞。

這玩意兒作法簡單,但味道好啊。

叫人去藥房裡把八角桂皮這些常見但沒開發出“正確用途”的香辛料買回來,再把孜然、茴香這些本就再用的香料準備好。

提前洗淨的小雞兒,先醃製了一個時辰,而後在肚子裡塞進去一個用袋子裝着的香辛料包。

而後裹上荷葉,再包上厚厚的溼泥。

指揮着胖廚子在一旁的地上挖了個小坑把這個“泥疙瘩”放進去,然後在上面架上一堆篝火。

之後就是等待了。

因爲不知道什麼火候才合適,所以準備了四份。

看着小院裡這分佈在四周的四堆篝火,胡惟庸笑得跟個憨憨似的。

他相信,火候上或許會有些區別,但味道應該都不會太差。

果然,當“美食研究”第一輪試驗第一個試驗品別捧上石桌,一榔頭砸開後。

看着那冒着熱氣黃澄澄的雞肉,還有那濃郁的鮮香,胡惟庸呲呲呲的笑出了聲。

得,第一次試驗成功。

後面的幾個“試驗品”可能口感上會略有差別,但至少光是眼前這一樣,就已經足夠胡大老爺滿意了。

毫不客氣的掰下一根雞腿塞進嘴裡,感受着那因爲密封加熱而鎖在肉裡濃郁的湯汁在脣齒見迸開的快感。

胡惟庸美滋滋的點了點頭。

這小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叫花雞這就算成功了,那是時候加點難度搞點其他的了。

如今調料愈發齊全了,那技藝也得提升提升不是?

前丞相胡惟庸專心美食,現任丞相李善長閉門不出,可朝堂仍舊還在運轉,空印案也牽扯越來越大。

這才短短一個月不到時間,整個大明,就有上萬名官員牽連其中。

朱皇帝的狠辣,着實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

他們無法理解,這當皇帝的,把臣子這般折騰,到底圖啥?

要說是帝王心術,那也不應當這麼幹吧?

是不是有點過猶不及了?

可他們哪裡知道,跟過往任何皇帝都不想通。

作爲上下五千年裡,真正唯一一個自最底層爬起來的皇帝,當年眼睜睜看着爹孃兄嫂餓死,看着官員們魚肉鄉里的朱元璋。

哪怕他當皇帝了,他骨子裡仍舊對官員這一階層有着本能的厭惡。

而他,也用着跟其他帝王完全不同的,一種老農一般樸素的價值觀在看待着整個大明。

大明是咱老朱家的,你們都是咱家的長工,你們不好好幹活還想偷懶、貪咱家的錢糧,那你們就該死。

就這麼樸素!

可這一幕落在李善長眼裡,就讓他有點打退堂鼓了!

娘咧,這個宰相,好像不是那麼好當啊。

雖然朱皇帝眼下針對的都是那些普通官員,似乎對他們這些位高權重的老兄弟不聞不問。

可萬一呢?

萬一有朝一日自己惹到了朱皇帝呢?

李善長不敢往下想了。

(本章完)

412.第412章 帝王欲拜師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428.第428章 一覺醒來公主睡在旁邊怎麼辦?第29章 胡惟庸:我胡老爺轉職種地了!212.第212章 嚇得老朱改祖訓了87.第87章 道衍的來意239.第239章 將計就計的胡大老爺再坑人93.第93章 朱棣也是個老色批?155.第155章 嫉妒的呂氏,太子妃的位置只有284.第284章 老胡翹班!小胡回京77.第77章 在下應天府韋小寶90.第90章 胡大老爺的謀劃287.第287章 上元縣令的試探和討好61.第61章 楊憲再彈劾!胡惟庸獻寶!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306.第306章 李善長的羽翼被清除了第11章 李善長:這丞相不好當啊!第14章 胡惟庸的損招449.第449章 又暴露出了一項本事168.第168章 即將到來的鄉試59.第59章 胡惟庸:坐等楊憲被噶385.第385章 再次上課的胡大老爺191.第191章 胡大老爺又要裝逼了76.第76章 解縉求錘得錘386.第386章 命硬的好處太多了239.第239章 將計就計的胡大老爺再坑人118.第118章 求求了,放過我們這幫學子吧!287.第287章 上元縣令的試探和討好272.第272章 文武百官懵逼了!老朱人呢?342.第342章 累得變形了的朱元璋286.第286章 前倨後恭的戶部412.第412章 帝王欲拜師117.第117章 突如其來的騷題愁斷腸258.第258章 真要打架爭狀元了啊第46章 憑本事嘴臭的男人313.第313章 還是你們會玩啊408.第408章 階級的劃分175.第175章 鄉試終於開始了257.第257章 前兩名打一架,誰贏了當狀元?345.第345章 馬皇后問策胡惟庸443.第443章 朱元璋的胡府之旅278.第278章 胡大老爺閃耀工部260.第260章 對解縉的順手安排421.第421章 老朱家徹底看上小胡了283.第283章 朱元璋人麻了!184.第184章 李善長一黨羣攻楊憲第55章 胡大人,您能不能幹點人事啊!133.第133章 醉風樓老鴇哭了!195.第195章 創刊號定稿315.第315章 沒了念想的官員們84.第84章 朱元璋: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377.第377章 應天城新來的客人414.第414章 被忽略的胡家大少116.第116章 胡惟庸,這考題是認真的嗎?134.第134章 胡大老爺再添外室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83.第83章 金屋藏嬌的胡惟庸187.第187章 朱元璋:老胡是懂咱的100.第100章 胡馨月的風采!宴會一言驚衆人254.第254章 殿試開始,衆人迷茫228.第228章 胡大老爺要視察87.第87章 道衍的來意359.第359章 胡大老爺惹出的風風雨雨297.第297章 讓胡大老爺自己選個職位311.第311章 李善長最終的結局367.第367章 胡大老爺再開課堂第14章 胡惟庸的損招232.第232章 紅薯成熟了358.第358章 搞人心態的胡大老爺274.第274章 老朱覺着胡大老爺太閒了154.第154章 朱元璋替兒子着急婚事了第14章 胡惟庸的損招72.第72章 今日無事,不如青樓聽曲?第3章 擺爛從釣魚佬開始230.第230章 胡大老爺的視察之旅108.第108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第28章 胡惟庸,你壞事做盡!281.第281章 惟庸是老朱家福將224.第224章 胡馨月回門趾高氣昂294.第294章 工部扛不住壓力了第2章 朱元璋人麻了!305.第305章 李善長要栽了?392.第392章 送上門的好東西301.第301章 新奇的日子開始了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第18章 縣試開始了,考生們懵逼了!252.第252章 解縉遭遇迴旋鏢了183.第183章 楊憲李善長爭鋒362.第362章 不出意外的來意外了335.第335章 湊熱鬧的朱元璋110.第110章 胡惟庸和如詩的新方式,盪鞦韆214.第214章 方孝儒的報社初見聞446.第446章 驚動了整個應天府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326.第326章 萬事俱備的大明公考437.第437章 胡少爺陪媳婦兒回孃家第26章 各方雲動!劉伯溫和李善長銳評胡丞相347.第347章 胡大老爺的口碑持續降低143.第143章 被胡惟庸唬住了,使臣們嚇傻了101.第101章 胡家子弟亮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