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善長:這丞相不好當啊!

第11章 李善長:這丞相不好當啊!

第十一章李善長:這丞相不好當啊!

李善長的預感,成真了。

不過,接連幾天下來後,他發現,自己的預感還是保守了。

這哪裡是官場慌啊,這是整個大明上下都開始波濤洶涌了。

畢竟,朱元璋此番下達的詔令是,主印者死,副手杖一百充軍。

要知道,一名官員,別說是能做到“主印”這個級別,也就是一方主官這個級別的。

哪怕是“副手”,那也是能興起一方家族的。

畢竟光是朱元璋給出來的“有功名者免稅”的條款,就足夠一應百姓投獻土地掛靠在老爺們的名下了。

更別說,這些涉事官員還是讀書人中的優勝者。

再加上,但凡能做官的,誰還沒個親朋好友、門生故舊的?

如今大難臨頭,爲了保命,那可不就是奇招迭出了?

於是,這段時間的應天府,那可謂是亂成了一團。

錦衣衛的番子如同鬣狗一般,拎着李善長李大丞相交上去的那份名單,四處出動大肆抓捕。

而且他們可沒有半點遮掩的意思,大白天的衝到各路衙門乃至官員家裡,不由分說的就上手抓人。

但凡有半句多話或者反抗的意思,掄起刀鞘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頓打。

若是犯官家屬機靈一點,能悄無聲息的送上一份“誠意”的話,他們倒是不介意關照一二。

放人什麼的,他們倒不敢,可讓犯官過得稍微舒坦點,少受點折騰,他們倒是保證。

於是這段時間,一個個官員被抓,一個個官員家裡開始破財,整個大明官場都是風聲鶴唳。

好些人根本無心辦差了,因爲誰也不知道,是不是待會兒就有一幫子凶神惡煞的番子衝進來,一把把自己打爲階下囚。

而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之中,李善長的名聲不由自主的也受到了影響。

他固然不需要擔心自己受牽連,可那些錦衣衛,口口聲聲都是“按照李丞相遞交陛下的名單抓捕”。

這話可不是喊了一兩遍!

這下好,黃泥巴落褲襠,不是他也是他了。

畢竟之前他拉着一幫子御史在戶部查案子的時候,可沒遮掩。

這下可好,烏央烏央的門生故舊、官員家屬前赴後繼的來到了韓國公府。

他們所求的都是同一件事,求李大丞相高擡貴手。

這些人一方面是病急亂投醫,另一方面也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前腳你李大丞相上位,我家老爺還聲援來着,後腳你上位了,你就這麼把人往死了坑,這不有點太沒意思了?

另外,涉事官員裡,還真有幾個本就是李善長麾下的,那叫的就更大聲了。

哪怕同爲淮西老鄉的一些官員,此時人託人之下,也悄咪咪的遞話過來了。

“李大人,伱要豎旗,這正常,可你不能連着自家人一起打啊!”

“以後要幹這種事兒,你招呼一聲啊,我們還能攔着你不成?”

話裡話外一幅替李善長考慮的意思。

可李善長聽着這些話整個人都快吐血了。

這……這…這自己也是被坑了啊! 誰能想到朱元璋,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明明不過是官場上再正常不過的一些個約定俗成的“潛規則”罷了。

原本以爲朱元璋會拿着這事兒敲打衆人一二。

可沒想到,朱元璋這是直接把桌子都掀了啊。

這下自己可被坑慘了啊。

那些求爺爺告奶奶,上天無路下地無門的犯官家屬,如今死死攥着李善長不鬆手。

畢竟如今能出面救人的官員中,李善長無疑是官最大的,那自然也就是希望最大的。

可李善長可是直面過朱元璋的,當日里名單剛剛交上去就試探過,朱元璋一口就拒絕了。

甚至之後李善長被幾個真有些沾親帶故的煩得不行的時候,還真就再次試探過朱元璋的態度。

結果,之間還對他客客氣氣的朱元璋半點面子沒給他,好懸當場給他罵出來。

於是,無奈之下的李善長,逼得沒辦法了。

索性,閉門不出,乾脆躲在府上裝病。

面對外間的風風雨雨,他這會兒是焦頭爛額,半點辦法都沒有了。

而與此同時,另一邊的胡府裡,卻是一片的安寧祥和。

倒不是沒有人上門找過胡惟庸,可都沒見着胡惟庸人,就被胡義給糊弄走了。

不說胡惟庸早有交待,光是胡惟庸退下後,養病期間連句問候都沒有,這時候找上門來,指望胡義胡大管家能給人好臉色看?

胡大管家倒也沒有落井下石,嘴裡連連說的是“抱歉、可惜”,可實際上屁股都沒動一下,壓根沒給人通報或者引見的意思。

反正就是一句話,“我家老爺如今已不是丞相,不過一介翰林學士而已,人言輕微,有心無力!”

這話一出,零零星星幾個找上門的也就知道了,這條路,算是走不通了。

胡義規規矩矩的把人送到門外後,盯着門子重新關閉府門,又叮囑了兩句後,這才兜兜轉轉的繞到後院,看着在脂粉堆裡打了幾天滾,又開始對着池塘下力氣的自家老爺,輕聲問道。

“老爺,客人倒是送走了,只是,此事不會牽扯到咱家吧?”

胡惟庸輕笑着搖了搖頭:“你啊!把心放肚子裡!”

“若老爺我還是丞相,那哪怕沒牽扯其中,也得焦頭爛額。”

“可如今,老爺我只是個空領俸祿連衙門都沒去過的翰林學士啊!”

“管他外面怎麼鬧騰呢!”

“反正咱們老老實實關上門過日子嘛!”

“實在不行,老爺我再上封摺子,連這翰林學士都給他辭了!”

“無官一身輕,陛下總不能把老爺我這一介白身也給牽扯進去吧!”

胡義聞言笑着豎起了大拇指,還得是自家老爺厲害啊。

瞧瞧這急流勇退的果斷,聽說那韓國公府天天都有人鬧騰。

這要是自家老爺不退,這鬧騰的可不就是自家府上了?

胡惟庸笑眯眯的收下了自家官家的馬屁,轉頭握緊了魚竿繼續悠哉悠哉的過自己的日子。

有句話他沒說,這才哪到哪兒啊,空印案看着厲害,也不過是個開始而已啊!

(本章完)

431.第431章 真相大白後的尷尬247.第247章 解縉的逃難之旅240.第240章 考官和考生的較量開始了278.第278章 胡大老爺閃耀工部442.第442章 親自登門的老朱263.第263章 皇權相權的衝突86.第86章 道衍和尚?黑衣宰相是吧?143.第143章 被胡惟庸唬住了,使臣們嚇傻了425.第425章 老朱要親自出馬109.第109章 胡惟庸突如其來的拒絕218.第218章 系統又來獎勵了第11章 李善長:這丞相不好當啊!292.第292章 始終在錦衣衛監視範圍內的人121.第121章 院試結果出爐223.第223章 胡馨月掌權東宮第28章 胡惟庸,你壞事做盡!第13章 你來我往忙爭利436.第436章 羣情洶涌的應天城256.第256章 解大紳撿漏本科探花第23章 老朱繼續懵逼!這題還能這麼解?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395.第395章 關於金瓶梅的爭論第26章 各方雲動!劉伯溫和李善長銳評胡丞相214.第214章 方孝儒的報社初見聞第452章 新式織機生產完畢83.第83章 金屋藏嬌的胡惟庸159.第159章 胡惟庸的高光時刻第21章 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309.第309章 胡維庸置身事外看熱鬧72.第72章 今日無事,不如青樓聽曲?447.第447章 胡惟庸:這一幕很尷尬443.第443章 朱元璋的胡府之旅第18章 縣試開始了,考生們懵逼了!394.第394章 金瓶梅引發的狂潮205.第205章 再來幾個美女就好了211.第211章 一文出天下驚第50章 朱元璋:這個陳近南很不錯啊!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248.第248章 胡大老爺小課堂準備開課279.第279章 胡大老爺帶來的驚喜260.第260章 對解縉的順手安排350.第350章 被套路的徐達186.第186章 真要回丞相位了336.第336章 禮部給朱元璋的驚喜326.第326章 萬事俱備的大明公考70.第70章 胡仁彬:我有一個夢想133.第133章 醉風樓老鴇哭了!157.第157章 東宮宴會初見面325.第325章 引發轟動的招考公示200.第200章 神奇的話本勾人心444.第444章 老朱一肚子的問題要問62.第62章 朱元璋激動了!你說的是真的嗎?306.第306章 李善長的羽翼被清除了208.第208章 胡仁彬種地有成第5章 李善長升丞相之位94.第94章 朱棣:這姑娘好生特別348.第348章 大明內閣制446.第446章 驚動了整個應天府286.第286章 前倨後恭的戶部186.第186章 真要回丞相位了61.第61章 楊憲再彈劾!胡惟庸獻寶!237.第237章 即將來臨的會試353.第353章 胡惟庸的新差事228.第228章 胡大老爺要視察260.第260章 對解縉的順手安排82.第82章 臥槽!花魁被人拐跑了!第459章 朱元璋受不了這個氣444.第444章 老朱一肚子的問題要問261.第261章 殿試徹底完結第56章 胡惟庸的名聲臭大街了298.第298章 胡大老爺要管教坊司?223.第223章 胡馨月掌權東宮第7章 胡惟庸:接着奏樂,接着舞!214.第214章 方孝儒的報社初見聞第459章 朱元璋受不了這個氣162.第162章 胡馨月真就要成太子妃了?103.第103章 胡馨月的婚事定下了???170.第170章 鄉試來臨的前的各種亂象239.第239章 將計就計的胡大老爺再坑人430.第430章 咬牙切齒的胡大老爺448.第448章 被嚇了一跳的胡大老爺198.第198章 這破事兒不想幹了303.第303章 胡大老爺想拉人下水239.第239章 將計就計的胡大老爺再坑人398.第398章 馬皇后的醋味335.第335章 湊熱鬧的朱元璋153.第153章 太子妃還得是胡馨月295.第295章 朱元璋心態崩了143.第143章 被胡惟庸唬住了,使臣們嚇傻了409.第409章 剛建國就走向了亡國之路191.第191章 胡大老爺又要裝逼了第32章 胡惟庸:累了,直接斬立決吧!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379.第379章 吃了閉門羹的沈萬三419.第419章 跳腳的胡大老爺徹底破防了398.第398章 馬皇后的醋味第45章 棲霞寺求籤94.第94章 朱棣:這姑娘好生特別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184.第184章 李善長一黨羣攻楊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