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件衣服的學問

第15章 一件衣服的學問

第十五章一件衣服的學問

科舉一事,就此定了下來,胡惟庸也收斂了心思,開始爲此準備了起來。

畢竟,作爲國朝眼下唯一的掄才大典,這要是出了問題,那可就是大問題了。

對於胡惟庸來說,他可以擺爛、躲懶還可以躺在家裡當鹹魚精,爲的不過都是保命以及過好自己的小日子而已。

但是,對於科考,他是真不好亂來。

涉及數萬讀書人,遍佈大明所有疆域的掄才大典,這要是出了問題,那影響可就太大了。

這對於一心求穩只想着苟活於世、快樂生活的胡惟庸來說,簡直是不可饒恕的罪過。

因此,當接下朱皇帝派來的聖旨後,長吁短嘆了一晚上,第二天他就垮着一張臉,一大早的爬了起來。

“老爺,今兒個穿官服還是?”

一旁伺候着的姬妾,明明昨晚上被“怒氣騰騰”的胡惟庸折騰的腰軟腿軟的,可一想到自家老爺再次擔當重任,重新掌握權勢,頓時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的一咕嚕爬起來伺候着胡惟庸。

壓根沒讓丫鬟們動手,她自己就跑前跑後的忙活了起來。

胡惟庸咂咂嘴,沒好氣的說道:“穿什麼官服?老爺我如今就一個正五品下的翰林學士,我真穿着這官服才尷尬呢。”

“你信不信,我不穿官服,禮部尚書都得衝我拱手,可我若穿了,反倒是他們都得躲着我!”

一旁伺候着的美姬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白,被胡惟庸提這麼一句便明白了。

自家老爺的官位跟身份、地位,壓根不匹配,所以不穿官服,反倒是一種置身事外的豁達。

這樣一來,大家反倒是都舒服了。

想到這,靈光一閃道:“老爺,穿便服多有不便,甚至或有小人彈劾您怠於王事,不如穿鬥牛服吧!”

胡惟庸笑着捏了捏美姬的俏臉:“果然是個有心的,老爺我也是這麼想的!”

“老爺我啊,穿着鬥牛服去,他們只要看到這身衣服,就明白老爺我的態度了!”

美姬嬌笑着趕忙幫着胡惟庸穿好了御賜的鬥牛服,再掛上御賜的玉帶、金魚袋,一個器宇軒昂、淵渟嶽峙的資深大佬形象勃然而出。

美姬沒多嘴去問胡惟庸到底是什麼態度。

自小被言傳身教怎麼伺候男人的她,如今不過是一根攀附在胡惟庸這顆大樹上的藤蔓而已,太聰明瞭可不惹人喜歡。

至於說胡惟庸知不知道,他當然知道,只不過難得糊塗而已。

畢竟都是自家姬妾的一番小心意,變着法子的哄自己,那爲何不順着來呢。

坐在馬車上,晃晃悠悠的來到禮部,剛下馬車,便迎來了一陣問好之聲。

而有幾位站在門內的小官看到胡惟庸一身鬥牛服的打扮以後,轉身就朝着裡間跑去。

於是,還沒等胡惟庸走進禮部大門呢,郭明義、齊懷禮兩位侍郎,帶着一應官員就出來迎接了。

開口閉口都是胡公、胡大人。

半點沒有因爲胡惟庸“僅僅”只是個正五品下的翰林學士而擺架子的意思。

看着眼前這熱鬧的一幕,有不懂的官員迷迷瞪瞪的拉着自家長輩問道:“爲何兩位侍郎對胡大人如此熱情?”

但凡是在衙門裡待久了的長輩,此時都在笑着解釋道:“這你們就不懂了,這其實都是胡大人提前表達的態度啊!”

“瞧見沒,胡大人明明可以穿官服,可以穿便服,卻偏生穿了件鬥牛服出來,爲何?” 新晉官員滿頭霧水憨憨的答道:“鬥牛服不是顯得更加威風嘛?”

沒好氣的瞪了自家後輩一眼,老官吏才語重心長的說道:“官服代表的是胡大人打算正兒八經的幹一番事業,便服則是代表他打算撒手不管,功勞過錯全是別人的。”

“可鬥牛服就不一樣了,這就代表他會參與,但是隻參與科考一件事,禮部其他事情他不管。”

“這對於兩位侍郎來說,能不高興嗎?”

“畢竟,誰樂意頭上忽然多了個爹呢?”

新晉官員聞言恍然大悟,同時也是在感嘆,奶奶個腿兒的,官場咋這麼複雜啊,這些人都是八百個心眼子不成?

僅僅是一件官服就有這麼多說法,這……這這這,跟他想的不一樣啊。

說好的只要盡忠王事就能升職加薪的呢?

嘖嘖,暫且不說這位備受打擊的小年輕,胡惟庸此時算是舒服了。

一件衣服就已經盡在不言中的說明了自己的態度後,要了間舒坦向陽能曬太陽的職房,他非常囂張的讓跟來的下人搬椅子、煮茶、曬太陽。

可偏生他這幅作派,卻讓禮部上下就差沒高聲叫好了。

畢竟,胡惟庸怎麼說也是做過宰相的人,一直深受今上器重。

如果胡惟庸真要弄點什麼動靜出來,禮部上上下下都得坐蠟!

如今這樣當個透明人摸摸魚,大家都好!

一時間,胡惟庸在禮部的職場氛圍簡直不要太好。

而就在禮部這邊風景正好之時,大明新開恩科也在整個大明如火如荼的開始了。

本來不應當這麼着急的,可大明官場眼下缺人實在是缺得太厲害了。

而此時在各地轟轟烈烈鬧騰起來的,正是科舉的第一關縣試。

所謂縣試,跟府試、院試一起統稱爲三試,也被叫做童子試。

只要過了這三關,那便是童生了。

而只有過了童生,才能真正的參與到科舉當中來。

否則的話,之後的考秀才的鄉試、考舉人的會試以及考進士的殿試,壓根就沒關係了。

一次完整的科舉,自縣試開始,可以說影響整個大明。

無數寒門士子苦讀多年,爲的就是能在這麼一輪考試當中脫穎而出,從而鯉魚躍龍門。

還有不知多少家族、家庭,就指望着家裡能出個舉人了。

畢竟只有考上了舉人,才能真正享有大明關於讀書人的一應免稅政策。

單憑這點政策,一個家庭、家族便能在當地一躍成爲不同於凡俗的大戶。

更別說將來還要授官呢。

由此可見,科舉究竟是何等的重要。

而偏生,這事兒落在了胡惟庸這條鹹魚精身上。

(本章完)

130.第130章 洗浴城怎能不去二樓?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廢丞相305.第305章 李善長要栽了?197.第197章 牛人寫牛書202.第202章 即將跑路的胡大老爺403.第403章 更多的關注163.第163章 胡惟庸的叮囑113.第113章 院試前最後的瘋狂第55章 胡大人,您能不能幹點人事啊!108.第108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374.第374章 錦衣衛的出路和希望229.第229章 方孝儒的驚訝215.第215章 賽華佗再傳神功189.第189章 終於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第37章 朱元璋的敲打!李善長慌了!78.第78章 胡惟庸:行走江湖名號很重要137.第137章 朱元璋驚呆了!胡惟庸的接待工306.第306章 李善長的羽翼被清除了277.第277章 工部救災應急會議201.第201章 水滸傳大熱318.第318章 不要臉更不要工作的胡某人198.第198章 這破事兒不想幹了179.第179章 擺在明面上的解題思路425.第425章 老朱要親自出馬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縉相約科舉後再聚!第4章 胡惟庸:這才叫日子啊174.第174章 胡大老爺忽悠朱元璋350.第350章 被套路的徐達第39章 胡惟庸:誰還不是個影帝了?151.第151章 爭寵帶來的好處284.第284章 老胡翹班!小胡回京318.第318章 不要臉更不要工作的胡某人第14章 胡惟庸的損招373.第373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野望331.第331章 考生們太難了啊287.第287章 上元縣令的試探和討好375.第375章 胡大老爺的高風亮節246.第246章 就你特麼叫解縉啊257.第257章 前兩名打一架,誰贏了當狀元?第7章 胡惟庸:接着奏樂,接着舞!357.第357章 朱元璋的滿意和皇子的苦第37章 朱元璋的敲打!李善長慌了!75.第75章 花魁如詩姑娘的規矩190.第190章 胡大老爺又來獎勵了156.第156章 這年頭就沒個老實人了85.第85章 胡大老爺迴歸日常205.第205章 再來幾個美女就好了388.第388章 宮中不一樣的風景280.第280章 胡大老爺擺爛也能立功292.第292章 始終在錦衣衛監視範圍內的人118.第118章 求求了,放過我們這幫學子吧!93.第93章 朱棣也是個老色批?215.第215章 賽華佗再傳神功第28章 胡惟庸,你壞事做盡!第27章 縣試放榜!衆生相!376.第376章 撲朔迷離的任命369.第369章 對於瓦剌 韃靼的提防75.第75章 花魁如詩姑娘的規矩第7章 胡惟庸:接着奏樂,接着舞!92.第92章 朱元璋分封敲打衆皇子408.第408章 階級的劃分135.第135章 加班的氣息瀰漫在禮部288.第288章 江南水患解決!胡惟庸終於可以202.第202章 即將跑路的胡大老爺244.第244章 落難的解縉很適合看樂子418.第418章 煩躁的帝后和奇招第12章 管他冬夏與春秋284.第284章 老胡翹班!小胡回京174.第174章 胡大老爺忽悠朱元璋214.第214章 方孝儒的報社初見聞255.第255章 考題一出,衆人發麻218.第218章 系統又來獎勵了286.第286章 前倨後恭的戶部84.第84章 朱元璋: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190.第190章 胡大老爺又來獎勵了91.第91章 系統獎勵還怪好的嘞308.第308章 官不聊生的大明401.第401章 熟悉的節奏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89.第89章 道衍都懵逼了!有你這麼玩的嗎?97.第97章 徹底被撅回去的朱棣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縉相約科舉後再聚!325.第325章 引發轟動的招考公示201.第201章 水滸傳大熱237.第237章 即將來臨的會試389.第389章 朱元璋的偏心361.第361章 青樓三劍客再聚首165.第165章 不斷提高技藝的如詩81.第81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第30章 我胡某人平生不好女色,只愛種田!90.第90章 胡大老爺的謀劃332.第332章 胡大老爺再次擺爛324.第324章 胡大老爺活該天天樂呵379.第379章 吃了閉門羹的沈萬三409.第409章 剛建國就走向了亡國之路395.第395章 關於金瓶梅的爭論148.第148章 朱元璋摳門性子發作了177.第177章 鄉試考場上的各種怪象第22章 朱元璋都懵逼了!這是啥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