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胡惟庸開始搞事了

第16章 胡惟庸開始搞事了

第十六章胡惟庸開始搞事了

胡惟庸最開始的時候,其實還有點擔心來着。

畢竟別人都在996,自己按時打卡上下班,會不會影響不好。

可後來在禮部呆了幾天以後,他便發現,其實大家都覺着這樣挺好。

對於禮部一應人等來說,科舉是少有操持在禮部手裡的,上下都由禮部說了算的大事。

這裡面多少功勞?

這裡面多少油水?

禮部一應人等巴不得胡惟庸閒着呢。

胡惟庸反正從頭到尾沒擔心過禮部會做不好。

因爲他很清楚,禮部幹這些事兒早已是熟門熟路了,壓根不用其他人幫忙,自己一應人聯合各地的學政就能把事情辦好。

所以,最後的局面就是,身爲主考官的胡惟庸從曬太陽、喝茶變成了如今連糕點、小吃都帶來架着小桌子開吃這等喪心病狂的地步了。

可偏生一應禮部官員,此時卻只有看着的份。

畢竟這位爺地位高、資歷足不說,還非常識趣,你若是把他惹毛了,估計胡大老爺還沒開口呢,你的頂頭上司就得拎着你的衣領子給人磕頭賠罪了。

所以,胡惟庸這幾天摸魚摸得簡直不要太舒服。

甚至,胡惟庸覺着這種自己摸魚看着旁人走路都得小跑的日子,居然產生了一絲絲快感。

娘咧,這種明目張膽帶薪摸魚的感覺,爽是真的爽啊!

不過,摸魚的日子終究是有個盡頭的。

這不,眼看着科舉近在眼前,終於有禮部官員找上胡惟庸了。

倒不是別的,是讓他審覈一下考題以及派駐各地的考官而已。

沒錯,各地的考試都是由禮部安排人去各地監考的。

連考題也都是禮部這邊準備好,然後帶過去的。

故此,提前就得在禮部這兒審覈。

而胡惟庸作爲名義上的主考官,他不僅得審覈,還得簽字畫押呢。

沒他簽字,這事兒就辦不下去。

胡惟庸自然沒想着搗亂,雖然他早準備好了考題,可他那份題可不是爲了童生試準備的。

若是用到童生試上,那就有點太不當人了。

畢竟,這就好比把高考題當中最難的一部分,全放到小學考試當中一樣,那會讓無數家庭跳腳罵孃的。

那就已經不是得罪士子或者沾染些怨氣的事兒了,那叫搗亂了。

所以,等到幾位副考官擬好試題送到胡惟庸面前,客氣的請他點評的時候,他例行公事一般的看了起來。

嗯,經義題、公文、寫詩,都是最傳統的考試題。

這種考題,並不講究什麼推陳出新,反倒是隻求一個穩妥。

其實別看後世人都在罵科舉考試何等的黑暗何等的枯燥,可實際上,在整個封建時代,已經沒有比科舉更好的上升渠道了。

胡惟庸看着手裡的考題就明白,經義題,考的是士子對於書本的瞭解,同時也是考察學生的核心思想以及思維能力。

這裡面其實並不是說伱把書背得滾瓜爛熟就行了,或者說,將文言文翻譯出來,那種是教書先生的考覈內容。

到了科舉的門檻,考覈的更多的還是能力、心性、思維這些。

而公文寫作就不用說了,哪怕後世國考的時候,仍舊有申論這一門呢。 只不過大明時期的公文寫作,那是有着嚴格行文格式及遣詞造句要求的。

這同樣也是對能力的考覈,畢竟一旦殿試通過成爲進士的話,那可就一夜之間完成了身份轉換,得成爲一名官員了。

大明可沒有什麼官員培訓之類的玩意兒,所以,科舉就是要逼着這些人還沒考上之前先把這些東西給自己學好。

學不好?

學不好那就別來!

所以,看着眼前的試卷,結合記憶當中歷次科考的考題,算得上是四平八穩。

對於胡惟庸來說,這基本就對了。

但是,還有點不夠。

雖然這些題有了點大明中後期八股那味道了,可難度還是太低了點。

這不行!

雖然胡惟庸版的完整試題,只有進京參加會試的時候纔會拿出來,可如今童生試的時候,也得讓一衆士子們提前嚐嚐味道,感受一下強度不是。

不給他們來點新鮮的,還以爲老子上輩子高考苦讀的日子白過了呢。

想到這,胡惟庸放下手中的試卷開口道。

“此題四平八穩無甚過錯,各位都是老成持重之輩,胡某並無其他意見!”

這話一出,一衆副考官嘴角都咧到耳根去了。

看似評價並不是很高,但偏生這樣的評價纔是最真實的評價。

畢竟這不是寫錦繡文章,非得要是出類拔萃、立意高遠、引人注目才行。

能夠有個“四平八穩”“爲甚過錯”的評價,他們足夠了。

以後說不定什麼時候升官的時候,這評價就能管用來着。

不過,衆人道謝過後,胡惟庸又加了句。

“這樣,胡某也加道題吧,放在最後!”

“能把這題寫出來的,評卷加一等,可若是沒能寫出來,也不用降等!”

說完,不給其他人反對的機會,直接在試題後面的空白處,提筆揮毫潑墨一蹴而就。

此時站在胡惟庸職房裡的,因爲試題保密的原因,可都是本次科考的工作人員。

而他們這些人無疑是對科考最熟悉的,可此時當他們看到胡惟庸寫出來的考題時,一個個目瞪口呆的看着胡惟庸。

看着自己寫下來的題目,胡惟庸滿意的放下的了毛筆。

擡頭看着衆人那瞠目結舌的模樣,胡惟庸故作不知的問道。

“怎麼,對胡某這題有意見?”

“無妨,胡某這人不是剛愎自用之輩,雖蒙今上信重得以出任本次恩科主考,但終究這差事不是胡某一個人能辦的。”

“諸位都是本次恩科其中的一員,有何意見都可以跟胡某提嘛!”

衆人看了看那試卷,再看了看一臉“坦誠”的胡惟庸,簡直一口老槽卡在喉嚨口差點噎死。

不是,胡大人,您這話說出來,您自己信嘛?

這不擺明了就是告訴我們,您這主考官的位子背後站着的是皇帝嘛?

咋還威脅上了呢?

(本章完)

218.第218章 系統又來獎勵了66.第66章 胡惟庸:馬皇后爲何害我361.第361章 青樓三劍客再聚首133.第133章 醉風樓老鴇哭了!122.第122章 院試張榜衆生相!方孝孺落榜了第33章 樑甫:胡公,這還是不是你親兒子了?第50章 朱元璋:這個陳近南很不錯啊!424.第424章 女兒奴老父親不樂意了193.第193章 胡大老爺也幹活了?95.第95章 朱老四又有幺蛾子了310.第310章 教坊司是胡大老爺罩着的356.第356章 狠辣到底的下馬威第53章 胡大老爺,您是真該死啊!268.第268章 胡大老爺的新玩具97.第97章 徹底被撅回去的朱棣288.第288章 江南水患解決!胡惟庸終於可以261.第261章 殿試徹底完結251.第251章 君臣奏對出新招152.第152章 老朱家的大消息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321.第321章 胡大老爺是個正經人413.第413章 教坊司蒸蒸日上的業績第43章 胡大老爺又準備忽悠人了418.第418章 煩躁的帝后和奇招127.第127章 韋小寶比柳永還厲害啊!188.第188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202.第202章 即將跑路的胡大老爺103.第103章 胡馨月的婚事定下了???182.第182章 解縉再過鄉試223.第223章 胡馨月掌權東宮332.第332章 胡大老爺再次擺爛132.第132章 上醉風樓尋寶的胡大老爺191.第191章 胡大老爺又要裝逼了139.第139章 胡惟庸:什麼纔是真正的國家尊62.第62章 朱元璋激動了!你說的是真的嗎?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339.第339章 忽如其來的系統提示218.第218章 系統又來獎勵了第18章 縣試開始了,考生們懵逼了!第53章 胡大老爺,您是真該死啊!264.第264章 朱元璋動了殺心126.第126章 醉風樓上新茶了311.第311章 李善長最終的結局215.第215章 賽華佗再傳神功105.第105章 論自我修養83.第83章 金屋藏嬌的胡惟庸211.第211章 一文出天下驚320.第320章 方孝儒改主意了!210.第210章 巧計破解太子最後一個隱患234.第234章 胡大少爺要官兒300.第300章 太子妃胡馨月爲胡惟庸鳴不平了185.第185章 驀然回首敵在朝堂第50章 朱元璋:這個陳近南很不錯啊!107.第107章 八卦的威力424.第424章 女兒奴老父親不樂意了166.第166章 終成定居的親事60.第60章 收穫時刻!土豆成熟了!170.第170章 鄉試來臨的前的各種亂象339.第339章 忽如其來的系統提示123.第123章 系統的新獎勵!紅薯!354.第354章 大本堂的初見236.第236章 胡大老爺的浪蕩生活開始了117.第117章 突如其來的騷題愁斷腸356.第356章 狠辣到底的下馬威323.第323章 大明版的考公?260.第260章 對解縉的順手安排403.第403章 更多的關注65.第65章 馬皇后登場231.第231章 胡惟庸身份曝光了第6章 胡惟庸:終於不用當丞相了!202.第202章 即將跑路的胡大老爺379.第379章 吃了閉門羹的沈萬三89.第89章 道衍都懵逼了!有你這麼玩的嗎?第33章 樑甫:胡公,這還是不是你親兒子了?422.第422章 迅速敲定的婚事171.第171章 解大紳青樓寂寞難耐130.第130章 洗浴城怎能不去二樓?275.第275章 誠惶誠恐的工部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第17章 胡老爺繼續回府擺爛第32章 胡惟庸:累了,直接斬立決吧!145.第145章 使臣覲見的新花樣187.第187章 朱元璋:老胡是懂咱的259.第259章 這個狀元武德充沛404.第404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105.第105章 論自我修養238.第238章 解縉的神奇理論192.第192章 胡大老爺給自己找長工了125.第125章 胡惟庸:居然跟老子一個德行171.第171章 解大紳青樓寂寞難耐71.第71章 胡惟庸真是太不容易了104.第104章 胡惟庸的懲罰310.第310章 教坊司是胡大老爺罩着的60.第60章 收穫時刻!土豆成熟了!339.第339章 忽如其來的系統提示303.第303章 胡大老爺想拉人下水72.第72章 今日無事,不如青樓聽曲?127.第127章 韋小寶比柳永還厲害啊!173.第173章 禮部的官員們忍不了了116.第116章 胡惟庸,這考題是認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