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

賊人到底是如何破的寶應城,又怎麼敗的高郵衛?

在通判趙文還在考慮這個他怎麼也想不明白的問題時,高郵百姓口中的“老父母”何川已做出了決定——開城投降。

這個決定讓奎樓下再次譁然一片,與先前不同的是,這一片譁然中卻多了很多長長的吐氣聲。

那吐氣聲如同心中石頭落地,又如多年鬱結之事突然得釋般。

官吏士紳盡屠之的威脅,實在是太嚇人,也太恐怖。

不過,譁然之後又多了許多嘆息聲,不知是覺得對不起大明朝,還是有什麼不甘。

當真是人間百態。

也有那愧疚之餘無論如何也要表示一下內心憤怒的,他們憤而鋌身痛斥知州何川,揚言開城便等於將全城百姓性命盡交賊人之手。若那賊人食言屠城,他何川就是高郵的千古罪人!

“賊人能破寶應城,便能破咱州城。官兵都打不過,我們能指望得了誰?”

人羣中有人嘀咕一句。

之後,憤怒的聲音便消失了。

城門外,寶應縣的65顆首級明明白白的掛着。

高郵衛王指揮以下三十三具無頭屍也血淋淋的半跪在地上。

這一切,都在表明賊人所言絕不會有假。

冥頑不靈的結果只有死。

做出開城決定的何川沒有理會周圍人的低語,只獨自一人默默下樓。

何川不是貪生怕死,他是不想讓城中多出無數具殭屍來。

寶應城破和高郵兵敗已註定州城沒有守住的可能,哪怕高郵城比寶應大了很多。

既如此,又何必叫這城中受那生靈塗炭之苦。

“何公?”

致仕刑部郎中袁應傑搖頭嘆息之時,見何知州面色難看忙輕喚一聲,對方卻是一點沒有反應似乎不曾聽到,下臺階時甚至失腳踏空,險些摔倒於地。

見狀,袁應傑心中一動,悄悄讓同知錢大朗派兩人跟着何知州,以防何知州一時想不開。

錢大朗也是一凜,雖與何知州共事不過年許,卻知何知州乃剛強之人,今日迫不得已做出開城降賊之舉,怕是心中早就生了死節之意,以此上報朝廷,下全名節。

果然,何川回到州衙後先是召來衙中伺候的僕人,一人發他們十兩銀,叫各自散了回家。

又提筆寫了封家信交給從老家前來投奔並一直跟隨的老僕何運來,並將歷年文稿盡數交予何運來,着他帶回老家。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隨後何川便將自己關在屋內,欲以三尺白綾結束性命,以報朝廷厚恩。幸得錢大朗所遣之人及時入內,將這位高郵人民無比尊敬的“老父母”給救了下來。

通判錢文等人聞訊都趕來相勸,尋死不得的何川在冷靜之後倒罷了殉國念頭,強撐精神安排開城之事,叫人看了無不動容。

卯時三刻,守無可守的高郵州城北門緩緩開啓。

“開了,開了!”

淮軍上下爆發出歡呼聲。

陸四“嗯”了一聲揮手命全軍入城。

高郵城的明智讓陸四心中也是爲之高興,因爲這不僅是高郵城官吏們的識時務,更是陸四“說話算話”的第一次正面迴應——一個很好的迴應。

寶應城中的殺戮拯救了高郵州城。

“入城之後,敢有劫掠者殺無赦!”

高郵州城北門下,陸四按刀凝視一隊隊從城外開進城中的隊伍,擡頭看天,不知兩百多年前同鄉張士誠在踏入這座土城時是作何想。

.........

隨着淮軍的入城,高郵州動員的守城人員全部下城,是民的回家,吃公家飯的則繼續留任。

不過這次不再是服從州衙的管理,而是服從淮軍的管理。沒有什麼交接儀式,從入城到全面控制州城,淮軍耗時只兩個時辰。

如此順利,當然得益於高郵知州何川的務實與配合。

爲了感謝這位何知州的識時務,陸四決定宴請一下城中的官紳,本意是安撫這幫舊官僚體系的成員,讓他們老老實實別犯傻,但孫武進卻建議陸爺不可柔,而要硬。

“陸爺要是太給面子他們,這幫人初時還會懼咱們,時日一久這懼意怕就淡了。陸爺有好生之德,他們卻未必有那...”

孫武進最後用了“覺悟”二字,這個詞彙他聽陸爺說過好幾次了。

陸四覺有理,遂採納。

晚間,忐忑不安的高郵大小官吏和士紳們接到了淮軍通知,叫都到州衙大堂。通知很強硬,有不去者,立時滅門抄家。

結果,一百多號人膽戰心驚的挨個進入州衙。

大堂上,老父母端坐的大位自是坐着陸四,只堂中沒了威武棒,也沒了兩班差役,只多了幾十張桌子。

因地方不大,桌子擺得有些密。

以何川爲首的高郵官吏士紳站在堂外,正惶恐不知賊首是何樣時,耳畔傳來賊兵的一聲大喝:“跪!”

這一聲喝,使得慌張的衆人下意識的全跪了在地上,誠惶誠恐,獨知州何川平靜而立,不跪,也不望內看,只雙目下垂,視線在腳前丈許處。

沈瞎子不知何川是何許人也,又未有人告訴他,見這官兒如此傲慢竟敢不跪,不禁大怒,大喝道:“不知死活的東西,信不信老子一刀把你劈了!”

富安陳大江輕輕一拽沈瞎子,嘿嘿一聲:“沈兄弟,這可是你們老父母。”

“嗯?”

沈瞎子雖是寶應人,但寶應縣屬高郵州代管,因此高郵知州自是當得他沈瞎子的“老父母”,加之也聽聞新來“老父母”愛民如子,是個不錯的官,沈瞎子便收了怒氣,訕訕看了眼何川,悶聲道:“既降了,何來架子的?”

何川看都不看沈瞎子一眼,仍是保持那個站姿,只仔細瞧,明顯能看到他嘴角有微微上翹。

跪在地上的同知錢大朗、通判錢文,包括那位致仕的郎中袁應傑等人,都知道何知州是看不起他們給賊人下跪,可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事關全家老少性命,哪個敢逞強?

真要逞強,先前大夥就力阻開城了!

因先前聽說了高郵老父母是個不錯的官,且有過自殺殉國的舉動,故陸四不惱何川,寬容一笑轉而對衆人道:“今天是我陸文宗請你們吃飯,天塌下來,肚子要緊,來人啊,上菜!”

外面孫武進手一揚,頓時有旗牌兵帶着十來個酒樓的夥計將早已燒好的酒菜往堂內端。

那酒樓也是被迫營業,不做不行。

聞聽賊首請他們吃飯,跪着的官吏士紳們人人詫異,有膽大的擡頭來看,發現賊首竟是一年輕人,不由都愣住。

錢同知更望那年輕賊首一臉笑容的看着他,和顏悅色並無惡意,不由想到這賊首可能自知不夠威望服衆,所以召來大夥想安撫一二,以便繼續用他們治理高郵城。

此事也是常態,賊人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沒人替他們管事,哪來吃喝呢。

“都進來吧,各自尋座。”

陸四輕叩桌面。

堂外衆人卻是沒人動,直到邊上“賊人”不耐怒罵起來,方趕緊低頭進去找地方坐。

先進去的沒一個往裡的,都是在靠門處坐,可能是覺此處離“賊首”遠安全一些吧。

後進的沒辦法,只得一個個硬着頭皮坐到了陸四前面左右兩側。錢同知卻是一反衆人心態,主動坐在了陸四左側。

“吃飯!”

陸四待衆人坐定之後,竟是再無它話,直接端起白米飯夾菜開吃。這讓衆人又是一怔。

“怎麼一個個不動筷子的?”陸四擡頭掃視一眼。

瞬間,大小官吏士紳們筷子都動了起來,不過說是吃,又哪個吃得下,都是吃上一口做做樣子。

而且,尷尬的是,堂外的何知州自始至終不入內,也不跪,就那麼站着,並且連雙目都不睜,緊閉紋絲不動。

這是一心尋死了。

衆人暗歎,也暗自佩服何知州,就是不知這年輕賊首能忍到幾時。

陸四還真是能忍,竟不當那位高郵老父母在,只自顧自吃飯,待吃飽後將筷子往桌上一扔,拿起酒樓特意備的毛巾把嘴一擦。

又將毛巾疊成方塊輕輕擺在桌上,方開口說了句:“吃了我的飯,誰要敢砸我的鍋,陸文宗醜話說在前頭,定叫你們一家老小整整齊齊。”

第一百八十八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一千零一章 明室優待法案第二百零七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閣部又被擒了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二百零九章少都督與騎兵的較量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面重甲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予我侯 明當予我公第七十章 我想留個後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咱們要有八堵牆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順天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順的軍餉有了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七百零二章 生擒張獻忠,封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