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

一家老小,整整齊齊。

堂上官吏士紳不會有人糊塗到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氣氛爲之一肅,靜得連根針掉地上怕都能聽清。

陸四不再理會這幫不知內心究竟在想什麼的官吏士紳,只將視線落在那堂外的高郵“老父母”臉上,和聲說了句:“老父母站這麼久不覺腿痠麼?還是進來坐吧。”

何知州如若不聞,仍是不動。

陸四側首吩咐邊上的沈瞎子:“去請你們老父母進來坐。”

“好!”

沈瞎子大步上前,將何川強行往堂內拖。

何川是文官,沈瞎子則是給人扶重的,雙方無論是體格還是力氣都是不能比,三下五除二就被拖進了堂中。富安陳大江搬來一隻椅子,沈瞎子二話不說就將何川強行按了下去。

被強按坐下後,何知州終是出聲了,怒視陸四,微哼一聲:“本官讀聖賢書,食明祿、報明恩,你這賊人休要假惺惺作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老父母真不怕死?”陸四絲毫不怒,反笑問了一句。

“怕死?”

何川嘲諷的看着陸四,“本官於天地間已活四十五個春秋,還能再活多少年?今日之死,無非早辭人世幾天,何懼?倒是你這賊子看着甚是年輕,可惜不久之後便要隨我後塵,與我黃泉路上結伴了。”

“找死!”

孫武進聽不得這話,陸四爺要完蛋了,他孫二爺豈不也要完蛋?怒極之下抽刀在手,只待陸爺一聲令下,就給這堂內上百號人來個真人殺。

“幹什麼?”

陸四瞥了眼拔刀的孫武進,搖了搖頭,微步走到何川面前,凝視他片刻,緩緩道:“老父母看來是真不怕死,不過人生一世,固然是草木一秋,然既生而爲人,便當不輕棄父母所給生命。”

頓了一頓,又道:“我知老父母當我等是賊人,可老父母知道我等爲何成了賊人,要提着腦袋造朝廷反嗎?”

何川眉頭微動,這件事他的確不知道。

“官逼民反而矣!”

陸四冷笑一聲,“老父母與在座諸位可知,天下人苦明久矣?自當今崇禎帝登基以來,年年亂事,又哪樁不是官逼民反?十幾年中,不知多少生靈塗炭,又不知多少家庭妻離子散。

北方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賊來過刀,兵來也過刀。照陸某說,這大明早該亡了!若不亡,何以淮揚承平之地也鬧出官逼民反來,叫我等這些世代種地的農夫成了諸位眼中的反賊?”

衆人默然,實是陸四所言皆事實。

何川亦是沉默。

“我聽聞老父母上任以來,便多爲民謀福,與那昏官貪官不同,故心生敬意,這才由得老父母率性而爲。只是,老父母正當盛年,何以就要爲那該亡的朝廷殉節呢?不若留下這有用之軀繼續爲高郵百姓謀福,徒然赴死,輕如鴻毛,不值,不值。”

陸四這番話說的是誠懇無比。

何川也有些動容,然而卻說道:“若是官逼民反,本官可爲你們向朝廷陳明真相,當今天子乃聖德之君,定會赦免你們的謀反之罪。至於要我降,想都不用想。”

陸四暗歎一聲,這真是有點話不投機了,目光在孫武進臉上掃過。後者立時持刀向前,罵道:“姓何的,我家陸爺敬你是個好官,這才一而再、再而三容你,勸你,你卻給臉不要臉,看來是要爺們剝了你的皮!”

衆人聞言,都是一驚,旋即都是心頭髮苦,都擔心何知州的剛硬把賊人惹怒,進而牽連他們。

“剝皮?也好,反正本官正想赴死,這一身皮囊剝了也好。”叫孫武進沒想到的是,那何知州對他的剝皮恐嚇毫無懼色。

“何公,事已至此,就不要再固執了,聽老夫一句,順了吧。”坐在中間的致仕郎中袁應傑輕聲勸了一句。

陸四喉嚨微動,既恨這何川頑固,又惜他忠貞,終是耐下心子再勸道:“老父母這又不是何必?老父母忠於那朝廷,可你那朝廷眼看就要亡了。”

說完,環顧四周,“今北方有闖王定鼎西安,年後大順軍必將東征北京,明朝滅亡已成定局,諸位恐怕心中都有數。再說那崇禎皇帝,剛愎自用,獨斷專行,高高在上,不恤下情,看似英明,實則昏聵,如此天子,又豈值諸位效忠!如此明朝,又豈值我等百姓維護!”

衆人聞言,或驚,或黯然,便是何川都不知從何駁起,因爲,是事實。

陸四視線再次回到何川臉上時,對方已經閉眼,依舊是一言不發的樣子,只神情卻不似先前那般錚錚鐵骨,而是說不出的滄桑和無奈。

死志,依舊堅挺。

這讓陸四想再勸降的話止住,旋而怒哼一聲:“容老父母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後若老父母還不願爲高郵百姓謀福,就不要怪陸某食言了!”

言罷,揮袖便走,只留下一衆驚愕衆人。

.............

陸四沒去別的地方,而是來到了何川的書房。

在高郵老父母的書房裡,他習慣性的先去翻找塘報之類的訊息,看了幾期與印象中的歷史沒什麼大區別。不過最後一期的塘報是上個月25號發出的。

從這一點推測,很有可能是河南的順軍進入山東中斷了運河,使得北京和南方的聯絡已經被完全切斷。先前在淮安路振飛公房中發現的那封潞王信件也側面驗證了此事。

再翻其它,並無有價值的東西。

陸四眼中有價值的東西僅指訊息,對於其它絲毫不放在心上。他已吩咐孫武進,每到一地,必要先派人蒐集各式塘報小抄,以助他分析形式,獲取情報。

因給何川一個時辰,陸四便不着急出去,隨手從書架上取下一本書來看。

“陸爺看的什麼書?”

孫武進不識字,只認得書封上有個三字。

“《三國演義》”。

“這書好,平日卑職聽的故事都是這書上的...卑職會好些這書上的故事呢,要不要卑職給陸爺講幾段?”孫武進有些賣弄。

陸四白了對方一眼:“我豈不知三國故事,要你來說?便是不知,難道我不會自己看麼?多嘴,出去,不要影響我學習兵法。”

“啊?”

在孫武進一臉困惑中,陸四食指輕點唾沫翻過新頁,又捏起剛剛孫武進倒在桌上的幾顆黃豆放進嘴裡輕嚼起來。

看的很是認真。

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四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二百九十章 妻兒咱來養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帝豪邁歌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七百零八章 最後的宗室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四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七百零八章 最後的宗室第七百一十七章 紅日東出,祥雲西來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面重甲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十四章 漕運總督 巡撫淮揚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二百五十一章 辮子,辮子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四百五十四章 智順王的心思第二百六十三章 兔子尾巴長不了